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程改革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本文以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为例,通过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优化教学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平台。总结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性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育课程改革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课程改革公共艺术论文 篇1: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是学生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下发了多部文件、多项政策来支持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艺术教育在各大高校仍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分析艺术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艺术教育的价值意义,并结合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一套全新的艺术教育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创建新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评价

隨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逐步走向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列,并逐渐占据主体地位。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对非专业人群通过艺术的形式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修炼艺术品质的新兴教育事业。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广义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培育全面人才。这系统性地对艺术教育作了宽泛的解释,强调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从狭义来说,公共艺术教育是艺术专业培训院校对有艺术基础的人才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实践能力教学的培养。[1]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普通高中课程艺术标准》等文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总结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顺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对课程形式、课程保障工作做出了具体战略指导,有利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另外,《方案》特别强调:“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定的特别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启迪心灵智慧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高校学生是公共艺术知识的主动交流者和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高校学生艺术细胞活跃、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各大高校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力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改革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2]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意义及价值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浅层次来看,艺术课程主要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技巧、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教育;但从更深层次看,艺术的本质是在对艺术基本知识和学习技巧的把握上,通过对艺术的赏析和评价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启迪心灵智慧、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阔人的眼界;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生活体验,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人格即人的品格,其一旦形成,很难轻易变动。人格具有稳定性、持续性、永久性,其形成主要是教育培养的结果。因此,人格教育是人全面教育的产物。艺术教育是人的的全面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终极目标是追求艺术的美,用美的方式、法则使自己努力成为完美的人,这种追求美的心理将会对人的心灵和智慧产生一系列影响。艺术教育对人格的塑造是整体、系统、全面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会对人的人格产生短期的、一时的局部变化,而是形成人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这种追求是深刻、长远、恒久的。总之,艺术教育使受熏陶者在追求真实、善良和审美的同时,最终也慢慢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完整、完美。[3]

公共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是进行智力、品德、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关注人、关注世界、关注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揭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反映世界。艺术教育的门类丰富、形式多样,极具丰富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拓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行处理改造,从而加工成艺术知识,进一步强化思维想象力和思维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探索力。

三、高校公共藝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在各种艺术教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号召下,各大高校纷纷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为学校的选修课程,并通过学分制强化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地位不高,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相比处于落后的地位,这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大力倡导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评价体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将公共艺术教育重视起来,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促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4]

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有效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文件也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保障。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但从整体上看,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并不尽如人意,其发展与国家提出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前进的脚步。比如,课程教学内容的缺陷和不足、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以及高校、教师、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不重视、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单一、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艺术课程的管理体系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阻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长足进步。

第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模糊,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门类。高校的普通学科设置中并没有将其视为一个重要学科加以严格规范和考核,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没有参与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中。另外,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技能为主,忽视了人文修养的必要性,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成绩、考试和名次上,偏重理科发展,功利思想严重。高校普遍缺乏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教师的公共艺术教学浅显、经验不足,在授课时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以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主,没有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动力。[5]

第二,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不合理现象有待改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设置不清晰、不全面,没有真正将艺术与人文相结合起来,仍然停留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理论学习、实践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审美技巧的培养上,忽视了学生的整个学习体验过程和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公共艺术的教学内容设置五花八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主要开展艺术学科的独立学习研究,没有将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效结合起来教学,导致艺术教学内容混乱、结构松散,艺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研究,不能体验公共艺术专业的魅力,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动力支撑。

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有利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要根据教育部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规划以及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态度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遵循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律,明确课程目标设置,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将艺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改革艺术课程实施的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力度和学习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艺术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艺术教育的大范围推广。

第一,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课程的定位,并进一步提高其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改革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参考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态度和认知特点,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学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和主要参与者,开展艺术教育之前要弄清楚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特点和认知规律,方能制定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包括公共艺术课程在内的所有教学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已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支持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但并没有设定艺术教育的大纲。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的发展主线,大纲的制定能够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目标、要求。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指导,各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由学校自行设定,有的院校重视艺术教育发展,有的院校忽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再加上高校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把握能力,也无法制定出统一的教学标准,导致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育部等相关机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和教学培养计划,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为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提供方向指引。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选择符合现代化发展且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培育的内容为教学点,同时要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艺术盲点区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艺术修养基础较为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教授更为深层次的艺术知识,改善教学方式,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努力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更多的教学场景,学生可以就课程中的困惑与教师展开讨论。

