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2024-05-04

新旧课程标准比较(精选6篇)

篇1: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有哪些变化?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今年初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与2003年5月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相比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

实验稿中对在实践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表述。修订稿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的表述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表述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一表述太过宽泛,没有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修订稿将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表述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门综合课程。”这一表述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比实验稿的表述更科学。

三、对思想品德课程特性的具体表述更为科学

修订稿仍然认为思想品德课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但对这四个特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修改。比如,在“思想性”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五爱”公德教育。在“人文性”中,强调要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性”中,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综合性”中,强调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融为一体。

四、对课程基本理念作了修改

修订稿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如,在修订后的第一条基本理念中,将实验稿中原来比较抽象的表述修改为:“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样修改后,就使得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更加具体和明确。

五、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

修订稿将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块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比“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包括的内容更为宽泛,它既可以包括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又可以包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因此,这样修改对于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更有指导性。此外,修订稿将实验稿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的表述作了较大修改,着重指出,初中学生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并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修改

实验稿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修订稿的“课程目标”部分,并没有将其内容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而是在第一自然段中简要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然后分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这三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是对这三个目标中的具体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二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表述方式作了修改。比如,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修改为“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样修改,使这一目标的表述更为准确。三对“知识”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增加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这一目标。

七、将“内容标准”修改为“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部分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修订

1.修订稿将实验稿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同时将这一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构成。修订稿将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我与集体的关系”的相关内容,前移到第二板块“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并将第二板块的标题“我与他人的关系”修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将第三板块的标题“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修改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说,修订稿的“课程内容”部分由“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板块构成。再比如,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一板块“成长中的我”由“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三部分构成。修订稿将“学法用法”修改为“心中有法”。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二板块“我与他人的关系”由“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三部分构成。修订稿将“交往的品德”改为“在集体中成长”。实验稿的“内容标准”中的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由“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构成。修订稿将“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承担社会责任”合并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法律与社会秩序”修改为“法律与秩序”,并将“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放在“法律与秩序”之前。作了这样的修改后,课程内容更合理、更科学。此外,修订稿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的三大板块的每个组成部分中的“目标”内容予以删除,避免了与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内容的重复。

2.修订稿对“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的具体内容作了适当调整、整合和修改。较大的改动如下。

增加的“课程内容”主要有:“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积极与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等。

删除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懂得知耻”、“为人正直”、“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增加的“活动建议”有:“讨论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救、自护、互救、他救的常识”、“开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搜集灾难或其他事件中中学生勇救他人、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搜集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律严厉惩处的案例,说明公民的人身权利爱法律保护,并讨论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独特文化,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世界地图为依托,开展„我在地图上旅行‟的演讲活动,搜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素材,积极感受„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保护环境的讨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结合本地实际,以„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删除的“活动建议”有:“开展„青春日记‟活动,记录心路的历程和对成长的思考”、“开展一次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查阅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知道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理由”“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八、对“实施建议”部分作了较大的改动

1.将“教材编写建议”与“评价建议”的顺序作了调换,把“评价建议”置于“教材编写建议”之前。同时,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改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2.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的结构、内容作了修改。首先,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确立了教学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基本立场和方向。其次,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以下建议:“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于推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将“评价建议”中的“评价原则”改为“评价实施要求”,对评价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将“学生学习评价”改为“评价方式”,增加了“谈话”、“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删除了“教师的教学评价”。修订后的“评价建议”更加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部分的内容也作了较大改动。一是将指导语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简洁明了。二是将原来的建议进行了整合和修改,提出了以下5条建议: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思想品德学习的独特性;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倡导以主题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兴趣;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4.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的结构予以简化,并对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由指导语和重新拟定的5条建议组成。

篇2: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课程性质

更为详细地阐释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增加了物理课程承上启下功能性的说明,强调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明确了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导向,从育人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物理课程的目的。

课程理念

2011旧课标

2022新课标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3.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4.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5.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5.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程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确立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调整为核心素养内涵和目标要求两大方面。2.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3.新增目标要求,围绕核心素养设置。

