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艺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文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21世纪,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正在将人类社会导向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众传播语境中发端于文艺审美与生态文化建构相互诉求关系的生态文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深化、形式创新及受众接受等三个层面探查生态文化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下生态文艺的历史发展轨迹。

第一篇:生态文艺论文范文

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1.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当前生态批评研究是我国文艺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研究。美国与西方影响下的我国生态批评研究致力于对起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进行全面辩证的研究。同时,我国学者也意识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思想的重要性,并尝试在中西方比较视野中积极拓展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阈。当前生态批评研究能够为我国新时期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可以服务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型文明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思想交流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文学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将生态视角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视野中尝试生态思考,这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最终被定名为“生态批评”。近年,我国文艺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内的生态批评研究开始出现,并且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生态批评研究的学术成果。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研究。从时间上看,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介绍生态批评的产生与发展状况,解释生态批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描述生态批评从萌芽到确立成为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的发展过程,为我国学者提供西方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态势;第二阶段,对生态批评的理论思想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生态批评所遵循的思想原则,发掘生态批评的深层思想内涵,使生态批评思想呈现在一种清晰的思考框架内,使其更容易被理解与评析;第三阶段,对生态批评思想进行综合评价,以辩证的眼光发掘生态批评对于文艺理论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对有助于我国当前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部分谨慎地加以借鉴。这三个阶段大致可以概括为对生态批评的介绍引进、综合梳理与分析评价的过程。同时,这种历时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这三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有时也相互结合,尤其是最近的生态批评研究比较注重生态批评研究与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关联。

近年,我国的生态批评研究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批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当前开展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想资源。

一、当前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视野

(一)生态批评的动因与意义

当前生态批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生态批评产生的动因。生态批评的产生决非偶然,它与当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的一些人文学科就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逐渐树立起本学科的生态责任意识,进而完成学科自身的“绿色化”转变。文学研究领域的“绿色化”转变虽然相对滞后,但也逐渐形成本学科领域的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思考方法,并以“生态批评”的名义明确地加入到人文学科的生态思想运动当中。生态批评正是在当代面临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中、在生态责任意识的驱使下逐渐产生和发展的,这就是生态批评形成的基本线索。

生态批评研究的动因和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危机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以此作为指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发掘生态批评产生的原因——从当代环境状况、自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文艺理论的时代责任等方面探寻生态批评产生的动因。如果从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出发思考生态批评的产生,可以发现,自然本来是文学不可缺少的母题,却没有受到现代文学理论足够的重视。当前生态意识的觉醒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而生态批评就起始于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同时,生态批评的产生可以说是在全球生态情况每况愈下的严峻形势下文学批评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当前文化生态变迁中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对生态批评兴起的动因,需要从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中探索,需要在世界文化生态的变迁中考察。此外,如果将西方文艺理论的自身发展与人们对自然与环境的关注结合起来考察,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生態批评不仅是文学理论界对欧美“环境文学”与“自然写作”潮流的回应,也是批评者关注环境与自然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生态批评诞生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年代,它体现了文学研究领域内生态意识的觉醒,是文学研究领域对生态恶化与环境破环的现实状况做出的积极反应。生态批评表明,文学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对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保持沉默,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人类—分子所肩负的生态责任,生态批评就是文学研究领域绿色化运动的体现。生态批评在文学研究领域建立起对人类文化的反思机制。同时,它突破了文学研究的既有疆域,将目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

对生态批评学科意义的研究是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尝试从拓宽学科视野、建立新的批评范畴与自身实践意义等多种角度分析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力图发掘生态批评的各种深层价值。就生态批评的主旨和实际意义来说,生态批评坚持一种系统整体论的观点,主张和谐、均衡、适度的原则,因此给阶级、性别、种族等当前十分流行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内容。生态批评方法的兴起同文学批评中业已流行的社会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一原型批评与格式塔一心理学批评等方法一起为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批评武器和视角。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学批评的阵地宣传生态理论,推动环保运动,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从生态批评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来看,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其本体特征和独特价值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评一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此外,如果从拓展文学研究视野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那么生态批评不仅是严肃的批评家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向自然敞开了。生态批评标志着文学研究跨越出人文学科的疆域,跨向了自然科学与自然。文学批评本身应该处于一个开放的、与外界不断对话的过程中,位于学术前沿的生态批评正展示出这种开放与交流的特点。同时,生态批评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就实践意义而言,生态批评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声中、在生态危机昭然可见时应运而生,这表明文学研究者对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关注,表明文学研究者相信文学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用来修补导致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对立关系。再者,从人类自身视角而言,自然

可分为外部自然(物质生态)与内部自然(人类的精神解决生态)。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不是单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而是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生态批评有助于人们实现既符合生态主义理想又能在现实中达到的一种深层的、精神意义上的“回归自然”。总之,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探讨,多样性的研究能够加深对生态批评的理解,有助于正确与全面地评价生态批评,同时也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导向提供某种参考。

