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全面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今天,艺术教育在教改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自觉认清形势,不断补齐短板,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改善,以便为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事业再立新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放式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开放式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1: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挑战

[摘  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及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  艺术教育  使命与挑战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深化,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新的教育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时代环境,需要他们从行业前景、社会现状与政策要求等角度,不断审视自身的使命与挑战,以寻求教育创新与好的教育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优质艺术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1.全面推行“三全育人”

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专业教育、教师教学等,还应围绕着学生学习与生活多角度、多主体、多空间地进行人才培养活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持续深化人们对多样化、多空间、多形式人才培养方式的认识,逐步梳理了全方位育人思想。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角度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三全育人”成为我国教育部门在新时代广泛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措施,统领着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工作。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三全育人”内涵,改变常规的以教师、课程、专业为主体的狭隘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将艺术教育工作拓展至学院所有部门和主体,立足不同岗位工作内容与特点多角度、全员性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二是将艺术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大一学年进行公共课教学期间和大四学年开展专业实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专业训练、文化教育、性格塑造、情感熏陶、心理培养等方面,运用艺术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广泛开展课程思政

良好的思政素養是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与正确行为的基本,也是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来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思政素养。这构成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政策依据,也从宏观层面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主题内容与方法策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视度,立足艺术教育目标与内容特征,结合学生的思政认知与接受特点,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思政教育方法,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掌握高水平的艺术专业技能,为自己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3.深入实施终身教育

社会在快速发展,个人必须拥有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高水平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跟随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保持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和比较好的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明确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改革的基本战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具备“终身教育”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新技能、新知识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学习,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与适应能力。这也是人们普遍强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自学知识意识和能力,由此才能更好地适应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知识更新的挑战

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一是要能够时刻洞察最新的教育政策,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并将此作为创新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核心依据;二是要了解外在社会环境与行业氛围对学生知识、技能、性格、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要求,推动艺术教育创新与改革工作;三是要能够有效地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四是要能够立足于教育政策、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生特征开展自我学习活动,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艺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备信息把控、知识更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教育环境,而这需要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拥有良好的知识更新意识,具备高水平的学习能力,更要能够积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2.新技术新设备的挑战

新技术、新设备的蓬勃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践行“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更是要求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娴熟地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这也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从微观层面来说,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使用网络工具搜集、整理、处理、发布教学素材的能力,具备使用网络影音设备、设计软件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素质及制作出高水平PPT教学课件的能力。从宏观层面来说,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使用智慧教室中教学系统、考勤系统的能力,具备使用慕课平台、学习通平台进行在线教学的能力,可以熟练地使用新设备进行个性化、开放式、泛在式、交互式教学活动。

3.教学对象的挑战

准确认知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性格、情感状态等,是构建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主要是0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等,形成了特殊的学习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与情感思想等。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如果不紧跟时代发展,就很容易与学生之间形成“代沟”,如果在不了解学生特征,或者是不认可学生行为的情况下,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生硬地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开展思政教育,进行学生人格培养等,不仅无法获得学生理解与认可,甚至还会招致学生的排斥、抵触。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学习、生活经历,使其形成了个性化学习方式与人格特征,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深化自己对学生的理解,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發展措施

1.以科研促教学发展

“科研”与“教学”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两大核心任务,因而应本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辅助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洞察使命和迎接挑战。针对知识更新及来自于教学对象的挑战,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措施,设计“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学生研究、艺术课程创新之类的科研主题,申报校级、省级乃至于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深化个人对教育政策、社会现状、行业环境、学生的认识,更新个人的专业知识,继而再将科研成果引入个人的艺术教育工作之中,推动艺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创新,从而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和效率。以科研促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动态更新知识、深入认知学生特征及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重要举措,高校可以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互促机制。

2.构建多元学习渠道

终身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尤其是在强调“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背景下,更是要求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主动探索终身学习机制,而构建多元学习渠道无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一是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设备,尝试利用网络工具整理资料和制作课件;二是积极使用学校提供的智慧教室,掌握教学系统、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积累智慧教学经验;三是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教学培训活动,跟着专家体验艺术教学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四是可以主动参加其他院校、专业协会、公司企业开展的主题讲座和应用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自身对艺术教学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能力,为自己更好地践行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使命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动态更新教育体系

