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2022-10-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 发病率[1]高达10%~15%, 对患者的健康威胁很大, 因此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式的研究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为此, 笔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西酮治疗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并与未用米非司酮片的腹腔镜手术的50例对照组患者做了一个疗效比较,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均有性生活史, 但无腹部手术史及内外科病史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 年龄21~46岁, 平均年龄32岁,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 患者非经期住院, 合并不孕患者于月经干净3~7d住院。进行常规术前检查, 均无腹腔镜手术绝对禁忌证。术前1d晚及术日晨各灌肠1次, 术前留置尿管。术前8h禁食水,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下行腹腔镜盆腔探查, 术中腹腔镜下全面探查进行盆腹腔疾病分期, 根据粘连程度及病变部位行粘连分离、病灶切除或病灶电灼, 有生育要求者行病变部位囊肿剥除、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通液。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同对照组, 此外患者术后2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 1次/d, 疗程为3~6d。

1.3 疗效评价有效

有效:症状及体征完全销失;基本有效:指仍有原症状但程度减轻;无效:指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复发:指再次出现治疗前症状及体征或B超再次出现盆腔内异囊肿。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详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00%。

注:2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患者生育期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 主要指本来该长在子宫最内层的内膜组织, 却异常地生长在子宫内膜层以外的地方, 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甚大。腹腔镜手术能清除临床肉眼可见的异位内膜, 疏通输卵管, 恢复盆腔正常解剖与生理功能。但由于异位内膜位于腹膜后, 非典型或微小病灶及浸润较严重的病灶单靠手术无法彻底地去除, 而且患者术后多由于激素的影响, 残存病灶可继续增殖生长, 甚至导致复发。因此, 药物作为术后的巩固治疗在临床常用[2~4]。

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 具有抗孕酮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能抑制排卵, 诱发黄体溶解, 干扰子宫内膜的完整性, 可直接作用于异位内膜, 抑制其增生及分化[5]。米非司酮不仅拮抗孕酮对内膜局部生长因子和相关酶的作用, 还可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对内膜的促增生作用, 并且作用于局部血管及血管相关因子而影响内膜的血管形成及其生理功能, 同时也作用于H-P-O轴使性激素水平异常而影响子宫内膜增生[6]。本资料显示应用米非司酮后所有患者均闭经, 雌激素水平偏低, 使异位内膜对该水平雌激素缺乏反应, 从而使异位内膜无周期性出血、临床症状缓解, 且术后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小, 患者的耐受性好。

综上所述,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内膜异位症总有效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00%。疗效明显, 患者复发率也低, 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提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腹腔镜加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后2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12.5mg, 1次/d, 疗程为3~6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2.00%。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可靠, 复发率低,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雌激素

参考文献

[1] 花怀珍.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9, 12 (4) :380~381.

[2] 张晓玲, 程玉芬.腹腔镜术后加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 9 (1) :38~39.

[3] 周维鹏, 熊丽艳, 王敏, 等.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 11 (5) :490~492.

上一篇:中国铁路工务段实行“营改增”常见问题及对策下一篇:石灰石砂铸钢件气孔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消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