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鼻息肉临床研究

2022-09-10

鼻-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 空气污染严重, 近10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鼻-鼻窦炎、鼻息肉病变不易彻底治愈, 我们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加用中药通窍置换液行术前鼻窦置换, 收到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鼻内窥镜系统, 包括鼻内窥镜 (ZS801, 日本OLYMPUSR公司) , 图文处理系统 (XPS3000系统, 美国MEDTRONIC公司) , 摄像系统 (OTV~S7H~NA~1NA, 日本OLYMPUSR公司) , 手术刨削电钻 (XPS R3000, 美国MEDTRONIC公司) ;其他辅助设备;一次性医疗器械等。

1.2 研究方法

1.2.1 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

全部病例均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1997, 海口) 》、《内窥镜鼻窦手术标准》、《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2,3]制定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标准 (以鼻内窥镜检查为准) 。

治愈:症状消失, 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 窦腔粘膜上皮化, 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 内窥镜检查见窦腔粘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 内窥镜检查见术腔粘连, 窦口狭窄或闭锁, 息肉形成, 有脓性分泌物。

1.2.2 入选病例及分组

本研究全部病例为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高密市人民医院就诊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按研究病例入选范围条件进行筛选, 共收治159例。其中慢性肥厚性鼻炎合并上颌窦炎84例, 鼻息肉合并上颌窦炎筛窦炎60例, 合并蝶窦炎1例, 中鼻甲息肉样变12例。9例伴鼻中隔偏曲, 单纯上颌窦炎3例, 上颌窦囊肿2例。患者女61例, 男98例;学生46例, 干部15例, 其余是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年龄分布 (42±18.2) 岁, 6~63岁。病史最长者40年。

根据97年海口会议分型标准, Ⅰ型1期15例, Ⅰ型2期74例, Ⅱ型1期23例, Ⅱ型2期46例。2型3期1例, 全部病例均有鼻塞、多涕, 头痛, 鼻旁胀痛。

全部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90例, 年龄 (43±16.3) 岁, 9~63岁;对照组69例, 年龄 (41±14.8) 岁, 6~61岁, 2组病人年龄、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3 治疗方法

全部入选患者均采用内窥镜下功能性微创手术。治疗组患者内窥镜下功能性微创手术治疗前, 使用通窍置换液行鼻窦置换3d, 1次/d, 术后第48小时给予通窍置换液鼻腔雾化吸入7d, 2次/d, 加全身抗菌药物使用3d。

对照组术前给予3d的全身抗生素治疗, 鼻息肉、过敏体质者给予激素治疗, 选用强的松20mg晨服3d, 局部使用减充血剂, 鼻腔内用曲安奈德喷雾剂喷鼻或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术后第48小时给予复方薄荷滴鼻剂3次/d, 加全身抗菌药物使用3d。

1.3 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MS 3.1医学统计软件包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全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6例, 均为控制性低血压, 血压控制为85/40mmHg。局部麻醉153例。

全部病例中, 行上颌窦开放加部分下鼻甲黏膜下切除84例, 双侧上颌窦、筛窦开放, 鼻息肉摘除者47例, 中鼻甲息肉样变外侧部分切除12例, 蝶窦开放1例, 单侧上颌窦开放筛窦开放鼻息肉摘除23例, 同期行鼻中隔矫正者9例, 上颌窦囊肿摘除2例息肉样变。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90例, 治愈76例, 治愈率84.9%, 好转12例, 好转率13.6%, 无效2例, 无效率2.2%, 总有效率98.5%。对照组69例, 治愈37例, 治愈率53.6%, 好转27例, 好转率39.1%, 无效5例, 无效率7.2%, 总有效率92.7%。

疗效统计显示,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对照组与传统手术治愈率、好转率、住院日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结果见附表1。

2.3 随访结果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随访治疗有效患者140例, 失防12例, 随访时间0.5~1年, 治疗组复发2例, 复发率2.2%, 对照组复发2例, 复发率3.1%,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未发现其他任何不良效应。

2.4 治疗相关反应

2.4.1 手术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中, 其中2例出现一过性复视, 2例有不同程度眼睑肿胀、淤血, 经治疗观察均恢复正常。5例鼻腔粘连, 行二次手术。

2.4.2 不良反应

治疗组4例患者反应通窍置换液使用后对鼻腔有刺激作用, 但均可以耐受。未发现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病史采集发现, 全部病例均有鼻塞、头痛、多涕症状, 其中89例病人反复流脓涕, 多次在门诊行常规鼻窦置换;70例嗅觉减退或丧失;2例反复喷嚏流清涕, 并伴有支气管哮喘;2例反复出血。以前历次治疗效果均欠佳,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该类患者疗效显著[4]。通过病史采集发现, 部分鼻-鼻窦炎病例有家族史, 与遗传有关;鼻息肉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特别是过敏体质。

中药对于辅助性治疗效果理想[5]。在治疗组患者中, 术前使用通窍置换液行鼻窦置换可以活血化瘀, 排脓通窍且通过增加黏膜的纤毛的摆动频率, 增强黏膜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 溶解粘液, 促进分泌物的排除, 并减轻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 改善鼻腔的引流, 关键是清洁术腔, 发挥抗炎杀菌作用, 解决了术腔消毒难的问题, 为手术营造良好的基础, 从而减少术中出血。术后雾化吸入, 减轻术后水肿, 加快伤口愈合, 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缩短住院日, 减少费用。提高治愈率。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 鼻息肉、筛窦炎患者术前嗅裂变窄、黏膜水肿, 肥厚, 局部脓性分泌物潴留所以嗅觉减退, 术后黏膜上皮化, 中鼻道无分泌物嗅黏膜颜色恢复淡黄色, 黏膜无肿胀, 无分泌物潴留嗅觉逐渐恢复, 部分病人恢复正常[6]。

传统的鼻-鼻窦炎手术方式大多切除窦内的全部黏膜, 并建立鼻窦鼻腔之间长期稳定的引流和通气渠道, 传统的手术方式普遍存在着视野狭窄, 照明不清, 一定程度的盲目操作以及病变切除不彻底创伤较大和面部留有疤痕等缺点。回顾统计高密市人民医院2005~2007同类病人传统手术120例, 治愈率为40.3%, 总有效率的78%, 住院日人平均9d。调查传统手术治疗有效患者58例, 复发16例, 复发率27.6%。治疗组、对照组与传统手术复发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对照组与传统手术治愈率、好转率、住院日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鼻窦炎、鼻息肉有显著优势。

摘要:目的 考察治疗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全部患者均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治疗组加用中药通窍置换液行鼻窦置换。结果 2组治愈率为84.9%和53.62%, 总有效率分别为98.5%和92.7%。χ2比较比较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加用中药可以提高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但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鼻-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通窍置换液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 (1997, 海口) [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3) :134~135.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内窥镜鼻窦手术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6) :134~135.

[3]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08.南昌) [J].中华耳鼻喉杂志, 2009, 45 (1) :6~7.

[4] 陈文文.鼻内镜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 40 (10) :747~748.

[5] 周灿禄, 曾平, 陈浩, 等.中药配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07 (2) :56~58.

[6] 边志刚, 姜涛, 曹志伟.鼻内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 (4) :612~623.

上一篇: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