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4-04-12

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在我国税务征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国外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提出推进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税务;信用体系

近年来,信用缺失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税收领域的信用问题也比较突出,纳税人偷税、骗税、拖欠税款、甚至公然抗税等问题严重;税务机关随意执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构建税收信用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信用体系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作用

(一)税收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用的有序性。第一,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有效降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成本。建立理想的税收征管体系的目标在于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利益的最大化,充分体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使各项税收政策通过征管模式落实到位。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使税收征管建立在一种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保证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减少税务纠纷,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税收信用还意味着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忠诚,从而大幅降低制度执行费用或法律遵从成本。

(二)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税制的重要途径。从信用的角度重新审视税收立法,可使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公平、合理和正义的问题,从而促进税制优化。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税收信用以其强大的劝导力和感召力,增强人们对税收法律的认同感和遵从意识,潜移默化地约束着征纳双方的行为,直接影响税收法律的实施效果。

(三)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推动税收征管体系的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征税人与纳税人既是法律确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是经济利益上的信用关系。纳税人之所以愿意纳税,更重要的是希望所纳税款能被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以期政府能提供最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构建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征管体系,就要更新服务理念,明确服务职责。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征管体系,形成平等互信的征纳关系。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职责与责任,加强服务质量考核,促进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逐步实现税收管理由传统的监控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创建“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信服务税务机关,通过自身诚信服务带动社会的诚信建设,推动税收征管体系的变革。

二、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相关的税收信用制度做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现在尚无相关立法约束。诚信仍是道德规范的一部分,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自律行为,尚未上升为国家的意志,这造成对守信者的保护不够,对失信者的惩处不力,使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受到极大影响,降低了纳税人对税收信用体系乃至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信心。二是立法对纳税人的保护不够。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在立法的时候,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税收诚信方面的规定欠缺,更多地是规定纳税人的义务和税务机关的权利,立法出发点就是假定纳税人不守法、不诚信。

(二)税务机关存在税收诚信问题。税务机关和政府的诚信问题是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税务机关自身的诚信问题是在执法过程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在征税方面,少数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绕圈子、设障碍,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甚至以税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恶化了税收信用环境。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有70%以上的纳税人关心的不是税务负担,更关心的是税负不公,造成纳税人心理失衡。在征管过程中,税务部门服务意识淡薄,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随意要求纳税人提供所谓的“涉税资料”,朝令夕改,重复报送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纳税人带来很大麻烦,纳税人经常是敢怒不敢言。

(三)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缺乏通盘规划。目前,对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已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没有通盘考虑,造成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跨部门信息采集方面困难重重。各部门因无法律依据,顾忌重重,都想要其他部门的数据,而不愿提供本部门的数据,征信数据不完整,信用报告本身就没有信用可言。更多的税收信用体系建设都是夸夸其谈,停留在纸面上,可操作性差。由于国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宏观指导意见尚未出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目前在地方呈现“一哄而上”、“表象繁荣”的局面,许多地区、行业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工程”、“行业品牌”。有些已先行一步的城市,在没有对其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进行缜密、科学的论证时,便不断进行放大和推广。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不讲科学、没有标准、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短期行为将会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埋下极大的隐患。

三、发达国家税收信用体系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拥有较为完备的税收信用立法,建立了内涵丰富的税收信用评估体系,而且将税收信用广泛运用于信贷担保、投资担保、消费担保、税收优惠政策等领域,为政府宏观管理的体制创新、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控提供新途径,直接弥补政府决策的不足。下面以美国为例介绍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信用体系。

(一)将税收信用提升到国家的高度。美国是税收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美国对信用管理的立法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到80年代,目前已形成信用管理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主要有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公平信用结账法等15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2000年国情咨文报告中,把“税收信用”作为扶持私人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小布什的经济政策也紧紧围绕减税展开,他的减税政策措施之一就是使公司所得税信用永久化。

(二)注重税收信用意识的培养。在纳税人按时守法纳税后,美国政府每年会给纳税人寄一份表格,将纳税人的个税信用值累计起来,如果纳税人的个税信用值超过40,那么59岁后纳税人可每月从国家领1000多美元的补助金;纳税人因故残废,纳税人的配偶和孩子可分别每个月领取700美元。而在美国一些州,只要个税申报的信息显示纳税人已持续缴税一年以上,孩子读书、上图书馆、走高速路、进公园等都将免费。在美国偷逃税的风险很高,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冻结所有资产,从银行取不出存款,也刷不了信用卡,甚至还可能遭遇牢狱之灾。即使事后补交,个人信誉也将严重受损。而有信用污点的人,在银行贷款、换工作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偷税漏税行为一旦被查实,则被罚得倾家荡产,而且,此后税务人员会连续10年到20年,年年上门盘查。

(三)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标准化信用服务体系。美国信用体系高效运转的重要原因是各征信企业数据通过行业协会的协调普遍实现了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不仅有力促进了各信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还使信用信息的采集、储存、加工、使用等变得更方便、快捷。

