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通病大全

2022-12-29

第一篇:建设工程质量通病大全

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大全

砼质量预防、整改方案

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我单位施工的XXXXX A地块各楼号进行墙柱模板拆除后的质量检查。发现墙体垂直度存在偏差,个别剪力墙、梁部位涨模、漏振,个别现浇板面漏筋,并对工程质量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项目部进行了整改,并采取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个别砼墙柱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

1、原因分析

(1)模板支设不牢固,砼振捣时产生位移,个别处涨模产生的位移。 (2)放线时误差较大,没有认真校正和核对,或者没有及时调整,积累误差较大产生的位移。

2、预防和整改措施

(1)模板固定要牢固,检查时要用手锤敲击,当模板发出清脆的刚音时,可以定位固定牢固。

(2)定位控制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要及时调整误差,消除误差积累,并及时检查核对,确保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3)模板应稳定牢固,拼缝严密,无松动,螺栓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中发生位移。

(4)浇筑砼时,看模人员责任明确,发现模板变形或位移时,及时纠正。

(5)针对墙体位移造成的墙体垂直度偏差,剔凿后用磨光机磨平。 (6)细小的波浪纹,在后期装饰施工中找补。

(7)内墙做法为7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7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找平扫毛;7厚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赶光。若墙体垂直度超出规范10mm,在墙体抹灰时,用保温抹面砂浆找平10mm。

二、蜂窝孔洞:砼局部酥松、浆少、石多,石子之间有孔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原因分析

(1)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均匀

(2)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没有配合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而漏浆漏振造成蜂窝。

2、预防和整改措施

(1)浇筑过程中要检查砼的和易性

(2)模板拼缝要严密,加固要牢固,缝隙堵严,墙柱根部用50-100m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浇筑

(3)蜂窝较小的,将要脱落式的松散部分,凿除后清水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标号的细石砼或1:2水泥砂浆修补。

(4)蜂窝较大时,尽量剔成喇叭口,外大里小,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支好模板,再用高一标号的细石砼修补。

三、个别剪力墙涨模、漏振

1、原因分析

(1)模板支设不牢固,砼振捣时产生位移 (2)砼浇筑时,振捣人员未施工到位

2、预防和整改措施

(1)模板固定要牢固,检查时要用手锤敲击,当模板发出清脆的刚音时,可以定位固定牢固

(2)浇筑砼时,看模人员责任明确,发现模板变形或位移时,及时纠正。 (3)定位控制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要及时调整误差,消除误差积累,并及时检查核对。

(4)墙板增加水平支撑,梁底增设立杆支撑

(5)剪力墙漏振部位,剔除松散石子达到砼密实处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高一级细石砼灌注

四、现浇板面漏筋

1、原因分析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6)钢筋绑扎时,由于垫块过高;砼浇筑时,找平面不平,标高控制不到位;

(7)砼浇筑时,钢筋踩踏翘曲严重,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2、预防和整改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

(2)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4)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

(5)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6)架空马道,避免钢筋踩踏;

(7)严格控制标高,随打随抹时,测量标高,严控管理人员检查力度 (8)表面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2013年10月12日

第二篇:工程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路基填筑

1、 填方出现弹簧土 (1)、预防措施

a、 压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

b、 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腐殖土、泥炭土、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c、 填方区设排水沟排走地表水,地下水降至基底0.5m以下。 (2)、治理方法

a、 用干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弹簧土中,降低土的含水量。 b、 将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范围,再压实。 c、 将弹簧土挖除,换土回填压实。

2、 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预防措施

a、 选择符合要求的填土。

b、 控制填土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偏差不大于±2% c、 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实、使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d、 加强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2)、治理方法

a、 换土回填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压实加固。

b、 翻松、晾晒、风干土层或均匀掺入干土及其它吸水材料。

c、 当含水量小或辗压机具能量过小时,增加压实遍数或改用大功率压实机械。

二、错台跳车病害

1、预防措施

a、 台后填土与桥台砌筑协调进行。

b、 填土区基底压实,如压路机使用困难则采用小型手推式电动振动打夯机。基底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c、 填料选用岩渣或级配砂砾土,岩渣最大粒径小于12㎝,含泥量小于8%,压实后的3干密度不小于2t/m。级配砂砾土的级配由实验室试验确定,砾石最大粒径小于10㎝。含泥量不超过30%,碾压后密实度在96%以上。