课程内容

1.将原来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板块进行合并,表述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其中“跨学科实践”是新增内容。2.前三个主题细节上略有变化,并在相关主题后新增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应到达的标准,“教学提示”则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建议”和“情境素材建议”。3.“实验探究”主题将学生必做实验分为测量实验和探究实验,对探究内容进行了规范性说明,防止实验探究过深、过难问题。(1)实验的数量由20个调整为21个。(2)新增加了一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3)替换了两个实验:将“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更换为“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更改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4)一个实验由测量改为探究:将“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改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新增跨学科实践活动,分为三个二级主题,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1)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2)物理学与工程实践

(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学业质量

新增加学业质量内容: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供依据

(1)学业质量内涵

(2)学业质量描述

课程实施

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教学建议:

1.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1)倡导情境化教学

(2)突出问题教学

(3)注重“做中学”“用中学”

(4)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3.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1)规范物理实验教学(2)准确把握跨学科实践教学定位

篇3: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课程基本理念新旧对比表

我们看到《新课标》基本理念有五条,《旧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十条,即《新课标》将《旧课标》分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其中,《新课标》中删减了“完善评价机制”,增加了“突出音乐特点”。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从新旧课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把音乐审美和兴趣爱好合二为一。《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放在课程理念的首位,与《旧课标》观点相同。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在《新课标》中把培养兴趣放在首要的位置,概括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还把“增进学生对音乐兴趣”作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把兴趣培养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是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学生对音乐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才有可能对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达到良好音乐的学习效果。

第二、强调音乐实践,激励音乐创造。

新旧课标对比看到《旧课标》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变为“强调音乐实践,“重视”改为“强调”,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参与音乐课各项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育中,如表演、创编、作曲、即兴编创、指挥等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不管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表演、欣赏、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作美。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音乐的审美水平。同样,在音乐艺术中,鉴赏与感受、表演、作曲都和音响实践紧密相关。听者从音乐音响中接受刺激,得到感受,进行品评的音乐音响聆听音乐,表演家则将乐谱通过乐器、人声等变为实际音响的演唱、演奏实践,作曲家则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用乐谱的方式写下来的音响实践。这就是为何要在音乐教育中强调音乐实践。

第三、突出音乐特点,注重学科综合。

从新旧课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要突出音乐特点,指出这些音乐特色要在教学讲授过程中加以强调、表现。把“倡导学科综合”变成“注重学科综合”,并体现突出的音乐特点。学科应根据音乐,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一些具体的音乐素材,从而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旧课标》中的“提倡”,是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并不是必须的,而“注重”是必须的。

第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样的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音乐内容没有改变,相比《旧课标》在措辞上有一个变化,即《旧课标》把学生“了解”变成“熟悉”本国音乐文化。“了解”侧重于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学习结果。“熟悉”侧重于知道的很清楚,多用于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弘扬民族音乐方面,对老师学生的要求都高了,老师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有使自己做到知其所以然。把“多元文化”改成“音乐文化多样性”即把文化的范围具体到音乐文化,强调了学科性。

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使民族音乐在教材内容方面具有相当比重,例如学习演奏二胡、笛子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的乐器;倡导学唱京剧、地方戏曲、和中国民歌等;倡导乡土音乐进课堂;引进利于民族音乐成长的教学法等。在教学中,使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体悟,促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

第五、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个性发展。

新旧课标对比看到:《旧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个性发展”在《新课标》中合二为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提出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使所有学生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同时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篇4: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摘 要 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四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各地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测试指标、实施认识、加分与控分情况、肄业处理标准等方面进行回顾和评价。综述认为,应增加简便易行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检测体系,适度调整评分标准,加大对中小学实施现状的研究力度,为真实合理的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些理论和实际的思考。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指标 实施状况

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旧《标准》)及其实施办法,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工作,2004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对旧《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及其实施办法。不少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新旧《标准》的内容及实施状况,提出了宝贵意见,本文特将近四年来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一、对测试指标的研究