社会在快速发展,教育政策、行业环境与学生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秉持“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构建动态更新的教育体系,提升自身的艺术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采用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策略,构建多元学习渠道,动态化地获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之后,一方面要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引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系统之中,使学生能够接触最新的行业案例、专业知识、思政内容、学习方法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自己的艺术教育方法,尝试目前比较流行的OBE教学模式、慕课教学系统、工作坊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自主式开放型课堂、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等。通过以上这些形成动态化知识带动动态化教学的科学循环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践行三大使命的能力。

结  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同时也面临着知识持续更新、掌握教学技术、认知学生变化的三大挑战,需要以科研促教学发展的策略,构建多元化学习渠道,动态更新教育体系,由此才能保证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顺利地实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艾伦·维纳.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黄佳.探析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J].智库时代,2020(3):198-199.

[3]陈光.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J],北京教育,2020(7):18-19.

(侯颉: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

作者:侯颉

开放式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2: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摘要】在全面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今天,艺术教育在教改进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自觉认清形势,不断补齐短板,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改善,以便为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事业再立新功。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改善策略;校企合作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繁荣兴旺,社会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地解放思想,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构建合乎时代要求和教改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稳步地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而为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完善尽更大的心力。

一、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性化和创新化相对匮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推行的艺术教育模式是班级授课制,即以班级作为授课的基本单位,运用统一的专业教学大纲,结合最新教学思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诚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确保高职学生达到入职门槛,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艺术生的个性发挥。众所周知,如今的高职学生大都是“95后”,其从小学开始就已接触网络,十余年来又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再加上年龄特点,其个性化的发挥比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更加强烈。尤其是艺术类学生本身善于强调“个性”,而又乐于挑战“共性”。假若日常教育中缺乏个性化的塑造和培养,艺术教育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难免由于缺乏新奇独特的创作思路而未能满足客户的创作要求。这是每一位艺术教育者不得不关注的一大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在今后的高职艺术改革中,必須善于从长远谋划,精准布局,并能结合社会对艺术人才的客观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对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应用性关注度不够

毫无疑问,艺术教育的应用性十分强,不管是广告设计还是平面设计,均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同实际应用有效地衔接起来,进而稳步提升自身的应用技能。然而,从当前来讲,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方面存在过度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现象。换言之,艺术教育工作者往往强调给学生灌输专业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试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理论,打好这方面的基本功,却因过度地倾斜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要想走出这个“怪圈”,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改革步伐。

(三)师资力量有待完善

衡量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品质的高低,离不开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教学性投入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师资队伍的常抓不懈是高职院校至今未能完成的一项大型任务。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往往缺乏一支兼具技能、综合素养、学术水平和专业本领的师资队伍。近20年来,高职教育处在扩招的发展“快车道”,直接致使院校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国家对高职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是,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过硬的知识素养,还要有相当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为学生预留更多的自主实践的机会和空间,使其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

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短板往往聚焦于“应用性”方面,如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教师偏重于理论说教,对于自主实践的讲解和应用少之又少;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尽管处在持续性优化阶段,但迄今为止依然缺少教学经验丰富且实践素养较高的教师。这些短板均给高职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一层阴影。为此,高职教师必须时时刻刻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一般规律和发展动向。唯有如此,方能更加稳健地实现实践教学同市场需求的紧密接轨,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首先要从硬指标做起,例如,需确保教师拥有高学历、高职称、较高应用能力和较强实践意识,使更多的高职院校为广大艺术类学生提供专业一流的技能加应用型教师。

(四)艺术教育的办学特征不够鲜明

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大纲设置上几乎延续“小本科”模式,势必暴露出更多的弊端。以素描为例,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不同的培养方向,关于素描的教学大体上雷同,要么依照纯粹艺术教育的要求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要么临摹经典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其称为“培养艺术修养”。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看,这样做似乎没有错误,然而不同专业在造型方面的要求是各有差异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课程。专业特色不够鲜明,未能依照社会客观需求来开展教学,便不能凸显高职教育的特征和优势。