d、 台背填筑前在土基上设置泄水管或肓沟。并将其引出路基之外。

e、 填土分层夯实,每层松土厚度20~30㎝,夯4~5遍,夯实后厚15~20㎝,使密实度过到90%以上,并作密实度测定。填土与路堤搭接处挖成台阶形。

f、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自台身起,底面长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顶面长不小于2m。

g、 肓沟施工注意事项

①、肓沟所用填料洁净,无杂质,含泥量小于2%; ②、各层填料层次分明,填筑密实

③、分段施工,当日下管填料一次完成。 ④、滤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有孔混凝土管。

⑤、滤管基底用混凝土浇筑,并与滤管密贴,纵坡均匀,无反向坡。 ⑥、滤管安装完毕,将管内砂浆残渣、杂物清除干净。

1

2、治理方法

设置桥头搭板。桥头搭板设置较大的纵坡i2,i2符合下列条件:10%≤i2- i1≤15% (i1为路线纵坡)。搭板的末端顶面与路基底面平齐,前端顶面留有路面面层的厚度。

在通行车辆一段时间之后,开挖台后填土至搭板底部高程,压实、浇筑搭板和枕梁。

三、碎石挤密桩

1、桩身缩颈 (1)、原因分析

a、 原状土含饱合水再加上施工注水润滑,经振动产生流塑状,瞬间形成高孔隙水压力,使局部桩体挤成缩颈。

b、 地下水位与其上土层结合处,易产生缩颈。

c、 流动状态的淤泥质土,因钢套管受较强振动,也易产生缩颈。 d、 桩间距过小,互相挤径形成缩颈。 (2)、预防措施

a、 要详细研究地质报告,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b、 每根桩用浮漂观测法,找出缩颈部位,计算出桩径,便于采取补救措施。 c、 套管中应保持足够的灌石量,至少有2m高的石料(用敲击桩管确定管中石料部位)。 d、 采用跳打法克服桩相互挤压现象。 (3)、处理方法

a、 控制拔管速度,一般为0.8~1.5m/min。要求每拔0.5~1.0m停止拔管,原地振动10~30S(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质,选择不同的拔管速度),反复进行,直至拔出地面。

b、 用反插法来克服缩颈。可分为:

①、局部反插:在发生部位进行反插,并多往下插入1m。

②、全部反插:开始从桩端至桩顶全部进行反插,即开始拔管1m,再反插到底,以后每拔出1m反插0.5m,直至拔出地面。

c、用反复打法克服缩颈。可分为:

①、局部复打:在发生部位进行复打,同样超深1m。

②、全复打:即为二次单打法的重复,应注意同轴沉入到原深度,灌入同样的石料。

2、密实度差 (1)、原因分析

a、 土层过软或地下水位较高呈流塑状,桩间土强度增长达不到设计要求。 b、 碎石灌量小于设计灌量。 c、 产生局部缩颈或断桩现象。

d、 表层加固效果差,主要是上部覆盖压力小,土体加固时产生纵向变形。 (2)、防治措施

a、 认真分析地质报告,找出不密实的原因,以确定补救措施。

b、 用加密桩的办法缩小桩间距,一般为2.5d~3d(d为桩径或边长),采用梅花式布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每平方米范围内应有一根碎石桩。