四、推进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尽快确立社会信用法律框架。体系未建,制度先行。从国外情况看,法律环境是制约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必然涉及各方面经济主体的利益,并涉及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机密的保护都离不开法律支持。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必须依靠政府以法律手段来推行,也就是说,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立法先行。这其中涉及规范受信、平等受信、个人与企业隐私保护等问题,都有待我国立法机构加以解决。税收信用体系应成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应有一个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框架来支撑,如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诚信法》,至于行业方面的法规,可采取分步颁布的办法。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借鉴国际经验,首先

完善纳税、信贷、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推进行业信用建设。为解决各政府部门“部门保护主义”,不愿将信息披露的问题,可运用法律、行政及其他手段,将分散在税务、工商、海关、公安、银行等机构的企业、个人的信用数据收集起来。在社会诚信法律框架尚未建立起来前,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条,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的规定,税务机关可将纳税人涉税违法犯罪记录、纳税人欠税行为记录、纳税人接受税务稽查的查处记录、纳税人受到税务机关其它行政处罚的记录发送给社会信用服务机构。

(二)以信息化为依托,构建社会信用服务平台。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数据库是构建信用体系的支撑,也是服务于社会信用体系的表现形式,税收信用数据是社会信用数据库的组成内容之一,各方面的信用数据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如,纳税信用A级企业可享受AAA级信贷服务。因此,税收信用数据不应单独设立,而应纳入社会信用数据。社会信用服务平台应统一建立一个全国集中并全国联网的、数据采集标准统一的、以个人身份证号和企业识别号(可用纳税人识别号)作为唯一标识的大型社会信用数据库。社会信用服务平台的日常运作,完全可由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承担,不一定要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应承担社会信用服务的监管工作。社会信用平台按信息流可分为数据采集与处理两个环节,数据采集环节可建立一个与各中央部委及各大行业的广域网络;数据处理环节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企业和公民,因此可借助互联网对外提供社会信用的检索与评估服务。

(三)加大税务机关自身的诚信建设,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税务机关的诚信建设是指通过规范税收行为,树立税务机关在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中的诚信形象,构建诚信税务机关,打造税务机关诚信品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为纳税人服务、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着重加强检查监督,以此造就“诚信执法、依法征税”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纳税信用评价机制,奖优惩劣,加大失信成本。在我国,失信成本偏低是造成税收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奖惩力度。对企业或个人无不良信用评定记录时,可在发票领购、纳税申报、减少税收检查、涉税事项审批等方面得到优先服务,否则税务机关可将这些纳税人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加大稽查和监督力度,在纳税方面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有不良纳税信用记录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贷款、社会公共福利、行政许可等方面的限制,让失信的纳税人承受不守信用付出的巨大代价。

篇2: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任务、作用,其基本构架已逐步形成共识,但在建设思路、工作着力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就几个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信用体系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社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所以,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面临着信用建设社会基础薄弱和信用需求迅速增长的矛盾,需要同时解决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和商业信用风险防范两个层面的问题。

二、进一步明确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培育信用需求,促进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引导并推动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明确信用服务主体和行业的性质,以利于其健康发展。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信用信息的公共服务,制定相关法规,实行行业监管。在侧重发展信贷征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发展社会性的商业化征信服务。在征信服务主体上,既要严格市场准入,又要适度竞争,避免出现垄断现象。

三、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基础建设工作力度

篇3: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美国的Cagan.p(1958)首先运用现金比率法来测估逃税的规模,即二战后美国人们因为偷逃税而少申报自己的收入所占的比例几乎达到了向国内收入署所申报总额的23%;[1]英国的道尔顿(1969)认为租税的本质之异于政府其他收入者,即在纳税人与政府间无直接的同等交换物存在;[2]威廉·配第(1981)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3]日本北野弘久(2001)认为,若不将信用法则引入税务行政理论上就肯定会产生违法行政(违反租税法律主义);[4]英国的西蒙·詹姆斯(2009)提出应提高失信成本,主要通过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诚信激励机制来实现。[5]

(二)国内研究状况

邹自钦(2002)认为税收信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道德层面上能指引并评价人们的行为;[6]于凤丽(2004)从纳税环境的角度分析得出,强化诚信纳税,需要征税、纳税和中介机构三方共同努力,才可以营造良好的税收信用环境;[7]马征(2006)认为,税收信用体系要想尽快完善,必须要加大宣传与监督,我们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传媒来达到目的;[8]王志荣(2007)从纳税人的角度重点研究了税收契约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诚信纳税所必须具备的良好观念和制度基础;[9]孙杰(2012)在借鉴美国、加拿大税收信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构想,以实现依法治税、以德治税;[10]蔡昌(2014)重点研究了导致税收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认为税收信用治理方式要多元化、多边制。[11]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据研究表明,早在上世纪中叶,国外学者就对税收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并就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即将税收信用的概念投入到税法中,辅之以内涵丰富的税收信用评估体系,由此完善税收信用法律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税收信用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税收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税收信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希望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最终能完善我国的税收信用管理机制,提高纳税人的信用水平。

