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谈起,从“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在对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应为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的整合,进而提出构建体现公共性与艺术性的促成机制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石。

第一篇: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公共艺术与公共性

内容提要 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是在一种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艺术生产具有两个基本的意义,生产过程和作品呈现,而呈现是由生产过程决定的。艺术活动是不断创造并维持与其他人的关系的一个过程,艺术在这些关系中生产自身。这些关系是社会相互作用的基础,即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们构成了物质生活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制约着精神生活,包括艺术作品的生产。存在是社会性的,而意识是社会自身生产的结果。在公共艺术的生产中,社会的作用远远超过艺术家的个人活动,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下,更呈现为一种经济关系。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艺术生产 赞助人 艺术家

作者:易 英

第二篇:评公共艺术的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

摘要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谈起,从“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在对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应为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的整合,进而提出构建体现公共性与艺术性的促成机制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公共性 艺术性

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由于发展时间短,也并非某种特指的艺术形式,致使大众对其有一些偏差和误解。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公共场所的艺术。因此公共艺术应涉及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公共场所和艺术。这两个概念都相当宽泛,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理解为城市空间中存在的环境雕塑和城市小品等常见形式,而应全面对其概念做一个界定,并从公共艺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公共场所、艺术)出发,去探讨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进而得到对公共艺术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 公共艺术的界定

清华美院教授姜竹青在其所著的《公共艺术漫步》一书中提出:公共艺术指艺术家在公众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在公共环境完成的能够由公众参与的艺术作品。它是以哲学、美学、艺术观念为指导,将人类诸多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从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连接所进行的广泛艺术行为。这一概念从创作者、创作来源、形式表达等方面全面地对公共艺术进行了限定,笔者认为这是对公共艺术比较全面、合理的解释。从上述概念中可以得出:公共艺术应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场所艺术,和公共场所及空间联系紧密、相依相生。公共艺术不代表艺术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文化格式,任何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是由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交流的传承载体。从某种角度上说,当代公共艺术犹如当今大众传媒时代的报纸、电视及广播等公共媒介,它以艺术的表达方式传达公众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公共艺术存在两个基本前提,即公共性和艺术性,反映了公共艺术的两个基本属性。

二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

艺术的基本属性在于它的审美性,这是一切艺术门类的共同属性。作为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公共艺术同样也具有这个基本属性,也就是说,公共艺术首先从形式而言是具有“藝术”感的,能给人带来审美感受的。审美性是公共艺术的形式,“美”是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的形式、表达(创作者)或满足(欣赏者)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与感官的需求。公共艺术的审美包含三个层次:生理的审美、心理的审美以及思维的审美。生理和心理的审美是对美好事物外表的初步感受,只表现了客观事物的美感,而思维的审美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的感觉。以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动情力为前提,欣赏者由于理性的参与使审美活动深化,从而获得带有理性和知性的审美体验,它不但深刻,而且更加强烈。康德说:“美是情感与道德的桥梁”。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可以作为向道德性转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审美过程,欣赏者完成自我实现,成为审美主体,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因此如何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生活、介入空间就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前提,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才被称为公共艺术。这里的“公共”并非仅指物理意义的空间与场所,同时还包含社会学意义上“共同享有”、“共同协作”和民主参与的含义,这些正是当代公共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所在。因此,“公共”应同时理解为“公众、公共空间”,这体现了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

广大平民构成了公众的主体。公共艺术是公众的产物,由此看来它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公共艺术带有社会功能,它把具体艺术形式与社会需求一起溶入作品,它的设计语言是社会学、艺术学和城市设计的融合。从公众这一角度而言,公共性的核心是体现社会关怀,体现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现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因此,公共艺术决非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公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鉴于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契合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作品。

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载体,对公共空间的界定直接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存在范围。“公共空间”的概念是在18世纪中叶前后形成的,它是在西方近代社会形态及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中形成的重要命题。“公共空间,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此可见,公共空间的范畴相当大,几乎涵盖了除私人空间之外的所有空间形式,这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公共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在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艺术浪潮的延伸,更是“艺术生活化”的体现。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开始,美国便进入了公共艺术的高潮期,在街头、河滨、购物中心、校园、图书馆、车站、机场等各大公共空间,随处都可以见到艺术品,例如:加州奥克兰街头工地艺术化的围墙、洛杉矶高速公路旁的壁画、匹兹堡金三角公园的垃圾桶等,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下面将从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出发,探讨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及促成机制。

三 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1 艺术性是公共艺术的原生因素

生存境界的审美化是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不论任何艺术形式,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应该是其终极目标,艺术家创作的艰难与快乐也正在于此,公共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承担着创造优质公共空间的任务,应该在公共空间的形式创造和功能优化上发挥作用。公共艺术的艺术创造性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作品形体与空间语言的艺术性;二是,作品与环境关系的创造性结合;三是,作品制作材料与方式的艺术性。

