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做人”的教育,是全面渗透的教育,是普通高校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门学科。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积极开设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实施综合性艺术课程,加强与课程体系构建相适应的教材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公共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品德培育是人才成长的灵魂。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素质教育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通过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使学生通过自我成长与激励的渠道,发展成为通识型博雅人才。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先进的理念进行指引。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教育理念,通过公共艺术教育不断践行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作为课题的最后一个部分,本文通过两年的实地调查,从实际操作层面,具体指出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综合素质;公共艺术教育

一、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高校应始终围绕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两个中心进行人才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关注艺术的普及型功能。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这种特殊功能,采用通识教育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

艺术可以使人摆脱动物性,过上一种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生活。艺术教育对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作用。

2001年《全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用艺术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更是具体化了公共艺术课程的要求。公共艺术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高等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公共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面临着不断综合化的迫切要求,艺术学科的综合化向学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形成整体观与立体的思维方式。

柏拉图曾经就提出“七艺”的课程。他认为合理的艺术教育可以陶冶心灵,调和性情。美国的艺术课程下设音乐、舞蹈、视觉艺术、戏剧四个部分。在我国,古代艺术教育以培养多才多艺博雅和有教养的人为目标。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用艺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审美的能力,通过不同领域的知识,不断激发个人创造性的潜能。”纵观国内外,可以看出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突出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强调其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具备领会美、欣赏美的能力。以直观生动赋予美感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官等多方位获得美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缓解其在生活、在学习中的紧张感与疲劳感。使学生自我调控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態。

三、公共艺术课程在我校的开展情况

笔者所在的学校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共有14个系,其中有6个系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方向,本文公共艺术课程的对象不仅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指对象为面向14个系别的公共艺术课程。可喜的是我校的6个包括学前专业的系别开设有音乐、美术类实际操作性课程。这些课程是站在学科需要的角度开设,均由我校音乐系、美术系任课教师或外聘教师承担此项教学任务。但做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对我校大部分非艺术、非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没有机会接触艺术教育。

要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全覆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一)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

目前,我校尚未有统领全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独立机构。由于专业教师有自己的主要教学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暇顾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无法从整體上把握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方向。成立这样的组织迫在眉睫,此机构承担起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际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工作。

(二)构建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

综合我校所在地域的文化资源优势,开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凸显我校特色。我校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尝试利用长安鼓乐这一艺术形式,设计有我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对于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针对我校学生结构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的模式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以培养审美观为为主的作用,以鉴赏类、体验类课程为主,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门类丰富的课程以供选择,实现以兴趣为导向,以点带面的深入艺术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影视等都可作为学习对象,满足学生们的多重需要,真正做到按需所选,让艺术与个人兴趣相结合,使学生触摸艺术学科的治学之道。针对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普通学生公共艺术课的基础上,加开实用技能型课程。如乐理课、钢琴课、声乐课、儿歌弹唱课等,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加便利,增加其职业竞争力。

(四)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

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把此项作为艺术实践的一部分,纳入教务系统必修的学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把它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第二课程,对其进行充分的外延。通过艺术实践,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实现全院育人的目标。

总之,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以提高将来并不从事艺术职业的普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品位为己任。只有始终以此为目标,才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道路方向的正确性。以综合整体的特征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丽.浅析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2]沈宝莲.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5(06).

作者简介:边静(1989—),女,汉,陕西咸阳,硕士研究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器乐演奏、教学管理。

作者:边静

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做人”的教育,是全面渗透的教育,是普通高校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门学科。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积极开设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设置、实施综合性艺术课程,加强与课程体系构建相适应的教材建设。深化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补充、提升第一课堂艺术教育成果,积极开辟第三课堂,使大学生艺术水平在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过程中得到升华。评价体系要符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把艺术教育要求体现在专业评价体系中。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机制

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学生艺术素质不容乐观。多数地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把它看成专业教育的附属物,并且把艺术教育片面理解为技能教育。忽视艺术教育的内在价值,忽视艺术教育在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功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面不够宽,开设的课程门类朝较少,教学内容自主性比较强,难以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从有学者对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调查情况看,地方高校学生艺术素质不高,如,会五线谱的占8.4%,会素描的占12.8%,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在一般及以下,64%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的基本素养。