第二,明确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设置,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课程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各大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设定为学校的选修课和限修课,直接导致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力度不足。学生在进行课程选择时,往往选择对学分和學习发展有利的“正当学科”,而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建设,甚至导致公共艺术教育不能正常开课,这也直接造成了课程设置目标的不清晰。所以,要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和要求下,建立成熟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根据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进而进一步扩大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范围,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引起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为深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各大高校要根据中央政策指示、文件法规中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精神,合理分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各类学科中的分配比例,必要时继续增加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课数量,制定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大纲,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必须达到的要求,为学生构建深度的艺术教学体系做出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规划。同时,高校要尊重艺术教育的内在知识结构,加强公共艺术课程中各门学科的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教学知识点,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入新媒体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用媒体的舆论性,落地公共艺术课程的影响力,增强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力。另外,还要不断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当前的接受范围和认知特点,分配好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艺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用生动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融入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强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

第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艺术实践教学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比重。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为获取更高的分数而结束课程,而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是更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根据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准确调整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教育知识点的牢固掌握,进而查漏补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调整好学习状态,促进艺术教育课程的长足发展。传统的公共艺术教学评价体系是以打分制的方式进行,在艺术教师完成公共艺术课程的理论讲解后,以期末考试统计学分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拔高,更容易导致学生教学评价机制的混乱和公共艺术教育的滞后。所以,将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作为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艺术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艺术教育的大纲要求出发,以客观公正合理的态度设置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基本准则、实施细则、评价方式、评价要素,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审美体验等综合要素,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公平、公开、公正、客观,使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平等地运用到每个学生身上,不偏不倚、以评促学。[7]另外,还要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艺术知识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开展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对艺术知识理论的了解,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高校要积极将艺术实践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堂之外,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性,成立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比如歌唱乐队、美术社、漫画社、诗社等,动员有兴趣爱好的学生积极参与,扩大艺术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尽情施展自身才华,丰富自身的艺术能力。教师可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指导,攻克艺术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艺术特长和自我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邵萍.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85-87.

[3]王弘德,崔英娜.浅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5(10):101-102.

[4]于丽燕,李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2):141-143.

[5]徐乾.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64-66.

[6]叶经文,刘小娟.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11):123-125.

[7]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7):195-196.

[8]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

作者:梅胧文

教育课程改革公共艺术论文 篇2:

基于教学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本文以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为例,通过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优化教学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平台。总结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性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基地;人才培养

自2014年起国家大力推进鼓励大众创新创业,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在高校当中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以及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鼓励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中。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全国各高校大力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与方针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企业、社会团体、高校等加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特别是在高校当中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创业促进就业,在毕业后投身于创新创业大潮之中。成果显著,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未来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以目前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程在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通过改革的方式进行解决。

(一)对于毕业生初入社会,在社会经验、资金、技能等诸多方面依然不足,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方面国家给予了很多扶持与帮助在在资金、平台等方面。但是在创业过程中知识技能、团队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则是需要在走出校门时已掌握足够的能够支撑起他们走入社会进入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中。在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改革在当下至关重要,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教学。

(二)师资队伍在面对今天教学模式的改革下,对于教师队伍针对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培养至关重要,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的不足,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一定的阻碍。

(三)原有的教学课程已不能满足今天创新创业教育,在一直强调理论知识的课程体系里,技能培养以及实践的重要性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培养是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必要性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环境,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新的教学课程等,为培养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教学实践基地链接学校、政府、企业、市场,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全新的教学环境,同时也将获取更加多维度的、全面的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视野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扫除更多阻碍,奠定更多坚实基础。以教学实践基地为平台进行实践,从而更好更快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并且也为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三、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一直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内容、形式上都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基于这个原因,美术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搭建教学实践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参与机会、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解决就业、创业问题,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改革。