审美正是艺术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的方式。把握艺术的本质特点,就必须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公共艺术基本特点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可以说,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就是生存境界的审美化。

2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存在标准

审美境界的生活化是公共艺术的现实价值。公共性体现了公共艺术对于现实意义的诉求。强调公共艺术的现实意义,就是强调公共艺术走向生活,强化审美在生活中的实践指导意义,使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实践的“身心之学”。

公共性这一属性要求当代公共艺术应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体验与参与,并不是泛泛而言的文化字眼。对公共性的强调要求落到实处,即公共艺术必须体现社会公众的诉求,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并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来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而实现文化与社会的功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是面向公众发言;其二,要从公众的角度考虑设计立意和表现形式,服务于大众的利益,而不是仅从设计者或是管理者的个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从而提高公共艺术被大众认可的程度;其三,是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应是公众的生存经验与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使作品的意义具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最后,应该使用大众化的设计语言来表现公共艺术,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他们关心的话题,阐述百姓身边的事情,体现出艺术家与大众平等交流的创作观,也可以为不同层面的公众预留想像空间,拉近作品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总之,公共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应使公众在生活中体验知性的审美,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在生活中提升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

3 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整合是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是人本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公共艺术因为存在场所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其种类也丰富多样,可以是壁画、城雕,也可以是行为艺术等,与其交叉的专业很多,如:建筑学、景观学、美学、社会学等。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理解为纯艺术的概念。其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合二为一是公共艺术的要义和灵魂。一方面,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优化了环境、使公众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社会性体现了对公众权利的尊重,实现了公众话语权利。通过公共艺术,“抽象”的审美转化为公众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纯粹”的艺术转化为艺术活动和形式,“精神”的境界转化为生存的存在,实现了更广泛的审美价值。

首先,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而言,公共艺术的创造并不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或几个艺术家与公众合作交流、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需要在充分研究公众需求的前提下,以历史与当下文化背景作为基本框架,从中找出创作者与公众的契合点,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既展示审美性又体现社会性的艺术品,促成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有机整合。

其次,从历史角度看,艺术的审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功能本体阶段、艺术家本体阶段和社会本体阶段。功能本体阶段的艺术总体是服務于社会需要的,以社会功能作为本体;艺术家本体阶段的公共艺术则重在表述创作者的个性,将艺术与社会的距离拉大,将艺术看成一种高于生活的东西,更多地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社会本体阶段则是艺术开始重新强调和社会的关系,与传统的关系,艺术和非艺术、艺术和生活等之间的关系。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是公众需要成为与艺术创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共艺术的出现及其对艺术公共性的强调说明人们已将生活与艺术有机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即艺术的审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进入到最高阶段——社会本体阶段。

最后,从公共艺术存在的场所特征和承载的文化意义来看,公共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以艺术作品的方式,使现实问题表现为精神问题,以具有审美特性的艺术形式体现公共艺术的社会性。公共艺术总是出现在不同种类的公共空间之中,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公共艺术要达到艺术与空间的共生,才能营造不同的场所感,带给公众不同的心理体验,所以,公共艺术应表现出它所在空间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总之,公共艺术为现实生活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享受和审美因素;且公共艺术走出了传统艺术领域,以更加丰富、朴实的方式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代表了公共权利。对前者而言,公共艺术是当代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提升;对后者来说,公共艺术则是人类价值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更广泛的实现。

四 构建公共、艺术性的机制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石

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就是让审美活动更深层次地切入公众的生存空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在公共场所里进行公共艺术项目,就必然要与这些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体制、社区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艺术运作平台、机制,这应是今后公共艺术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公共艺术的运作中,需要协调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与艺术家三者的关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这个制度、程序的合理与否,是公共艺术健康发展的前提。具体需要从公众艺术观念的转变、对公众艺术素质的培养、艺术家的创作、政府与相关机构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公共艺术实践应是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合作中产生的,是社会共同作为的结果。

五 结语

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取向,艺术性和公共性是其基本属性。艺术性是公共艺术的原生因素,生存境界的审美化是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存在标准,审美境界的生活化是公共艺术的现实价值。现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是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整合,即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更有效的发挥公共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需要构建能体现公共性与艺术性的促成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竹青:《公共艺术漫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章晴芳:《公共艺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3]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学术前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作者:徐薇薇

第三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摘 要:现如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逐渐加强。《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课程作为我校最新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对中外音乐历史、人物、著名曲目以及不同时期音乐特点等方面理解基础上,加强对音乐文化的大背景及其音乐和文化之间关系的把握,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树立独立的音乐文化观念。本文从此课程的教学对象、内容与方法三个方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做出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随着国家对艺术文化教育的重视,很多大学中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逐渐加强。《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是我校于2012年最新开设的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程,与《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不同的是,《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课程目标要求通过对中外音乐相关基本理论、最新研究动态的讲授,使学生欣赏到丰富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最终树立独立的音乐文化观念。因此,笔者将结合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心得体会来思考、分析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之法。