c、 控制拔管速度同“桩身缩颈”的治理方法(a)。控制桩管贯入速度以增加对土层预振动。

d、 控制碎石的含泥量在5%以内,不得有有机物质掺入。

e、 控制施工注水量在灌料时注少量水,拔管时停止注水),或采用不注水而加大沉桩机激振力的办法。

f、 遵守成孔挤密程序,先外围后里圈,并间隔进行(跳打法)。

2

3、成桩偏斜,达不到设计深度 (1)、原因分析

a、 遇到地下物如大孤石、大块混凝土、老房基及各种管道等。 b、 遇到干硬粘土或硬夹层。

c、 遇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接处,造成桩尖向软处滑移。

d、 桩工机械底座放置的地面不平、不实,沉陷不均匀,使桩机本身倾斜。 e、 钢套管弯曲过大,稳管时又未校正。 (2)、防治措施

2a、施工前地面应平整压实(一般要求地面强度为100~150KN/m),或垫砂卵石、碎石、灰土及路基箱等,因地制宜选用。

0b、施工前选用合格的钢桩管,稳桩管要双向校正(成90角,用锤球或经纬仪),控制垂直度不大于1%。

c、放桩位点时,先用钎探找出地下物的埋置深度,挖坑应分层回填夯实(钎长1~1.5m),非桩位点可不作处理。

d、遇有硬粘土或硬夹层,可先成孔注水,浸泡一段时间再沉管,或边振沉边注水,以满足设计深度。

e、遇到地层软硬交接处沉降不等或滑移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采取缩短桩长,加密桩数的办法。

四、钻孔灌注桩

1、坍孔

(1)、现象: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造成钢筋笼放不到底,桩底部有很厚的泥夹层。

(2)、原因分析

a、 泥浆比重不够

b、 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c、 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坍塌。

d、 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进尺速度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过长,转速过快。 (3)、预防措施

a、 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 b、 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升高护筒增大水头。 (4)、治理方法 如孔口坍塌,先察明坍塌位置,将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

2、钻孔漏浆 (1)、现象:

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泥浆向孔外漏失。 (2)、原因分析

a、 遇到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

b、 护筒埋设太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会在护筒刃脚或接缝处漏浆。 c、 水头过高使孔壁渗浆。 (3)、防治措施

a、 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

b、 在有护筒防护范围内,接缝处可加以堵塞,稳住水头。

3、桩孔偏斜

3

(1)、原因分析

a、 钻孔中遇较大孤石或探头石

b、 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石倾斜处,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所受阻力不匀。

c、 扩孔较大,钻头偏离方向。

d、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e、 钻杆弯曲接头不直。 (2)、预防措施

a、 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条轴线上,并经常检查较正。

b、 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埋添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治导向架向下钻进。

c、 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发现主动钻杆弯曲,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或交换钻杆。

d、 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吊住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3)、治理方法

a、 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校直。 b、 在偏斜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4、缩孔

(1)、现象: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2)、原因分析:塑性土膨胀。

(3)、防治方法: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办法,扩大孔径。

5、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

(1)、现象: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 (2)、原因分析:

a、 堆放、起吊、运输没有严格执行规程,造成变形。

b、 吊放入孔时,钢筋笼不是垂直缓缓放下,而是斜插入孔内。 (3)、防治措施

a、 如钢筋笼过长,则分段制作,吊放入孔时再分段焊接。 b、 钢筋笼在运输及吊放过程中每隔2.0~2.5m设加强箍一道。 c、 在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保护层衬垫。

d、 将钢筋笼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并及时固定好位置。

e、 对在运输,堆放及吊装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应进行修理后再使用。

6、断桩

(1)、现象:成桩后,桩身局部没有混凝土或夹有泥土。 (2)、原因分析

a、混凝土较干,骨料太大或未及时提升导管以及导管位置倾斜等,使导管堵塞,桩身混凝土中断。

b、混凝土搅拌机发生故障,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中断时间过长。 c、导管挂住钢筋笼,提升导管时没有扶正。 (3)、预防措施

a、 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 b、 使用前检查混凝土搅拌机,或准备用搅拌机。 c、 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脱离混凝土面。 d、 导管扶正避免挂住钢筋笼。

4

(4)、处理方法:

a、 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可采用下列两种办法:

①、用钻机起吊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在导管内冲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 ②、迅速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重新下隔水球灌注。浇注时,当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再插入时,然后再少许提升导管,继续浇注混凝土,这样新浇注的混凝土能与原浇注的混凝土结合良好。

b、 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下中断时,如果桩直径较大(一般在1m以上),泥浆护壁较好,可抽掉孔内水,用钢筋笼(网)保护,对原混凝土面进行人工凿毛并清洗钢筋,然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

c、 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时,可用较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上钻孔,至断桩部位以下适当深度时(可由验算确定),重新清孔,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部埋入新钻的孔中,然后继续浇注混凝土。

五、砌石工程

1、现象:石块粘结不牢。

2、防治措施:

a、 严格按照砌石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撑推灰缝厚度。 b、 砌石作业前视石料质量和气侯情况,适当洒水润湿。 c、 料石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

