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3-01-08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将逐步升级引资结构,有序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优化,引进为先进制造配套的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随着苏州金融小镇和并购基金小镇陆续的成立,金融在苏州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金融的蓬勃发展对于从事金融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1)新型金融业态频现。随着我国持续的对外开放,传统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等新型金融业态频现,全国各地各类专门集聚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的金融小镇遍地开花。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创新如人民币跨境交易,如消费金融、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等。这催生一些新的职业,也引发一些新的岗位对新型金融人才的需求[1]。(2)金融综合化经营。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态也已发生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完全混业,经过分业经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和英美类似的综合经营,但程度上低于英美等国。我国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监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尚不完善,缺乏综合经营的人才。我国金融业虽吸纳了大量专业人才,但现阶段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却很稀缺,很难适应金融综合经营和监管的需要,需要储备复合型人才[2]。(3)金融国际化。随着经济地发展,我国逐步扩大对外金融开放,同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在这过程中需要储备大量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多元化”是指金融人才涉猎广泛,除银行、金融、保险等专业知识外,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计算机、英语等,以适应金融国际化。随着金融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对外开放,“多元化”金融人才已成为我国应对激烈的金融国际化竞争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培养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和多元化金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金融专业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高职金融专业教师除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外,还应能对学生进行专业实务指导。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应首先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金融专业师资队伍[3]。

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还有待提高。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采用多渠道引进教师。但多渠道引进的教师与高职院校预期希望达到的专业教学效果、科研水平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高学历应届生人才。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中,高校毕业的应届本科生、研究生占很大比重,导致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大都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使得他们在教案撰写、教学方法、语言组织、教学板书、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教学基本功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虽然他们专业理论扎实,但专业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实务能力欠缺,难以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效果。(2)社会专门技术人才。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通过各种优厚条件从企业引进金融专门技术人才,这对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引进人才时,高职院校只看重具有行业高职称及企业行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等条件,而忽视对引进人才的基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素质的评估和考核。从企业引进的人才缺乏专业教学经验、技能,很难有效完成教学活动并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三、高职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为适应我国新型金融业态、金融综合经营及金融国际化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金融人才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对于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做好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对其科研能力的培训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是推动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金融专业师资队伍是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新教师招聘及人才引进

在新教师招聘及人才引进中,结合金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招聘、引进人才的准入标准,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届生的招聘应重点考核应聘教师是否具备从事金融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确保招聘的新教师具有培养和提升的潜力;对于人才的引进,应重点考虑引进金融人才的专业实务知识是否契合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总之,对于引进的金融教师及人才应在源头上对其质量把关,使其不仅能够适应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还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培养

(1)逐步推行金融教师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新入职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应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应通过说课培训和金融专题讲座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业务知识,通过关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精进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条件高职院校可实行老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对新进教师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切实提升新进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水平。(2)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职金融教师来说,需要时刻关注国家对金融工作的战略布署,关注苏州所在区域对金融工作的十三五规划,关注所在高职院校对金融专业建设标准,不断学习、完善自身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改进金融课程教学,优化金融专业建设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还应了解金融行业最新知识,尽可能多参加或参与各类新金融业务培训,了解相关的金融政策与信息。

(三)校外专家的聘任及“双师型”教师培养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从企业、行业和高校聘用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

聘任的专家指导校内教师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帮助申报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引进具有行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同时也应鼓励校内专业教师通过到企业一线挂职,申报行业专业技术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除做教学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做科研。教师要做好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需要对国家、区域金融热点、政策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对于培养新型人才、综合经营金融人才及国际化金融人才极为关键。

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培养,尤其是引进的社会人才更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因为高校教师不只需要去深入学习金融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还需要去做金融相关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及社会服务中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围绕高职教育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从师资队伍建设准入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金融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外引内培”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提高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生源的稳定与办学规模的扩大与长远发展服务,为实现苏州区域金融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摘要:我国金融业蓬勃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其次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的措施。笔者希望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为高职院校调整师资结构,提升师资综合实力等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 任婉玲,庄倩琳.“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4):43-47.

[2] 黎纪东.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78-79.

[3] 王平.苏州金融小镇特色发展策略研究[J].华东科技,2017,(05):45-48.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下一篇: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及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