新旧《标准》依照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将测试指标分为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四组。每组包括必测和选测项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将体质定义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包括五个方面: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等。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四个方面。现如今,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建议增加对心理健康因素和社会适应的评价指标[1-5],但由于测试涉及范围广,测量技术要求高等,季钢呼吁有关专家深入研究和探索,建立简便易行的心理及适应能力的检测体系,如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等[1][3]。而新《标准》中仍未涉及心理及适应能力的指标,必将影响测试效果,请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二)身高标准体重指标

伍鸿鹰等指出“身高标准体重”作为测试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指标的方法较落后,准确性低,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皮脂厚度作为测量指标[1]。评分标准分值有6分的跨度,档次过大,对身高标准体重指数的科学评价必定有影响[1][2][6]。颜飞卫在实际测量中发现,新《标准》的评分方法仍有4分的跨度,档次较大与严谨的成绩管理不符,建议身高标准体重采用与其它项目一致的评分值,增加分值间距[7]。

(三)台阶试验、1000m跑(男)、800m跑(女)的选测指标

1.台阶试验测试人体心肺功能的有效性值得研究

王建、邓树勋的研究得出:台阶试验指数评价心血管功能具有“高误差和低相关”现象[1][3][9][10]。日本也因台阶试验指数反映心肺耐力的有效性低而在体质测定中取消台阶试验 [9]。另外,上下台阶时膝髋关节不能完全伸直[2][10];不同腿长、体重的学生采用同一高度台阶测定[1][9];因学生腿长逐年增加,用同一高度的台阶测定与过去测量数据的可比性差[9]等都造成台阶试验测试准确性不高。

2.台阶试验与耐力跑放在一起选测

季钢认为台阶试验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有较大差异[3],而路文峰测试结果显示,二者成绩呈相关关系,作为相互替代的选测项目具有一定合理性。台阶试验新颖刺激,极大的唤起了学生测试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优良率和平均成绩明显高于耐力跑测试[3],但马蕲得出相反结论:台阶测试学生的优良率和平均成绩明显低于耐力跑测试[10]。同一指标测试,不同测试者竟得出相反结论,这说明测试的各方面衔接不充分,应从测试方法、技能、理论等方面查找原因。

(四)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握力体重指数指标

坐位体前屈反映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性,握力体重指数反映上肢肌肉发展力量,仰卧起坐反映腰腹肌耐力,三者的概念和反映的实质不同,不能放在一起选测[1-3]。王林对各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将握力、坐位体前屈放在一组备选不够科学[8],另外,坐位体前屈测试时,膝盖不同程度的弯曲大大影响了测试结果[2]。

(五)新《标准》测试指标

新《标准》对旧《标准》中评分标准偏低[3][9],选测项目相关性不高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修订与完善,大学生组除女生身高标准体重外,其它项目评分标准中优秀、良好、及格起点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反映学生心肺系统机能的项目增值幅度较大,在及格线起点上[7]。新《标准》中不及格比例由旧《标准》的3%提高到14%,而颜飞卫在实际测试中发现,1/3以上学生成绩不及格,更甚者台阶试验中男生有53.56%,女生有34.80%不及格,按新《标准》中规定,这些学生《标准》成绩将记为不合格,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考评、评优等,新《标准》中部分项目大幅度提高的幅度值得商榷[7]。新《标准》中增加锻炼效果好、实用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减少身体形态的权重,增加耐力素质权重。但是,广泛受到质疑的台阶试验仍与耐力项目放在一起,必定削弱学生对耐力跑的练习热情。踢毽子这个项目增加在小学一二年级为时过早,过度从事是否对小学生的腿部形态发生不良变化还有待观察。

二、对实施状况的研究

(一)对新旧《标准》实施认识的研究

测试中发现,学生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意识薄弱[9]。赫忠慧等明确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如以会议动员、理论课学习、广播和板报、象征性集体锻炼活动的形式等。新《标准》中小学一二年级增加跑、跳、投、踢等运动项目,对培养学生从小开始锻炼身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由于测试引进大批现代化仪器,加强培训熟练掌握测试器材的测试人员刻不容缓[1][3][5]。

