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与生态环境政治论文

2022-04-28

摘要: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当代国际与生态环境政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国际与生态环境政治论文 篇1:

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策略

〔摘要〕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还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情感冷漠、政治选择摇摆、政治践行功利等问题。为此,要坚持国家发展、社会倡导、学校教育、家庭示范和个人内化五位一体的引导策略,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认同;国家;社会;高校;引导策略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政治行为的重要体现,是指导大学生政治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政治运行体系的肯定,对社会政治权力运用的信任,对社会政治价值的正确选择,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信心是其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新形势下,及时发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其真实状况,探寻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当代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崛起和振兴的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关系着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石。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1 〕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某种政治体系的认同度越高,那么这种政治体系的群众基础就越广泛,存在的状态就越稳定和牢固。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政治认同度,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不断丰富政治知识,坚定政治立场和践行政治行为的一个持续过程,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功能 〔2 〕。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生活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政治认同既是对其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的重要反映,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根本前提是要对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无比的信心。曼纽尔·卡斯特指出,“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 〔3 〕。当代大学生只有在政治上实现了高度认同,才能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去,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敌对势力不断利用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国内少数反动势力利用网络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政治认同的认知、情感、选择和践行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政治认知模糊

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指大学生对政治的基本功能、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的政治规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且对社会政治现象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提升其政治认同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制度、大政方针、社会政治规范等大都比较清楚和了解,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政治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全面认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到位,政治定位存在偏差和错位,导致其在政治认知方面容易存在片面性、模糊性和盲目性。笔者认为,有些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影响其政治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政治情感无法得到释放,从而降低了自身的政治认同感 〔4 〕。

(二)政治情感冷漠

政治情感是大学生对政治对象形成的主观性评价和态度倾向,是其对政治生活的一种内心体验 〔5 〕。政治情感是当代大学生良好政治行为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心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评价客观、理性,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具有无比的自豪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情感方面还存在着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素养不高、政治责任感有待加强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冷漠现状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对国家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政治选择摇摆

大学生的政治选择主要是指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选择对其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责任感、参与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提升他们政治认同的关键一环。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我国,使得一些大学生容易在政治选择时摇摆不定、迷失自我、价值判断失准,对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现状产生质疑。其次,市场经济存在逐利的弊端,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如他们有时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逃避政治责任、罔顾政治价值、践踏政治规矩、违背政治信仰。再次,社会发展现状的不完善和大学生自身经验、阅历的欠缺,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在遭受挫折时,容易产生焦虑和压抑情绪,而且容易逐渐失去社会归属感,进而导致他们对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产生怀疑。

(四)政治践行功利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践行是衡量、检验他们政治认同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践行方面既表现出积极参与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政治参与功利化的倾向。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敢于批判和揭露社会不公现象,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是,一些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的以政治生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虽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时却缺乏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此外,一些大学生虽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但是他们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初衷并不是被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吸引,而是认为成为党员后能对自己以后的事业有所帮助。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策略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坚持国家发展、社会倡导、学校教育、家庭示范和大学生内化五位一体的引导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合力,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水平。

(一)国家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基础

历史和实践证明,当我们国家处于平稳快速发展阶段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就高,反之,当我们国家的发展遭遇挫折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就会随之降低。现阶段,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归根结底是要靠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首先,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我们党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政府绩效,大力整治贪污腐败行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树立党和政府良好的形象,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以提升他们对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威的认同。再次,党和政府要始终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教育和就业等问题,努力培养他们的归属感,使其认同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认同感。

(二)社会倡导: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保障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一个系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才能对社会政治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认同。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社会政治舆论氛围对他们正确政治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能够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受到良好政治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政治责任意识,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从而产生较高的社会政治认同。其次,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全面、积极的政治认同指明方向 〔6 〕。再次,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抵御西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袭的重要保障。第四,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积极占领政治舆论宣传的新阵地,掌握政治舆论话语主导权,坚持政治舆论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宣传主旋律和弘扬正能量。第五,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的伟大信仰。

(三)学校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必要环节

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安身立命的基本职能。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政治品格。高校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前沿阵地,是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实现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目标,首先要高度重视理论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认清社会政治基本问题,以减少政治困惑、提高政治能力。其次要突出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在开展政治认同教育时,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始终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引起学生共鸣、满足学生需要,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再次要创新政治认同教育的方法。高校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烈、情感丰富、行动积极,但往往会因经验和阅历缺乏,导致心理素质不强、抗挫能力不高。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时,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掌握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建设。高校在选拔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者时,既要看他们是否具有高水准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对他们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立场进行严格的把关,着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政治立场鲜明、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队伍。