(二)生态批评的学科特点与性质

生态批评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生态批评在萌发时期就突出强调了自身拥有的生态与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当前的生态批评成果也体现出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态学、深层生态学、自然地理与博物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特点,充分说明了生态批评思考的开放性。同时这也表明,生态批评在某方面还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正在尝试各种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现在还无法确定哪种研究方法能得到认可并得以保留。

生态批评突出的学科特性是我国当前生态批评研究比较关注的内容。目前的研究对生态批评的学科特性进行各种提炼和分析,从多角度、跨学科的意义上进一步阐释生态批评这一崭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就生态批评的理论起点问题而言,生态批评虽然引用了一些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数据,但从整体上看,生态批评里的自然科学成分并不突出。生态批评家主要吸取的并非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成果,而是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生态哲学思想。生态哲学才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起点与依据。从生态批评的学科基础来说,西方生态批评不是文学批评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的平均结合。生态批评以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并从中提取了大量現象,加以人文学科或文学式的研究批判;生态批评吸收了生态哲学或生态智慧的一些基本概念。

如果从生态批评的策略、思想倾向或情感归属等角度解析生态批评,也可以发现它的一些学科特性。首先,在某种意义上,生态批评更多的是视角与策略上的新颖。生态批评与新批评、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相比,更容易受到问题的驱使,而不是方法论的驱动。其次,就生态批评的思想倾向而言,它所借助的思想武器是20世纪后期的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特别针对以“人”为中心的西方传统意识,对单纯的社会人文关怀提出了挑战,把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提高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程度,这与后现代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启蒙主义的人文理想普遍产生怀疑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就生态批评的精神实质来看,它是从自然的角度、站在自然和生态的立场研究文学与环境的关系的,旨在为自然本身恢复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理论的探讨,促进“自然写作”,进而起到对读者进行生态保护和自然意识的启蒙作用。生态批评也可以视为人们追寻伊甸园的梦想。换言之,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思想。人类应当怀着一种生态良心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生态批评的兴起与人们追寻伊甸园的梦想一样,反映出人类在生态危机中的一种回归心理,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的源头、立足的根基、情感的依附与心灵的栖息地的眷恋。同时,生态批评与人类的知识系统的变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生态批评意味着基于“人类文明知识系统”大转移之上的“文学批评时代性转移”。

(三)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

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上,生态批评非常关注人类文化中涉及的自然或生态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有些生态批评家直接将生态批评定位于对人类文化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美国生态批评家威廉·霍沃思给生态批评家下的定义就是:“生态批评家是对描绘文化对自然之影响的作品进行评价的人,生态批评家赞颂大自然,谴责对自然进行掠夺的人,同时他希望通过采取行动来逆转掠夺者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而英国生态批评家理查德·克里治也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指出,生态批评就是“一种新的环境主义文化批评,是环境主义早该采取的,跨越自然科学、地理、与社会科学进入‘人文’的步骤……生态批评首要任务是对有关文本与思想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是它们对环境危机所做反应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可以说,生态批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点就是环境危机时代的文化反思。

当前的生态批评研究也很关注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密切联系以及它对人类文化进行的重审与反思。综合起来,学者们大都认同生态批评所具有的文化批评性质。首先,生态批评对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关注理应被视为生态批评的一个关键特征,把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的批评,这种定义揭示了生态批评最为关键的特征。就其文化反思性而言,生态批评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批评,即以深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通过文学艺术这种形式对社会与生态有关的问题进行评价或者是通过理论批评的形式对文学艺术中涉及生态的问题进行评价。但无论如何这是审美的物化形态一文艺与深层生态学的一种结合,从而为生态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的基础。可见,作为一种文学与文化批评,生态批评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思考人类文化如何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现造成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换言之,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世界各国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生态批评现在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研究领域,扩展到对人类文化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圈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出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思考的跨越。

(四)生态批评的理论发展与困难

生态批评从流派形成到今天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流派,其自身的历史较短,仍处于发展阶段,自身理论思想还远未成熟。因此,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与发展中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生态批评在自身研究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当前生态批评研究首先肯定了生态批评的重要意义,但也指出生态批评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生态批评确实对促使人们认清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果它要真正达到理论上的相对成熟,还必须在继承前人生态思想成就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一些重大思想问题,进而建立新的生态哲学体系。换言之,生态批评不应该仅仅是“具有颠覆性的学科”,还应当是具有建设性的学科。作为一个尚在起步阶段的研究,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批评的目的、理论背景与独立存在的价值尚存疑虑,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考虑。此外,生态批评的一些探索性的理论观点也需要改进,有待于包括生态批评研究者在内的理论界的进一步讨论。

总体而言,生态批评面对的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批评对涉及人类文化、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反思与批评可谓卓有成效,但从理论构建角度来看,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换言之,生态批评的“批评与重审”鲜明有力,而“建设性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一方面,这与生态批评形成时间短、理论成果积累相对较少有关,另一方

面也说明,包括生态批评在内的人类生态智慧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以及更多的努力,生态批评追求的生态文明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生态批评需要积极探索自身的理论之路。有些生态批评家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他们尝试吸收当代存在论哲学、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与文化诗学的有关理论思想,以此作为自身理论建设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第二,生态批评在反思与批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有待商榷。有些比较激进的观点需要仔细分析,既要区分出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又要发现其中比较片面的成分。