二、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意识淡薄,阻碍税收信用建设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指标的“经济人”在商品经济时代随处可见,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些经营者为了盈利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偷逃税款,如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制造假账、虚列成本等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全部财政收入的份额不到5%,而国外一般都在29%到31%之间,这说明在我国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把纳税问题看得很重要。另一方面又向税务干部寻租,以求庇护。少数干部经不起诱惑,狼狈为奸。虽然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整个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经济造成的恶性影响却是无法弥补的。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制约税收信用发展

首先是没有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征税、纳税及用税信息不公开;各个地方政府的税收制度也各不相同。然后是现下的税收法律及信用制度已经明显滞后于现实需要,不能与时俱进。最后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惩戒违反税收行为的治理体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突击检查,缺乏规范性。富人偷逃税现象屡见不鲜。财产申报制在我国成了所谓的廉政制度,是对国际惯例的亵渎。我国对工资外收入———偷逃税的主要部分,缺乏管理,因为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综合申报制度。再有,很多经济活动都是现金交易,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加以限制,税务机关很难找到真实的征税依据。

(三)参与者分工不合理,影响税收信用发展

从征税部门而言,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互脱节,直接影响了治税的质量。少数税务机关和干部把管理看得比服务还重要,自比如旧中国的“老爷”,税务机关俨然就是旧时代的“衙门”了,这一恶劣现象严重暴露了征税部门体制的缺陷;从用税部门而言,预算只是徒有其表,在具体用税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资金使用情况不公开,使用效率低下,特别是一些不必要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与老百姓对公共产品的预期心理产生巨大反差。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干预执法,越权审批减免税,严重影响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三、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税收信用管理法律体系

1. 重视税收基本法在税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税收信用立法体系。

首先,为了严格惩戒市场经济中的失信行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税收基本法的外部构架,即对失信现象的界限划分、惩戒的具体方式以及惩戒的程度。其次,税收立法力度加大化,税收立法级次提升化,税法权威、税收立法信用提高化。

2.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税号和社会保障号合一是世界通行的做法,除了出于好记的原因还有更深刻的意义,这象征着因为你向政府、向国家纳税,所以政府向你提供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其实这种税务代码制度在西方国家早就普及了,即国家为每个人编制一个唯一性、终身性的税号。由于我国具体国情,这种税务代码制度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鉴于它对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创造性意义,我们应该继续推进它的覆盖面,以便互联网技术能更好地管理个人贷款、偿债、纳税等情况。此外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和宣传也很重要,围绕着信用原则,建立社会道德评价标准,规范一切社会行为。

3. 建立税收失信处罚机制

纳税人的行为应与自身的信用等级直接挂钩。若纳税人过去有偷漏税等违法犯规的不良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他的信用等级,并且不能以任何物质利益来替换这种损失。同时可以延长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的考察期,因为他们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转为正常信用等级的话,极低的惩戒代价会让其他人钻法律制度的空子,不利于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另外对于征税机关没有及时公布税收信息,或税收信息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纳税人可以利用媒介工具,促使征税部门的征税、用税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二)建立健全纳税人信用评估体系

1. 建立个人税收信用制度

美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为公民编制独一无二的税号,统一的税务代码制度对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目前我们也建立了统一的个人信用实码制,即社会保障号、身份证号和税号“三合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相当于是每个人都拥有了第二个身份证和经济护照。一旦纳税人具有偷漏税等不良纳税行为,其纳税信用等级就会立刻被降低。最显著的优点就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建立税收信用中介机构

发达国家在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视中介组织的调控作用,这为改善我国的税收信用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企业和个人资信方面的具体资料的掌握、剖析和评估,确保反映其信用的实际状况。要大力发展民间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这一“第三只眼”,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为建立健全税收信用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 建立税收信息管理网络体系

目前内部连接基本属于封闭状态的税收信息管理网络只能满足税收征管的一般需要,由此产生的“信息短路”现象,必然造成信用的失真。如今税收征管层次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其需要,开放性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在未来的税收信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实现信息普及化和网络直接控制。利用媒介或互联网数据可即时查询得知。这样客户在业务上能很快做出明智的选择,税务、海关、银行、保险等部门也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纳税人再次失信。

(三)建立和完善征税人信用制度

我国偷税漏税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根本确是征税部门没有尽职尽责,不但没有尽到服务纳税人的职责,反而大多以“税老大”相称。