(一)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美术学院目前有省级校外实践基地两个,校企合作工作室二十多个,涉及到的专业包括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平面设计等。如东祥金店珠宝有限公司所参与建设的企业命名班“首饰艺术工作室”,辽宁省教育厅审批的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与喀佐天佑陶艺有限公司建立“紫砂艺术工作室实践基地”,与沈阳盛京满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盛京满绣-手工艺术传承与扶贫创新基地”,以及与沈阳聚慧艺术品有限公司建立的“颜料块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工作室”、智蜂巢等企业建立的实践基地等。通过基地建设将学生的教育教学课程与该基地的建设内容相结合,是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过程。这些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以及就业与培养创业能力的机会,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促进培养综合性人才,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创业课程研究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教学实践基地特色与优势,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计上,增强课程的应用型、针对性与前瞻性。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侧重实践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在课程设置将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基础理论课充实精干,增加应用型课程比重;二是对学科课程进行创新,增加在基地实践课题的训练。课程设置重点强调实用性、实践性和知识性。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以基地为依托,突出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三)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

挑选相关专业优秀教师,培养创新创业师资团队,为校内与校外教学提供专业的师资保障。邀请相关专业人才、企业一线的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师团队,让教师们在具有高水平的理论基础上,试试掌握市场与企业在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在实践中,总结课程内容、教学內容与大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指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创新创业大潮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创业教师团队。

(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从而开放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课程,将学生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实践性教学模式与课程的设立,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知识的学习的维度与质量,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建立开放的大学生培养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注重体现实践性教学与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将会为优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课程助力,将会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有利平台,将会为企业发展中人才、知识等需求提供资源与帮助。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在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慧翔.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7):92-93,96.

[2]孙立丰.创新创业背景下西部高校陶瓷包装新课改建设[J].中国包装,2021,41(03):66-68.

[3]李欣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路径探索——基于泛在学习视域下[J].科技视界,2021(06):194-196.

作者简介:

李晓丹(1980.05),女,汉,辽宁省人,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毕建智(1994.01),男,汉,吉林省人,沈阳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作者:李晓丹 毕建智

教育课程改革公共艺术论文 篇3:

综合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理性探索

摘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综合课程;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艺术课程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课程设置、组织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公共艺术课程仍存在许多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也制约着公共艺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实施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对推动普通高校艺术课程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与问题

200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8种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其中,“任意性选修课程包括:作品赏析类,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等;艺术史论类,如《中国音乐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等;艺术批评类,如《当代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等;艺术实践类,如《合唱艺术》、《DV制作》等”。尽管《方案》中列出的课程还不够全面,也不一定适应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但其对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工作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均开设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有的高校艺术课程门数较多,内容覆盖面较广,如南京大学,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有的高校受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公共艺术课程门类较少。从总的情况来看,这些公共艺术课程承担着高校艺术教育的重任,在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置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基本上采取分科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Single-subject)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在这种分科课程的组织模式下,公共艺术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本质的联系,加上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在普通艺术教育之中”,因此导致公共艺术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化”的倾向。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化”而使得所学知识难以消化和理解,其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往往容易消退、学习效果受到制约和影响。

2、课程设计结构有待完善

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过程中,不少高校存在着因人开课的现象,课程设计随意性较强,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存在重提高性课程、轻普及性课程;重技能实践型课程、轻基础修养型课程;重课程数量、轻课程质量等现象。教师往往依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和专长来设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少考虑学生艺术素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一些高校还把公共艺术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艺术技能或特长培训,忽视了对广大普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总体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结构与体系有待完善。

3、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各高校教务部门或艺术教育机构研究决定,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学习,因此许多课程本身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缺乏有机的对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从教学实际来看,由于受个人自身素质和水平的影响,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难以使大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且传统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形式、手段单一,方法滞后,不少课程内容单调、形式呆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学生修习这类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校的学分要求,导致不少课堂到课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针对以上公共艺术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分科课程组织模式,探索建立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努力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化、体系的科学化,使之更加适合广大学生的多元需求。