二、生态批评研究与文艺学建设

生态批评最早萌发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文学研究领域,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为一种文学研究流派。中国的“生态文艺学”命题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与西方生态批评流派确立的时间相距不过几年。可以说,中国生态文艺学的探索从一开始就与西方生态批评近乎同步发展,二者处于一种共时的生态批评一生态文艺学构建过程。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探索与生态文艺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西方生态批评与生态文艺学都可以视为当代环境压力在文学理论领域产生的反应。在很多情况下,当代环境问题就其范围来说往往具有世界性特征,此时中西方需要共同面对某些世界性环境问题,这就要求二者在共同的生态思考平台上进行沟通与交流,共用一种具有类似主旨的话语。同时,中国虽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自身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较低,然而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某些环境问题在中国也时有发生。换言之,与西方生态批评相似,这种局部环境压力也是中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的背景。由于这种世界性的相似背景,我国立足于生態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也具有全球性视野,处于一种世界性生态批评一生态文艺学的思想交流过程。从出现的时间先后来看,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探索早于生态文艺学的有关研究,积累了较多的理论探索经验。这些理论探索经验可以成为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美学研究的一种资源,当然,前提是要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与评价。

作为中国的生态批评研究者,学者们往往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西方生态批评与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事实上,从文艺学与美学理论对文学批评实践的指导意义来看,生态批评与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密切相关。就它们的关系而言,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方法,可以将其视为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换言之,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派生出文学的生态批评,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视角。

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意愿:希望利用中国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抓住构建生态文艺学的机遇,在中西交流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艺学与生态美学。无需赘言,生态批评研究的确可以为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流派正在蓬勃发展,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学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从中西对话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开展的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和美学研究与起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中国底蕴丰厚的文论、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学者也是西方生态批评的重要思想资源。多年来在文学理论领域饱尝“失语症”困扰的中国学者正好可以抓住这一构建生态文艺学的机遇,建立一门有中国特色、有坚实中外理论基础的新学科。国外生态批评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我们参与并开展中国“绿色文学”研究的信心。了解西方生态批评的研究成果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又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中的问题和困难,这有助于我们明确以后的目标和途径。此外,西方生态批评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生态思想不仅是西方生态批评的资源,同样也可以作为生态文艺学建设的思想资源。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到18—19世纪的哲学思潮与浪漫主义文学中蕴涵着大量的生态哲学思想,存在一条绵延数千年的生态思想发展线索。这些生态思想不仅是生态批评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也可以成为中国生态文艺学自身建设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西方生态批评家也试图在中国文化中寻求生态智慧,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生态思想传统。可以说,与先前的一些文艺思潮不同,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生态文艺学没有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使我们有了介入这场批评运动的实力。换言之,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化传统中丰厚的、但相对松散的生态思想转换成批评的力量,以开放的态度建构中国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

当前生态批评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涉及中国学者凭借自身丰厚的生态思想传统与西方进行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思想的交流与共建。生态批评为中国人文学科提供了进行平等学术交流的机遇,中国的学者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促进中国和西方在这一领域内的交流与互补,在中西文论对话的绿色平台上及时地参与到世界生态批评一生态文艺理论的构建过程中,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缩小我们与西方人文学科在某些领域的差距。

近年,我们正日益缩小与世界主流学术的差距,西方相继兴起的后殖民批评、性别研究、身份政治研究等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分别介绍到中国,而生态批评更是为中国人文学科提供了一个与西方学术界接轨的良好机遇。其原因是:在生态批评思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人类需要共同应付的、决定全人类未来出路的问题。环境问题困扰着所有国家与所有学科的学者。另外,从中国自身的思想资源看,中国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深刻的生态思想财富,这与西方生态批评对二元论的解构企图不谋而合,中国学界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传统思想资源参与国际学术争鸣。此外,就生态批评自身宽泛的学科性质而言,作为跨学科的生态批评,其跨学科的相同的阐释学思维方法也决定了它的跨文化性与国际性。目前,西方的生态批评也尚未成熟,中国学者拥有参加生态批评建构的机遇,可以不必等到重构它的时候才参与其建构,这使中国学者有可能实现双重超越——超越自己的文化遗产,超越西方,真正走到国际学术的前沿。

毫无疑问,中国丰富的生态思想传统为生态文艺学参与世界性生态文论的交流与构建提供了机遇。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中蕴涵的“天人合一”的丰富的生态智慧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研究中的生态思想成果是中国参与世界生态文艺理论构建的坚实基础,中国学人完全有能力为世界性生态文艺理论建设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西方生态批评注意到东方古老的生态思想传统对生态批评的价值,这种对东方古老生态智慧的重视也是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批评自身理论建设的需要,这为中国生态文艺学参与世界性生态文论的构建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多的西方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化研究者认识到,发掘和引入古代东方生态智慧,很可能为生态哲学与生态批评解决自身的理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启发。可以说,生态批评对中国古