首要任务是从征税人的观念入手,加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并杜绝政府官员不良作风,建立一种相对轻松的合作式的税务管理,更易于提高效率和实现征收目的;其次,在征税过称中要严格执行责任制度,权力责任一一对应,可以以书面形式明确每个执法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合理分工,最终实现责权统一;然后,要严格加强对税务干部违法惩罚力度的管理。处罚力度大了,税务干部就会减少设租,纳税人的寻租活动也会大大减少;最后,按时纳税虽说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义务,只有在征税部门合法征税,并合理用税的情况下才能提高纳税人对其的信任度。要保证其合法性,除了规范执法程序、加强内部监督以外,还要完善法律救济、强化外部监督。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排除行政权力干扰的真正法治意义上的司法救济。税收行政部门内部的制度划分的越严格,司法机关执法的自由度越高,税务机关利用职权、占取纳税人利益的机会将越少,这样税收信用在纳税人心中的份量也就越高。

(四)建立和完善用税人信用制度

第一,用税公开化。严格监督政府征税的全过程,跟踪调查税收使用情况,让纳税人对税收的最终用途了如指掌。

第二,用税高效化。集中力量干大事。要坚持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所建基础设施要最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第三,用税规范化。贪污腐败造成的损失最终还是要由纳税人交纳税款来弥补,贪污腐败行为会造成社会公众利益的大量流失。为了保证纳税人的合法利益,我们必须要严惩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保证税款规范使用与安全,实现为纳税人服务的愿望。

第四,用税合理化。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纳税人在公共产品的供需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用税人必须以公共利益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纳税人心理失衡,根本原因是公共服务产品有缺陷,因此根本对策是依法用税。

总之,税收信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意识是关键,如何加强纳税人、征税人和用税人这三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奖惩结合,本文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税收信用缺失导致的不良影响,保证经济的稳健运行。

摘要:中国自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始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税法宣传不够深入、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之外,个人信用制度的阙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加强税收管理制度的建立首先应加快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税收信用,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Cagan.p.The Demand for Currency Relative to the Total Money Suppl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6(1958)302-328.

[2]道尔顿.财政学原理[M].周玉津,译.台湾:正中书局,1969.

[3]威廉·配第.政治算数、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北野弘久.税法学原理[M].陈刚,杨建广,等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5]西蒙·詹姆斯.税收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邹自钦.试论税收信用[N].北京:中国税务报,2002-02-10(02).

[7]于凤丽.优化环境.诚信纳税的必由之路[J].税务研究,2004(4):77-78.

[8]马征.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与建立征信国家[J].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10).

[9]王志荣.以税收契约为逻辑起点看诚信纳税[J].税务研究,2007(1).

[10]孙杰.完善我国税收信用体系的构想[J].2012(4).

篇4:关于我国人才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人才 信用体系

一、人才信用体系的解构

人才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子系统,也是整个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的子系统,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主要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才信用法律制度、人才信用机构、人才信用工具和人才信用教育的有机统一体。它通过整合与人才信用建设相关的社会资源,激励守信行为并约束失信行为,引导信用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交易行为的有序开展,从而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社会机制。

一个完整的人才信用体系是由人才信用规范体系、人才信用组织体系、人才信用工具体系和人才信用教育体系组成,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人才信用规范体系是整个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其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规范、约束市场主体的具体行为。人才信用组织体系是人才信用系统的核心内容,它由各种人才信用征信机构组成,其作用在于为人才管理提供相关的社会化信息服务,通过科学的人才评估,激励人才的健康发展,促进人才在市场中的合理流动,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才市场运行秩序。人才信用工具体系是人才征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设施、标准和方法的集合,它是人才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技术支撑和载体。人才信用教育体系则是通过人才信用知识的宣传和研究,营造整个社会的人才信用意识氛围,同时培育从事人才信用工作的专业人员,为人才信用体系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人才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1.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备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人才信用方面的规定较少,缺乏相关的专门的法规、法律来调整人才信用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明确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对征信主体、征信范围、信用评价标准和征信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人才失信行为也没有相关的惩罚方式和力度要求,甚至对信用产品报告如何规范的条例都没有。许多人对一些人才信用中介机构所提供的信用记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产生了怀疑,还有人认为个人工作业绩涉及个人隐私,将其公开,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这些社会反响均表明了信用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依据和行业监管机制。

2.信用中介组织数量不足且水平较低

我国虽已现专门从事人才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但其数量十分有限,远未达到人才信用体系所需的基本要求,而且其运作不够规范,对征信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普遍不足。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大多仅限于信用报告的初级水平,各家信用中介机构还不能出具独立的、市场能够普遍接受的信用评估结论和建议。一些信用中介机构,因初期发展资金不足、规模较少、运营模式限制,再加上我国个人征信数据高度分散且信用记录相对稀缺,其所依赖的信用数据库还远未达到与其需要相匹配的范围与规模。因此,人才信用机构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信用工具系统缺乏必备的技术支持

在人才信用体系建设中,个人征信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用报告的格式、个人信用等级评估指标以及征信数据库建设、信用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涉及标准化问题。我国还缺乏一套统一的人才征信行业的技术标准。目前,各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的评估自成体系,重复操作,彼此之间难以衡量,导致不同机构做出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可比性不强,不利于人才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工作,更谈不上国际接轨了。此外,一些征信机构在进行人才信用评估时设置的指标变量不科学,致使评估结果失真,甚至存在严重的歧视问题。