(二)关于测试时间及上报时间

《标准》中规定:上报数据的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吴艳提出学生第一次测试后,应在每学期体育课结束前再进行一次测试,使师生间共同了解情况,陈平贵建议将测试时间调整为每年3、4月份,5月份结束,尽早登记上报,方便不及格学生在当学期补考[5],同时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近一年时按照本年级的评分标准测试,如:小学三年级新生在新学年开始后不久就按照小学三年级的评分标准测试,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若在三年级下学期测试,此时已是“名副其实”的三年级学生,可按三年级标准执行。

(三)关于加分与控分情况

对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无故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1/3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合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合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评价指标中400米(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的得分达不到及格者

体育课无故缺勤者,一学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者

旧《标准》对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者加分,特别恶劣者记为不及格,但体质健康的优劣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加分控分具有人为因素,不足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1][4]。对比分析新旧《标准》发现,新《标准》大大缩减了加分项目,控分项目中删去“病事假缺勤”一项,增“身体机能得分控制”一项,明确表达了体育教学实践注重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增强心肺系统机能。为了解决加分与控分对《标准》成绩的不客观影响,又能体现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和参与程度,本人认为可采用记小分的形式,如:73(5)意为原成绩为73分,符合奖励情况加5分;73(592)意为原成绩为73分,因符合控分情况2而实际得分为59分。

(四)关于肄业处理标准

旧《标准》中规定“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这一规定与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八条“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了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冲突,造成下级有关部门执行和操作困难[1]。新《标准》中规定“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轻度缓和了冲突,设立最低毕业标准(50分)以区分及格标准(60分),也为学生设立了不同的激励尺度,体现评价不以鉴别和选拔为目的、注重激励和反馈的指导思想。

三、总结与展望

新《标准》在旧《标准》基础上做了部分修改和完善,但仍有不妥之处,如广泛受到质疑的台阶试验仍与耐力项目放在一起选测,测试时间和上报时间不尽人意,数据库的管理欠妥等。建议增加简便易行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检测体系,适度调整评分标准,加大对中小学实施现状的研究。由于新《标准》颁布时间短,相关文献较少,新变更的项目、权重、实施办法等是否有很高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之后的新《标准》研究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伍鸿鹰,罗荣保,汤长发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6):51-52,72.

[2] 杨英.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评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3):86-88.

[3] 季钢,卜树敏,朱浩.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性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3):79-81.

[4] 黄永前,王石龙.大学生体质健康新旧测评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13(2):98-100.

[5] 陈贵平,刘龙柱,周志强.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50-52.

[6] 朱士甘.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的问题[J].体育教学.2005(5):46.

[7] 颜飞卫.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体育科技学报.2008.30(2):70-76.

[8] 王林,彭军武,陶伍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指标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56-258.

[9] 季钢,候令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中学实施中的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53-255.

篇5: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课程标准在

学习领域 的区别与差异,谈谈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2011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稳对接。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的“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领域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主要学习部分,一、首先表现领域,表现是学习音乐的一个基础性内容,是综合性的艺术表现。通过表现的方式,唱歌、演唱,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课上表现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课程内容,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内容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等四个方面。

在表现这个领域中,与实验版的课标相比有一些差异性。首先在识读乐谱方面,较之实验版的课程标准老师在教学中把识读乐谱的位置放得不是非常显著,而这一次的修订版,把识读乐谱的问题明显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在发展听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提法。以前的读谱教学就是单纯从知识出发去学读谱。它脱离了音乐,脱离了音响,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比如教学生识读音符,学生反而不会应用。所以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是表现内容的定论和要求。

二、其次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但是,这两个方面应融在表现领域和感受与欣赏领域当中。所以,教学要求就跟表现领域不一样。它的教学要求是这两个领域应该结合着表现领域,或者是感受与欣赏领域,从而进行音乐学习。

1、创造

创造领域的定位就是发散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创造领域在教材里,往往有独立的载体。在教学内容里,围绕着创造设计一堂课还是很难做到的,但它往往可以体现在活动中。那么教材称之为教材,说明它不是一个歌曲集,也不是一个作品集,而是由大量的教学活动来构成的。老师们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时候,可以在单元后面留有一个位置专门记录创造与实践。

