生态政治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生态政治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广大党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对政治生态能够起到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推动政治生态建设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引领大众文化,实现良好政治生态的全民共建。

第一篇:生态政治论文范文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全面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鲜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内容、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作出系统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纲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强大武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准则》作为当前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一、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长期实践证明,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哪里来?就来自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铁的纪律,而这些都要靠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来保障。在党长期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才能有效防范、及时清除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消极因素?根本途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有了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纪律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增强。可以说,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党的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的动力源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5年的历程,在大部分时间里党内政治生活是健康的,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在一些时间,由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原则和规定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生活也出现过不正常的情况,使党的事业一度遭到严重挫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路线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解决当前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从总体上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重点,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全面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各项任务

《准则》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十二个方面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定,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注重治标又强调治本。我们要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的基础上,把握好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首要任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偏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党员、干部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教育党员、干部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积极投身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苦干实干。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判断形势,分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廓清思想迷雾,在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对各种错误言行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第二,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

第三,把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组织保证。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就会邪气横生,人心涣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把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切实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尽快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强化党委班子集体把关,把好选拔程序关、资格条件关、用人纪律关,坚决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杜绝程序空转,不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组织部门要严格按政策、原则、制度办事,实事求是考察评价干部,敢于为干部说公道话,敢于抵制选人用人中的不正常行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要严明用人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抓紧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要充分理解、大力支持和保护,理直气壮地为他们撑腰鼓劲,该褒奖的褒奖,该重用的重用。对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真正使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第四,把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流,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会前要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谈心交心,会上要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要逐一整改落实。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定期或随机参加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使党性分析过程成为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开展组织生活经常运用、效果明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要认真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用活。要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勇于自责、勇于自省,毫不留情地揭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经常对照党章党纪要求找不足,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组织、同事、群众意见找问题,多从主观上深入剖析根源、认清危害,敢于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对待别人的批评要心怀感激,有听得进刺耳之言的勇气和境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能用批评抵制批评,搞无原则的纷争。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

第五,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保障。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对于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解决好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问题,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和完善已有制度,对《准则》提出的党内学习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要一以贯之、不折不扣地落实。要认真抓好《准则》提出的制度创新任务,抓紧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容错纠错、权力清单、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行为等制度。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对于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坚决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坚持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全党同志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不允许用其他形式取代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不能搞一言堂甚至家长制。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研究工作时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形成后一抓到底,不得违背集体决定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更不许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

三、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表率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准则》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这是由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执掌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所要求的。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肩负着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神圣职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躬身践行、模范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就会成为无声的命令、强大的感召,就能让下级党组织看到榜样,让党员、干部看到希望,让人民群众看到信心。反之,则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这些年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因素,有党的队伍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因素,更值得警醒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治党不力,制度不硬,法纪不彰,正气不扬,政治生态恶化。这其中,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发生的问题,往往是所在地方和单位各种问题滋生蔓延的主要导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了近200名高级干部,他们给党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巨大损害,给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正是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违法乱纪,大行腐败之道,上行下效的负能量大量产生,败坏了党风政风,带坏了一批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深刻教训。

在领导干部中,“一把手”具有特殊影响力,对决策和决策执行起着关键作用。发挥好“一把手”在贯彻落实《准则》上的示范表率作用,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对于管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于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增强对“一把手”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经常性、监督的有效性,促使各级“一把手”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在高级干部中,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组成人员首当其责。要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建设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这个层面的党内政治生活搞好,真正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领导集体成员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要做到党性坚强、党纪严明。要充分发挥树标杆、作表率作用,始终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嚴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推动全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取得实效。

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贯彻《准则》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当之无愧、名副其实,正式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众望所归、正当其时。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七个有之”查找自身问题,对照“五个必须”明确努力方向,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修为和具体工作中去。

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履行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领导责任。要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任务,经常研究,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尤其是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引导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化解领导班子内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要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对《准则》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的各种行为,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选自201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作者:刘云山

第二篇:厚植党内政治文化 建设良好政治生态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广大党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对政治生态能够起到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推动政治生态建设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引领大众文化,实现良好政治生态的全民共建。

【关键词】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政治生态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对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在心理上的具体反映,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政治生态,影响着各类政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于执政党而言,自身的政治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的优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对新时代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指出了党内政治文化和党内政治生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分析

关于党内政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就内涵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党内的具体体现,是将党的性质、目标和宗旨融入党员干部血液、深入党员干部灵魂的精神引領。从概念上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内独特的政党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首先具有政治属性,是一种能够适应中国政治发展,指导中国政治实践的政治文化。其次,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也具有独特的政党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之于政治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文化,之于政党则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文化,二者统一于以“初心”和“使命”为核心的党的价值追求。