1 课程教学对象

(1)教学对象的心理。大学生作为当代最年轻而活跃的社会群体,对新的资讯、新闻、科技等信息往往接收最快,接受能力最强。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对情感的需求和对自我实现意识的需求都非常强烈,他们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都处在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用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调节压力,激发学习和生活则显得尤为重要。音乐作为艺术门类里最为“外向”的科目,它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欣赏需求,也可以通过演唱、舞蹈等手段表达自身的情绪。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人的形象思维,为学生提供深远而广袤的精神食粮和想象空间。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鉴赏,使学生从最初的“听”到最后的“品”,逐渐塑造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个性达到更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2)教学对象的音乐审美基准。《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公选课程面向我校全体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课堂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出对音乐的喜爱,并且认为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认识五线谱,也没有能够熟练掌握的乐器,日常音乐活动主要以欣赏与演唱流行歌曲为主,有大约20%的学生有过参加文艺汇演的经历。例如,合唱、乐队、音乐剧及群舞表演等;80%以上的同学对音乐的体裁类型、风格特点、时代特征等相关知识一知半解;90%的同学平时只听流行音乐,获得音响的途径多是通过网络,使用手机或电子播放设备进行欣赏;只有10%的同学对古典音乐或民族器乐音乐情有独钟;90%以上的同学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会进行其他活动。例如,阅读、学习、上网、娱乐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相差不大,普遍表现为对通俗音乐、电影音乐等流行音乐体裁的兴趣明显,而对古典音乐、歌剧、音乐剧、中国民族音乐等经典作品关注度不够,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本身当中的深度和内涵理解不足。这些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给音乐艺术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

2 课程教学的内容

(1)音乐文化概念的引入。本课程作为新开设的公共音乐选修课,与原来的《音乐鉴赏》或者《西方音乐赏析》课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关于音乐文化概念的引入。音乐文化不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1]即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物质、制度和观念的综合体。因此,不能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某种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态度去看待它。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涉及具体的音乐作品或音乐现象,需要对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做更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内容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观念。

(2)经典作品的听赏与分析。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仍然以经典作品的听赏为主,可以从时期划分、音乐体裁、地区风格等方面入手。例如,从西方音乐的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主义等不同时期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作品,以经典音乐作品的主题为听赏重点,通过对时代风格、作曲家生平等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分析,逐渐使学生实现由“听”到“品”的过程。再如中国民族音乐部分,通过对不同地区民歌的听赏,从地区特点、方言、歌词等方面,讲解山歌、小调和号子的区别。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作品本身音乐材料处理的分析。例如,在海顿的交响曲《惊愕》中,小节的弱奏之后,弦乐组与管乐组的“sff”,把原本昏昏沉沉的听众惊醒……这种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3)“新”音乐类型的欣赏。公共音乐课程应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内容。大学生在听管弦乐、歌剧等复杂音乐形式时,常常会觉得“听不懂”、“没意思”。因此,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中加入一些“新”的音乐类型欣赏。例如,电影音乐、音乐剧、摇滚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等,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习兴趣。但这并不是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例如,很多好的电影音乐,都是单乐章管弦乐的演奏形式,在乐队中不仅有传统的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还有电子乐器或电子音效的出现,这样的音乐电影中出现,配合故事情节和光影画面,就显得格外容易理解。

3 课程教学方法

《音乐文化与作品分析》课程虽然重视音乐中的人文内涵,但整体审美水平的培养仍然需要依赖大量的音响听赏。因此,教学方法应该直观、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参与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1)多媒体的充分使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中多加入音频、视频等视听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各种音乐资源;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播放 一些跟音乐或音乐家有关的电影片段及纪录片资料,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增强知识趣味,加深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知识的记忆,扩充学生的音乐视野。

(2)互动教学。教室的讲台空间充足,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易于上手的乐器。例如,吉他、笛子、小定音鼓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简单示范,让学生亲自上台感受不同乐器的触感和音效,同时教学生演唱一些经典乐曲的主题旋律,用在讲解到节奏类型时,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有配合地用手中的物品敲击发出不同的节奏和音色等。也可以根据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流行音乐,通过对歌词、唱段、主题与副歌的分析教授一些简单的关于音乐中“起承转合”、“断句”、“终止”等较为专业的内容,使得音乐教学通俗易懂,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大学生喜爱并能从内心接受的艺术教育场所。

参考文献:

[1] 互动百科.音乐文化[DB/OL].http://www.baike.com/wiki/.

[2] 黄海昌,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改革构想[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 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作者:肖玥

上一篇:基础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生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