六、钢筋工程

1、表面锈蚀

(1)、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存放离地面距离200㎜以上;先进库先使用,尽量缩短库存时间。

(2)、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除锈,盘条细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锈蚀严重的钢筋除锈后考虑降级使用。

2、混料

(1)、预防措施

仓库设专人验收入库钢筋,库内划分不同钢筋堆放区域,每堆钢筋均立标签挂标牌,标明品种、等级、直径、技术证明编号及整批数量等。

3、钢筋切断 (1)、预防措施

采用车架较长的运输车或用挂车接长运料;对于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装卸钢筋。 (2)、治理方法

利用矫直台矫直钢筋,局部矫正不直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

4、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1)、预防措施

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2)、治理方法

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

5、保护层不准 (1)、预防措施

5

a、 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数量是否足够。 b、 采取措施防止钢筋在混凝土振捣时移位。 (2)、治理立法

浇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

6、钢筋骨架吊装变形 (1)、预防措施

起吊操作力求平稳,钢筋骨架起吊挂钩点要预先根据骨架外形确定好,刚工较差的骨架可绑扎木杆加固,或用“扁担”起吊,骨架钢筋交点都要绑扎牢固。

(2)、治理方法

变形骨架在模板内或附近修整平复。

7、钢筋闪光对焊未焊透 (1)、防治措施

a、 适当限制连续闪光焊工艺的使用范围。 b、 重视预垫工作,掌握预垫要领。

c、 采取正常的烧化过程,使焊件获得符合要求的温度分布,尽可能平整的端面以及比较均匀的熔化金属层,为提高接头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d、 避免采用过高的变压器级数施焊,以提高加热效果。

七、混凝土工程

1、麻面

(1)、预防措施

a、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粘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b、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接缝严密,如有缝隙及时堵严,防止漏浆。

c、 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漏刷。

d、 混凝土严格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治理方法

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2、露筋

(1)、预防措施

a、 混凝土浇注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b、 固定好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 钢筋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 d、 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以防钢筋移位。

e、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或溜槽下料。 f、 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 g、 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 (2)、治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3、蜂窝

(1)、预防措施

a、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

6

b、 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c、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d、 混凝土分层捣固。

e、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 f、 掌握好每点振捣时间。

g、 浇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用清水冲冼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4、混凝土收缩裂缝 (1)、预防措施

a、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浇注时捣固密实以减速少收缩量。

b、 浇注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c、 混凝土浇注后,对裸露表面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化吹袭和烈日曝晒。

d、 在气温高、温度低及风速大时浇注混凝土,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 e、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2)、治理方法

a、 如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及时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来消除,再加强覆盖养护。

b、 如混凝土已硬化,可向裂缝内装入干水泥粉,然后加水湿润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

c、 对于预制构件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胶泥处理。

5、混凝土温度裂缝

(1)、一般结构、构件预防措施

a、 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b、 预制构件与台座或台模间以及重叠生产构件之间应涂刷隔离效果较好的隔离剂,以防粘结;长线台座生产构件,及时放松预应力筋避免构件温度收缩受到台座、台模、下部构件及预应力筋的约束而导致产生裂缝。

c、 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oC/h;降温速度不大于10 oC/h,并缓慢揭盖,及时脱模,避免急热急冷,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

d、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允许(25oC)范围以内。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基础部分早回填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

(2)、大体积结构预防措施:

a、 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或减水剂(木质黄酸钙、MF等);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90~180d),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b、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块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7

c、 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应采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加冰屑搅拌混凝土;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运输混凝土加盖防日晒,以减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d、 浇筑薄层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部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

e、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取分块分层浇筑(每层间隔时间为5~7d),分块厚度为1.0~1.5m,以利于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对较长基础和结构,采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的间隔后浇缝,钢筋仍保持连续不断,40d后再用膨胀细石混凝土填灌密实,以消减温度收缩应力。

f、 大体积混凝土内适当预留一些孔道,在内部通循环冷水或冷气冷却,降温速度不应超过0.5~1.0 oC/h。

g、 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抗拉强度。

h、 加强温度管理,混凝土拌制时温度要低于25 oC;浇筑时要低于30 oC。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度差不大于25 oC,混凝土本身内外温差在20 oC以内;加强养护过程中的测温工作,发现温差过大,及时覆盖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地降温,缓慢地收缩,以有效降低约束应力,提高结构抗拉能力。

