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2022-07-29

第一篇: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2016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成绩: 99.0分

1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1.0 分 A、

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

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

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

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我的答案:C 2社会达尔文主义冲上的原则是()。1.0 分 A、

五秒规则 B、

丛林法则 C、

高德温法则 D、

阳光16法则 我的答案:B 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1.0 分 A、

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

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

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

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我的答案:C 4马克斯主义被()所接纳利用,成为拯救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1.0 分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B 5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 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我的答案:D 6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1.0 分 A、

视觉上更为美观 B、

交流上便于沟通 C、

政治上统治需要 D、

书写上节约时间 我的答案:D 7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1.0 分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我的答案:B 8()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1.0 分 A、 音韵学 B、 音切学 C、 音转学 D、 音义学

我的答案:C 9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之后。1.0 分 A、

明朝建立 B、

清朝建立 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 D、

鸦片战争 我的答案:D 10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1.0 分 A、 地形 B、 地质 C、 气候 D、 资源

我的答案:B 11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1.0 分 A、

不断循环的 B、

横向发展的 C、

纵向发展的 D、

相互融合的 我的答案:A 12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1.0 分 A、

3000-5000 B、

5000-7000 C、

7000-9000 D、

9000-10000 我的答案:C 13中文的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我的答案:C 14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

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 B、

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 C、

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 D、

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 我的答案:C 15与英语相比,汉语的记忆书写速度特点是()。1.0 分 A、

先慢后快 B、

先快后慢 C、 更快 D、 更慢

我的答案:A 16儒家大同社会的思想中主张选贤与能,其中贤指的是()。1.0 分 A、

才华横溢的人 B、

有一技之长的人 C、

品德高尚的人 D、

民主选举出来的人 我的答案:C 17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1.0 分 A、 伦理 B、 智慧 C、 力量 D、 合作

我的答案:A 18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1.0 分 A、

自由自治意识 B、

人生哲学思考 C、

平等民主心态 D、

官本位思想 我的答案:C 19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1.0 分 A、 智 B、 恭 C、 廉 D、 德

我的答案:D 20辜正坤教授认为,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避免鸦片战争悲剧的途径是()。1.0 分 A、

增强武化程度 B、

提倡技术之上 C、

降低道德文化 D、

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 21中式的民主强调()。1.0 分 A、

以礼为本 B、

以德为本 C、

以民为本 D、

以法为本 我的答案:C 22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1.0 分 A、

事物的外表 B、

蕴含的意义 C、

接触的频率 D、

他人的喜好 我的答案:C 23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1.0 分 A、

民族血统 B、

地域特征 C、

民族精神 D、

国家领土 我的答案:C 24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1.0 分 A、 先验 B、 经验 C、

社会约定 D、

实际实践 我的答案:C 25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区域是()的产生区域。1.0 分 A、

古希腊罗马文化 B、

日耳曼文化 C、

希伯来文化 D、

基督教文化 我的答案:A 26中国哲学是倡导()。1.0 分 A、

气一元论 B、 精神论 C、 原子论 D、 客观论

我的答案:A 27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1.0 分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我的答案:A 28 宋朝欧阳修以来,“小学”的内容不包括()。 1.0 分 A、 文字 B、 音韵 C、 训诂 D、 礼教

我的答案:D 29现代社会的君主或统治者是以()为主。1.0 分 A、 法治 B、 德治 C、 礼治 D、 武治

我的答案:D 30认为选举出来的精英与传统的统治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的人是()。1.0 分 A、 阿多诺 B、 布迪厄 C、 帕累托 D、

马尔库塞 我的答案:C 31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1.0 分 A、 笛卡尔 B、 霍布斯 C、 洛克 D、

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C 32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1.0 分 A、

音响形象 B、 对应 C、 概念 D、 符合

我的答案:C 33中国政治的实施路径采用的是()。1.0 分 A、 民主 B、 法主 C、 道主 D、 德主

我的答案:D 34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1.0 分 A、 互根律 B、 互抗律 C、 互助律 D、 互证律

我的答案:C 35认为一切知识当以数学为范型,肯定理性为正确知识的来源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1.0 分 A、 笛卡尔 B、 霍布斯 C、 洛克 D、 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A 36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1.0 分 A、

语言文字结构 B、

文化结构 C、

文学传统 D、

习俗传统 我的答案:A 37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1.0 分 A、

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 B、

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 C、

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 D、

梵语、拉丁语、希腊语 我的答案:D 38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1.0 分 A、

理性主义 B、

唯物思想 C、

专制心态 D、

共和意识 我的答案:C 39中国当代提倡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是把()代替了政治传统。1.0 分 A、

军事传统 B、

经济传统 C、

文化传统 D、

思想传统 我的答案:A 40西方哲学基本出发点是()。1.0 分 A、 人 B、 物 C、 理 D、 情

我的答案:B 41下列表现近古音的语音著作是()。1.0 分 A、

《佩文韵府》 B、

《中州音韵》 C、

《中原音韵》 D、

《新刊韵略》 我的答案:C 42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

三权分立也不能完全维护社会正义 B、

认为民主制度的假设前提是多数派总是对的 C、

少数派在民主中无法保障自己的自由 D、

民主制度有利于遏制中央集权 我的答案:D 43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1.0 分 A、 2 B、 3 C、 4 D、 5 我的答案:D 44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1.0 分 A、

翻译的误区 B、

文化的差异 C、 体质的差异 D、

环境的影响 我的答案:A 45西方哲学倡导()。1.0 分 A、

气一元论 B、 精神论 C、 原子论 D、 客观论

我的答案:C 46关于辜正坤教授对于社会和法律的见解正确的是()。1.0 分 A、

社会越安定法律的作用越小 B、

法律特别发达的社会意味着社会中的暴力行为很多 C、

古罗马的法律之所以完善是因为奴隶反抗强烈 D、

社会混乱程度与法律衰弱程度成正比 我的答案:A 47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

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 B、

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 C、

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 D、

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 我的答案:C 48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

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B、

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C、

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D、

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我的答案:D 49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的因素是()。1.0 分 A、 理智 B、 利益 C、 勇敢 D、 博爱

我的答案:C 50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

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

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

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

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我的答案:C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相较于西方,中国注重讨论精神与物质的主次关系。()1.0 分 我的答案: ×

2法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朝向组织化、有序化和规则化。1.0 分 我的答案: ×

3相较于西方学者,中国学者缺少的是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1.0 分 我的答案: √

4相较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除了理论外还强调实践。()1.0 分 我的答案: √

5古代西方对于遗产主要采用均分制。()1.0 分 我的答案: ×

6印欧语系的语言侧重于逻辑思维,所以造成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过程。()1.0 分 我的答案: ×

7西方的二元对立思想导致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是由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1.0 分 我的答案: √

8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考虑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1.0 分 我的答案: ×

9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会着重培养人的线性思维()。1.0 分 我的答案: ×

10中国人适于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当大力弘扬强调,完全不必学习西方人的理念。()1.0 分 我的答案: ×

11相较于中国,西方更强调代购,关注对立的青年和老年。()1.0 分 我的答案: × 12哲学研究中,笛卡尔和洛克属于理性主义的代表,坚持经验是不可靠的。1.0 分 我的答案: × 13 《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1.0 分

我的答案: √

14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1.0 分 我的答案: ×

15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16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1.0 分 我的答案: ×

17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主要集中于太极的相关内容。()1.0 分 我的答案: ×

18理想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彻底,契合的方面远少于现实西化派。()1.0 分 我的答案: ×

19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0与索绪尔的观点不同,辜正坤老师认为,在一切社会机制中,语言是最不适宜于创制的。1.0 分

我的答案: ×

21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隶农、隶工等称呼证明中国古代是有奴隶的。()1.0 分 我的答案: ×

22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具有确定性。()1.0 分 我的答案: ×

23汉语最终会按照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最终演化为符号文字。()1.0 分 我的答案: ×

24不同于印欧语系,传统的中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系统。()1.0 分 我的答案: √

25科举制度可以看作是一种实现民主的方式。()1.0 分 我的答案: √

26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0 分 我的答案: √

27全盘西化派产生于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1.0 分 我的答案: ×

28中国历史上确定存在的是奴隶现象,而非奴隶社会。()1.0 分 我的答案: √

29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1.0 分 我的答案: √

30中国式的思维主要强调直观性的东西。()0.0 分 我的答案: ×正确答案: √

31中原文化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1.0 分 我的答案: ×

32艺术强调个性的创造和表达,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1.0 分 我的答案: ×

33牟宗三先生认为,儒家的学说是性理之学,道家的学说是玄理之学,佛家的学说是空理之学。()1.0 分 我的答案: √

34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说征服自然中的自然强调的是内在的自然。()1.0 分 我的答案: √

35中文可以通过组合现有的单字来表达新的事物,避免创造过多的新字和发音。()1.0 分 我的答案: √

36中国古代不强调自由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自由比较普遍,所以不会特别强调这个方面。()1.0 分

我的答案: √

37西方的科学搜到语言语法严谨性的影响,更倾向于逻辑性的科学。()1.0 分 我的答案: √

38黑格尔认为,中国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0 分 我的答案: ×

39辜正坤老师认为,长城在历史上是中国闭关锁国的重要符号象征。()1.0 分 我的答案: ×

40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真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方法。()1.0 分 我的答案: × 41 辜正坤教授认为,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通常会阻碍德行的发展。() 1.0 分

我的答案: √

42地形因素不仅仅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也会对民族共同心理造成影响。()1.0 分 我的答案: √