(四)家庭示范: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首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7 〕家庭是社会成员踏入社会的起点,往往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样,当代大学生要提升政治认同,必须发挥家庭的示范教育作用。家庭示范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政治品格、稳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当前,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家庭对他们政治认同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要发挥好家庭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功能。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相比外人,家庭成员的言行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其政治认同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政治认同度越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往往也越高,反之亦然。二是要努力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家庭决策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家庭的权威模式,使他第一次置身于权威之下,他最初关于政治体系的看法,似乎就是这些经历的概括” 〔8 〕。大学生在参与家庭民主决策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规范和价值判断,形成规则意识、树立制度观念、拓展政治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认同度。三是要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父母对大学生政治知识、政治经验、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的言传身教是塑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对提升其政治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五)个人内化: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要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个人内化就是帮助和引导其将正确的政治认同深深植根于他们头脑中,转化为正确政治认同理念的过程 〔9 〕。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的关键在于他们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和个人政治认同的内化。大学生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知识储备,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大学生在强化自身的政治知识储备时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政治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政治坚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个人内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政治情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产生较高的政治认同度。再次要自觉参加政治活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在参加政治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稳固的政治人格和良好的政治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8.

〔2〕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27-228.

〔3〕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镇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4〕赵跃先.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J〕.探索,2012(2):127-133.

〔5〕朱勤文,杜海坤.试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8):93-95.

〔6〕杜海坤.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3):55-57.

〔7〕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1).

〔8〕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6.

〔9〕戴 钰,吴 昊.浅谈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100-102.

责任编辑 芳 晔

作者:兰刚 曾福文 董芳芳

当代国际与生态环境政治论文 篇2: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伦理思想研究

摘 要: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贸易伦理;自由与平等;信用;人道

收稿日期:2013-05-24

作者简介:龙静云,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圣鹏,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也为我们建构当今的国际贸易伦理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商业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必然。“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境的贸易,而且海外贸易也有了。”[1]163-164而最初的部落边境贸易以及海外贸易,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最初的“国际贸易”形式。当然,由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并不具有民族与国家的特征与性质,故而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民族与氏族或者部落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的,而氏族或者部落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的,国家与民族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氏族或部落则是自然形成的“自然产物”。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国家,“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1]176。而氏族或者部落,它只不过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共同体。因此,最开始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因而也更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在马克思的贸易理论中,“贸易——它终究不过是不同个人和不同国家的产品的交换。”[2]87因此,对于原始社会而言,由于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也不存在国家与民族,因而,在原始社会也事实上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的。