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和当前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机制的研究。

一、树立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理念

(1)艺术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做人”的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拉、弹、唱等艺术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接受一定程度的艺术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艺术教育不是素质教育中的“特长”教育,也不是一种专门的“本领”教育。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培养艺术工作者,甚至也不在让学生学会唱歌、跳舞、画画,增加点艺术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艺术学会做人,能够“诗意”地生活,艺术地生活,艺术地对待自然、社会和自身,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如果偏离了这个轨道,那么所谓的激发创造力、启发心智、促进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的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简明地说,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

(2)艺术教育是全面渗透的教育。全面渗透,是指从物的空间和人的空间的统筹,使艺术教育无处不在。物的空间,即艺术教育应实现对学生生活环境与空间的全方位覆盖,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人的空间,即艺术教育应实现对学生全员和全程的教育。“全员”是横向的,使每一位学生从每一门课、每一位教师那里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全程”则是纵向的,使学生从入校开始,所得到的艺术教育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系统进行,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与各种教育结合起来。使形象思维有逻辑思维统一起来,更好地形成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3)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门学科。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物,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体育、大学语文、公共外语等公共课一样,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科学教育系统中的一门学科,也理应有一整套合理的课程构建、教师队伍和学科研究,有一套与之相关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来规范艺术教育的教学、建设和管理,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从而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

二、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1)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科学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设艺术公共必修课和艺术公共选修课,合理设置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艺术类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不同专业不同特点,注重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的相互配合。如针对理工科类学生总体艺术水平不高,但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可开设纵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门类齐全的各种艺术理论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就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开设艺术基础理论的必修课,同时对学生学习艺术实践课提出要求。

(2)积极开设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地方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发挥学院优势师资、学科优势。要关注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和人才定位的特点:关注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关注学术前沿,开设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或课程组。使艺术教育贴近现实,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3)开发、设置、实施综合性艺术课程。要解决增加课时和提高地方高校学生艺术素质的矛盾,减轻学生负担,有效的方法是在普通高校设置必修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即将音乐、美术、戏曲和舞蹈等各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这种综合并不是要抹杀学科的独立性,不顾及师资、学校的现有情况,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线索组织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4)加强与课程体系构建相适应的教材建设。要改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内容自主性、专业化强的特点,改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非课程化,在加强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强与课程体系构建相适应的教材建设。一是要加强普及型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如加强音乐、舞蹈、美术、雕塑、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欣赏、文学、手工工艺品制作等受益面广,适合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而非专业教育的实用教材。二是要加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等“校本课程”的教材的建设。如丽水学院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地方性、民族性的办学特色,可加强《畲族舞蹈教材》、《浙江民间戏剧(曲)概论》、《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等课程教材建设。三是要加强综合性艺术课程教材的建设。综合性艺术课程为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整合性艺术感觉创造良好条件,要充分发

挥作用,要在内容呈现形式,也即教材上下工夫,建设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公共艺术教育特点需要的优秀教材。

三、形成第一、二、三课堂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

(1)深化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艺术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深化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科研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开展课堂教学心理研究、美学研究、教学管理研究、教学技术研究。一是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动机、态度,调节学习艺术的心理,掌握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由学生模仿到学生理解、领会、创作,训练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二是通过教法研究,引导教师运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艺术教育课程特征的教学方法。三是通过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渗透研究,引导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教育因素,使艺术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提高创造、表现和交流能力。

(2)大力拓展第二课堂,补充、提升第一课堂艺术教育成果。艺术的魅力在于舞台和剧场的亲身体验,学生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对艺术的领悟和体会是完全不同的。要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艺术基础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就必须大力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有施展才能,内化、提升艺术水平的空间和实践的舞台。