4.信用文化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近代市场经济不够充分,长期使用计划经济体制,信用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整个社会的信用观念偏于保守,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迷失现象较为普遍,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还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信用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三、人才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及措施

社会对人才诚信产品有较强的市场需求,然而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的诚信服务产品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诚信体系的建设问题令人关注。人才诚信体系应是在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托现有的人事档案,归集公共信息记录(包括有关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和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记录),建立人才业绩诚信档案。采取“政府平台+市场中介”的复合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四个子体系的建立着手,推动人才诚信体系建设。

切入点一:法规制度体系

人才信用体系的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其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虽然国家《征信管理条例》还未出台,但为使个人征信行业在合法框架下运行,应根据现实情况和征信行为中的问题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信息公开、征信范围、使用原则、消费者权益等重要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制定有关失信惩戒的法律规范,对个人失信行为形成牵制约束,进而缓解隐藏着的法律与道德风险,促进人才征信评估工作的全面推广。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在公务员招聘、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带头使用个人征信产品,扩大人才信用报告的适用范围,培育征信市场。

切入点二:技术支撑体系

人才诚信体系需要高效运行的技术体系来支撑。以人才业绩档案为依托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是人才诚信体系的核心和根本,它是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归集、整合和挖掘的技术平台。基础信息库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信用产品的质量和征信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人才诚信体系应改革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建立电子化的、动态的人才业绩档案。可以由人事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法院、银行、劳动、教育、科技等部门。建立联合征信平台,建立人才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制定统一的人才信用报告的格式、人才资质认证、人才信用等级评估指标等技术标准,为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提供基础性技术保障,提高信用产品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各部门信息数据库的无缝衔接,为实现跨部门数据的查询和比对奠定技术基础。

切入点三:组织复合模式体系

人才信用组织体系的建设有三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是:欧洲的公共人才信用模式、美国的公司制人才信用模式和日本的会员制人才信用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人才信用组织的体系建设可以采用公共人才信用模式和公司制人才信用模式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即“政府平台+市场中介”模式。这种模式以民营的人才征信机构为主体,政府的公共征信系统为补充,二者同时存在,在各自范围内发挥作用,共同构成人才信用组织体系的有机结构。在政府建立公共人才信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民营征信机构就可以将来自公共平台的数据和来自其他数据源的数据相合,进行数据的深加工,然后根据市场的要求,形成面向客户终端的信用产品。民营征信机构可以通过对信用信息的深加工和创新服务来竞争并且获得利润。

切入点四:多层文化教育体系

要改变我国信用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诚信文化和道德教育,加强公民的诚信教育,营造浓郁的社会诚信氛围,加大对失信行为的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真正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监督机制,建立全面的人才信用教育体系。完备的信用教育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学校信用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开设人才信用教育课程,将其整合到现有的教育体系之中,形成完善的人才信用基础教育体系。二是社会信用教育体系,主要是利用各种公共和民营的信用教育机构及组织,面向全体公民,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教育轮训,教授相关的人才信用知识。三是以电视、纸质传媒、广播、互联网等为主的舆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名家.信用:现代化的生命线. 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2

[2] 彭剑峰.聚焦中国人才市场:基本问题与矛盾.中国人才[J],2003,1

篇5: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浅谈

一、我国信用体系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比较困难的原因

(1)信用法律法规缺失。信用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就很难有效实现,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金融有关立法非金融有关立法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方面的法律框架和系列法规,对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和管理的权利与义务没有作出法律规定,这使得整个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领导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建设不到位。

(2)信用管理部门分散。目前,全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没有制订一套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缺乏对各领域,各地区信用信息整合的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形成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对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信息整合的合力,存在着多头建设的问题。

(3)信用标准规范模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各地的信用评级的统一化本身就带有不公平性,怎样把握才能恰到好处,这更增加了统一标准的难度。

(4)信息发布共享障碍。

2.信用体系缺乏会导致各个方面出现问题

(1)从企业来说,信用缺失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间诚信水平低甚至诚信失常,会使交易过程中契约的有效性时刻面临挑战,让快捷现代化的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受到限制,阻碍贸易的扩大,企业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窄。

(2)从金融环境来说,信用缺失加大了金融风险。

(3)从社会来说,信用缺失使道德失范,影响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体系形成强大冲击,还会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影响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信用缺失使经济秩序混乱。

二、着力建设我国的信用体系,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1.从根本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的三维制度模式

(1)将道德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首先应是讲信用,无论是法人主体或公民个人,都应树立守信的公众形象,树立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意识。

(2)以产权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3)以法律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保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以比较完备的行政管理规定的形式颁布,尽早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制度框架;抓紧研究,出台与社会信用直接相关的基本法。

2.此外应注意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巨大作用

(1)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与规则要靠政府。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与规则的核心形式是相关的立法和执法。法律法规起草的主体,是政府授权的有关政府机构和部门,通过大量的立法调研起草法律草案,并依据相关的规定进入立法程序。