43儒家的大同社会主张锄强扶弱。()1.0 分 我的答案: ×

44中国哲学是和气功紧密相连的。()1.0 分 我的答案: √

45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1.0 分

我的答案: ×

46佛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众生自己创造的。()1.0 分 我的答案: √

47快乐源于自身的修养,与承载的形式与价值无关。()1.0 分 我的答案: √

48中国古代因为皇帝的集权导致缺乏权力监督机制。()1.0 分 我的答案: ×

49白话文更适用于传输科学技术类的内容,并不适用于文学艺术。()1.0 分 我的答案: √

50在朔日,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状况。()1.0 分 我的答案: ×

第二篇: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答案 82分

1、法国被称为“奶酪之乡”。

正确

错误

2、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

正确

错误

3、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

错误

4、西方烹调以吃味为目的。

正确

错误

5、中国饮食观念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

正确

错误

6、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

正确

错误

7、西方菜肴讲究刀法,多用大块原料。

正确

错误

8、在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 正确

错误

9、西方人被称为“植物性格”。

正确

错误

10、西方人对饮食的判断往往借助于实验和理性分析。

正确

错误

11、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

正确

错误

12、西方饮食倾向艺术、感性。

正确

错误

13、烹调出自饮食。

正确

错误

14、中国饮食对味的偏重,把饮食推向艺术的领域。

正确

错误

15、心理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欲望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本质。”

正确 错误

16、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正确

错误

17、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

正确

错误

18、西方饮食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

正确

错误

19、中国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

正确

错误

20、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

正确

错误

21、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琐语》中指出:“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算是想得尽善尽美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不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一个重要项目了。”

正确

错误

22、张起钧先生在《烹调原理》中道明了把自助餐纳入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行不通的。

正确 错误

23、孔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正确

错误

24、中国不同的节日饮不同的酒,饮菊花酒的习俗是在七夕节。

正确

错误

25、饮食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在于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正确

错误

26、根据实物原料的属性,《医心方》将原料分为寒温平三类。

正确

错误

27、在21世纪,食物保健功能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确

错误

28、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食疗本草》。

正确

错误

2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正确

错误

30、叫花鸡不属于淮扬菜。

正确

错误

31、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 )。

红烧全狗

红煨鱼翅

麻辣子鸡

七星丸

32、( )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朝鲜族

满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3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 )菜的饮食原则。

谭家菜

孔府菜

随园菜

红楼菜

34、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

满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35、( )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蒙古族

傣族

回族

壮族

36、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 )

素菜

地方风味菜

宫廷菜

少数民族菜

37、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

《皇帝内经》

《千金要方》

《饮膳正要》

《本草纲目》

38、( )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鲁菜

川菜

淮扬菜

粤菜

39、( )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皖菜

沪菜

京菜

豫菜

40、( )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川菜

浙菜

粤菜

淮扬菜

41、( )记载的周代八珍之一的“渍”,是古人讲究刀技的一个范例。

《庄子》

《礼记》

《孟子》

《国语·楚语》

42、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

43、以下各项蛋白质含量最高而且位居豆类之首的是( )。

大豆

豌豆 蚕豆

扁豆

44、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

食量

食形

食境

食味

45、“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

《论语》

《孟子》

《庄子》

《春秋》

46、唐代炉灶的形式多样,如出现了专门烹茶的( )。

火炉

水炉

风炉

木炉

47、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

大煮干丝

宫保鸡丁

鼎湖上素

九转大肠

48、我国的蒸馏酒即烧酒出现于( )。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49、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

文敬

回敬

互敬

代敬

50、“茶”字最早出现于( )。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51、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是( )。

《茶录》

《茶谱》

《茶经》

《茶苑总录》

52、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指的是( )。

饮食礼仪 饮食风俗

饮食习惯

饮食传统

53、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著作是( )。

《史记》

《汉书》

《左转》

《资治通鉴》

54、冬季人们日常选择食用温热之品,以达扶阳散寒之功效,谓之( )。

食补

药补

药膳

食疗

55、中国古代将烹饪风味流派称为( )。

帮口

菜系

道口

风派

56、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烹饪开始于( )。

陶器使用

以火熟食

海盐调味 以上均错误

57、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所写的农学著作里关于烹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著作名称为( )。

《酉阳杂俎》

《齐民要术》

《四民月令》

《本草经集注》

58、酒席的气氛活泼、形式自如,菜肴以( )为主。

酒水

点心

热菜

冷菜

59、传统名菜“干烧岩鲤”是典型的( )。

淮扬菜

鲁菜

粤菜

川菜

60、( )中指出:“庶人食菜,祀以鱼。”

《庄子》

《礼记》

《孟子》

《国语·楚语》 6

1、西方人不论食物的( )如何,其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62、中国菜经刀工后的原料,基本形态有:( )、丝、米、粒、末、泥、茸、球、段等。

63、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 )。

宏观

直观

模糊

不可捉摸

64、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将饮食文化分为:( )三部分文化。

饮食礼仪

饮食制作

饮食产品

产品消费

65、(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

蒸 炒

66、我国主要有( )、浙、湘、闽、徽几大菜系。

67、中国饮食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基本体系,这种体系分别由原料系统、( )、相关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组成。

工具系统

工艺系统

产品系统

产品消费方式

68、我国饮食中常用的调料品有( )、大蒜头等。

辣椒

胡椒

花椒

生姜

69、西方食品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高,表现出( )的特性。

简单粗放

机械大气 实用第一

复杂多变

70、中国人多从( )等方面直观地把握饮食文化。

味觉

视觉

嗅觉

触觉

71、《海外文摘》1995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吃在荷兰》的文章,提及荷兰人家的厨房有( ),调料架上整齐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实验室。

天平

液体量杯

定时器

刻度锅

72、下列属于“藏北三珍”的是( )。

冬虫夏草炖血鸡

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

马奶酒

蘑菇炖羊肉

73、下列属于朝鲜族传统菜肴的是( )。

冷面

狗肉火锅

泡菜 生拌鲜鱼片

74、下列属于“塞北三珍”的是( )。

羊肉

醍醐

酥油

马奶酒

75、我国地方菜系形成的物质基础包括( )。

自然环境

历史文化

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76、下列属于孔府菜的是( )。

诗礼银杏

八仙过海

怀抱鲤鱼

一品锅

77、以下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是( )。

风味多样

四季有别

讲究美感

注重情趣

78、中国十大菜系是在八大菜系基础上新增了( )。 京菜

沪菜

湘菜

浙菜

79、下列属于朝鲜族传统菜肴的是( )。

冷面

狗肉火锅

泡菜

生拌鲜鱼片

80、下列属于川菜特征的是( )。

用料广博

调味多样

菜式繁多

适应面广

第三篇:《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题答案91.11分

考试标题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试卷 所属课程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下 倒计时 50:41

一、判断题 (15 道)

1. 中国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

正确 错误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5 道,总分 100 分,85 分及格。

2. 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

正确 错误

3. 心理学家斯宾诺莎说过:“欲望不是别的,恰恰是人的本质。”

正确 错误

4. 西方人被称为“植物性格”。

正确 错误

5.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正确 错误

6. 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琐语》中指出:“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算是想得尽善尽美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不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一个重要项目了。”

正确 错误

7. 中国饮食观念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

正确 错误

8.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正确 错误

9. 在21世纪,食物保健功能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0. 西方人对饮食的判断往往借助于实验和理性分析。

正确 错误

11. 西方烹调以吃味为目的。 正确 错误

12. 孔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正确 错误

13. 叫花鸡不属于淮扬菜。

正确 错误

14. 西方饮食倾向艺术、感性。 正确 错误

15.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5 道)

1. 唐代炉灶的形式多样,如出现了专门烹茶的()。

A. 火炉 B. 水炉 C. 风炉 D. 木炉

2. “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春秋》

3. 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A. 满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藏族

4. 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A. 《皇帝内经》 B. 《千金要方》 C. 《饮膳正要》 D. 《本草纲目》

5. 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是()。

A. 《茶录》 B. 《茶谱》 C. 《茶经》 D. 《茶苑总录》

6. 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A. 大煮干丝 B. 宫保鸡丁 C. 鼎湖上素 D. 九转大肠

7. ()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A. 蒙古族 B. 傣族 C. 回族 D. 壮族

8. ()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A. 鲁菜 B. 川菜 C. 淮扬菜 D. 粤菜

9. 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A. 蒸 B. 煮 C. 烤 D. 炒

10. 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

A. 素菜 B. 地方风味菜 C. 宫廷菜 D. 少数民族菜

11.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所写的农学著作里关于烹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著作名称为()。

A. 《酉阳杂俎》 B. 《齐民要术》 C. 《四民月令》 D. 《本草经集注》

12. 酒席的气氛活泼、形式自如,菜肴以()为主。

A. 酒水 B. 点心 C. 热菜 D. 冷菜

13. 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A. 文敬 B. 回敬 C. 互敬 D. 代敬

14. ()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A. 朝鲜族 B. 满族 C. 土家族 D. 维吾尔族

15.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烹饪开始于()。 A. 陶器使用

B. 以火熟食 C. 海盐调味 D. 以上均错误

三、多选题 (15 道)

1. 以下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是()。

A. 风味多样 B. 四季有别 C. 讲究美感 D. 注重情趣

2.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将饮食文化分为:()三部分文化。

A. 饮食礼仪 B. 饮食制作 C. 饮食产品 D. 产品消费

3. 下列属于“藏北三珍”的是()。

A. 冬虫夏草炖血鸡 B. 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 C. 马奶酒 D. 蘑菇炖羊肉

4. 西方人不论食物的()如何,其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A. 色 B. 香 C. 味 D. 形 5. 下列属于川菜特征的是()。

A. 用料广博 B. 调味多样 C. 菜式繁多 D. 适应面广

6. 中国人多从()等方面直观地把握饮食文化。

A. 味觉 B. 视觉 C. 嗅觉 D. 触觉

7.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

A. 蒸 B. 炒 C. 爆 D. 煎

8. 中国十大菜系是在八大菜系基础上新增了()。

A. 京菜 B. 沪菜 C. 湘菜 D. 浙菜

9. 中国菜经刀工后的原料,基本形态有:()、丝、米、粒、末、泥、茸、球、段等。

A. 块 B. 丁 C. 片 D. 条

10. 下列属于“塞北三珍”的是()。

A. 羊肉 B. 醍醐 C. 酥油 D. 马奶酒

11. 下列属于朝鲜族传统菜肴的是()。

A. 冷面 B. 狗肉火锅 C. 泡菜 D. 生拌鲜鱼片

12. 西方食品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高,表现出()的特性。

A. 简单粗放 B. 机械大气 C. 实用第一 D. 复杂多变

13. 下列属于孔府菜的是()。

A. 诗礼银杏 B. 八仙过海 C. 怀抱鲤鱼 D. 一品锅

14. 《海外文摘》1995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吃在荷兰》的文章,提及荷兰人家的厨房有(),调料架上整齐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实验室。 A. 天平