老生态智慧的关注为中国学者提供了走向世界学术论坛的契机,以中国古老生态智慧为思想基础的中国学者完全可以为全球化的“绿色文学”研究提供极富启示性的思想资源。

三、当前生态批评研究的意义

近年,关于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的研究发展迅速,这些研究在我国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生态批评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起源于美国与西方的生态批评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我国当下立足于生态视角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美学研究与西方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部分有着部分相似的研究内容,因而关于西方生态批评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为我国开展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一种思想资源或思路上的启发。

第二,生态批评研究在对西方生态批评思想进行综合梳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生态批评研究的思想框架。这种提炼与剖析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内涵的思想框架不仅有助于生态批评研究自身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学者建立适合自身的逻辑思维框架。例如,对生态批评的概念、研究范畴与理论原则的梳理与总结,除了可以幫助人们全面理解西方生态批评的各种思想观念外,也有助于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学研究有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明确,为相关研究课题的阐发提供一种可供参考与对比的框架。

第三,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在介绍、分析与评价生态批评的过程中既注重发掘生态批评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没有忽视生态批评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指出生态批评需要改进与提升的地方。实际上,对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辩证分析也为中国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的自身建设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四,对起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的研究是中西方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思想进行双向交流的前期工作之一。生态批评研究为中国学者打开理解西方生态批评思想的视窗,但这只是完整思想交流过程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中国将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理论探索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一任务还有赖于中国学者对中国生态思想传统的发掘与理论创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思想展现给全世界。综合当前我国生态批评的研究,大部分研究是以西方生态批评的梳理与评介为主的,这些研究工作为我国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源,但针对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此外,当前生态批评研究还需要加强中西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加强中国自身生态批评理论构建意识,促进中国特色的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20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文艺学研究领域,可能只有生态文艺学研究拥有最有利的机会,能够共时地参与到世界性生态视角文艺理论的建设过程,这对中国生态文艺学研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机遇,生态文艺学有机会共时地参与这一世界性文艺理论的建设,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中西文艺理论的交流切磋。作为挑战,我国当下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和美学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进行各种理论探索与尝试,有些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因此,当前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研究可以直接参考的理论资源比较匮乏,很多理论研究需要自己摸索与尝试。既然是探索与尝试,就会遇到困难,如果成功地克服了各种困难,就会迎来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第五,值得关注的还有当前生态批评研究的发展问题。最近几年,我国生态批评研究对生态批评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积极研究,为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生态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同时,我们也看到,不论是西方生态批评本身还是我国当下生态批评研究都还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它们仍有较大的发展与提升的空间,需要我国学者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阈。当前,一方面囿于西方生态批评自身理论的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关于生态批评的深层研究还相对较少,所以,当前生态批评研究还需要在理论的广度与深度上进一步拓展。同时,在当下生态批评研究领域,中西生态视角的文艺理论的比较与交流研究也需要加强,有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但这仅仅是起步。中国传统与现代生态思想资源也需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进而参与到世界性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当前生态批评研究作为立足于中国视角的生态批评研究,有必要也有责任将中国古今的生态思想资源与西方生态批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共时的比较与交流,使之融入世界范围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共同探索。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zwsf_002@163.com)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1.李晓明(1971— ),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和美国文学研究;2.吴承笃(1979— ),男,山东曲阜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美学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晓明 吴承笃

第二篇:论大众传播语境中的生态文艺

摘要:21世纪,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正在将人类社会导向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众传播语境中发端于文艺审美与生态文化建构相互诉求关系的生态文艺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深化、形式创新及受众接受等三个层面探查生态文化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下生态文艺的历史发展轨迹。

关键词:文艺审美;大众传播;生态文化

近现代以来,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这让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面临又一次重大转折。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兴起,正在将人类社会导向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化构建与文艺审美相互诉求,催生出一股席卷全球的生态文艺热潮。生态文艺由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观照人手,密切关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背后蕴藏着的深层精神危机,以审美实践的方式承载并传达着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价值理想。

一、科学与人文: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

文化建构与文艺审美的相互诉求

日益成为显学的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公共空间中触角无所不及的大众传播已经在人与客观环境之间衍生出了一个重要环节——信息环境,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这种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就历史进程而言,正是以信息环境生成为标志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为文艺传播生态文化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提供了时代契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文艺发端于全球性环境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对自身生存现状与文明发展模式的深度思考,自源起之时便与大众传播之间结成了紧密的相互诉求关系。下面笔者以生态文艺的开山之作《寂静的春天》的传播过程为例,来探查两者间互渗联动的关系。

一方面,由于生态问题之于公众生活的切近性,作为生态问题的审美反映,生态文艺的经典文本常常直接成为大众传播的热点议题。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应马萨诸塞州一位鸟类保护区的管理员的请求,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激烈抨击了这种依靠科学技术来征服、统治自然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寂静的春天》出版以后,其传播效应绝不像其名字那样“寂静”,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体纷纷以之为热点议题,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方是化工公司、食品公司、与之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部门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抗议和攻击,这些利益团体试图借助媒体“议程控制”来阻止卡逊观点的散播;一方则是广大民众、绝大多数科学家和多数传媒的大力支持和热烈赞扬。