国际贸易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与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步的。当人类社会处在商品经济的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也即自然经济阶段时,国际贸易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自然经济(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简单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条件下,也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贸易的规模小,广度与深度也不够。其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还不允许大规模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存在。自然经济的本性决定着国家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实行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封闭状态,而这在事实上必然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纵然在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某一地区出现过繁荣的景象,如明清时期的广州,但那也是十分有限的,并且不占据主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也并不依托于对外贸易或者国际贸易生存与发展。此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也往往是政治主导的,是以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贸易,而不是以商人为主导的贸易。例如,在晚清时期的对外贸易中,我们虽然也可以看到商人,但这些商人并不是单纯的商人,而是红顶商人,这些红顶商人,其实就是政府的贸易代表。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也即现代国际贸易,在自然经济主导的社会中,也并没有出现过。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扩大。马克思在谈到对外贸易的扩大时,就明确地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3]在这里,对外贸易的扩大,实质上就是指现代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在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上,对外贸易可能是小规模的,但国际贸易则属于大规模的贸易,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上的,因此,如果没有对外贸易的扩大,就不可能有不同国家之间的大规模贸易的产生与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谈到“大规模的贸易”,并把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归之于大规模的贸易范畴之内[4]110。由此可知,没有对外贸易的扩大,就不会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内在发展的需要,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产物。之所以这样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际贸易是资本增值的内在必然性要求。对于资本而言,贸易是其实现资本增殖的重要途径,没有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就不会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增殖的必然,也是其实现其增殖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其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都必须要服从于这个目的与动机。剩余价值的生产,在马克思看来,既是资本的产生与保存方式,也是资本的增殖与积累的秘密。资本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是通过对活劳动,也即对雇佣劳动的支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的保存、增殖与积累,也即通过对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来实现的。资本的不断积累就是雇佣工人的不断增加。资本虽然是产生于商品生产中,但其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而贸易本身就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扩大的结果。因此作为大规模的贸易形式——国际贸易,更有利于资本的增殖与积累,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正是因为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的产生与形成,才“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5].资本的现代生活史的历史表现与现实形象就是,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普照的光”,“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6]458,从而也是国际贸易发展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在马克思的贸易理论与政治经济学中,国际贸易一词通常都是用来形容国与国之间或者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商业交往情况,而不是用来表述一国或一民族之内部的商业交往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三种贸易形式,很容易让人产生混淆,即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对于这三个概念而言,我们在使用中是否可以通用与互换呢?在马克思的贸易理论中,这个三个概念,都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与领域。因此,在使用上,我们应当避免互通与滥用的情况发生。对外贸易,是从贸易中一方为视角,来看待自身与其他国家、民族与地区的贸易,是有内外之区分的,其主要是与本国国内的商业情况相区分的一个范畴。国际贸易,则是形容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其并不以贸易中哪一国为参照坐标。世界贸易,则是站在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因此,三者是有所不同的,但三者也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国家的对外贸易在总体上构成了国际贸易,而世界市场形成之后,世界市场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构成了世界贸易。因此,从规模与范围的角度讲,世界贸易大于几个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大于一国的对外贸易,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的总况构成国际贸易或者世界贸易。

此外,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国际价值理论,也即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价值以及价格的定价理论,通常与之相关的还有世界货币理论;贸易自由与贸易平等理论;贸易政策与贸易安全思想;等等。

二、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自由与平等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的商业交往,国际贸易通常指的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贸易。而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发展程度、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与不同,因此,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复杂而多变。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如何保障贸易的正常进行是十分必要的。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视野中,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自由选择与平等交换。所谓自由选择,指的就是国际贸易中的任何一方都有自由选择贸易对象的权利,以及自由进入其他任何一方市场的权利,也即自由贸易、自由买卖的权利。在国际贸易中自由选择的权利是首要的权利。如果交易各方不能自由地选择,也就没有什么贸易自由了。相对于自由选择而言,平等交换则体现为,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一方都享有平等交换的权利,这种权利不仅表现为交换各方的产品的价值是相等,还表现为交换各方的地位与权利是平等的。在国际贸易中,强国与弱国享有同等的地位与平等的权利,在国际贸易中强国并没有强权,也不会因为其强大就享有更多的特权,弱国也不能因为弱,就在权利与地位上低别国一等。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主体间只有平等的地位,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才能进行平等的贸易。国际贸易的平等原则,从根本上讲是从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衍生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交换就是等量价值的商品与等量价值的商品之间的交换。因此,平等交换,保障了商品交换的公平性以及各方互利双赢的原则。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大规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占有者,他们作为商品占有者是有平等权利的,他们根据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至少在当地是平等的权利来进行交换。”[4]110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但保证国际贸易正常进行与发展的,却是自由与平等等基本的国际贸易伦理精神。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没有比自由与平等更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与伦理精神。国际贸易本质上就是自由贸易,自由贸易首先要求的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能够在国际范围内自由地选择贸易对象,商品能够自由地进入任何国家与地区,各个国家或地区间的商品交换是平等的,国际贸易的主体是自由与平等的。因此,要贸易自由,就必须是贸易主体是自由与平等的。没有贸易主体的自由与平等,没有商品在各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自由进入与平等交换,就不会有贸易自由。“因此,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在所有方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7]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是由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等价交换所决定的,等价交换要求在国际贸易中,不仅贸易双方的商品的价值要相等,还要求贸易主体之间的地位的平等。而要做到贸易中的平等,贸易必须是自由的。在国际贸易中,只有做到了自由与平等,国际贸易才是公平与公正的。在国际贸易中,如果贸易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贸易活动是不自由的,这种贸易必然就是不公正、不公平的。在国际贸易中,只有遵循自由与平等的伦理原则与伦理精神,国际贸易才能正常进行下去,国际贸易才是健康的、有序的。在国际贸易中,必然存在竞争,但竞争的首要前提是竞争的主体是自由与平等的,并且这种竞争还应建立在自由与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国际贸易中,“竞争是实际的贸易自由”[2]114不存在竞争的国际贸易并不是真正的贸易自由。