B. 液体量杯 C. 定时器 D. 刻度锅

15. 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

A. 宏观 B. 直观 C. 模糊 D. 不可捉摸

交卷

第四篇: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

观乎人文

——《周易·彖传》

主讲教师:熊斌 1

以化成天下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领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文明的区分;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试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2、概要说明文化的主要特征。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导论部分

2、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七、教学内容:

一、文化释义

(一)中国对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原意:“人文化成”,“以文教化”,“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文”的本意,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又由纹理之一导出装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与“质”相对称;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与“野”对称,或与武事对称。

《论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则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等意。归纳起来,“化”的含义是,二物相接,其中一方或双方改变性质形态,引申为教行、迁善、告谕使人回心、化而成之等。两者连用,最早见于《周易·彖传》:

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华之“华”,意指具有文化的民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用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以化成天下也。

(二)西方对文化的界定

Culture源出于拉丁文,有耕作、加工、修养、练习、留心、教育、礼貌等多种含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 Cultivate:耕作、栽培、建立、发展 Cultivated :耕种的、有教养的 Cultured: 有教养的

英国文化学者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文化、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三)文化与文明的区分

civization来自拉丁文civitas(城邦),法国的启蒙学者最早使用这个词,指对技术进步、知识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一种社会进步的过程。

德国人则用文化来指宗教、艺术、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事物,而文明者用来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一般来说,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我们大致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而文化则较多的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迫切性

人文学科(humanities)与科学(science)的区别

humanities:the subjects of study that concerned with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behave,for example,literature,language,history and philosophy.

science: knowledge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behaviour of natural and physical world,based on facts that you can prove,foe example by experiments. 3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科学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吗? 当代大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缺位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们培养成独立、自由并向善的人。也就是说,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在今天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缺乏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这使得学生们成为知识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

科学昌明、实利主义的时代需要人文关怀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

何兆武先生回忆六七十年前的西南联大时,发现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辉煌的重要原因。他说:“联大老师讲课是绝对自由的,讲什么、怎么讲全由教师自己掌握。”何先生还指出,今天的教育处处讲求统一的模式、标准教科书,甚至标准答案,可是,“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思路想,科学怎么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凸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复兴

GDP数量的增长并不表示综合国力的增长,奥运金牌的第一也并不表示中国已经是体育强国。

2、对青年一代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独立而灵动创造性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健康向上的自由意志

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不应当教育孩子只去适应当下的社会,为了适应而被迫改变自己,甚至放弃高远的目标和理想。康德曾经指出,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应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应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他告诫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但实际上他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这样才可能在将来出现一个更佳的状态。”

三、中西文化比较的当代意义

(一)中国在近代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同化相承“的古老文明遇到了挑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就是中国被动学习西方、融和西方文化的过程。西方文化的特点是”融合更新“。

1、太平天国运动标志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衰落

《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

2、器物引进:洋务运动(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3、制度引进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效仿日本明治维新

辛亥革命(章太炎、孙中山)

-------形式上成功、实质上失败

4、国民性改造---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鲁迅:什么是中国文化?就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

胡适:在一个遍地都是奴才的国度,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共和国的。

(二)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成启蒙的任务

主体性原则与民主、科学观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中国文化:同化相承(米亚得现象)--循环、轮回

西方文化:融和更新---进步、直进

2、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反差

法制观念的缺失

价值观体系的重建

(三)中西文化差异举例 赵承熙与马家爵的不同境遇

5 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雅斯贝尔斯关于文化的“轴心时代”说;了解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以及由于这种基础而形成的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的自然差异地理;由于地理差异而导致文化类型的差异;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本质差别。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试析自然条件对中西方文化形态形成的影响。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第一章“文化生态”解说。

七、教学内容:

一、人类文化的起源--“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说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

6 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

黑格尔: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我们把它(自然的联系)看作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我们要知道各民族所占据的土地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不应该把大自然估量得太高或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地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而且事实上,它也并没有继续产生其他的荷马,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就没有出过诗人了。(黑格尔《历史哲学》)

马克思: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元谋猿人、北京人、蓝田人、柳江人等原始人类化石告诉我们,早在数万年前,我国的广阔疆域内就出现了人类的身影;而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历史遗迹更向人们昭示数千年前华夏文明就已经在东亚大陆上崛起。

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 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 中原:渭河、黄河流域

南方:江汉、江淮、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1、 古老的华夏大地的地理特点

(1)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纵横5000余公里,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条,仅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及大水系的流域面积就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希腊等世界古老文明的发祥地都无法与之相比------土地肥沃、物种繁多,从而有着丰饶的生存资源和广阔的回旋余地,使得中华文化始终能保持延续与完整,不像世界其它古老文明那样遭到毁灭或中断。

7 (2)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不仅有大川大河,也有绵延的崇山峻岭,海拔4500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就达200万平方公里。而塞外的沙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高原、西南部的大盆地以及1.8万公里的海岸线表明了中华大地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为中国多民族、多源流的文化系统创造了条件。

(3) 气候温暖湿润: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 而温带区域最广(90%以上),其中有一亚热带和暖温带所占面积最大。黑格尔曾经把温带称为“历史的真正舞台”。特殊的地理特点使得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形成了东亚特有的季风环流系统,从而使得这里的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那样表现为沙漠或干燥的高原,而是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农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 (4) 封闭的边缘地形:

东南---最浩瀚的大平洋

北方---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

西北---沙漠、盐原、雪山

西南---云贵高原(崇山峻岭、热带大森林)、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远离世界的其他文明中心。其结果是,一方面能够沿着自己的防线独立发展爆出文化的自成一体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为世界中心的大国心态,从而阻碍了文明的不断进步。

2、西方文化的地理特点

(1)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欧洲,其面积与中国相仿。但海岸线长达3.8万公里,平均每260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海岸线,海岸线高居世界各洲之首。整个欧洲距海都较近,西欧距海最远处仅500公里。此外,欧洲大陆的外缘还有众多的半岛和近海岛屿其面积占整个欧洲总面积的34%之多。可谓陆海交错、港湾林立。

(2)气候方面,欧洲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3)在欧洲的自然环境中,海洋很明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作为西 8 方文化起源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如此。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地理特征

其中心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由狭长的半岛和沿海的岛屿组成,大部分地区依山傍海,拥有世界上最曲折的海岸线。希腊半岛主要地区距海都在50公里以内,而意大利半岛每60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的海岸线。这种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罗马的“两栖类的生活”(黑格尔)。 其特点是:

(1)陆地狭窄而多山,土地贫瘠,可耕面积少。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应而很难发展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自然也难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转向大海去讨生活。而海洋又充满着神秘的动荡和变幻,这也就激发了人们与大海抗争的勇气,成为文化创造的动力。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人在与大海抗争的同时,又享受着大海赋予他们的自由和机遇,造就了他们热爱自由、个性突出的特征。

(2)特殊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地中海位于北纬30—46°之间,是一个地形封闭的陆间海。北、东、南分别与欧、亚、非相邻,西面通过10多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东北部与黑海相连,所以是一个基本上为大陆环绕的海域。地中海内潮汐很小,风平浪静,海水又深、含盐量高,非常有利于海上航行。因此在地中海地区,海上运输比陆地运输更加自由和经济。古代的地中海地区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埃及王朝、亚述帝国、赫悌帝国、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大希腊、罗马帝国巴比伦文明和波斯帝国都诞生在地中海的怀抱。

黑格尔: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边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

三、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

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类型,随之又会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从而导致不同的文化形态。

(一)中国的农业文明

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那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广泛种植耐旱的粟谷和蔬菜,也出现了猪、狗、马、羊的饲养,并且形成了稳定的农业定居点。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引进成为华夏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约也发生在那个时代,说明那时已经有了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定居的排水工程和灌溉系统。

另外,我们从大量的远古传说中,也不难看出农业在那时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设主要经济形式。人们景仰的神灵和祖先大多和农业有关:

神农---教人们农作和药剂

有巢氏---构木为巢

大禹---治水英雄

后稷---播百谷

从迄今所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确认在距今1600年的商代,农业便成为华夏民族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周代兴起之后,农业更是成为中原各诸侯国的经济生产活动的中心内容。周代的民间歌谣汇集〈诗经〉中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民活动的描绘都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在中原大地上农业文明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草原上,还长期生活着一些与华夏诸民族历史同样悠久的部落,例如西周的羌族、戎族,秦汉的匈奴,以及后来的鲜卑族、突厥族、女真族、契丹族、蒙古族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过的是一种“随畜逐水草往来”的游牧生活,从而形成与中原的农业文化相对称的游牧文化。这些游牧民族骁勇善战,但他们由于气候的原因生存变得困难时,就会来掠夺中原民族,从而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形成了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对抗。然而,一旦探们进入了农耕地区,就很快被相对先进的农耕文化所同化,形成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米亚得现象”。

(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大约公元前6500年,在希腊半岛的帖撒利亚平原和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就开始出现了谷物栽培、动物饲养和定居点。1000年之后传到多瑙河流域,公元前5000年左右传到法国,公元4000年前后传到不列颠岛。

公元前3000年,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的过渡。人们种植大麦、小麦、豆类、橄榄、葡萄、柑橘等,并使用铜器,饲养家畜。