一是通过建设各种艺术类社团,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形成以艺术特长生为点,各类艺术团队为面,进而辐射全校的艺术教育格局。二是积极组织全体学生有计划地参与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校园艺术活动。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他们都能展示当代大学生的活力、才华和个性,使艺术教育拥有更加广泛的受益群体,为艺术爱好者铺设展示与提高自我的舞台。三是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完美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突出艺术教育的地位,明确艺术教育开展的形式、范围、目标、管理和经费,使艺术教育不断地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辟第三课堂,使大学生艺术水平在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过程中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在于展现,要提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水平,就要积极开辟社会这个大课堂,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使大学生艺术水平在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过程中得到升华。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而把艺术放到一个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并把艺术教学活动充分与大学生的艺术特长、兴趣、生活学习情感、认知与审美理想相联系,不但培养他们全面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并且让他们通过艺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开辟第三课堂一是要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进一步提高艺术团的整体水平,通过比赛获得的成功激发学生对艺术更浓厚的兴趣。二是送高雅艺术上山下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政府及其他团体组织的公益演出,走入录音棚录制个人演唱专集,举办联欢会、文艺晚会。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把节目演到老区、演到街道,让同学们在朴实的共鸣中体味到艺术更多的魅力。

四、建立适合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点的评价机制

(1)评价体系要符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当前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积极性。符合艺术教育特殊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的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具体来说,一是要明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达到全面素质教育总体目标。二是要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特殊性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手段的创新,建立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三是要针对艺术教育的阶段性和体系的分散性等具体特点,切实有效地将一些标准及指标合理量化。四是对于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应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综合实施、定期考评。

(2)把艺术教育要求体现在专业评价体系中。对于和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师范专业,可在专业评价体系中明确艺术教育的要求。师范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是一个将来从教基本功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教师职业技能的内容看,它既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三笔字”、“简笔画”、“五线谱”等多方面基础功底,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艺术欣赏、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管理和组织能力。这些恰恰也是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要严格制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施规划和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任务、训练步骤和考核方式,使学生能自觉按照艺术教育的指标要求进行训练和达标,为形成他们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余德华 王淑莲

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3:

从多元共治走向生态善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和“教育治理”不仅仅是重要的公共政策话语和管理话语,其中的核心精神、多元主体共治,也被认为是有效有益的学校管理方式[1]。结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和时代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以多元主体共治为路径,通过善治,走向善育[1];为学生建构和谐的自然成长环境,给予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学生自己成长的力量,滋养学生自觉成长的文化。

学校共治,是指由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的方式[2]。要办成一所符合并最大化满足多元主体公共利益的好学校,“共治”是路径,“善治”是直接目标,“善育”是最终目标[2]。学校内部治理是共治主体依据规则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涉及管理的多主体、多因素、多环节[3]。多主体分成两种,从团体上说是指学校和社会组织,从个体说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多因素包括发展规划、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经费管理、人员管理、质量保障、质量评价等多项管理内容;多环节是计划、决策、执行、控制等多个管理环节[3]。本文主要以课程管理这一因素作为切入点,结合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的“莲花新课程”谱系构建及正在进行的“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探讨学校多元主体共治的有效性。

一、“莲花新课程”谱系构建及“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

莲花小学建于1993年,秉承“为学生发展奠定人生根基”的办学理念,在环境方面凸显绿色人文,在管理方面體现科学人本,在课程方面践行丰富多元。近年来,在探索办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内标杆品牌学校的途径中,以“课程”为核心载体,构建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莲花新课程”谱系,确立了“两翼并举”的课程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九类校本课程”为核心的“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并以此为杠杆,撬动了学校全方位的改革。

基础教育的意义,不在成就,而在奠基。莲花小学以“为学生发展奠定人生根基”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旨在把知识拉近学生,使学校接通社会,让教育融入生活。学校的课改团队联通家长和学生,把来自各方的教育期待进行了整合,提出了 “人品高洁、学品聪慧、身品健美、行品优雅”的“品质教育”目标。

