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2022-09-11

慢性鼻-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鼻阻、头痛、流涕、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其病因复杂,可能与机体自身及环境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复发率较高[1]。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鼻内窥镜检查和全鼻窦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I型不伴有鼻息肉97例,II型伴有鼻息肉43例。男81例,女59例,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40.3岁;病程0.5~22年,平均10.9年;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70例,对照组70例,2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地塞米松,抗生素、止血剂。研究组70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变范围选择麻醉方式,其中,局部麻醉107例,全身麻醉33例;手术应用WOLF鼻内镜系统,根据术前检查的病变情况,选择基本术式为钩突切除+前组筛窦开放+额窦、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伴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变范围,或后组筛窦开放、或蝶窦开放,术中以保留中鼻甲为原则,对正常或黏膜轻度水肿的中鼻甲不作处理,对解剖异常和黏膜局部息肉样变的中鼻甲行成形术,对严重或广泛病变的中鼻甲行部分切除术。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压鼻腔,2~3d后取出鼻腔填压物,根据鼻腔情况进行鼻腔清理,直致术腔完全上皮化。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3]

依据1997年(海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作为判定依据。治愈标准:自觉无鼻塞,无头痛,无脓涕,各鼻道和鼻咽部干净,中鼻道及筛窦黏膜上皮化,窦口通畅,嗅觉恢复满意。好转:无鼻塞或仅有轻度鼻塞,无头痛,脓涕较少,黏膜上皮化不完全或有小粒肉芽息肉样物,窦口仍通畅。无效:上述症状未减轻或有所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表1结果表明:研究组70例患者,经过鼻内窥镜治疗,治愈4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7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治愈23例,好转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一种新的方式,由于其照明条件好,可以看清鼻腔鼻窦的各个角落,能彻底清除病变,可以达到去除阻塞病变组织,重建和恢复鼻窦通气引流和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手术目的[4]。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成功与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变严重程度、术中血管损伤、手术技术熟练程度和麻醉方式等。因此,须在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鼻窦情况及鼻窦与周围的解剖情况,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还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消炎、止血、激素等治疗,以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顺利;对于少数患者应选择控制性低血压全身麻醉,以减少术中出血,对于术中出现的血管损伤,应在鼻腔填压止血棉,以达到充分压缩局部血管的作用;麻醉者必须具备熟练的麻醉技术和正确处理病情的能力,确保麻醉深度要适当,术中与手术者充分配合,以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5]。

由于慢性鼻-鼻窦炎解剖部位复杂,术中如果操作不慎,容易误伤邻近结构。因此,术前应充分熟悉扫描片,注意解剖标志和毗邻关系,术中可用吸引器头做探子并做标记,操作时注意方向和深度,避免过于向上向外及过深,以防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新技术,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窦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70例患者,经过鼻内窥镜治疗,治愈4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7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治愈23例,好转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窦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因素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3~187.

[2] 邬旭,孔惠,臧玉华,等.影响鼻息肉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l7(6):354~356.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4] 黎万荣,黄英,魏继承.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复发性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2002,9(3):151~l53.

[5] 霍红.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0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3):32.

上一篇:企业安全文化机制运行的保障措施下一篇:浅议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