公元前2000年的米诺斯文明时期,克里特岛上就出现了大批的城镇和大规模的宫廷建筑(面积高达上万平方米,不但有华丽的装饰和浮雕,还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设备很先进的浴室和厕所)。公元前1700元左右,其居民已达8万人以上。显示着一个高度繁荣的城市文明。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希腊半岛的农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转向大海寻找生活来源,于是工商业就发展起来了。希腊半岛用他们的橄榄油、葡萄酒、纺织品等从海外换回来食品、金属、乃至各种原料和工艺品。例如埃及和西亚的象牙、玻璃珠、印章等,使得希腊半岛发展成为一个个以发达的城市经济为主的工商业城邦国家。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欧洲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复兴。

四、家国与城邦

中西民族不同的经济类型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迥然有异的社会组织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

中国亚细亚式的农耕文明一般能通过精耕细作的小规模手工劳动使居民达到生活的基本自足,便不会产生不断更新生产技术和改变生产组织的自觉要求。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便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长期保存下来,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归结贵家族本位的文化。

另外,农耕经济中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其它大型工程的建设又离不开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加上中国经常受到游牧少数民族的侵扰,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加以调度和控制,这就为东方式的权威主义和专制统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11 在西方,由于很早就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和经营,从而打破了以家庭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传统体制加上大量移民城邦的建立,使得以地缘为基础的人群结合方式之间取代了纯粹的血缘纽带,从而创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制度以及相应的民主政治结构,走上了与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轨道。

1、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

家对于中国人不仅意味着一新的结合,也不单是人们为繁衍后代而组成的共同体,而是集写缘承继、婚姻结合、生产经营、财政消费、社会教化甚至礼法管制等多方面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单元。

在传统中国,联结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承传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的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另外,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间下形成的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名字形态,使中国的大多是家庭往往在同一个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乡村和城市都是这样,从而形成了血缘与地缘关系相互重叠的社会结构。在这些地区,家族已不仅是一个高度凝聚的社会组织,更具有社会教化、社会控制和管理及部分行政职能。它有权用家法族规约束宗族成员的行为,有些地区由官府受理的要案,审判时也要参考族绅的意见,从而形成坚固的宗法统治。

孟子: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家天下”的宗主统治

中国自夏朝开始,便开始了“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制。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皆自称为“天子”,同时又是奉天承运的民之君父,也就是中华大家庭的家长,百姓为子民,天下国家为一己之私产。所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到西周初年,统治者开始将天下依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给统治者的宗族血亲,先由天子分封诸侯,再由诸侯分封卿大夫,又上而下逐步扩张,称为“封 12 侯建国”。自战国至秦汉,这种封建制逐渐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但是国家权力的承续仍然奉行父系承传的原则。不过在秦汉时代,中央乃至地方官吏,全由政府选拔贤才任用,在政治上,贵族世袭特权已大大减弱。 (2)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

在血缘关系至上的宗族集团中,道德是维系宗族内部秩序的主要工具。其中又以“孝道”更为重要。孔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并由此衍生出“君为臣纲”,“忠”与“孝”就相通了,“孝道”于是就转化为“治道”。

与忠孝原则相随而来的必然是“君尊于上,臣恭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犯”的专制主义。 (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

在中国是的家庭制度中,父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仅享有不容触犯的尊严,还掌握着家庭的实际权力。同样,在中国的国家政治中,皇帝则以万民之父的身份君临天下,还成为集种种权力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另外作为皇帝意志执行者的官僚集团没有固定的体制,而是不断地被皇帝随心所欲的加以改变,总的特点是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或侍臣转移,于是不断出现宦官、皇亲皇戚专权的现象。到了明代,朱元璋干脆取消了宰相制度,直接统理全国事务,清朝用军机衙门取代了宰相,总的趋势是君权的高涨和相权的衰落,君主独裁越演越烈。

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特点之一是“政教合一”的文化专制。即皇帝不但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还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议经,唐玄宗的“御注老子”,宋神宗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课试,元朝以朱熹的《四书集注》取士,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于是,道统与正统互为表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成为维系家天下一统江山的精神支柱。

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韩非子说:

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也。

13 《淮南子·精神训》:

夫牧民者,犹畜禽兽也。

直到二十世纪以前,中国都未曾制订过一部明确规定国家体制、确定公民权利义务的宪法,只有以惩处犯罪为宗旨的刑律。 《礼记·曲礼》: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为了加强对民众的监督管制,中国自周代开始就实施严格的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不断强化对普通老百姓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和言行的监督,以把人民牢牢束缚在固有的土地上,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何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与统一。

《吕氏春秋·上农》: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劝农: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劝农使: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2、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

希腊历史的关键是城邦(polis)---(polity政体,政治组织)。城邦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治并得到其公民的最高忠诚的共同体。虽然这一政治体制是与希腊半岛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面貌密切相关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希腊的国界,成为罗马共和国到近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楷模。 希腊最早的城邦克利特—迈锡尼文明时期,由于当时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贫富的分化、土地的私有和奴隶劳动,进而产品变成商品并出现了货币,这些因素必然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冲击,从而导致氏族制度走向瓦解以及新的城市国家的兴起,形成古希腊早期的城邦制。 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大约于公元前8世纪开始形成,其特点是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以工商业为重点。另外古希腊城邦的规模一般 14 都比较小,例如斯巴达只有3000平方英里,雅典是1030平方英里,其余的城邦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斯巴达和雅典在最繁荣时期人口不过40余万,其他仅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难以供养过多的人口。为了将城邦规模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就不得不强制性地向海外移民。

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海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建立了数以百计的移民城邦,这些城邦发展到一定程度又通过在一次移民去开拓新的居民点或殖民地,从而将希腊文明的种子传播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大规模移民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一些原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组织遭到了更彻底的破坏。因为移民大多是从海路进行的,规模有限的船队不可能容纳下整个氏族。而在新开辟的城邦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族的移民则会会合到一起,于是一种全新的以地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完全取代了原先的氏族体制。因此在大量的移民城邦中必然出现不同种族的大混合以及对血缘宗族意识的淡薄。

与古代希腊城邦之相伴随而来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虽然在城邦建立之初仍保留着氏族部落的某些制度,然而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和平民力量的崛起,以世袭为核心的统治日益受到挑战。另有一些城邦则开始进行政治民主改革的的尝试。典型的代表有梭伦在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 梭伦首先按财产数额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然后规定,第

一、二等级可担任最高官职,第三等级可担任次要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但又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投票以及参加陪审法庭的权利。还规定一切官员都须经公民大会选举,并且必须向公民大会作自己活动的报告。同时,他又设立了一个400人会议组成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以取代贵族会议的部分权力。这样的制度固然保护了富有阶层的统治,但由于第四等级在公民大会中占多数,从而人民保留了决定的权力。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达到了全盛的阶段: 当选执政官的财产限制被取消,除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外,其他一切公职改用抽签选举,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为了保证贫穷的公民也 15 能担任公职,国家设立了公职津贴。在十天一次的公民大会上,所有公民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会议的讲台向每一位公民开放。每个公民都有权提出新的法案或建议撤销现行法令,一切有关大针的法令都须听候会议的表决。

首席将军伯里克利骄傲的宣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向我们显示了契约原则在西方社会建构中最早的应用。因为思想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的契约---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思想家西塞罗提出了一个永远公正的法律概念:这种法律要高于政府的法规和法令,它将是这样一些权利的源泉,对于这些权利,作为人类的一切人都有资格享有,而政府不应践踏。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正是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体制和罗马法律原则的继承。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的集团意识和国家观念与中国人的归属意识和家国一体的观念的重大差异。

五、中西文化的源与流

1、 中国文化:同化相承

从夏商到西周: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黄帝氏以云纪”, “炎帝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 。

绝地天通:统治者剥夺被统治者与神相通的权利,即垄断与神相通的权利。

商朝:巫史文化,上帝崇拜,君权神授

西周:天命靡常,敬德保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建构,《周易》--中国人理解宇宙的公式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兵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法家、纵横家、农家

秦汉时期

16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东汉:经学—儒家学说被神化,党锢之祸—道家思想的回归,佛学的进入

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佛教的兴起 隋唐:文化的勃兴 宋朝:文人政治,宋明儒学 元明清:中国文化走向衰落

2、西方文化:融合更新 近东文明(两河流域)的影响

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菲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技术:建筑学、测量学、城建学、军事技术、制陶、雕刻

科学:天文学、数学、几何学、修辞学、历法 希伯来文明

一神论:超验性、永恒性、全能型、上帝是立法者和执法者、仁慈性。

契约观:“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利互助、互有义务的双向关系。

末世论:在上帝的安排下,一个完美的世界将在末日到来之际实现—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律法:

守安息日---主人和仆人的差别消失,代表了平等观念

犹太饮食法---饮食禁忌—动物保护、环境保护

历史观---线形直进 希腊文明:理性精神

罗马文明:法制精神及基督教的兴起

中世纪:神灵世界、教会成为统一欧洲的力量—对西方文明的塑造 文艺复兴:高扬人性的时代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权威的挑战 启蒙运动:进入近代

17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三个方面: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着重了解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的差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的科学精神,群体认同与个体本位;难点在于理解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为什么在对人本身的尊重方面到了近代反而不如西方。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2、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有何差别?