二、高职艺术教育的改善策略

(一)推进技能和人文平衡协调发展

高职扩招过快,其结果是加剧了就业形势。因此,高职院校要有的放矢地推进学生人文素养和技能的培养。为充分解决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的问题,使高职学生毕业后更轻松地顺应职业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基本理念。高职院校要深刻地意识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推动技能和人文素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彻底实现两者的平衡、协调、健康发展。例如,在对学生开展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和鞭策学生善于发挥艺术想象力,作品的设计只要合乎艺术创作之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并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伦理道德即可,不必苛求学生过度地模仿现有的作品,否则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艺术创新活力。这样一来,等于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插上了凸显创新化和个性化的“翅膀”,便于学生在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里任创作的思维自由地“翱翔”。

(二)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旨在为社会输送和培养更多专门性人才,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高职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断然采取有效措施,不放过任何一次培养学生应用实践技能的机会,加强同当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依照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系统的优化。需特别指出的是,通过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化的培养策略,补齐当前高职学生应用能力不强的短板,并能在客观上为应届毕业生乃至学生毕业后的实习、见习、就业提供全新的选择,值得高职院校大力支持并积极推广。

(三)健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还是广告艺术设计,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均直接关乎艺术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日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但要考查学生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还要考查其所擁有的艺术教育实践经验。依托此种类型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激活艺术教育实践的内生动力,帮助学生完成从以理论为主到以理论、应用学习并重的转变,以便弥补因学生应用能力的缺失所导致的艺术教育效果低下的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艺术教师内部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全力构建共同研究艺术教育的良好风气和有序氛围,提升每位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定期举办一些教学经验研讨会,力邀一批优秀的业内同行能手莅临学校,通过发表艺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主题演讲,引领师生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艺术人文素养。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和缺陷。艺术类教师是艺术教育的根本师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懂艺术”这一浅显的层面,还应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高职院校还要不失时机地派遣本校教师前去校外进修学习,汲取全新的精神养分,缩短与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水平差距,为锻造一支强大的、专业的、可靠的、信得过的师资队伍夯实牢固的根基。

(四)强化联合办学,变革办学体制

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办学,要破除封闭化的办学体制,转而以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来替代,加大合作办学的力度,可尝试中外联合办学,并积累发扬优良经验和优势,引入前沿的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规划,形成协作化办学的强大合力,进而不断地提高人才的实力。

三、结束语

如今,以艺术为主题的平面设计、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等学科门类在人才需要和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前,推进技能和人文平衡协调发展,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全和充实师资力量,推行联合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1]贺丹生.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182-184.

[2]李文晓,王培,赵涵.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25):81.

[3]李四清.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J].大舞台,2015(10):225-226.

[4]彭鑫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品牌研究,2015(04):164-165.

[5]李裕文.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基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个案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4-18.

[6]王娟娟.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24-25.

[7]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5):87-88.

作者:尹雁华

开放式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3:

论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艺术教育专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专业,近几年一直在高考志愿报考中有着很高的热度。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艺术专业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专业的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教育水平也不断在提高,然而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教育模式落后,专业划分不合理,不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艺术教育改进的有效策略,希望与大家共同切磋交流。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对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51

艺术教育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教育范畴,其中又能细化为很多细小的专业。简单来说,艺术教育是通过学习和运用多种艺术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基本艺术素养的教育,对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艺术素养、审美品位的培养与提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培养出了很多闻名世界的艺术人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可谓百花齐放,在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探究出了很多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每个人的教育生涯中都不可或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艺术教育所产生的效力越来越深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都在经历重要变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推进着各个学科专业的教育向前发展,高校艺术专业也同样在经历着各种变革,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变革是需要时间慢慢渗透的,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并积极探索尝试各种新的措施,提高艺术专业教育质量。

有人说,高校艺术教育就像一个百花园,每个专业都像一种花,各有各的美,各具各的芬芳,众所周知的名花有很多追随者,但是不知名的花朵同样不乏爱慕者,但是如何让每朵花都开得鲜艳,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美,就需要我们这些园丁的精心培育。