二、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公共艺术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它应具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属性和特质,即基础性、通识性和广博性。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学科交跨、课程综合将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综合’既有益于还原生活中事物相互关联的形态,也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综合课程是与学校传统的分科课程相区别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多学科(Multi-subject)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学科化的综合课程、模块化的综合课程等。传统的分科课程不同的是,综合课程打破艺术门类的局限,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更能反映和体现出公共艺术课程非专业性、通识性的属性和特点。

2006年9月,我校开始了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建设工作。在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力求按照以下思路来建构公共艺术综合课程:

1、教学内容的综合

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非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生中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课程定位上,公共艺术综合课程应侧重于面向低年级的大学生开展基础性普及教学,要按照跨门类、跨学科的综合化这一思路安排

和选择教学内容,打破分科艺术课程的局限,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将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影视、考古、书法等多种艺术知识综合起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通过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实现多方位全面认识和感受艺术,提升对各门类艺术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打造一把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给他们搭建一个通向艺术殿堂的桥梁,交给他们一把进入艺术大门的钥匙。”

2、授课教师的组合

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开设对授课教师知识水平、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即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一定的指导艺术实践的能力。为实现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综合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应采取授课教师组合化的方式,由几名或多名教师组合成教学团队,开展协同教学。不仅要面向校内相关艺术专业选聘一批知名度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应邀请校外各专业艺术团体的专家,组合建立一支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根据每学期教学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位授课教师的专长和优势,开展多位教师的组合式教学,形成良好的协作、互补的关系,增强教学的整体功能。

3、教学因素的整合

随着国际多元化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综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整合诸种艺术教育教学因素,例如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艺术欣赏模式,除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外。还结合教师的现场演示以及实践环节,让学生达到“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教学中。还应注意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渗透,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专题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赏析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的同时,深刻领会艺术的巨大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以上思路,我校在保持公共艺术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计推出了第一门公共艺综合课程——《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五大模块,涉及到的知识基本上涵盖了重要艺术领域,每个学期均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采用邀请专家、学者分专题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学习内容的跨学科性,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养成。例如,有一个学期的课程主题为“中外艺术的碰撞”,共进行了西方电影作品赏析、中国古琴艺术鉴赏、西洋歌剧艺术欣赏、中外摄影作品赏析、西方经典绘画欣赏、中国书法作品赏析等9次专题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中西方艺术的比较,了解人类文明成果的博大精深,培养正确的审美方法和广阔的艺术视野。实践表明,综合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摆脱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遇。学生通过一个个内容联系又形式不同的专题学习,对艺术有了一个多方位、整体化的认识,其感知艺术的兴趣、艺术审美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调查发现,在所有参加《艺术鉴赏》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有95.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非常满意。

三、几点思考

“学科综合的价值在于唤起创造热情,整合感觉经验,完成文化自觉。”对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而言,突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综合课程,强调从艺术教育的整体角度来考虑课程内容,这种改革的思路和视角无疑很有意义。然而,在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进行更为长期深入的探究。

1、实现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有机融合

实行综合与分科两种课程组织模式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也是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开展的一种趋势。但是,开设综合课程并不是取消或弱化分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教学生懂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应努力实现两种课程组织模式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机融合、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设计上,不仅要实现各艺术门类的领域综合,而且要努力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跨”,围绕“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心理”、“艺术与科学”等主题,将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相融合,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综合与相互渗透,寻求共通的艺术精神。要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全体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套餐式”的艺术教育课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艺术教育,实现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两种课程组织模式的相互支撑、和谐发展。

2、实现课程建构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

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对艺术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公共艺术课程的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课程建构与学生需求的有效对接。要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既要设计一些基础知识型综合课程,帮助艺术素质较差的学生浓厚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也要开设适量的理论应用与研究型综合课程,使那些有一定艺术修养和理论基础的学生能够不断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艺术才能。对于理工科专业和人文社科专业、普通专业和特殊专业(如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也应体现出课程建构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尽可能地满足和引导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高校还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实现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艺术教育课程的育人实效。在公共艺术综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有关要求,在传授艺术知识、开展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又要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思考、去探索,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以及艺术研究活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完整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何旭娟 林 峻

上一篇:促进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