六、参考书目:

1、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六章“文艺复兴”部分

2、冯天瑜、何晓明著《中华文化史》下编第二章“从神本走向人本”

七、教学内容:

尽管每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其珍视的、让它有所成就的核心价值或基本个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些核心精神或基本个性使得它在诸如经济、道德、法律、审美价值方面表现出一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一 、 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

严复: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而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 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 18 人力。

唐君毅:西方文化之中心在科学宗教,中国文化之中在道德艺术。 李大钊归纳了东方文化的几大弱点: 惰性太重; 不尊重个性;

群体价值吞没个体价值; 对妇女轻侮; 缺乏同情心;

偏重神权与专制主义。 莱布尼茨:

就技术与经验科学而言,双方不相上下,各有所长;

由于西方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占有优势,故西方对于无形的知识例如数学占有优势。

在军事领域,中国不如西方,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无知,而是中国人厌恶人类的这一罪恶。

中华民族具有优美的道德,在伦理与政治方面,中华民族相互团结以实现公共的安全与秩序,“人与人之间是狼”用在中国身上就不合适。

孟德斯鸠:

中国没有宗教,以礼教为人民行为的规范。“礼的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唤起一种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

黑格尔:

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二、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其核心价值都是围绕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和人道精神指的是在反抗中世纪神权统治 19 中兴起的把人提升到神与自然之上的中心位置,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和自由、平等、人权的个体价值的思潮。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

1、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

天道远,人道弥,非所及也,何以知之?(郑子产)

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支柱道家也同样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道家主张从对现实的超越中获得精神的自由。但它的超越之路,并非向神的皈依,而是返璞归真向自然回归。得道真人的最高境界也不是靠神的帮助,而是通过“心斋”“坐忘”等自我修炼的方法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道教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人伦化的色彩。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也改变了其在印度的超世的色彩,而变成了一种世俗化的“人间佛教”,最典型的是禅宗。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摆脱了神的威慑和统治之后,用以支撑人们的精神信念、维系社会的稳定的便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所在。其中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就是儒家的仁学思想。“仁”的思想主要有两个原则:“为仁由己”和“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儒家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既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又确立了一整套处理人伦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儒家只是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系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于逻辑认识体系可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先进》

产生儒家这种思想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人所处的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他们无需作太艰苦的抗争就可以获得自足的生活,因此希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人文社会的建构上。这不可避免的抑制了一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不过,在中国并非没有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先秦时代的墨家已经出现了古代力学、光学、几何理论以及形式逻辑的萌芽,然而没有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统治者重视的只是象天文、数学、阴阳五行等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有关的实用知识。

(二)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

惊涛骇浪的海洋生活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激发了他们征服自然的雄心。

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科学知识,但他们借助于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和科学思辨精神将这些源于实用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加以理论上的升华和总结,建立了分门别类的科学体系,这当然得益于古希腊哲学上的辉煌成就。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性精神以及为知识而知识 21 的兴趣。

理性精神:首先表现为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然后用概念、范畴加以理论的抽象并以逻辑推论的方式加以严密的证明。“理性”可以看作是人对客观真理把握的能力,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分寸。这种理性精神渗透到西方文化的的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宗教之中。例如基督教也以真理作为追求的对象,认为上帝和真理都是可以认识的,在不动摇宗教理论的前提下,并不排斥自然科学的研究。西方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宗教信徒。

为知识而知识的纯兴趣:把追求真理或知识看作是人生最高的成就,而不管其是否有实际上的功用。即承认真理或知识本身的价值。这种精神还表现为对探求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不盲从权威和传统,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已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

三、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尽管中西文化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迥然有异。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强调个人对个体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者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者,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仅把人看作是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体的价值因群体的存在而体现,因而个人自由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托付给所属的群体。

(一)中国以义务为本位的群体原则

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它在这个最初的亲属集团中享有某种在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和持久的地位,于是他被固定在这个关系网上,同时也履行各种义务,并以一种内外有别的方式去处理集团内外的事物。因此中国人也就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某个关系集团就会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

孔子的“仁” 指的就是二人关系。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相互依赖的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定。于是便有“母以子贵”、“夫荣妻贵”的观念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裙带之风。反过来,一人获罪,祸及全 22 家甚至株连九族。这种原则推而广之就是邻里乡亲、同乡会、地方会馆、兄弟会等群体的相互依附关系的建立。

中国传统的群体认同原则要求个人必须遵从并适应他在群体关系网络中乃至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角色和身份而不能逾越,即必须受“礼”的约束。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厅、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中国的群体本位原则除了宗族集团的认同和乡土情谊外,还要求对国家社稷的效忠。不过这种效忠的出发点并非对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的献身,也不是明确个人承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而是对君主动这个大家长的的人身依附---孝转化为忠。社会公理公德就变成了忠于家族和君主的私德。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个人权利以及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的民主政治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或享受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在群体中的等级名分---往上爬。在科举中获取功名的知识分子在改变自己处境的同时,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君主集权的专制体系联系在一起。科举制培养的是奴性而非独立的人格。

(二)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

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西方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把肯定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强调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各种社会关系,并通过自己的理性来确定自己应该服从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最高的善就在于自我实现。

整个希腊文明时期都倾向于承认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肯定个人的权利,倡导自由精神,鼓励个人的创造性,以个人表现出来的勇敢、力量、智慧为最高的人格体现。

这样,个人对家族的从属关系便受到了削弱。到了基督教文化时期,家族的权威便让位于宗教的权威。

耶稣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 23 人……你们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配做我的门徒。

这种对超家族、超世俗的精神权威的信仰就进一步把人最初的血缘关系斩断了,于是就产生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个人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认同。即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

斯宾诺莎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自己的利益或保持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具有德性;反之,只要一个人忽视它自己的利益或忽视它自己的存在的保持,则他便算是软弱无能。

在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呢?西方许多思想家提出了“社会契约”的原则。

古罗马的西塞罗、近代的卢梭、霍布斯、洛克等都有相关的论述。其中以洛克的《政府论》最突出。

人们皆为社会团体(国家)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充分的实现自己的权益,而保证个人的权益是人们对团体履行义务的前提,一旦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他就可以不尽义务。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对自由、平等权利的享有是没有保证的,有些人出于偏私或无知,侵犯别人的权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恐惧和危险。因此人们愿意放弃这种状态同别人联合起来进入社会状态。

人们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社会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同其他人订立契约达成协议,联合成一个共同体,各自放弃单独行使的惩罚权力,交由他们中间的被指定的人行使,而且要按照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产生的原由,也是政府和社会产生的原由。

洛克说:“人们联合成国家和自身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人们自愿放弃一些权利,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安全、财产和自由。

洛克又认为,人们只让出一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财产、自由等不 24 可转让的权利。同时,统治者作为参加契约的一方,是从订约的人们中间推选出来的,因此也受到契约的限制,如果他们不履行契约,不能保障大家的权益时,甚至推翻他们,另立新的统治者。

洛克由此提出了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学说。

恩格斯也说:只有能够自由地支配自身、行动和财产,并且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人们才能够缔结契约。……自从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以来,就牢固地树立了一个原则,即一个人只有在他把握意志的完全自由而行动时,他才能对自己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而对于任何强迫人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做法进行反抗,乃是道德上的义务。

契约原则既满足了个体从群体获得力量和归依的需要,同时也向他提供了控制自己卷入群体关系的手段,这就为个人本位精神在社会群体中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是西方法律体系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

西方文化把维护个体权益作为建立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以至于家庭成员之间都拥有法律保护的可以不受对方干预的隐私权、个人财产权等。

四、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从群体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原则出发,不可避免的造成中国与西方民主文化性格上的差异。

中国: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 西方: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

1、中国文化的“中”与“和”

中国文化从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要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

“礼之用,和为贵”

要达到“和”,要求人人都要“抑其血气之刚”(朱熹),将实现社会平稳作为自己行为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这就是儒家的“修身”。由此形成“中庸”、“中和”的价值标准和人格准则。

中庸就是要要求实现行为的适度守常。 程颐说: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25 这种处事之道对于个体人格的要求,就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偏激行为,做到处事通达圆融。

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对应的是道家不争、无为的中道观。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 ,在人生态度上的消极因素更为明显。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儒道两家的中庸、中道的思想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世故圆滑的文化性格,我们可以称之为“儒道互补”,“讲经又讲权”的文化性格。

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喜欢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在处理民族关系中,通常采取的是“修文德以来之”的怀柔政策以及以防御为主的绥靖政策。先礼后兵,攻心为上。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在战争大多是被迫抗击的。

世故圆滑的乡愿人格:重节制、求平稳的结果是老成持重、世故圆滑、谦退隐忍、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知足常乐”、“适可而止”“退一步海阔天空”成了中国人的处世箴言。

这种文化性格,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常态的稳定,人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起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规范的。另一方面,这种文化造成了国人不思进取的性格,消解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2、西方文化的“利”与“力”

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的西方文化,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的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由此形成了西方崇力尚争的文化性格。

在商业活动的利益冲突中,由于缺乏可以永久依赖的亲族组织,给西方人造成了一个激烈动荡的生存环境。人们必须不断努力奋斗。

商业上的竞争是的西方人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意识。

洛克说:所谓善就是能引起(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产生(增加)我们痛苦或能减少快乐的东西。当然这种功利主义态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然后在文艺复兴之后才得到回归。

从商业的竞争到战争的对抗与征服,西方人的竞争意识发展到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从斯巴达城邦兵营式的集体生活到罗马竞技场上的血腥表演, 26 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到近代欧洲的决斗遗风,无不显示出好战的民族性格。对力的赞颂和追求也体现在西方人推崇高大健美强壮的体魄以及灵巧矫健的运动上。

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中庸和平”的文化性格的又表现为经验主义的厚古薄今、天人合一以及重人生修养、人生境界的内敛性格。

在商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崇力尚争”文化性格则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开拓与进取、征服自然以及重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外向性格。

第四章 中西哲学比较

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西哲学的主要差异:对人生境界的超越态度(即世的超越与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探讨的方法(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二、 重点与难点:中西哲学产生两种不同的人生超越态度的本质原因及其影响,难点是理解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对近代精神即主体性原则的决定性影响。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如何评价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超越态度?

2、西方哲学的宗教情怀具有什么特征?