(2)政府在促进并实施征信数据的开放,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做出努力。在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实施对相关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开放。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4)加强对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是很重要一个角色。

(5)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

参考文献:

篇6: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民建中央等党派和部分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提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命脉,信用体系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兴衰成败。为此,全国政协将该提案列为重点办理提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承办,并组成了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参加的联合调研组。6月3日至10日,调研组赴上海、湖南两省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情况如下:

一、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进展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普遍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制定规划、完善法规、促进信息集中共享、建设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等方面,明确了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分工,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方、各部门把信用建设作为推动行业和地方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完善法规、制度、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和信息公开,加强政务协同,推动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建设联动机制,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初步显现。总的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成效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信用体系建设“可从信贷信用征信起步”的指示,于2006年建成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该系统由政府主导,全国联网,统一管理,全部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央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包括信贷信息、部分企业和个人的欠税、欠薪、欠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费用、欠缴电信费用等非金融领域负债信息,以及行政处罚和法院民事案件判决等信息;与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数据库联网,实现了个人身份信息和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真实性的在线核查。目前,该系统已分别为1600多万企业和6.5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实现了商业银行之间关于借款人的信用信息的共享;并已逐步依法为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政府采购、公务人员录用、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等提供查询服务。截至2009年6月,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分别为14.5万笔和70万笔。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运行,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在防范信用风险、提高信贷市场效率、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方面作用显著。

(三)行业信用建设逐步推进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逐步将企业和个人在产品质量、环保、社保、外汇等领域的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商业银行对在上述领域受到违规处罚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发放上从严控制,提高了相关部门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力度,也增强了企业和个人在上述领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逐步推进了行业信用建设。一是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各行业的规章制度,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执法力度,加大违法违规、不诚信的成本。二是各部门加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归集行业信用信息,如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依托“金信”、“金关”、“金质”等工程的建设,加大建设本部门信

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推动纳税诚信、产品质量诚信和合同履约诚信的建设。三是质检、海关等部门加快实施信用分类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四是探索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加强信息比对和交叉稽核,推动联合监管。

(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部分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对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一是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了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牵头部门,落实了工作职责。二是探索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一些地方根据需要,制订了本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规范信用信息公开、归集和使用的规章。截至2007年底,全国15个省(区、市)出台了18部与信用信息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规章。三是促进信息共享。湖南等省(区、市)建立了由当地人民银行、工商、公安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各部门掌握的政务信息,对信息共享机制进行探索。

发展征信市场,推动信息公开和共享,以市场化的手段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从事信用登记、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近200家,除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政府主导外,其余均为市场化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上覆盖机构和人口数量最多的信用登记类机构。一批评级机构具备了从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和企业债、金融债、结构融资债等长、短期债券信用评级能力,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公信力。2007年—2008年期间,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上分别为753、377和23家次债券的发行提供了评级,融资额达36405.6亿元。在信贷市场上,对借款企业的主体评级业务稳步发展,2005年—2008年期间,评级机构完成信用评级业务18万笔,促进了企业融资,提高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三定”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市场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制度,在保护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合法权益的同时,规范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推动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形成社会诚信风气的作用初步显现

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信用建设的重大意义,信用环境、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企业或个人信用状况的主要依据。部分地方政府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升到事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不少企业已将信用内化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湖南三一集团明确提出,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服务的基础就是信用;越来越多的个人信用意识明显提高,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个人主动查询自己信用报告的数量从2006年的97人次迅速上升到2008年近28万人次。同时,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部分企业和个人主动归还欠税、欠薪、欠款等,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行为和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信用缺失依然比较普遍。“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风气还没有蔚然成风;合同违约、偷税漏税、债务拖欠、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失信的社会成本依然很低。由于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这些消极现象,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企业甚至国家的形象,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目前,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严重制约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征信体系建设法律制度不成体系,层次不高,以规章为主,各地区信用规章的内容差异较大,全国缺乏统一性。二是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等一些与信用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缺失。三是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管理征信业”的职能缺乏法律支撑。

(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尚未出台。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要求尚未明确;各部门、各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缺乏有力的指导;行业信用建设和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分工、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总体投入不足与地方重复建设、信息封锁与信息滥用等问题同时并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标准规范。

(四)行业内与行业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一些行业缺乏集中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分散,没有形成行业内的信息共享机制,对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绝,严重影响了行业信用建设。跨行业的信用共享和信息交换更是缺乏,行业间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在某一行业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在另一行业享受优惠待遇甚至被“评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有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以本部门、本地区掌握的信息为基础,自建地方的信息系统,形成地区间的信息孤岛,不利于数据集中统一和信息共享,也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政策建议