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基本价值理念与核心伦理精神。正是因为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基本价值理念与核心伦理精神,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任何违背与损害国际贸易中自由与平等的行为,都我们应该反对与谴责的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都可能在客观上限制与约束贸易自由与贸易平等。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得越充分,贸易就越发自由与平等。在国际贸易中,对一些自身的经济还不是很强大的国家与地区而言,采取一些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可接受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实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讲,任何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都只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贸易策略手段,而不能作为长久的贸易战略来使用。但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与竞争利益不受损害的做法与行为,事实上是一种违反国际贸易自由与平等的行为与表现。这种贸易保护措施与贸易保护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只不过是贸易自由范围内的防卫措施与防卫手段,因为它们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与行为。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中,竞争与自由是相伴相生的。如果在国际贸易中,有国家或地区相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者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与损害的话,那它的这种做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它是有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的。只要你处在国际贸易中,处在经济全球化中,你就不可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与措施来长久地保护自身的利益。在当今时代,无论是旧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如提高关税,还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如当代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都是对国际贸易的自由与平等原则的制约与限制,都不可能长久地保障与维护自身的利益。像这样的一些政策与措施,用马克思的话讲,它们都是“治标的办法,是贸易自由范围内的防卫手段”[2]114。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虽在客观上都限制与约束了贸易自由与贸易平等,但相对于国际贸易中的霸权主义行为对贸易自由与贸易平等的蹂躏与糟蹋而言,还是相对温柔与和平的。在国际贸易中,贸易霸权主义是对他国主权、他国在贸易中的自由与平等权利的肆意侵犯与践踏,它的实质就是通过武力侵犯或者武力胁迫的方式与他国或其它地区进行贸易,以达到长期支配、压迫与剥削他国或其他地区人民的目的。例如,早期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贸易就是如此。在19世纪40-60年代的鸦片战争中,英法等帝国主义就是利用坚船利炮打开清王朝的大门,来强行开拓中国的市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野蛮的、暴力的贸易霸权主义行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新殖民主义也是贸易霸权主义行为在当代的典型表现。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中,我们既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要反对贸易霸权主义。在国际贸易中,只有秉着自由与平等的原则,国际贸易才有可能做到公平与公正。

三、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保障:信用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信用是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而存在的,由工业的生产方式与商业的交往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信用这个上层建筑的基础”[8]498。马克思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的信用,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8]500。因此,信用精神的产生以及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的重要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因而也必然对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商品经济,特别是现代商品经济,又可以称之为货币经济或者信用经济。随着大工业生产方式以及现代商业交往形式的形成,商品经济越来越表现为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信用事业的扩大,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在扩大”[9]163-164。当货币充当世界货币时,“它的最主要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9]168。由此可见,从信用事业的扩大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的关系来看,现代商品经济,之所以又可以称之为货币经济与信用经济,是与商业信用精神的产生以及信用事业的扩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商业信用精神以及信用事业、信用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现代商品经济,具有货币经济与信用经济的特征与本质。

信用,既是现代商品经济的重要伦理精神,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伦理保障。国际贸易是现代商业交往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商业贸易中,国际贸易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其历史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变得重要与突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要着重指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所必要谈论的少数几点中,就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直接表明在研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关的社会的信用制度时,“我们只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6]512。马克思之所以重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在笔者看来,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重要伦理保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发展的重要伦理基础。从马克思注重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研究来看,我们也可以知道,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制度的产生与存在,在客观上促进了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之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也是国际贸易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伦理基础与伦理制度保障。马克思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平衡国际贸易差额,是“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为基础,而这种职能又是以信用为基础的”[8]589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不讲商业信用,国际贸易对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历史的形式的作用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国际贸易中,正是因为商业信用精神的存在,国际贸易才得以长足的发展,并且在事实上为现代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条件,并减少了国际贸易的流通成本和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流通速度。在商业交往中,正是商业信用制度的发展,带来现代商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商业信用在国际贸易中的延伸,可以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6]515从而使得国际贸易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国际贸易变得更为快速与便捷,国际贸易影响更为广泛,国际贸易联系更为密切,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在更高程度上得以实现。