另一方面,生态文艺也迫切需要借助传媒扩大影响,通过改变信息环境的“拟态真实”来实现受众科学认知与情意撼动的特殊接受效应。生态文艺产生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地带,如蕾切尔·卡逊等生态文艺经典的作者,均非专职的文艺工作者。出于科学认知动机的研究工作让他们发现了自然生态失衡的人为原因及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背景,内心激起痛苦矛盾的强烈情感体验又令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严肃的科学报告中添加大量文学因素。可以推断,这些具有科学工作者身份的生态文艺作家们正是看中了兼具新闻性和文艺性的报告文学比严谨的科学报告更便于大众传播,更能有效作用于公众信息环境的“拟态真实”,对公众的观念认知及实践行为产生影响。果然,《寂静的春天》引发的公众舆论导致总统科学咨询委员会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查,国会举行听证会。一部生态报告文学作品使得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并对美国的政府决策、国会立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股热潮很快又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迅速蔓延,短时间内数十种语言的《寂静的春天》译本在世界各地热销、流传。在这本书和环保运动的影响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环境政策和修正发展战略,各类环保组织、生态学研究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一场世界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由此掀起。

我们注意到,在构建生态文化的“议程设置”下,文艺审美与大众传播形成了紧密的相互诉求关系。由类似《寂静的春天》这样的经典传播案例,我们看到了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打通科学与人文的森严壁垒,实现科学与人文协调互动的可能。与传统文艺的传播效应主要作用于受众的超功利精神层面、再间接对受众的现实生活产生个体性、渗透式影响不同,在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艺从其发生成形的最初时刻就显现出强烈而突出的社会实践意识,源自各类环境问题的表现内容往往对受众产生直接而群体性的影响。生态文艺热潮席卷全球,无形间也将一种有悖常识定见的科学认知态度及一份深沉的人文关怀推向广大的受众。

二、浪漫与理智:大众传播语境中文艺承载生态文化内蕴的主题深化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据此,生态文化应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精神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中的综合体现。生态文艺与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都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的信息传递及反馈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它的最高境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生态文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承载与表现的生态文化的主题内涵也在不断走向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反思“人类中心主义”,重新认识自然本体和生命。缘起于环境问题的生态文艺是从反省人与自然关系定位开始其对生态文化的基元贡献的。其中最典型有趣的例证当数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随笔集《瓦尔登湖》生态审美价值的重新发见。表面看来,梭罗离群索居、投身湖畔荒野的生活体验确实很合乎浪漫主义者遗世独立、反抗流俗、孤傲高标的理想趣味,但是,当20世纪的读者从生态文化视角再来打量此书时,他们却发现梭罗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如此平等甚至谦卑。在工业社会物质化浪潮初现的时候,他不仅以清新的文笔质疑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思维,而且身体力行践行简朴的生活方式,梭罗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瓦尔登湖》从浪漫主义文学经典到生态文艺“圣经”的审美认知价值的增殖,正是生态文化核心要义——反思文明发展中“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让自然从人类的役使仆从回归哲学主体地位的生动反映。“1985年《美国遗产》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名列第一”,“此后好几次类似的评选梭罗也位居榜

首。”这一案例深刻表明文艺与大众传播互渗交融构建生态文化的突出社会效应。

二是检视全球化浪潮,维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以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为起点,在人与社会这个关系维度上,生态文艺对全球化浪潮保持着一份警醒。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的生态文艺日益深切地与全球性的文化反思浪潮接轨,创作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原生态”题材热。有“行走文学”那样的“田野考察”式的“审美作业”,从一开始就将个体创作行为转化成了一种群体性的生态文化传播行为;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原生态电影、电视片,因用镜头语言生动记录民族生活样态而被称为“全球化时代另一种人类学记录”;更有许多艺术家致力于发掘原生态音乐、绘画、戏曲、民间工艺,他们将原始的采风形式与现代传媒的各种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力求实现多样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态文艺作品带着历史的风尘与时代的鲜活气息,时刻为当代生态文化注入源头活水,引导公众立足自己的文化生态本位,自觉承传、弘扬本民族文化精华,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

三是激活感性生命的审美体验,寻求心灵的和谐自足。在人与自我这个关系维度上,生态文艺传播的主要是海德格尔所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审美理想。与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文艺审美主要作用于受众的感知、情感,特别通过激发想象来实现对受众思想意识潜移默化的陶冶式影响。生态文艺从重新认识自然生命的价值出发,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对丰盈自然生命(包括人自身)的感性体验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审美命题及表现内容。近现代以来,几经变迁的人文思潮经历过工业文明洗礼,人的自我意识时而收缩时而膨胀但总也逃不过被异化的窘境。在此背景下,生态文艺以感性生命的审美体验为方舟,以不乏浪漫的诗意想象为桨楫,将公众引渡到一个建基于现实而更辽远宽阔的绿色空间里,寻求对自我生命本质更透彻的洞悉,来实现心灵的和谐自足。