如何让教育目标在小学六年里着陆,必须有更细的课程目标作为指向。于是我们将其具体化为十个目标:心地善良,做有道德的人;心念苍生,做有大爱的人;心系天下,做有作为的人;心智聪慧,做爱学习的人;心窍灵通,做爱创新的人;心向团队,做会合作的人;心身康健,做爱运动的人;心胸开阔,做有涵养的人;心意坚强,做有担当的人;心性高洁,做有情怀的人。明确育人目标之后,实现的途径便自然在眼前呈现开来。

为了既能达到甚至高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又能让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提出了“两翼并举”的课程发展观。第一翼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构建魅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意识、探究学习精神,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学好向好学提升,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这是基础和保障;第二翼是以“莲花山课程”为核心的“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真正地将精英课程向大众化发展,从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走向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是发展和升华。

“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一是指根据教师特点开发的由“学科课程”和“主题课程”构成的“校园课程群”,二是指以莲花山自然环境资源为核心开发的“莲花山系列课程群”,三是指借助社区全面整合家长和社会课程资源,形成与学校课程高度融合的“社区课程群”。

二、学校共治与“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之间的关系

学校共治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的充分参与,需要教育相关专业组织的积极介入,良好的合作共治才能真正推进教育走向善育[2]。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供给力,是多元主体即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问题,更是育人的基本要素。因此,多元的课程结构是推进学校多元主体共治的有效抓手,共治与“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既存在共性,也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学校共治与“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的共性

从定义上说,学校共治是指多元主体对于学校内部事务的共同治理和民主管理,学校内部管理机构、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等都可以成为学校治理的主体。我校的“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教师、学生、校长、家长、学者、课程专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合作开展并平衡协作,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4]。

(二)学校共治与“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的相互作用

学校共治的本质是民主管理,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在学校共治中的充分表达与有效整合是民主管理的核心部分。了解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需求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其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这部分参与者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参与的决策和课程才更具针对性,对多元主体各利益的协调和整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共治有利于“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从计划、决策、执行、管理、控制到评价环节的科学施行,有利于各种课程有步骤、有规划性地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通过对多元主体进行培训使其能更理性地整合利益诉求,从而提升学校的共治能力,为最终实现“善育”发挥重要作用。

从管理功能和课程开发有效性的角度来说,学校共治的多元主体是结构,学校共治的能力和水平是这一治理体系的显性表达[3]。随着学校共治体系的日益健全和稳定,学校治理能力也相应地稳步提高。随着“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的日趋完善,学校共治能力的提升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

三、学校多元主体在“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中的参与方式

学校共治的本质是民主管理,而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与有效整合是学校民主管理的精髓[2]。我们正是通过“契合、联合、融合”的发展思路,将多元主体联结、凝聚在一起,以多元化、便捷性、公正性和公开化的方式,尽可能地实现多元主体利益最大化,具体落实到“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的实践层面,主要体现在师生的全面参与、家长的主动参与、社区的积极参与。

(一)师生的全面参与

在“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中,学校充分考虑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情况,围绕课程开发进行设计、决策、实施和评估,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施者、评价者[5]。学校成立了以学科带头人领头的“莲花山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工作室”“环保特色工作室”“英语教育工作室”“信息技术特色工作室”“队列队形特色工作室”,以及按照年龄层分类的“60后教师工作坊、70后教师工作坊、80后教师工作坊、90后教师工作坊”。以优质平台指引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共同学习体促进师资队伍优质化提升,以教师成长推动课程高品质开发。

“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并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以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6]。截至目前,各个工作室和工作坊就“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的课程开发经历了实地考察、设计初稿、工作室(坊)内头脑风暴、再次修改、分年级对教师集体培训、再修改、基本定稿论证等过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家长的主动参与

在学校共治中,莲花小学家长委员会承担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网络等职责。学校提供必要条件和支持,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定期沟通,诚邀家委建言献策。同时成立了家长义工联,对学校管理和各项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开发初始阶段,学校召集家长义工联管理层,向他们介绍课程开发规划、理念和方向。在得到家长委员会和义工联的大力支持后,学校召开了全校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课程开发的内容并动员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家长中招募校本课程开发的助学导师。

家长群体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24%,本科生的比例达到67%,其中,服务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华为、腾讯、富士康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本身就有很好的课程資源。这些强大的家长资源库为课程开发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社区的积极参与