《课标》指出: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学生通过参加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树立勇于表达个人情智的信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课标中“创造”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理念,而且被设计成包含“声音探索”、“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等内容的具体教学领域。

在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的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背道而驰。而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气氛。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学习音乐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学生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欣赏音乐的审美素养,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崇高责任。

另外,因为“创造”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老师们对它的内涵、内容或者在理解上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修订版特此在前面加上了“教师的引领”。实际上体现了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在有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放养”,所以创造就变成了滥造,形成教学无序、课堂无序的局面。例如,有的地区有条件购买乐器,但老师有的时候也还得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这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探索。

2、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可以直接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个教学领域。音乐课程就课程性质这方面来说,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虽然现在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最集中的体现在就是相关文化这样一个领域。通过音乐这样一个载体和教学方式,来使学生达到学习创造、学习相关文化的目的。

《标准》进一步拓宽了音乐学习领域,把“创造”、“音乐文化”列为音乐课程内容,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而且是音乐艺术本质特征的体现,是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相对于《标准》,前《大纲》的内容则显得过于学科化,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要求上则偏高、偏难,这往往容易泯灭学生的音乐兴趣,不利于音乐学习。再次,《标准》的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突出了时代感,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开放的、多元的课程内容设计无疑会打开学生的视野,受到学生的欢迎。

篇6:新旧课程标准比较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前数学教育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保留了数学教学大纲的一些特色,是大纲的继承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结构体系、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1)《大纲》注重教师的教学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大纲》与《标准》都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后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个性的发展;(3)《大纲》与《标准》的课程内容同中有异;(4)《大纲》与《标准》的评价理念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大纲;

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我国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正在逐步隐退,取而代之的是数学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初级中学阶段,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究竟有什么区别?本文试图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下面分别简称为《标准》和《大纲》)进行比较,以期对新《标准》的解读有一些帮助. 1 《标准》与《大纲》的比较

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速推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性互联网逐步普及的时代.现代高科技越来越广泛地与数学相结合,数学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在某些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1],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因此,学校数学所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加[2],新《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为了更好地理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面将《大纲》与《标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评价理念5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2者的异同、联系与发展. 1.1 指导思想比较

不管是《大纲》还是《标准》,它们都是指导学校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颁布一个文件必然有它的指导思想,下面从2者所关注的重点进行比较.

先看《大纲》,教学大纲反映国家对教学工作做出的规定,主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要求,使教师较为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近年的教学大纲已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个性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其出发点主要是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

再看《标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的素质.在素质教育目标下注重实现“人的发展”,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1.2 课程目标比较

《大纲》的课程目标是在它的教学目的中体现的,即以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将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大纲也越来越重视对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唯物辩证观点等方面的培养.

《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4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学段目标是针对以上4个方面又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段(初中即第三学段7~9年级)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标准》的课程目标体系,可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发展性领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对数学的认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的提出是《标准》的一大特色,知识技能领域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即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了什么、体验(体会)了什么、探索了什么等等,这是《大纲》中没有提到的,而《标准》仍沿用《大纲》中已有的“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词语刻画在数学认知方面4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不过《标准》用大量案例加以说明,以减小理解的落差,这也比《大纲》进了一步.

总之,在重视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标准》比《大纲》更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结构体系比较

《大纲》和《标准》以各具特色的结构体系来体现各自的指导思想.《大纲》主要由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4部分组成;《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4部分组成.其中前言包括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第三学段7~9年级即为初中);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等. 《大纲》有一个简短的前言,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价值与功能等作了简要的描述,这一点与《标准》相同,不过《标准》在前言中还阐述了基本理念,并对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有利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标准》.

为了保证新数学课程的开发与顺利实施,《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提出了课程实施建议.在实施建议中,采用论

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阐明了《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的内涵,以及它们在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便于数学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数学课程. 1.4 课程内容比较

为了实现各自的课程目标,《大纲》和《标准》呈现了各自的课程内容.《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代数、几何2块,而《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三学段即初中安排了课题学习)”4个并列的学习领域.