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务院明确要求:面对新的形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协调,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具体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个人立身之本、企业发展之基、国家兴旺之道。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应进一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一是加快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等征信法规的出台。以立法形式明确各方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强征信监管,明确征信机构及业务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征信市场健康发展;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尽快启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三)成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来切实推动落实。建议成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统筹协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拟订重大政策措施,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等。

(四)加快“金诚工程”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显著成效充分说明,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对提高各行业的信用建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各部门、各行业都应加快建设这样的系统。为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加快“金诚工程”的建议,其主要内容

就是推动各部门建设全国集中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集中存贮本行业所有市场主体违法违规受处罚等行政执法信息,在行业内纵向共享的基础上,依法实现部门间的横向共享,为各部门行政管理和行业信用建设服务。同时,依法加强向社会的信息公开,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金诚工程”意义重大,应当将“金诚工程”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并在制度、机构和资金投入上予以保证。

(五)积极促进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应从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和资金安排等方面,保证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保证该系统能够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的征信服务,充分发挥该系统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快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用评级市场,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做强做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监管,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框架,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树立征信机构的公信力,切实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推动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加快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和农民的信用意识,以信用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建立电子化的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档案,开展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评价(评级或评分),结合资金支持和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支持,提高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满足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培育新型的中小企业、农村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的关系,促进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七)加强宣传教育

篇7:关于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张丰华

食品安全问题,是党和政府,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正因为如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是个十分艰深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除了必须理顺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专项整治工作外,抓好源头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而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则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是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贯穿于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个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主体,才能激励食品行业的各个层面、各个个体讲信用、守信用。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通过食品信用综合评价即根据国际通用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依据质量保障机构和社会监督机构提供的食品质量信誉度建立奖惩考核机制,便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包括行政处罚记录、社会信誉度、行业资格审查、生产销售记录台帐、质量检验报告单、食品质量抽检报告、职工健康档案、添加剂测量、客户投诉电话记录及处理和行业标准等。信用标准要以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将企业信用分成“诚信企业(A)、较诚信企业(B)、一般企业(C)、不诚信企业(D)”四个等级,定期发布,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奖励和退出机制。对于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如A级企业)可以在监督检查、年检换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如经严格、科学、规范的评定,设置“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扶植信用好的企业创名牌、占市场,做大做强;对于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如C级企业)则要加强监管,必要时采取降级和限期整改措施;特别是对信用等级极差的违法违规企业(如D级企业)要实行严厉惩戒,可以采取强制退市措施,确保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样不仅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行政监管效率,而且能实现食品企业公平竞争,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规则,又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

二、强化监管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

企业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以此为出发点,就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企业要实现追求利润的目的,必须以诚信为基础,提高食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提高社会的可信度。要实现社会诚信必须达到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和食品企业的诚信。食品监管部门的诚信代表着政府诚信,具有社会公信力,在促进企业发展中作用很大。政府的诚信表现为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打假保优。因为食品监管部门是国家设置的专门用于监管食品安全的执法部门,既有法律支持,又有监管技能支持,对于保护合法经营者诚实守信行为,惩戒欺诈失信行为即打假扶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强化食品监管是实现企业诚信和企业价值统一的最有效形式。通过有效监管使诚信企业从中获利,实现对食品产业的扶优扶强,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

三、人民群众参与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因此,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通过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不讲信用者在社会生活中付出惨重的代价,到处受到舆论的谴责。考察食品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否诚信,食品企业是否诚信,群众心中最有数,最有发言权。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群众接访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还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执法回访活动,让人民群众发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然新闻监督和人大、政协、纪检的监督也不可忽视,只有把食品监管部门纳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逐步暴露不足,兴利除弊;只有把食品企业置于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范畴,才能起到规范行为,震慑违法活动的作用。

四、加强法制建设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食品监管法制建设是促进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的法律保障。因为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行政,公平、公开、公正,才能规范社会秩序,才谈得上建立诚信机制。如果徇私枉法,执法不公就会使诚信毁于一旦。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处于改革之中,食品监管因法制不健全而导致多头执法(有的环节重复执法,有的环节成为监管盲区),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这从客观上给食品监管事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食品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已箭在弩上,势在必行。我们常说,行政执法中,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监管执法活动,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而只有增加行政行为透明度,使广大食品从业人员了解、熟悉食品监管法律法规,才能有助于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其诚信度。同时,通过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可以增强监管行为的透明度,对于防止执法的随意性和滥用自由裁量权,反对行政执法中的腐败行为也大有裨益。因此,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执行好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推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和措施,以此不断加大“政府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成本,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关于完善税收信用体系的思考

税收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集中表现。税收政策得当, 税负公平, 管理到位就能发挥其组织收入、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的作用, 进而有效化解与之相关的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稳定。当前, 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税收流失问题。纳税人信用的缺失是造成税款流失、税源监控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我们在完善税收法制的基础上, 通过信用的约束方式, 优化征纳双方关系, 规范税收环境, 理顺税收秩序, 通过对于信用体系的运行培养来管理、引导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 不断提高其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

解决纳税信用的缺失问题、建立完善的个人纳税信用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提高征管质量, 降低征收成本