二、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全面从严治党从现实维度分析就是管党治党的对象不仅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还要实现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全方位覆盖。从发展维度分析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阶段性成就,但是党所面临的“考验”和“危险”仍然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因此,要真正实现管党治党在覆盖面和持续性方面的“全”和“严”,不仅要靠强有力的政策、制度和纪律约束,更需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支撑。而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凝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汲取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能够在信仰、实践和情感三个层面唤起广大党员的共鸣。同时,由于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其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党员群体,能够被每一位中华民族成员理解和认同。正是基于这种全社会对执政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民众对执政党的关注度,以及参与政治的意愿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这种全民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的良好氛围中,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发展所建立起的民主监督机制和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进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联动机制。

(二)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塑造执政党形象的重要途径

执政党的政治文化不仅代表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党的精神面貌的展示途径。党内政治文化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党内政治文化持续性的熏陶和渲染,能够营造出团结奋进的党内政治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政治生态能够有效提升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性,是各级党组织行动能力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关键就在于基于思想统一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能够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加之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所取得的优良的政治绩效,成功地塑造了积极进取、有为担当的执政党形象。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执政党的形象不仅需要塑造,同样需要保持和提升,这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不仅能够为党的发展提供正面精神力量,同时还能够解决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前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方面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仍然存在,存在“七个有之”。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庸俗腐朽的官场文化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大潮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带来的冲击;三是西方价值观念渗透带来的西方政党文化的负面影响。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思想,所以预防和解决问题也必须从思想入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能够从伦理道德、光荣传统和现实成就三个方面为广大党员提供精神指引,同时也是筑牢党员思想防线的重要基石。因此,建设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存在问题的治本之策。

三、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推动政治生态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所在。在5000多年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东方政治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源。“为政以德”的道德情操、“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两袖清风”的廉洁思想、“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等既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做人、为官、处世、治国的政治智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思想精髓。因此,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推动政治生态建设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精神转化。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文化伴随着党的建立而产生,同样也伴随着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而发展,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奋斗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管党治党实践中所凝练出的智慧结晶。“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等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光荣传统。这些精神和传统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党的思想先进性的具體体现,要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文化。

(三)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四个现代化”“新四化”“第五个现代化”的提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思路,而政治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军事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现代化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性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体现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创新性的特征。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而创新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途径。创新的基础是对现有资源的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引,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新形势下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四)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大众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党内政治文化对内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渠道,对外是赢得人民群众思想认同的重要途径。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既要靠党内政治文化的引领,也离不开大众文化的支持。党内政治文化看似带有政治的标签,但仍然具有文化的本质,看似作用于党员,而党员也来自于大众。基于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于党内政治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密切关系,基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大众文化是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丹,陈兰馨.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演变[J].理论与改革,2017(6).

[2]吴宇,赵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党治理逻辑[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1).

[3]秦茜.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内政治文化研究综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8(5).

[4]文丰安.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党的文献,2018(5).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作者:尚岩

第三篇:生态文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高效率、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极其严重而又紧迫的社会问题,我们应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现有的生态观,并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在现代人类生存现实境遇、生态理论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需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深刻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表现形态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思想、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观、服从自然规律的正确的科学观。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需要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加强教育。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在当今灾难频仍的时代,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的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使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起来,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它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道德信念,使生态的责任感深入人的心灵并于道德责任感触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的道德情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不断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在与自然交往中克服自我的近视与短视,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抛开既得利益,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纠正人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了解人类只是自然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只能是和睦共处,爱护与关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避免人类中心论的负面影响。唯有这样,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才能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

2.1.生态意识教育。人类应树立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意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引导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方向发展。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因此,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的生态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1.1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凝聚人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方向引导以及目标指导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切实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群策群力,探索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方法与途径,寻求最佳的发展方向和最佳的生存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社会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

2.1.2生态文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理想信念

在任何社会,人们都会憧憬美好的生活状态,其思想和活动受到内在的驱动力的影响,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指的是理想信念的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从而使各种利益和矛盾得到协调。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关注、思考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2.2生态责任教育。人力对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恶所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人类的活动致使数千个物种濒临灭绝危机,自然界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立法机关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吸收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同时,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以弥补生态法制不健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法必依,认真执法才能体现法律法规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此来保障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

2.3可持续发展道德观教育

可持续发展道德观教育是一种整体道德观,它要求全人类采取联合行动,捍卫我们的家园。加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重大意义在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新的伦理观,直接或间接的向人们传播着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传播节约简朴的生活方式,批评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通过舆论宣传工作,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建构生态道德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节俭意识和环保理念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一战略定位,旨在通过加强对地球水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有意识的节约日常用水,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刘莉

上一篇:金融生态论文范文下一篇:虚拟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