现代国际贸易虽然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商业交往方式的产物,但其也要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之上,需要各种经济信用制度为其保航护驾。没有各种经济信用制度的保障,国际贸易的成本与代价会大大增加,甚至无法正常进行。经济信用制度既是国际贸易的保障制度,同时也是对国际贸易中不讲信用的行为的一种惩戒制度。任何不讲信用的国际贸易行为都应得到制裁与严惩。此外,对于现代信用制度,我们也要做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既要看到它在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也不可否认信用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对现代金融危机的产生具有诱发作用或说促使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四、国际贸易的伦理要求:人道

对于在国际贸易中,是否要讲人道,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上,似乎存在着观点前后不一致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在谈到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时,就曾认为资产阶级的贸易自由是没有良心的,认为资产阶级,“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2]27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贸易自由是没有良心的,但是这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相对于封建社会无数特许的自由和自力挣得的自由而言,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而并不是说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论断还告诉我们,国际贸易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一种以讲良心为主导的贸易。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并不是建立在良心与道德的基础之上的,也不是依据良心与人道来进行的。国际贸易虽然在性质上不是有良心的贸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就不需要良心,就不需要讲人道。人道仍是国际贸易的题中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不讲人道的批判,来表达国际贸易应该要有人道的伦理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人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是国际贸易的伦理要求。在国际贸易或者国际商业活动中,要不要讲人道,不仅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心的话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关心的话题。恩格斯在谈到亚当?斯密关于“商业中的人道问题”时,就认可了斯密的观点:“斯密颂扬商业是人道的,这是对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不道德的东西;商业也有对道德和人性表述尊重的一面。”[10]62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确实不是依据道德与良心的标准来进行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不能讲人道,人道就不是商业活动的伦理要求。任何商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对于商业活动的主体——人而言,他是要讲人道的。因此,在商业活动中,或者在国际贸易中,同样是要讲人道的,人道也同样是国际贸易的伦理要求。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图利显然是最为根本和最为直接的目的,但图利不是唯一的,对道德和人性表示应有的尊重也是其重要的一面。在马克思的贸易理论的视野中,一种正常的国际贸易,往往是建立在各方友好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敌对的基础上。如果在国际贸易中,一方表现地越友好,其势必对自己越有利,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个民族要是引起他的供应者和顾客的敌对情绪,就太不明智了。”[10]62

商品经济虽然不是道德经济,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道德却是确保商品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道德对商品经济社会的规范与引导,商品经济同样也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就算能够运转,也必然增加运转的成本。因此,在商业活动中,讲人道并不会实质性的影响商业利润的获取,反而会有利于商业利益的获取。由此可知,在国际贸易中,讲人道也同样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在国际贸易中,尊重他国人民人格与价值观,不损害他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不破坏他国的自然环境,都是国际贸易中人道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在国际贸易中要讲人道的精神,也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他们反对那种依靠暴力与非法手段进行的国际贸易,特别是反对血腥的殖民地贸易和摧残与毒害他国人们的道德与身心健康的非法的鸦片贸易。对于这种非人道的国际贸易,马克思恩格斯是对其加以严厉的批判与无情揭露的。马克思在谈到英法帝国主义对晚清中国的非法的鸦片贸易时,就对这种非人道的、灭绝人性的、摧残与毒害贸易国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贸易国的社会道德的鸦片贸易进行了严厉批判与大胆的揭露,认为当时的英国就是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的非法的鸦片贸易来填满自己的国库,马克思说:“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2]704。马克思对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的思想,告诉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图利固然是最为根本的,但也不能忽视对道德与人性的尊重。国际贸易不是不讲人道的贸易,更不是摧残人命与败坏道德的贸易。道德与人性应该在贸易中得到尊重与维护,这也是国际贸易的题中之意。在国际贸易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国际贸易能够正常进行交往的条件。它同样有利于贸易各方利益的获取与维护。

在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普遍化与深度化,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国际贸易中的人道问题。非人道的国际贸易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与申讨。在新时代的国际贸易中,注重劳工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肩负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对世界人民的福利的责任担当,都被认为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讲人道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中文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中文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任浩明

作者:龙静云 戴圣鹏

当代国际与生态环境政治论文 篇3:

国际石油政治及安全是影响世界格局重构的重要因素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的全球化浪潮之中。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安全定义也随着这种宏观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巨大变化,从最初强调军事安全逐渐转向重视多元安全拓展。西方学者就此明确指出:以军事问题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概念越来越难以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境,其象征性作用也在下降。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难以成为政府面对的首要问题。进入2l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受到能源“瓶颈”的现实约束,无论产油国还是消费国,石油安全都成为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议题,维护本国石油安全成为国家内外政策的重点。国家安全定义从实际层面得到拓展,石油因素或日石油政治自然成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可有效替代石油成为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能源消费的情况下,石油因素仍是未来20-30年内国际社会解决能源安全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课题组庞昌伟教授编著的《国际石油政治学》一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集成了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定性研究基础上,突出定量研究,对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和价格走势与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突出国际石油政治对重点区域影响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地区在国际石油政治格局中的特殊地位,探讨了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对石油地缘政治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全书结构新颖,观点有很强的预见性。该书对推动国际石油政治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教学,对思考国家能源战略与决策的机制,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该书是我国高校第一本国际石油政治教材。全书除绪论和附录外,分十四章,从内容上可分为四部分:概念界定和分析(第一章)、宏观因素分析(第二章至第五章)、地区和国家分析(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战略构想(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该书内容丰富,整合程度高,在分析上运用了大量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秋)。另外,该书叙述重点突出,主要围绕中东和中亚里海一俄罗斯两个油气资源富集地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全球视角阐述国际石油政治问题,同时抓住了当今国际石油政治问题的重心。最后,从维护2l世纪中国油气安全与战略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具有学术探索和实际操作价值的战略性建议和构想。

书中采用“问题结构解释模式”来解释和研究国际石油政治问题。通过对影响当代世界政治的石油因素的观察论证,使模式具有深刻的学理基础。该书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中东和中亚里海一俄罗斯地区的国际石油政治问题,凸现当今国际石油政治格局中上述地区在能源安全问题上所占据的相对强大的能源权力优势。尽管问题结构解释模式的解释力较弱,但区别力却很强,由于问题结构模式对问题领域做出区分,它对分析当代世界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至关重要。所以,从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出发,该书对国际石油政治问题的解构是新颖、准确、全面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能源地缘政治与国际石油政治。

未来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最有可能是石油。当今世界,石油早已不是单纯的资源问题,而是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由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政治问题和争端层出不穷,几乎成为国际格局中核心大国处理国内外问题时需要重点讨论的议题。一般来说,处理好国际石油政治经济问题,就等于处理好了当下国际问题。而处理好国际石油政治问题的前提是须了解和掌握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国际石油政治学》第一篇,明确了能源地缘政治和国际石油政治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作者指出:“能源地缘政治,是指(国际)政治棋手对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铀、水能、核能等)的产地、勘探、开发、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的竞争和博弈、控制与反控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能源地缘政治重新受到重视,这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还是英国和美国。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英美等西方国家之所以重新重视能源资源政治的研究,与它们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巨大需求是分不开的。

进入21世纪,国际市场石油供需平衡脆弱(供略大于求),能源地缘政治发展异常敏感,人地关系特别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成为显学。生物资源保护和矿物资源稀缺问题成为人地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促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利用朝着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世界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已经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每一次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转移,都导致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相应变化,形成一幅幅新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版图。各国都在积极地实施自己的能源战略,参与国际石油政治的大博弈,以求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处理好在石油政治领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该书指出:“国际石油政治,是研究国际关系中各行为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控制油气资源流向所施加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资源富余出口国与进口国的能源政策和能源外交、能源安全与战略、国际共同体的全球能源安全、油价生成中的国际政治因素等。”

其二,宏观层面:通过对全球油气资源数据分析,探讨在国际石油政治问题领域的权力资源分布基础。

对全球油气资源分布的分析和掌握,是做好国际石油政治研究至关重要的基本环节,有利于从资源基础层面更为深入地理解能源地缘政治和国际石油政治的本质。该书在宏观层面分析上采用了大量的新数据,主要以历年的BP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为基础材料,并结合其他国内外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俄罗斯拥有全球1/3以上的天然气,且是位居沙特之后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俄将在2030年成为整个欧洲绝大多数天然气需求的供给者。据此推测,俄罗斯无疑会在全球石油政治格局的卖方中处于绝对强势,对于在石油天然气资源进口上具有脆弱性的消费国来说,难以改变这一趋势。但与70年代不同的是,资源国现在明白它们需要消费国,不能疏远消费国,更不能搞垮并破坏国际能源市场。在它们看来,关键在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力来评估自身资源,同时在可获得的资源价值基础上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生产国一消费国”关系。