与法律相比, 信用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维护交易秩序的机制。税收信用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税收征纳行为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 保证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 减少税务纠纷,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税收信用还意味着涉税行为主体对税收制度的忠诚和对义务履行的承诺, 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或遵从法律, 使制度或法律实施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从而大幅降低制度执行费用或法律遵从成本。

(二) 提供收入信息, 体现个人信用

个人纳税状况和个人信用度有关, 国外一些国家有非常好的信用体系, 依法纳税可以提高信用程度, 完税状况好的人容易获得社会的信任。今后, 个人的每一张完税凭证很可能成为继个人存折后, 最重要的个人资信证明, 因为“信用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 则意味着失信于整个社会。从北京市目前的状况看, 个人纳税情况已经开始应用于个人信贷、出国、理赔、住房申请、人才引进、居住证的办理等领域。例如个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衡量申请者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两个指标分别是个人收入水平和信用程度, 个人完税凭证可以证明前者, 也可证明后者。

(三) 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公共资源

当我们的社会实现成熟的个人纳税信用体系后, 个人在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 就不用在单独提供自己的纳税信息, 不仅方便个人, 而且提高了信息使用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纳税信息的真实性。目前, 我国社会使用信用信息的意识薄弱, 信用记录、交流的机制匮乏、手段落后。信用信息的需求者不能及时掌握所需的信用信息, 导致信息的极度不对称, 信用信息的供给者也不能按照要求准确供给, 使大量信用信息闲置, 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税收信用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与纳税人之间既是法律确定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也是经济利益上的信用关系。用税信用的确立, 将以非正式规则的形式约束政府部门的支出行为, 促使其做到诚信用税, 税尽其用, 是每一分钱的财政支出都取得最大的效用。同时, 政府也会将财政支出的方向、效果向社会公开, 从而征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最广泛的信赖和支持。

(五) 对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议与设想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自2003年初评开始, 至今有8年的历史, 税务部门一直在对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做尝试性的工作, 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 但税收信用体系建立的研究在我国基本上很不完善, 主要是由于目前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管理的手段还比较落后, 它需要我们从立法、执法、诚信机制的建立和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在实践中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

(一) 加快国家专门信用立法工作, 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法律是信用市场平稳运行的保障, 是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的屏障。虽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但社会信用体系不可能单纯地建立在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之上,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在对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管理的整套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 都高度重视信用立法。如美国建立了诸如《联邦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债务征收实施法》、《平等信机会法》等一系列法律, 有效地保证了信用制度的实施。

(二) 严格依法治税, 加大税收执法检查监督力度, 有效规范执法行为

税收信用体系建设, 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税收执法体系, 建立执行信用机制。一是明确岗位职责。要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等各个工作环节中, 明确部门和个人工作职责, 加强执法岗位责任制考核。二是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的不适当应用和执法随意性。三是要进一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 严格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增强税务人员执法责任心, 尽量避免“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弊病。

(三)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加大失信成本, 促进诚实守信

目前, 对于失信者的惩戒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失信者所付出的代价不足以平衡所得到的实际利益的好处, 需要加大失信成本。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企业信用的日常管理。在已开展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 做好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后续管理。对企业或者个人在纳税信用上有不良记录时, 在税收征管系统中自动划转为“纳税信不过企业”或者直接降低信用等级。同时将这些企业纳入重点监控对象, 并在发票另购等环节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二是建立失信纳税人公告制度。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工具公布失信纳税人“黑名单”, 或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供公众随时查询, 或以合法的形式向合法的用户传播其交易对象的不良信用记录, 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三是进一步推进税收信用的社会治理。与工商、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进一步扩大范围, 在信用等级评定以及管理上进行联合操作, 与对失信者的经济类、行政类惩罚。

(四) 加强税款使用信用建设, 严格依法用税, 取信于民

纳税人缴纳税款不仅是税收强制性作用的结果, 也是纳税人出于对国家的信任所带来的效应。没有这种信任作为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种纯强制性的税收法律都难以在实践中贯彻实践。因此, 政府要在工作中巩固纳税人的这种信任。一是加大税收的社会意义的宣传。不仅要强调税收“取之于民”, 还要突出税收“用之于民”的方面, 从税款使用效益角度, 是纳税人明白税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宏观和微观效益, 从而取得纳税人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二是增加税款使用的透明度。要加强税款使用信息的披露工作, 在提高用税透明度的同时提高公共产品质量, 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让纳税人真正感觉到“物有所值”。三是大力惩处贪污腐败行为。保证税款安全。贪污腐败造成的损失归根到底由纳税人负担, 故保证税款合理使用与安全, 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纳税人的合法利益。一种让税款在无形中消失的做法, 难以使纳税人树立自觉、诚信纳税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Z].2003-07-17

[2]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管理暂行办法[Z].2008-10-09

[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Z].2005-12-31

上一篇:a类企业申请下一篇:四好少年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