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主观精神支撑的角度讲,大众传播历史进程中生态文艺承载生态文化主题内涵的深化,标显出了一条人类主体意识螺旋上升的轨迹。以自然生态圈共生共荣理念为支点的新生命意识让曾长期摆动于浪漫(过度膨胀)与理智(压抑乃至异化)两极之间的人类主体意识有了新的落脚点,从而有效协调感性的本能欲望与理性的观念意志的内在冲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找回文明发展的和谐状态。

三、技术与艺术:大众传播语境中生态文艺审关实践的形式创新

生态文艺产生广泛影响的20世纪,也是现代传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生态文艺为公众接受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所依凭和借重的报刊、广播及电视实现了大众传播的三次梯级跨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高速、立体、全息的多媒体信息传播令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获得了更加多样的途径和宽广的空间。

首先,文学、音乐、美术等生态文艺传统形态借助现代大众传媒多向拓展。先说文学。进入21世纪,在现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语言为介质的文学信息日益被以数码为介质的视听图像所取代。在一个所谓的“读图时代”里,文学的社会功能注定了将只能在各种影像、各种声音、各种语言交错杂陈,共同构筑出来的想象空间中得以发挥。由此,生态文学审美实践更多地与广播、电影,特别是电视及网络媒体结合,题材范围及艺术表现的疆界得以极大的拓展。再看音乐、美术。作为听觉和视觉艺术,在视听信息元素占据大众传播强势地位的背景下,这两种本来就十分贴近自然的传统文艺形式在传播生态文化时自然拥有了更开阔的实践空间。特别就当下的文艺生产与大众文化消费而言,生态审美题材与主题正在大规模进入流行音乐、装饰画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载体,渗透进世俗生活的各个层面,悄然影响并改变着公众的生活观念。

其次,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中现代科技的应用为生态文艺审美实践助力。由于高超的数字虚拟影像技术能让地震、火山、雪崩、飓风、海啸等重大的自然奇观逼真地再现在银幕上,给观众带来极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心灵震撼。近年来,灾难片迅速发展成一种十分流行的电影类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连续推出《龙卷风》、《山崩地裂》、《火山爆发》、《完美风暴》及《后天》等灾难大片,高超的电脑特技逼真再现灾难奇观,全息视听效果令观众震撼,极富刺激性的影像所蕴涵的叙事主题也在悄然变化——从早期着眼于人与自然的抗衡征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意志,到后期人类过度掠夺自然导致灾难的咎由自取和深度反省,不俗的票房则意味着广泛的公众传播效应。同时,生态意识与理念也以专题内容、辅助素材、背景元素等各种形态进入到电视节目中。在这种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中,生态文艺的审美实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着广大观众的眼球。如央视专题栏目《动物世界》,动用各种最新拍摄技术及制作手段完成的珍稀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影像世界,配以娓娓道来、穿插小故事的文学性叙事手法调度的镜头语言,很容易达成观众对动物生命世界的平等注视和深度感知。

再次,多媒介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艺形式的整合,催生出新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样态。我们处在一个多种传播媒介交集作用的信息化时代,这不仅意味着信息的极大丰富,而且还带动传播工具方式的不断更新。受大众传播概念的孵化催生,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也开始尝试打破视觉、听觉及语言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审美接受的障壁,从“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那样弘扬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到彰显科技、人文与绿色理念的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当然还有网络虚拟环境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并发挥着强大现实功能的各类“绿色文艺网站”,文学与音乐、舞蹈、影像等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在维护生态和谐的文化理想的统摄下实现着整合互动,共同向大众传递着生态文明新思想。

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曾强行替自然祛魅,客观上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扩张、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及生命意识的偏差。而在当下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中,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却通过大众传媒发挥着为自然揭蔽的强大功能,让久已疏离自然的现代公众有了回归存在家园的另一种可能,在恢复感知自然多样性、丰富性的同时,也复活了人性及生命体验的丰盈。这正应了一个世纪以前福楼拜的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四、培养与化育:中国当下生态文艺受众接受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艺术也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面对危机重重的生存环境,生态文艺借助多种传媒载体在推进生态文化的大众传播中发生着独特的审美社会实践的宏观效应。扫描当下中国生态文艺向大众传播生态文化的现状,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思想等丰富的生态文化

资源,但现实国情中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间无法回避的利益冲突仍然给生态文化的大众传播造成了许多困扰。在此背景下,中国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特别需要将文艺审美的陶冶化育功能与大众传播对公众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在报刊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开疆拓土,从创作形态到接受形式途径都不拘一格,以协力培养和化育公众的“生态”社会共识。具体对策如下:

一是发挥文艺审美接受的心灵净化功能,制导时尚潮流,阻击物质主义流行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弘扬“诗意栖居”的新人文理念。20世纪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是物质主义文化的盛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思维模式的物质主义锐不可挡地将地球演变成一个生存状态高度模式化的“小村落”,恨不能令每一位“村民”都犹如穿上富有魔力的红舞鞋,“围绕着利益最大化这一永无止境的生活目标疯狂地奔跑,一路上丢弃真理哲思、道德伦理、诗性纯美,直至筋疲力尽万劫不复……”这种情形在当下尚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的中国尤为普遍。因此,中国生态文艺尤其应对大众传播中影响力巨大的时尚文化潮流中的物质主义倾向保持警醒及鲜明的审美批判立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或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危机,或想象性展现人类和谐栖居于大地的美好愿景,引导公众对时尚流行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更应发挥文艺批评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导向性作用,以激浊扬清、敢于担当的审美实践姿态践行以人为本、崇尚生命的新人文理念。

二是发挥文艺审美的情感陶冶功能,借助象征、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段的泛化应用,使富含生态意蕴的文化信息通过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召唤公众的诗意想象,作用于信息传播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培养”公众的生命和谐意识。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日本观众看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说,以前感觉中国是一个问题很多的国家,感到很可怕,可是从数字技术全球高清晰转播的开幕式的画面上来看,中国非常漂亮,而且“很柔软,很温和”。他从绚丽夺目的电视画面中感受到的不是高科技的神奇、也不是蔚为壮观的表演阵容,而恰恰是一种“柔软、温和”的生态诗意,并由此改变了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这位观众的感受提示我们,中国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特别要努力借助大众传媒向各种社会公众活动中延伸渗透,扩大影响。针对整体文化素质尚待提升的中国公众来说,当下的生态文艺审美实践或许应更多地将文艺审美中富含的生态文化信息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声像、语言及其他生动活泼的符号形式,让饱含自然生命情趣的生态审美元素融入现实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建筑、雕塑、园林设计乃至室内装潢,甚至包括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使脚步匆忙、心情浮躁的现代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感悟到和谐生命的美好;在感官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愉悦中自然而然地领悟生态文化的深邃内涵,进而自觉参与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历史进程中去。

让我们套用乔纳森·卡勒的话来结束本文关于大众传播语境中文艺审美传播生态文化的历史轨迹及独特效应的思考:“文学既是文化的声音,又是文化的信息。它既是一种强大的促进力量又是一种文化资本。”生态文艺审美实践以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和谐圆满为主要价值目标,承载着人类理性检讨、自我矫正的决绝,传递着人类宽广博爱的赤子胸襟和义无反顾的求索勇气,对于社会文化心理建构及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形成正向推进的强力。

责任编辑 刘传红

作者:高 侠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生态美学

摘要:中国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门新艺术美学的意识形态,生态美学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局面中当代美学理论研究的关键推动力,也是丰富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成分。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在我国实现了充分的本土化,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走出了适合自身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添砖加瓦的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生态美学理论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鲜活的血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方;生态美学

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结束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也随之出现。年轻时期的马克思大量阅读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文艺作品,吸收了其中的可取之处。首先,在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影响下,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思想和理性,没有意识到文艺和物质生产之间产生的关系;之后他在了解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而转向唯物主义后,受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启发,开始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进行创作,将人的文艺活动书写在了历史画卷中,这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夯实了客观的理论根基。

从理论价值来说,马克思的文学艺术理论的概念和原理为我国文学艺术理论提供了支撑。马克思的文学理论是一种辩证科学的理论,其文学理论的内容已在实践中经受了多次考验。从实际角度来看,马克思的文艺理论对我国文艺建设具有不可动摇的现实意义,这是客观现实。我国文艺理论以马克思的文艺理论为支撑,不拘泥于固有模式,灵活运用,推陈出新,为我国文艺建设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1]。

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同,生态美学也是在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后应运而生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支,生态美学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生态美学概述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的科学学科,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美学关系的哲学学科。这两个主题在研究人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特殊的整合点,在这一基础上,生态美学得以发展。

“美学”一词于1735年由德国学者鲍姆加登第一次提出,后经日本学人中江肇民翻译后传到中国,由我国美学大家王国维定译后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接受。虽然这个词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且国内也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美学这门学科,但是审美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是以美学也以不固定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当中[2]。

生态美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生态学和美学的有机连接,当时生态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快速渗透到了其他领域。1994年左右,中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美学的主题。2000年底,中国学者发表了生态美学专著,这意味着生态美学在我国得到了更加系统、细致的讨论。

3 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与成长过程

3.1 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

生态友好型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1960年以来,在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全球都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针对这种现实状况,各国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学术界都增加了对生态与自然环境问题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生态美学的研究和提出也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需要。环境和生态友好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局限于在美学意义上产生了生态文明这一结果,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和深化也意味着其摄取了更加丰富的养分来壮大生态美学这棵大树。我国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是国人的精神根基和自信之源,而包括古代生态思想与审美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哲学思想为当代学术界提供了研究范本并占有重要地位。当代学术界强化了我国古代多种文化形态思想与生态审美智慧理论之间的联合建设,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新文化的成功传播和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中國新时期生态美学的成长过程