该书除了通过数据分析来证明当今世界在石油问题上的脆弱性相互依赖状态——供给与需求的能源地缘政治划分,还通过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对世界油气价格的影响,研究了国际石油市场中敏感性相互依赖的问题。就依赖的代价而言,敏感性指的是在试图改变局面而做出变化之前受外部强加代价影响的程度。以石油进口为例,不仅石油进口占某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颇为重要,进口其他能源的选择和寻求替代选择的代价也同样重要。

书中指出:“能源问题正在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油气供需矛盾突出。近

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对油价的变动越发敏感,这与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密切相关。”然而,飙升的油价使得中国在进口“缺口能源”的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除了争取多元化的能源进口路径以外,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也是中国在新世纪更好地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该书指出:“与石油定价权的变化相联系,石油美元的地位正面临冲击,国际能源金融市场可能再造……2006年5月,伊朗宣布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石油交易所正式成立,希望借助石油和欧元挑战美元的统治地位。”书中指出的这一变化,无疑给中国在未来争夺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权提供了借鉴,比如,在中亚地区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优势,联合中亚一俄罗斯产油国一起采取“多元化货币加权定价”的方式,并成立“欧亚大陆石油天然气交易平台”,将有可能平抑传统国际石油市场固有韵游戏规则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三,分地区的国际石油政治:重点阐述在当今国际石油政治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即中东和中亚里海一俄罗斯地区。

该书的第六章至第九章和第十二章,重点阐述了中东和中亚里海一俄罗斯地区的石油政治。鉴于冷战后美国在全球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统治性地位,该书以美国在中东和中亚里海一俄罗斯地区的地区国际战略为主线,细致地分析了这两个地区围绕石油政治问题的多方博弈的具体形势,并重点对这一全球油气资源争夺新战场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态势进行了阐述。

在中亚里海一俄罗斯地区,“管线政治”是该地区石油政治的一大特点。该特点与中亚地区深居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有着必然的联系,各大国在该地区的争夺和战略导向都与该地区石油天然气管线的陆路走向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中亚里海产油国想要实现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也必须在“管线政治”上下足功夫。就该地区而言,管线就是石油政治,石油战略就是管线战略。大国间的争夺和该地区产油国利益的实现无不围绕着管线的陆路走向而展开。在美国主导的“巴库一第比利斯一杰伊汉”管线问题上的美俄争夺,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该书指出:“对于新独立的里海国家来说,旧的管线格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窒息了它们的发展活力,因为一条条通往俄罗斯的管线犹如如来佛的巨掌,使他们难以摆脱对俄罗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依赖。与此同时,对于里海以外的大国来说,欲逐鹿里海,攫取能源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管线问题也是一道无法迈过的槛。由此不难看出,管线的铺设及其走向是中亚高加索石油政治的核心问题。鉴于此,俄罗斯、美国、里海各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新管线的计划,其背后的目的都是争夺对中亚高加索的影响。”

此外,该书还对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油气资源地区,即非洲和中南美的石油政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这两个地区的石油政治发展态势是值得密切关注的,它们有可能对未来的国际石油政治格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非洲尤甚。

其四,战略构想:结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对21世纪中国油气安全与战略提出建设性的看法。

书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一直被视为近五年来国际油价大涨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预估十年内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从目前的每日700万桶膨胀至1 150万桶。十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为6%,现在已经提高到50%,到2020年预期将有60%的石油都需要来自进口。”

面对越来越大的能源供应缺口,中国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源战略,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书中指出:“首先,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安全保障。加快政府石油储备建设,适时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石油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其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缓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攀升的势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因此,扩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迫在眉睫。”

在书的结尾,作者用精炼的语言向新一代石油人发出了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学习老一代石油人“不怕苦,不怕累,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这着实是令读者振奋,因为就当前国际石油政治经济新环境而言,石油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培养石油工业新一代接班人,让他们接过前辈手中的那面旗帜,守好阵地,并开辟道路,让中国石油人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本教材矢志履行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刘伟东]

作者:褚昭海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几个误区探析论文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下中职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