在学校共治中,学校积极探索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渠道与方式,完善与社区、有关企事业组织合作共建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组织最佳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如与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博物馆等达成馆校联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同利益最大化。同时,社区资源的支持与协助也为课程内容、课程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与社区从共同开发,走向共同治理,实现了共同发展[7]。

学校课程开发的深入还得到权威专家学者的建议,如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合作,从2017年4月起开始共同绘制未来学校的蓝图,优化以“莲花山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的未来学校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我校还得到哈佛大学全球公民行动小组对课程研发的指导,课程开发组与哈佛大学全球公民行动小组共同研读《最大范围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培养全球公民》《激励学生改善世界的60堂课》,其中,《激励学生改善世界的60堂课》中的课堂模型为我校“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

四、学校共治在“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中的成果体现

根据学校共治的特点,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改进过程。而在这个持续和动态的改进过程中,学校多元共治在“三大校本课程开发群”中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并有了具象的课程成果体现。

(一)在“校园课程群”中的成果体现

1.学校课程主题化

根据学科课程特色,学校设立了八大主题月活动课程,师生参与率100%。三月的“生活节”,重在培养学生生活素养;四月的“健美节”,意在培养身品健美的莲花学子;五月的“环保节”,重在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环保意识培养;六月的“艺展节”,艺术教育关乎人审美、心灵的素养培养;九月的“寄志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素养,着力于“三礼教育”,即礼节、礼仪、礼貌;十月的“培新节”,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让思维可见,使创意有形”;十一月的“悦读节”,致力于让学生“阅读于学海,悦读于人生”;十二月的“快乐节”,我们让话剧和课本剧的美妙语言流淌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经典重现,快乐蔓延。

学校的环保教育课程也是一项特色教育课程。其“5R”引领、“四深”推广、“六化”习惯使环保课程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迄今为止,我校共有6500余人次参加活动,同时带动了1200多名家长和社区居民参与环保活动。同时成立了学生环保小卫士和环保义工队。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共同参与,使环保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周边各个家庭,“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的理念更是散播在学校周边各个角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年级课程多元化

学校进行一系列以学科为核心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并以年级为单位有效开展[8]。学校还成立了各种社团项目组四十多个,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分配到各个年级。请参阅下表。

(二)在“莲花山课程群”中的成果体现

莲花山校本课程,是借助我校得天独厚的区域地理优势而独立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学校并非舍弃学生原有课程再开一条路,而是通过聚焦、整合、适应全面开发学科课程,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群。莲花山校本课程开发致力于创建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以使学生的智能和思维得到发展。莲花山课程发展至今,其精彩纷呈的子课程已在各年级全面铺开,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以下是莲花山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架构:

莲花山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纳入家长资源,听取专家建议,成功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协商、对话与合作。

(三)在“社区课程群”中的成果体现

学校共治中家长和社区广泛参与,深度挖掘在社区和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形成了“家长进校园”课程,如家长带来的《火山岩石材的应用领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解读》等。

学校周边的深圳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关山月美术馆,这一个个代表着深圳的名片与我校比邻而居,学校积极与它们达成紧密的馆校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至今,馆校联盟课程已顺利开展,如“走进博物馆”“名家艺术作品进校园”等,形成了常态。

五、通过共治实现善育

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智能化、人本化发展的新时代,莲花小学的新课程谱系力求发动多方力量,吸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管理,旨在建立高效、公平、自由、有序的未来教育新格局,办成现代化、开放化、优质化的与深圳中心城区与福田教育相匹配的未来学校,办成家长满意、各界赞美的老百姓身边的开放式的标杆品牌学校,让人人能够平等接受优质的教育,人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人人能够享受幸福快乐的教育!未来已来,习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正在践行中!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2]褚宏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J].教育研究,2004(12):32-38.

[3]褚宏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5(1):41-45.

[4]何勇平,范蔚.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37-38.

[5]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 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教育学刊,2002(6):26-29.

[6]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7.

[7]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8]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

作者:王华斌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与程序设计论文下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