回首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生态与美学研究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3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7年至2000年。我国最早的介绍文艺生态学的著作是《文艺新术语的词典》,该论著将文艺学和生态学这两个概念组合定义为“文学生态学”。而我国介绍“生态美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92年鲍昌翻译的俄文作品《国外生态美学》,作品详细描述了当时在欧洲兴起的环境美学。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出现了生态美学的概念,海南省作协首次召开了我国在精神生态与文学研究方面的大型国际综合性学术专题研讨会——“生态与文学”,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国际文坛及学术圈层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极强的自发性。鲁枢元教授于1999年开创的学术出版刊物《精神生态通讯》成为我国研究生态精神的重要平台之一,此刊直到现在还在发表,足以看出其对于生态美学的重要影响和贡献[3]。

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07年。生态美学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继续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生态文艺学和环境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000年1月,我国在举行了“21世纪生态学与文学研究”研讨会之后,又组织了“全球化与生态批评”专题研讨会。2001年11月,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也对生态与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协调的作用。次年6月,《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一书出版,作者张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的生态智慧和美学观。2005年3月,张海荣的著作《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出版,这本书将当代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结合,在无比激烈的社会圈层中凝望生态美学的建设和意旨。8月,鲁枢元教授出版的《生态批评的空间》则从多个角度出发阐明了有关生态伦理文学与中国生态伦理学批判的一系列主张和观点。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现在。2007年10月,胡锦涛首次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和结论,之后以生态文明为重要内容和目标,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这对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社会生态理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我国能够在该领域的探索正式进入国际视野。在国外,几乎所有研究中国现代生态美学和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家的研究成果都得到了翻译和详细介绍。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我国研究者深化介绍和剖析中国古代儒学、道教和佛教在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学美学方面的智慧,初步研究了我国各时代的生态文化以及其中可能容纳着生态美学智慧的生态文学资料源,举办了约10场关于生态美学、生态文学和环境生态文学的学术研究讨论会,出版发表了10余本与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有关的教科书和相应文章,并提出了一系列要紧的学术见解。显然,我国对于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正在逐渐迈入国际行列。在一系列成果的影响下,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实现了从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到现在被逐渐认可的转变。2005年8月,在青岛师范大学举办的首次环境生态美学单元研究讨论会议和相关的国际学术研究讨论会议,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盛大的一场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研讨会。

4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展望中国生态美学

虽然生态美学是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但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来看,有关生态美学的学术成果大多集中在中国。这种学术现象之所以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对于环境美学的研究较早成熟;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三是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时中国学者在生态美学的批判道路上有了新的方向。

由于环境美学在西方的研究发展较早成熟,西方学者大多会将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视为同一概念,最多也是在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的基础上将生态美学理解为“生态的环境美学”。而21世纪初,我国生态美学领域的诸位学者将西方有关环境美学的著述当作理论源泉和实践参考翻译介绍到我国,推动了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生态美學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保美学运动在世界普遍兴起,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学者于9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生态美学的摸索。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07年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社会和国家层面上确认了生态美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生态美学思想其实是在响应如何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这一问题,而有关全球现代化生态美学的批判性思想在不知不觉间中引导着中国学者的思路产生了转变。我国古代“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能与现代化生态美学思想产生共鸣,是我国在构建生态美学思想时本土的、理论上的丰富源泉,而西方国家则比较缺少这样的理论资源[4]。

以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为借鉴,中国学者在确定未来研究发展策略与研究方向时也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更充分地借鉴吸收西方生态与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西方的美学成果收获颇丰,我国在生态美学理论的研究上与西方差距较大。同时,西方环境美学在21世纪又有了飞速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研究生态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时,应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美学的相关成果。

其次,要自觉以我国生态美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基础和指导。必须大力主张并宣扬我国的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理念,以应对人类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提出有效指导了生态美学的研究,指导我们着力解决现存的、有缺陷的生态审美观方面的问题。生态审美观就是符合人类生态社会价值观的、新型的审美观,衡量生态审美观以及审美行为正误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研究者应该在我国传统生态美学和现代化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剖析我国现存的生态审美观的缺陷,分析传统生态审美观对当前生态审美观具有的借鉴意义,探究进行传统生态审美知识教育的各种有效途径,为我国生态美学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要合理有效地接纳传统思想文化,注重生态平衡转化。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规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彼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也存在美化自然的种种现象,如儒家忽略了自然中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残酷性,一味地坚持“生生之德”的自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和看待生态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生态问题,深入思考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避免照猫画虎[4]。

5 结语

中国生态美学是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重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生态美学,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态美学的一部分。生态美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生态美学这棵大树在中国愈发枝繁叶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运动,今后,生态美学理论思想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我国实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期待今后我国在生态美学领域继续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虹志.试论马克思文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大众文艺,2019(21):49-50.

[2] 曾繁仁.生态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选[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1-3.

[3] 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71-78.

[4] 程相占.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方向展望[J].求是学刊,2015(01):119-122.

作者简介:赵学强(1976—),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与理论。

王云飞(1996—),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林玫伶(199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于淑欣(1996—),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作者:赵学强 王云飞 林玫伶 于淑欣

上一篇:诉讼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钻采工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