(1)与《大纲》相比,《标准》内容的设计更能体现“九年一贯制”的思想.《标准》将9年划分为3个学段(第三个学段7~9年级即初中),更注重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的衔接,同时也表明每一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全过程中,所学的数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都应当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通过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强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而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这些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数学,在《标准》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即将成为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而且这些“隐性”的目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不是由某一部分内容就能实现的,它们是互相渗透在整个数学课程内容之中,例如:几何教学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一种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3].在代数、统计等领域中也可以进行推理的训练.事实上,数学课程内容的各个分支都充满了推理.

(3)在过去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不少革新,但是《标准》与《大纲》相比,课程内容又有很大的变化,既有加强又有削弱的方面.

加强的内容方面,《标准》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重视口算、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加强培养学生“说理有据”的意识,加强了3维空间几何体的有关内容,为学生能够“直观地思维”提供了不少素材.《标准》大大加强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大纲》只在代数中涉及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初中是课题学习)”部分,把这个本来应该处于隐性位置的领域与其它知识领域并列起来,这是《标准》的一个创新,不仅强调了这一个领域,还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数学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大纲》也提到“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探究性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给学生的交流合作创设了条件.

削弱的内容方面,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标准》进一步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例如,初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不超过3步;淡化单纯的公式记忆,降低了多项式计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要求;削弱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等.例如,《大纲》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等内容在《标准》中没有作规定;删除根式的运算、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超过2个分式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降低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只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而且对课程内容中有关术语在文字表达上的要求也有所降低,注重“淡化形式”.

(4)《大纲》和《标准》都注重利用数学史料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大纲》提出利用有关代数史料和几何史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安排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等内容;《标准》建议安排有关方面的数学背景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例如设置了“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等内容,可见《标准》所列举的数学史料已不局限于本国,而且有放眼世界的气魄.

(5)《标准》更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大纲》虽提到计算器的运用,但只是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如开平方、开立方等,而《标准》提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并鼓励把计算器与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标准》中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 1.5 评价理念比较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这是《大纲》与《标准》的共识.但由于2者课程目标的差异,从而导致评价理念的不同.

《大纲》中虽提出改进教学测试与评估,但主要局限于成绩考查与评定,对考试较为关注,而考试又局限于书面测验,尚未全面考虑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呈现等.

《标准》呈现出全新的评价理念:(1)评价时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强调学生暴露“做数学”的思维过程;(2)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的模式(即使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也是与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建议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活动报告、学生档案等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3)评价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而是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提倡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4)评价结果的呈现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比较的几点总结

无论《大纲》的修订还是《标准》的研制,都试图更好地指导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标准》与《大纲》相比,既有继承方面,也有发展与创新,上述比较可概括为以下4点:

(1)《大纲》与《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有很大的差异.前者注重教师的教学,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后者注重学生的学习,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大纲》与《标准》的课程目标同中有异.2者都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后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个性的发展.

(3)《大纲》与《标准》的课程内容同中有异.后者继承了前者重视学生对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的优点,但《标准》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加强或削弱,设置现实的、富有挑战性和很大弹性的内容,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4)《大纲》与《标准》的评价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提倡终结性评价,注重评价的筛选功能,如设置分数与等级;后者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与体验. 总之,《标准》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前数学教育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保持了《大纲》的一些特色,同时也修正了一些不足之处,这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否定.事实上,《大纲》恰恰局限于教学上的目标和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德育要求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似乎过于具体,反而有时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而且难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不同要求[4].而《标准》呈现出一个开放性体系,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学业评价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一些思考

由于我国首次研制《标准》,肯定存在某些不足,需要在实施中进行检验,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由于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就很重要,这给师资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同时对于在校的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是否应该有所改变?在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的师资状况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制定数学教师应该达到的目标,并予以明确而不是隐含其中?

其次,新课程标准淡化了评价的筛选功能,这是为大家赞赏的.但毕竟我国仍需要考试手段来选拔人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考试的选拔功能呢?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制度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2者的关系呢?

再次,新的课程标准的建立只是第一步,要体现新的课程标准思想还必须通过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教材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标准的实现.《标准》鼓励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及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那么地方特色怎样在课程内容中得到体现呢?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上一篇:北京市社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转出申请及授权下一篇:天童生态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