六、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五——六章。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

七、教学内容:

27 西方哲学注重于以纯理性的客观态度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和以信神的主观态度看待世界的宗教世界观。

中国哲学总的说来缺乏认识论的兴趣和有神论的宗教信仰,而侧重于张扬人类理性体认宇宙与人生本质的直觉智慧。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西哲学的异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意识与宗教情怀—超越精神的不同;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宇宙态度的不同;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哲学思辨方法的不同。

一、哲学意识和宗教情怀

中西哲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他们在寻找和确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的超越精神不同。因为哲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切的理性关怀。

西方哲学体现了虔诚而深沉的宗教情怀,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则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理性意识。

人生要获得意义就必然要超越有限的个体达到对无限的体认。西方的基督教是将超越的对象归之为人格化的上帝。从而为自己的现世生活寻找到超现实的精神家园。

在基督教看来,人生而有罪(原罪),正是由于辜负了上帝造人的善意,自甘堕落,才被赶出了伊甸园。于是尘世生活就等于流放,人们必须痛改前非,克制下流的欲望,救贫济苦,行善积德,把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上帝,才有希望在末日审判时获得上帝垂怜,回归天堂乐土。

人生就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接近上帝的过程,上帝为人类制定了道德法则,人类只有完全遵从,才能从上帝那里看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也就是以理性的精神来反思宇宙与人生。儒释道三家都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识而非宗教精神。

中国哲学虽然否定了神的存在,但并不是没有超越现象、超越现世的意识。中国哲学的超越对象,时间超越的对象归属于内在的心源。是一种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超越,也就是说中国哲学要确立人生的意义并不需要脱离现世的世俗社会。这种人生智慧叫“即世的超越”,“既出世又入世”的超越。

在中国哲学看来,所谓彼岸就是此岸,天国就在人间,就在人心。 冯友兰把中国哲学追求的超越境界称为“天地境界”,天地即宇宙,“天地 28 境界”也就是知天、同天、事天、乐天,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侧重于道德层面的含义,但它又是一种“超道德”的境界。“超道德”并非不要道德,而是不以道德价值为终极依归,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待日常人伦和社会行为,是的人世间的道德行为具有永恒的意义。到了天地境界的人,他的内心开放,自由洒脱,他的行为举止自然而然的会符合道德。这叫“从心所欲不逾矩”、“极高明而道中庸”。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幻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道家的“道通为一”的天地境界,侧重于美学层面的含义,而非道德的含义。道家认为,天地之道,是宇宙的生命本体。我们平常所见到的世界万物中只有一道贯之,无处不在而有变动不居。人生最大的快乐就在于静观其道,获得“道通为一”的天地境界。

庄子曾借老子之口表达了对这种“至美至乐”境界的向往:老聃:“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吾游心于物之初”就是游心于道,也就是对道的观照。此心能够体认“道”,就能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这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道家的超越精神也是一种“即世间而又出世间”的超越精神。

在佛家哲学中,“天地境界”也就是“转识成智”后而呈现的“涅磐”境界。佛家把世界分为“清静”和“染污”两重世界。“清静世界”指涅磐佛国,“染污世界”指众生世间。隋唐以后的佛教主流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只是引人向善的隐喻说法,“清静世界”不须向西方寻求,他就在众生世间。众生世间是“清静” 29 还是“染污”取决于人心是执迷还是觉悟,捂则佛国,迷则秽土。因此,佛家认为“修佛即修心”,“心清静则佛”,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强调成佛不必脱离世间,只要明心见性,斩断烦恼,那么此岸就是彼岸,现世的人讲就是清静的佛国。

由此可见,佛家哲学的本质也是即世的超越,也是“极高明而到中庸”,体现了既出世又入世的超越精神。例如禅宗认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乃至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有佛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佛性、法身都是宇宙的大生命,众生平等,成佛之人以平等心看待世界万物,正是天地境界的表现。

这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地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哲学境界。他认为这种境界比西方基督教所追求的宗教境界要高明。因为哲学是理性的,而宗教往往夹杂着迷信。

康德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出于人们道德实践的需要,能够给予人的道德行为以动力,给予人的现实生活以理想和希望。维特根斯坦认为,宗教大多植根于人们的痛苦心灵对人生解脱的一种渴望。

冯友兰说,宗教的存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没有达到中国哲学人生智慧所追求的天地境界,因为他没有从天地宇宙的高度来看待人生,缺乏“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情怀。未来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

二、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指的是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也可以看成是两种人生在世的基本结构。西方哲学传统的主客关系是一种彼此外在的关系,即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者,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中国传统哲学对待主客关系的基本态度是,天与人相通,人本来就寓于世界之中,天与人并不是外在的。儒家认为,人性是“天之所与”,天道有道德意义,而人禀受天道,因此,人性是有道德意义的,人性之善有天为依据。

西方哲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基本态度必然导致知识论问题,即主体怎么能够从它的内在范围走出来而进入一个外在的客体中去?或者说,主体怎么能够认识客体?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之后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近代哲学由于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更明显的体现出主客对立、天人相分的思路。

30 中国传统哲学并非完全没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只是不占主导的地位罢了。 西方哲学一向以知识论、宇宙论见长,即使是宗教,也与知识论、宇宙论融为一体。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单纯的、不几公里的认知热情非常高。他们往往把求知、思辨当作生活的乐趣所在。苏格拉底认为,沉思是人类高尚与完美的象征。他经常劝告雅典公民,不要处心积虑的追逐名利,而置知识、真理和灵魂的美与善于不顾,未经思索的人生是无价值的。这种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是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内在动力。中国哲学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于注重人生论。中国的读书人,都是把知识当作工具,几乎没有一求知作为最终目的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只有读书人而没有知识分子。

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也就是理性原则,即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能够而且必须听从理性的呼唤,按照理性的要求看待这个世界并付诸于行动之中。主体性原则要求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主体性原则的普遍建立对整个欧洲来说意味着一场思想革命,即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的转变。从理念本体论转变为理性本体论。即承认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真理不在人心之外。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思想的开端。

笛卡尔是那些将一切从头做起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近代的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是内在性,这种内在性一般地表现在基督教里,是新教的原则。

现在的一般原则是坚持内在性本身,抛弃僵死的外在性和权威,认为站不住脚。按照这个内在性原则,思维,独立的思维,最内在的东西,最纯粹的内在顶峰,就是现在自觉地提出的这种内在性。这个原则是从笛卡尔开始的。那独立自由的思维应当发挥作用,应当得到承认。这一点,只有通过我的自由思索,才能在我心中证实,才能向我证实。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共同事业、共同原则;凡是应当在世界上起作用的、得到确认的东西,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洞察;凡是应当被认为确实可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思维去证实。〔这样,哲学就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东西,人人 31 都可以在这方面独立地作出判断,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来就是思维者。

笛卡儿的方法

1、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没有经过我的理性审查的东西我都表示怀疑;

2、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

3、我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我思)----我思故我在。

胡适: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 康德:

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

自由的意志以善良本身为目的---不以善良为目的而作出的趋善避恶的行为不是自由的选择,即谈不上是道德行为;

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就是道德自律。

康德对法权关系的哲学论证:承认私有财产的前提是什么? 黑格尔:私有财产是人格的外部定在。

近代社会的主体性原则突出表现在独立的人格的建立。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格神圣不可侵犯。 中国人怎样看待私有财产?(梁启超的观点)

中国近代精神之流产 陆九渊: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批判读书成了谋取功名的手段,使人成为伪君子,强调“立志”、“先立乎其大者”。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

满街都是圣人

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发展过程说明:

32

1、主客二分,即区分主体和客体,是达到自我意识的关键的一步,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则无主体可言;

2、发现人就是发现主体,发现自然就是发现客体,两者相互为用,互相促进。只有重视自然才能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3、重视纯知识,重视理论知识,就是发现客体、尊重客体的结果,这样做,反而能丰富人的内容发展人的主体性;反之,不重视村知识、理论知识,只单纯注重技术、应用,这实际上是单纯地注重人的结果,而这样做反而会使人的内容贫乏,不能发展人的主体性。

4、民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

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因为有些哲学的对象很难用日常语言表达清楚,但哲学又必须表述,对于不可言传的东西,哲学家只能说它不是什么,或者用其他的方法暗示、烘托。

正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 西方哲学大多数派别认为哲学能够清楚的表达一切对象,中国哲学则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而必须用否定的或其他启示的方法间接地表达那不可说的东西。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使用下定义的方法表达哲学概念的。苏格拉底对美德的定义就是“德行就是知识”;柏拉图虽然认为理型(理念)很神秘,但是他认为通过哲学思辨,还是可以用一些哲学概念加以把握的。

笛卡尔德“我思故我在”使用我思这个可以言说的性质来定义我的存在。即使是上帝,笛卡尔认为也能够用语言来明确表述,并且可以用语言推导出上帝的存在。

西方哲学这种用明晰语言下定义的方法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思维习惯也形成了西方哲学著作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的写作风格。

中国哲学家则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必须用否定的或其他启示的方法来间接的表达那不可表达的东西。

33 例如,在《老子》、《庄子》里,并没有说“道”实际上是什么,却只说了它不是什么。但是若知道了它不是什么,也就明白了一些它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

佛经当中经常出现“佛说…,则非…,是名…”这样的说法,例如《金刚经》说

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市民般若波罗蜜。

意思也是说,语言文字是不能表达最高的佛理得最高的佛理要修行的人在实践中加以体会。佛用否定的方法来表达佛理,是要人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

六祖惠能: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像《论语》、《老子》、《庄子》这些著作,都是用简洁明了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等启示式的语言来表达最高的哲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家的著作显得很零散、不成系统,语言不够清晰,较少概念化。但这种明晰不足却是富于暗示性,暗示与明晰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越是概念化,就越缺少诗意。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真是明晰不足,暗示无穷,充满了诗意。

中国哲学的这种富于暗示性的特点与中国艺术的特点是相同的。比如中国诗歌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在诗歌中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我们读中国诗,不能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而要读出诗的言外之意。同样,读中国哲学,也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而要体会出字里行间之意。

西方哲学家也有一些人使用负的方法来讲哲学。康德认为,我们概念的认知能力所把握的对象,只能是经验世界,对于超验的东西,比如上帝、灵魂不灭、自由意志、物自身等,是人不能把握的,因为它们根本不是认知的 34 对象。康德用了很多篇幅来论证超验的东西不可知,也就是对着不可知的东西有所言说。

维特根斯坦也说过:确有不可言说的东西。并且主张对不言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冯友兰认为,一个完全的哲学系统,应该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的思想,而如果它不能终于负的方法,就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

