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的思考

2023-01-18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中国农村,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向集镇、建制镇 (以下称小城镇) 集中, 小城镇人口得以快速增长, 从而加速了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步伐。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 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依托外, 尚得益于良好的村镇规划设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村镇规划设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规划界的高度重视。

1 村镇规划所指范围

居民点根据其政治、经济地位、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分为城镇型和乡村型。城镇型居民点又可分为城市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和城镇 (县城镇、建制镇) ;乡村型居民点分为乡村集镇 (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和村 (中心村、基层村) 。由于县城镇已经具有小城市的大多数基本特征, 所以村镇规划所指的范围是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 以及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

2 村镇规划的内涵

狭义的村镇规划是指乡、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 以及村镇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 合理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协调村镇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广义的村镇规划是运用规划学、策划学、市场经济学、现代行为科学、社会学、环境美学等理论方法, 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资源、人力、财力、物质、信息的最优分配和利用为手段, 以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导向, 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科技、环境及区域定位、分工相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做的总体安排和部署, 是村镇未来发展和建设的蓝图, 是保证村镇建设时空连续性、整体性的依据, 是管理的准则和法律。

3 村镇规划的原则

要建设好一个村镇, 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作指导。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从实际出发。村镇规划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全国一个模式, 而是要因地制宜, 从本地区实际出发, 同时注意保护地方特色。所谓本地实际, 就是本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发展背景和现状。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物产优势、人文优势、资源和传统特色, 扬长避短, 继承传统, 开拓新貌。在具体规划中, 要求科学预测发展需要, 合理确定各项指标,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逐步改造完善。 (2)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我国人多地少, 节约用地是基本国策。各类建设用地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法规执行, 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的潜力, 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充分利用荒地和薄地。村镇建设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协调、统一规划。 (3) 以现状为基点, 适度超前。村镇规划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要做到远近结合, 以近期为主, 提高近期规划建设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 使村镇的性质和规模、速度和标准, 与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4) 保障公共安全的原则。全面建立防洪、防火、防疫、防污染、减灾的公共安全体系。 (5)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要求, 村镇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并在规划中体现科教兴镇 (村) 的战略。

4 我国村镇规划和建设现状

整体来说, 我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比较落后, 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由于规划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地方的村镇规划修编不及时, 甚至根本没有编制规划。以江西省为例, 到2003年底, 建制镇、集镇规划编制率为78.2%, 村庄规划编制率仅为7.3%, 与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 (2) 编制的规划质量相对较差。表现在:编制乡 (镇) 域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时, 在空间上, 缺乏区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 存在就村镇论村镇的现象;在时间上, 对规划的动态连续性把握不够, 规划缺少应有的弹性;规划文本和图纸均较简单, 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规划设计缺乏特色;村镇规划在与上层次规划衔接方面存在不协调, 或缺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 (3) 规划审批不规范。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 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 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建设规划, 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 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但实际存在未组织审批及未按规定程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问题。 (4) 规划执行不够严格, 建设随心所欲。“一任领导一个规划”的现象较普遍。规划的法令性和严肃性在一些地方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5 村镇规划建设重点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首先要深入农村基层, 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结台当地的客观实际, 综合考虑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的特点, 编制具有适度的前瞻性科学性, 又使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规划方案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统一建档立案。并将l房屋建设的主体各方纳入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尤其是旧村居的改造工作-l, 定要有章可循, 有法必依, 不能放任自流。

其次, 应做好村镇施工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组建好施工队伍。禁止不台格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必要时可从正规的施工企业里选派工程施工技术员。安全员等来指导工程施工, 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三是要引导农民增强质量意识, 杜绝使用劣质建筑材料, 一方面要科学施工, 严格参照和执行国家施工工程标准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 应明确村镇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监管方式。防止村镇建设工作出现真空状态。

四是注重规划的动态性。村镇规划不是对村镇发展终极蓝图的描绘, 而是一个通过规划手段调控、实现向理想目标趋近的可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因此村镇规划要密切结合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此外还应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 吸收群众参与规划,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让与村镇规划关系最密切的广大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将规划意图逐步为群众所掌握, 以利于规划的实施。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和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广大农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要求村镇规划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重视村镇规划工作, 认识组织规划的修编, 努力提高规划编制与管理水平,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让规划真正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

6 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迁村并点、合并乡镇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土资源相对缺少, 实现村庄建设的集约化发展, 对于合理利用土地, 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改善村庄居住环境质量,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作业,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必须轰轰烈烈地展开新一轮科学合理的村庄布局调整工作, 通过村庄布局的调整整合, 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的村庄建设之路。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村镇规划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工作重点, 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村镇规划,经济基础,质量意识

上一篇:知识管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