一、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艺术教育大概就是教师对照着教材硬性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模式呆板,缺乏艺术教育特有的活力与灵活度。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目前在大部分的高校艺术教育中,教师已经摒弃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渗透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这已经算是迈出了一大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鉴赏能力只是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艺术综合素养,还有很大的空缺,学校还尚未形成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切实模式和有效动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大致分析开来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过于重视艺术团体建设,而忽视课程建设;二是注重课程内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内在文化层面的传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当前教育系统出现的功利教育不无关系。艺术团体建设投入的精力少,耗时短,也比较容易出成果,而课程建设各方面需要的投入都较多,且短期内很难看出有什么成效。至于第二个问题,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方式遗留下来的问题,知识与技能是教师较容易把握的,而文化的传承很多连教师自己都很欠缺,当然传授给学生更是难以实施。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笔者在此大胆谈论一二。

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与时俱进改变艺术专业教学观念及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多元发展

艺术专业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开阔眼界,所以在培养他们这些综合素养时就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不仅有课堂教学的“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加入“组织、引导、协调、推进”学生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强调项目教学,即由教师带领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实施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就可以将理论与基础知识等内容系统地贯穿在项目中进行修炼。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承担引导者,不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随着社会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要也在不断更新,学生获取知识有多元途径,所以,侧重于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成为创新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有力武器是能够“造血”的自学能力,创造实践机会并与社会需求接轨,将理论知识融入大量的实践中去感受、理解及领悟,授之以“渔”比“鱼”更重要。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高校艺术专业专业教师要不断养成以下几种素质,才能适应教学实际的需要:一是具有创新意识。艺术教师必须要主动思考,不断总结,经常回顾教学细节,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促进艺术教学的发展。二是具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批判和反思精神促使发现问题,因而有利于解决问题,是自我完善的最佳方法之一。批判精神就是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敢于怀疑,无论是教案反思,教学反思,还是细节回顾,这都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艺术专业教师不仅仅是储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也要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提高艺术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当代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自身必须具备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要拥有研究精神,具备研究能力,能够完成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与制作的能力。艺术专业教师不只是一名教书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创新者。四是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广泛涉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将课堂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建立适合的教学评估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与发展,高校评估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仍然有不够合理的地方。例如,教学评估机制这个风向标促使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学评估体系简单地套用理工科的办学方式或评估模式来建设和评估艺术专业学科,难以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专业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了艺术专业学科建设的特点。因此,构建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使艺术专业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结语

凝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紧把握时代需求,肩负国家建设之重任是现代大学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发挥科研创作与学术研究优势,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正能量则是专业高等艺术院校的责任与担当。

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创新发展理念,突出办学特色,逐渐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院校。学校应明确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一面继承传统,深挖教育教学内涵;一面变革创新,开拓教育教学新方向,打造独特的办学模式。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坚持“传统为基,当代为用,强化内涵,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科研创作实践;建立独特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常抓不懈。秉持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积极践行伟大的中国梦、艺术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艺术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樊中红.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29).

[2] 蒋艳.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

[3] 杨进.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舞台,2015(9).

[4] 鹿熙军,赵得成.信息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有效对策研究[J].中国包装,2013(8).

[5] 杨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近年来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调研综述[J].中大众文艺,2015(11).

[6] 甘晓春.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3(10).

[7] 金玺铎,贾新东.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建构对策[J].艺术教育,2006(2).

[8] 程征明.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9] 李萌.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13(8).

[10] 黎红波.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11] 朱其林,李莎.浅析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8(26).

[12] 豆军红.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13] 刘崇德,董峰.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1(14).

[14] 单冰,万立军,董元彤.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研究与优化对策探讨[J].艺术教育,2015(9).

[15] 张晓红.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性模式的构建[J].音乐天地,2006(3).

[16] 周芳.对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6(5).

[责任编辑 吴海婷]

作者:王正林

上一篇:构成艺术之景观设计论文下一篇:基于市场的经济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