所以,在冯友兰看来,中国哲学固然境界甚高,内涵深刻,但缺乏清晰的思想表达;而西方哲学则长于逻辑分析,思想表达清晰,但达不到真正的哲学境界。所以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完善而理想的哲学智慧。

“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四、中西哲学简介

1、儒家的丧葬之礼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儒家对于丧葬的理论,全在主观情感方面立言,祭祀的本意,也只是求得情感的安慰。因此,儒家所宣传的丧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

儒家认为,人不能单凭理智推动着刻板地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滋养和抚慰。丧葬之礼恰当地处理了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

儒家这种诗意的做法比起宗教来同样能给与我们情感的满足,然而它避免了宗教的迷狂,能促进理智的进步。

性善与性恶

孔子的学说有两条基本的路向: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然而他们所说的“性”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35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孟子与荀子的区别发展到宋明儒学时期就成了理学与心学的区别。也就是说理学主张用外在于人的“天理”来规范人心;而心学认为所谓“天理”就在人心之中,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良知”。

墨家

墨家是个体劳动生产者的代表。

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取向。

墨家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尚贤(任用有才能的人)、节葬(反对铺张浪费,尤其反对人殉)、非乐(反对礼乐)。

名家

名家出于讼师。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子 “离坚白”、“白马非马”、“鸡三足”、“火不热”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道家

36 先秦道家出于隐士,那些遗世独立者。他们蔑视主流的世俗价值,在无为无名中探寻个人的精神家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说老子提出了形而上的“道”的最高的范畴作为宇宙和人都应该遵循的普遍法则的话,庄子则着重讲这个“道”化为人应该追求的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法家

37 法家是典型的政治功利主义者。

代表人物有慎到、商鞅、韩非子等。 法家强调政治统治的法、术、势。

法:统治者颁布的法令制度,以对人们的行为实行奖赏; 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 势:统治者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38

第五章

中西宗教比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西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中西文化精神的影响;理解中国宗教的人本取向和西方宗教的超验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中西宗教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差异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难点在于西方基督教对于西方近代精神的产生机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为什么说中国的道教与佛教的禅宗都是人本宗教?

2、如何理解基督教在培育西方人的集团生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六、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

三、四章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七、教学内容:

一、宗教与终极关怀

美国神学家保罗·蒂利希认为,宗教区别于人类其他精神形态的主要标志就在于他能够满足人的“终极关怀”的需要。这一点中西宗教是类似的,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把“终极关怀”归之于彼岸的、超验的上帝,而中国的宗教这是在人间获得这种需要。

中西方宗教在终极关怀问题上的差异: 基督教:寄托于上帝

道教:长生不老,面向现世人生 佛教:佛法在世间,人间佛教 儒教:立功、立德、立言

二、 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

中国:非宗教的人生

中国哲学很少谈论彼岸和来世,很少论证上帝的存在,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

39 由于没有对彼岸的信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没有精神信念的支撑,个体的地位得不到承认和尊重,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根本的信任感。宗法家族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越过家庭的局限,这使得中国成为福山所说的“低度信任的社会”。

西方:基督教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

基督教那人看成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物,其中灵魂归属上帝,肉体属于自己。

西方人把人生的意义寄托于上帝,反而把现世人生视为一种痛苦。把人生的痛苦是为“原罪的苦果”,人只有通过体验这种痛苦,克己禁欲,才能回归上帝的得救之途。中世纪的修士往往采用绝对缄默、鞭挞甚至自残的方法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这种宗教精神对西方社会的进步起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宗教改革讲求勤俭节约和刻苦工作使得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得以产生。

关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朱注》: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但如家也有“大义灭亲”,“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这实际上是社会性公德与伦理性私德的关系问题。

叶公对孔子夸耀老乡“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正直品德,孔子则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本身就具有了“直”的品格,父子之间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直。儒家将直的道德纳入“亲亲”的范畴之中,“直”从“孝”和“慈”中体现。父慈子孝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最真实的情感,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不能违背这种父子天性,伤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亲亲相隐”也是现代西方法律普遍确定的个人权利和政府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有个发生于澳大利亚的经典司法案例曰:父亲贩毒,女儿知晓父亲毒品藏处,警方逼女儿交代未果,以包庇罪对其女儿起诉,法官却判决无罪。理由是,一个社会人伦和亲情受到伤害,其危害性远大于刑事犯罪。警方可以借助其他刑侦手段获取证据。

处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关键还在于一个度。文革中出现的父子成仇、夫 40 妻反目的现象就是对人性的伤害,其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文化的公德大于私德的精神来源于基督教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做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丧失生命,为我丧失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新约全书·马太福音》

耶稣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邀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居,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新约全书·路加福音》 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基督教是怎样开出超家族的集团生活来呢?它与旧宗教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神绝对为一。从前的宗教有多少家多少邦,就会有多少神,而基督教的神则不在世界之内,而是超于其上主宰之。畏神变为爱神。

2、兼爱同仁,以上帝为父,人人皆如兄弟之相亲。与旧宗教分族内族外,自私于内而相仇于外的情况绝然不同。

3、超脱世俗。与旧宗教关注现世生活全然不同。基督教将灵与肉绝然分开,肉体属于现世,灵魂属于上帝。故基督教追求的最高价值不在世俗生活之中。

基督教教义的革命性

1、推翻了各家各邦的家神邦神,反对一切偶像崇拜,不惜与任何异教为敌。

2、打破了家族小群和阶级制度,人人如兄弟一般来组建超家族的团体,即教会。为保持信仰的纯洁专一,耶稣曾坚决嘱咐他的门徒要成立教会。早 41 期的教徒盼望基督重现、天国实现,他们衣食与共、不分界线,并有产业归公制度。这使得基督教组织内部的结合极为坚实,同时对外的行动又极其激烈,团体精神达到相当的高度。另外,对信仰的纯洁专一又使得基督教有强烈的排他性,被排也激烈,到处不能为人所容,这使得其团体更加坚固。

宗教的派别,最容产生集团斗争。西方所谓的“宗教问题”,最初是基督教与异教之争,后来基督教扩展了,对外战争减少,但是内部宗派之争又兴起了,到新教产生后纷争更加激烈。

这种宗教之争与权力之争是不一样的。宗教之争必定表现为团体之争,而权力之争则不一定是集团的。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争王争帝的很多,但这种纷争只在几个领袖之间,其余多数人不过是从属工具。例如,韩信事楚,又可以归汉;项伯为楚人,仅保护了沛公;诸葛兄弟,可以分在吴蜀魏三方。这种斗争,是不十分激烈的。

所以,西方人的团体生活是和基督教分不开的。人与人斗争时,便会导致团体,而有了团体,更容易引发斗争,斗争与团体紧紧相连。这样,西方自从有了基督教以后,总是过着集团而又斗争的生活,尽管基督教是主张和平的;而中国自从受了儒教的教化以后,大体上过着和平而又散漫的生活。

西方的这种团体生活的锤炼,对西方文化的精神影响极大。团体生活造就了西方人的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以及法制精神。所以梁启超在谈到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时,说中国人只有私德而缺乏公德。

费孝通:《乡土中国》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结构和儒家的道德系统有关。

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注重亲情、友情、义气,从而造成一种“推己及人”的差序结构,而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界限分明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应而形成一种一个人为本位的团体结构。

梁漱溟:中西方社会结构的比较

42 西方:

家庭

体 中国

个 人

梁漱溟:宗教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中国:非宗教的伦理教化------注重家庭伦理

以道德伦理组织社会

西方:超越性的基督教----注重个人精神生活

以法律组织社会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追求

以张载(北宋思想家,宋明理学奠基人之一)为代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世俗的、实用的,同时也就是一种多神教。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大体上是无神论者。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周易》 中西文化观念之比较

中国

西方

1、法治精神:遇事喜欢托人情

公事公办

2、组织能力:一盘散沙,难组织

具有团体意识,易组织

3、纪律习惯:争先恐后

鱼贯成行

4、公共观念:各扫自家门前雪(私德)

公德

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伦理 路德:因信得救或因信称义(赎罪券)

中世纪神学强调圣功是获救的重要步骤.但后来流于形式,不重人的行为与信仰。马丁·路德从保罗致罗马人书中的因信称义的观点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以此.因信称义成为路德派的重要教义。

43 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主张

1、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往,以自己的信仰和忏悔求得上帝的宽恕(因信得救),用不着教会和僧侣的中介;

2、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3、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认为教皇制度是人造的,而非上帝亲自制定的。

加尔文教派

先定论: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上帝的挑选,人的选择在这件事上是毫无主权的,这种挑选不以个人的善恶功罪为转移。另外,上帝又不给以人是否得救的任何表示,并且不为人的任何祈求所打动。那么,对这些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生活处于天罚之中的信徒,出路何在?

加尔文的训诫

必须在绝对的真信仰中得到安慰。每个人有责任坚信自己已被选中,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都要有勇气来对付人生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通过尽力劳作来侍奉上帝,以获得被选中的自信。

新教改革的价值伦理观

1、把世俗事务看作是个人从事的最崇高的道德活动,从而使世俗工作具有宗教的意义和交易的支持。从而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上帝的召唤。

Calling : 圣经中的意思是“神的召唤”,路得把它翻译成职业、天职,就是一生的任务,这种理解具有全新的意义:人的生活不再是等待末日审判的来临,而是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

2、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因为浪费了为上帝争光的机会;

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旨意,因为这样做会使技术发展,提高生产,因而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4、消费超过基本需要就是浪费,应尔是有罪的,必须将余款不断地用于新的投资;

5、人一生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行善,因为功是不能抵过的。 加尔文教训诫

“虽然上帝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善行,但是功德和善行却会使上帝大感欣 44 悦,因为这种行为是出于对他的赞颂,也是我们自己和他人获益,这也是上帝所乐于看到的。”

“公益服务是对上帝最伟大的服务。” 新教伦理所衍生的资本主义精神

1、工作作为目的本身而被珍视。(责任感)

2、致富、贸易、获得利润不仅是个人职业成功的证据,而且是对个人德行的证实。(发财合理)

3、基于理性的严谨有条的个人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的途径,而且是本质上适度和正当的生活方式。

4、应该为了未来而推迟眼前的享乐和直接的幸福:尽可能多挣钱,同时避免生活的享受。(禁欲、节俭、刻苦)

马克斯·韦伯说:

清教(新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

四、 多元与一元----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 中国: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世的关注使得中国宗教的超越意识一直没有被激发出来,表面上呈现一种信仰的多元化倾向,其核心不是宗教信仰的“他律意识”,而是一种功利化色彩浓郁的自为存在。

西方:一元神的上帝崇拜。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关。

45 第六章

中西审美观比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美意识的内涵;把握中西审美意识的异同。

二、重点与难点: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对中西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下篇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化走向

七、教学内容:

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审美意识在于在于“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按照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而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或者说天人合一。

主客关系式就是叫人(主体)人是外在的对象(客体)“是什么”。而审美意识则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识,因此,他根本不问对象“是什么”。

审美意识强调的是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这里的心不是认识,思维,而是一种感情、情绪、情调或体验。

我们平常说的“意境”、“心境”或“情境”这些词既包括“境”,也包括“心”、“情”、“意”,其实都是说的是人与世界的交融或天人合一。中国诗论常说的情景交融或情境交融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审美意识。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

“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境,景中含情。”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46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下愁。

李白《菩萨蛮》

点评:山本无所谓寒,碧也无所谓伤心,“喊山”与“伤心碧”皆因一个“愁”而起。是“愁”的心情与“碧山”之境交融的一种情境或意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点评:如果简单把这首诗理解为描写三峡水流之急速,那就不过是按照主客关系式对客体(三峡水流)的一种认识,这就未免太缺乏诗意,太缺乏审美意识。这首诗的意境主要在于诗人借水流之急速表现了自己含冤流放,遇赦归来,顺江而下的畅快心情。水流之急速和心情之畅快,“一气流通”。哪里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和主体对客体的思维与认识?

2、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审美意识来源于对主客关系式的超越。即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婴儿在成长之初也根本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当然也谈不上认识,但我们不能说婴儿已经具有了审美意识。我们可以把婴儿这个阶段称为“原始的天人合一”,婴儿的这种境界属于“无我之境”。

随着岁月的增长,人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认识和知识,能够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无论一个人的知识如何丰富,也不能说它是诗人或具有审美意识。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按照主客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缺少诗意或审美意识,成人的这种境界我们把它叫做“有我之境”。

只有那些能够超越主客关系式达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超越日常生活的功利得失、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愉悦、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的人,我们才说是一个有诗意或审美意识的人,这种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称为“忘我之境”。

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47 有。 《老子》

童心者,真心也。

李贽《焚书》

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状态,教人做愚人,李贽教人保持童心、赤子之心并不是教人回到婴儿状态或做愚人,而是教人超越日常生活中的主客关系式,达到高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者说就是叫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或审美意识。

3、审美意识的直觉性

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但并非所有的直觉都是严格意识上的审美意识,初生婴儿的直觉、对事物的原始的感性直觉如对一块坚硬的石头的感性直觉,都不构成审美意识,只有超越原始感性直接性和超越认识对象的直觉才构成审美意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小令》

评点: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就其本身而言,都不过是感性直觉中的一些零星对象,无审美意识可言。如果按照主客关系式来认识这些对象,我们不过得出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水是流动的、道是古的这样一些认识。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情景,它的诗意在于通过审美知觉的感性直接性表达了超越认识对象之外的诗人的惆怅之情。

藤之枯、树之老、鸦之昏、桥之小、道之古等等,根本不是独立于诗人之外的对象的性质,而是与漂泊天涯的过客之凄苦融合成了一个审美意识的整体。 4 、审美意识的创造性

审美意识的创造性,指的是一次性或不可重复性。审美意识所见到的东西总是全新的,因而也是特异的,这就是创造。这和主客关系式的认识完全不同,因为认识总是可重复的。

48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姜夔《点绛唇》

点评:主客关系式告诉我们的只不过是:黄昏时候,山雨欲来而已。这里的“清苦”、“商略”便是诗人的创造。黄昏时分,天气阴沉沉的,远处几座清苦的山峰好像商量着要下雨,这不是诗人对客体的描述,而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5、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审美意识既非经验主义所说的生理上的快感,也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的概念,这些或属于感性认识,或属于理性认识,总归都是主客关系式认识的结果。审美意识这是超越主客关系而达到的与周围事物交融合一境地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人的生命的激荡,人因为这种激荡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即“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我们在剧院看电影《红楼梦》,看到林黛玉葬花那一段时,很多观众忍不住哭泣起来。这种哭泣绝不是平常意义的痛感,而是痛感的超越和升华。

6、审美意识的超功利性

审美意识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这也是超越主客关系式的表现。主客关系式的特点是关心客体的存在,而计较利害关系的实用性活动归根到底属于认识领域。欲望、欲念就是要占有存在,没有客体的存在就无法满足。

审美意识却不关心对象的存在,对对象采取淡漠的态度。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

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

老子教人超越利害得失的干扰不受具体功利的束缚而逍遥自在,这也就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人。

一士长独醉

一夫终年醒

——— 陶渊明

二、中西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思想自柏拉图开始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以主客关系来看待世界。这反映在 49 审美观上就是把审美意识看作是一种理念来认识。换句话说,一个事物是不是美的,要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美的观念或理念。因而西方美学思想大体上把审美活动看作是认识活动。

中国思想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因而把审美意识看作是人与物的交融。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

50

第五篇: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摘 要: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正 文: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分析比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中国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适应小家小户的个体生活,凭借经验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始终没有上升到近代力学的研究高度。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兴建大跨度的拱门、穹隆以容纳上万会众,要有精密的力学知识,由此促进了结构力学的发展。从建筑布局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群体组合,即由一个个的单位建筑组合而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从装饰色彩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从建筑理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较突出,故谓之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冷硬、敦实、突兀、玄妙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故谓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从时空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建筑首先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中国建筑居室分配的传统习俗表现为时间意识的长幼有序,而西方建筑首先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导致西方建筑内部垂直空间的广阔度和外部整体造型运动感的空间意识之超常扩张得以进一步夸张。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表现为

1“新陈代谢”(认为建筑是人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表现“永恒”(认为建筑是神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从历史变化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变化很小。“大一统”、共性特征突出;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具有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帝国风格等建筑。

从美感效应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旨在缩小主客体的“认同”距离,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旨在扩大主客体心理距离,使人产生“崇敬”、“仰慕”的感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温柔敦厚,气韵生动,曲线美突出;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雄浑厚重,飞扬跋扈,块、面体积感强。

从游览鉴赏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重在动态的“游览”而不是静态的“观望”,人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可仔细玩味各种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体察实与虚的转换,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而欣赏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像欣赏雕塑作品,它与周围是明显分离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赏的方式重在可“观望”而不是可“游览”。

二、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原因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中国人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在传统(古典)建筑结构形式上,西方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多土木结构,梁架承重;西方传统(古)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由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环境特点(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特别是山石地质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观念就直接地源于地中海沿岸复杂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种特有的地形,无疑促进了这种空间意识的萌芽,并在以后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间型特征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

“、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观念原因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原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特别是时空观念、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

(1)时空观念的影响分析:时空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在建筑学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时空观是人们规划设计、观览游历建筑单体和群体组合时对建筑设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感悟。时间和空间虽然密不可分,但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建筑文化对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倾向,西方建筑文化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文化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之间的交往,每座岛屿的孤绝无依,面对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使希腊人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意识感受。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物质又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则相互独立存在,这种存在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点。海森柏在《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一书中指出“: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这不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腊人空间意识构建的画图,而且标志着西方空间意识的渐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证明,西方文化也就沿着这一途径,创立了其科学观与文化观。空间的特点是永远的“多”,而不是“一”;永远的差异性、有限性,而不是统一性、无限性。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实际上都是建构在这种空间特点上的。

赵军先生在《文化与时空》中论述到“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学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及各种文化,使之显示出其空间思路的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以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强调轮回、因果辨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一再地渲染中国建筑的时间观念。

正因为有这一种时间观念,于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过程中追求群体生命的无限延续,从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宗法家庭观念,以传宗接代、群体生命的绵延不断而在时间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则提倡积极“入世”,讲究道德文章,以垂训于后代而万世流芳,极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无限。儒家学说如此执着地苦苦追求人生之无涯,证明了其首先从时间哲学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重要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轮回的时间意识。中国佛教认为,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海中的现实。而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流迁不息的。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佛教这种轮回的时空观,实际上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纳入了循环往复的时间序列之中,可见其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意识。

中国民间与民俗文化更具有浓厚的时间文化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俗话、俗语、常言等表达方式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时间观念。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

生之计在于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先入为主、先到为君、长幼有序的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体现。概而言之,中华文化思维对时间充满了偏爱。尽管在人们的传统宇宙观与人生观中不是没有深沉的空间意识,其宇宙观本身就包蕴时空两个层面及两者的相互转化。尽管中华古人在观念地构建其宇宙观时不会无视与抹煞空间的存在,但中华民族更偏重于对空间之运动形式即时间而不是对空间存在本身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的入世观念、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的,因此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神化”、“出世”特点不突出。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因此,有人说“:寺庙是世间衙署的翻版”、“红尘世界的倒影”。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筑则刻意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向往天国、忘却现实)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建筑师们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3)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

一、主从分明、轴线贯通、秩序井然,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千百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

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大一统观念),突出地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观念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点:①以大称威: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阿房宫等无一不以大称威的杰作。②以中为尊:如周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应建在中轴线上。③礼制至上:即建筑具有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这从屋顶形式、台基高低、面阔间数等可见而知。

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这样说“: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无论是欣赏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都应该注意从传统政治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强调群体,忽视个体。西方则与之相反。这些都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与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上一篇:珍惜生命健康生活下一篇:中学生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