(3)、治理方法

对表面裂缝,可以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水泥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对整体性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应根据裂缝可灌程度,采用灌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环氧、甲凝或丙凝浆液)方法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宽度不大于0.1mm的裂缝,由于后期水泥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铝钙等类物质,炭化作用能使裂缝自行愈合,可不处理或只进行表面处理即可。

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 锚固时预应力筋滑脱 (1)、防治措施

a、 锚具制作时,原材料应予严格检验,不得有夹渣、裂缝等缺陷。

b、 夹片铣分后应除去毛边、飞刺,并需打号。每个夹片都需有总套号及按顺时针排列的片位号。

c、 锚环内孔与夹片外锥面两者的锥度应保证一致。

d、 严格控制锚具的热处理,防止出现裂缝,特别是夹片爆裂。锚环经热处理后硬度控制为HRC32~37。

e、 安装锚具时,夹片应按编号顺序嵌入预应力筋之间,并保证锚具中心与预留孔道中心重合。当为曲线孔道时,锚环中心应向曲率中心方向偏移3~4㎜,以保证张拉时预应力筋位于锚环中央。

2、 先张法预制构件刚度差 (1)、防治措施

a、 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但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b、 保证台座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防产生倾覆、滑移、变形过大等情况。设计台座时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利用台面作为承力结构一部分与台墩浇筑成整体,可有效抵抗倾覆和滑移。

c、 减少摩阻损失值。

d、 蒸气养护应分为两阶段升温,第一阶段将温差(即升温的温度与张拉钢筋时的温度差)控制在20℃以内,待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7.5Mpa(钢丝、钢绞线)以上时,再进行第二阶

8

段升温。

e、 测力装置要经常维护和校验,以保证计量准确。 f、 经常测定预应力损失值。

g、 检查张拉设备,油压表是否失灵,指针是否弯曲变形,无压时不能回零。此外,千斤顶活塞摩阻力大,油泵或千斤顶漏油,均会造成张拉力不足。

3、 后张法构件孔道塌陷、堵塞 (1)、预防措施

波纹管壁应具有一定的承压强度,振捣时不得直接振动波纹管,以防变形。两根波纹管连接必须用波套管,两端波纹应拧至相碰为止,再用胶条将外露缝隙封闭。

(2)、治理方法

局部塌孔、堵塞不严重的,可用特制的长杆加以疏通;严重的在塌陷堵塞处剔凿清除干净再修补好。

第三篇: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经验交流材料(沉箱重力式码头工程质量通病)

沉箱重力式码头工程质量通病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一、基本思路

全面分析水运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深入剖析施工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工作要点、质量标准以及相应对策和措施,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沉箱预制、现浇胸墙等分项工程中选定几个试验观测段实施验证,并根据各分项工程实施后的实效情况和验证工程情况,及时修正完善治理对策,最终使之成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二、治理方案的目标要求

1、对于正在实施建设的单位工程,按本实施方案的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设计和采取施工措施,使主要质量通病得到基本克服。

2、对于新开工的单位工程,严格按本实施方案落实质量措施,工程投入运营后,使主要质量通病得到有效克服。

三、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结合我项目部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总结了重点预防和消除的质量通病,涉及到工程实体质量通病、施工工艺质量通病和施工管理质量通病三个方面。

第一、工程实体质量通病

1、码头胸墙面层砼裂缝等表面缺陷 主要表现

①横向裂缝,常发生在胸墙段1/2至1/3部位,一般在胸墙顶面和迎水面同时存在。裂缝最大宽度约为0.2~0.4mm。

②斜向裂缝,经常出现在胸墙顶部系船柱块体、管沟和矩形预留孔四周,呈放射状,裂缝宽度约为0.05~0.2mm。

③表面干裂和龟裂,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2个月内,在胸墙顶面出现的形状不规则、宽度不大、深度较浅的网状裂缝或龟纹状裂缝。

主要危害

①胸墙上出现裂缝会影响码头墙身结构的整体性,并导致码头系泊能力降低; ②胸墙上出现裂缝会影响码头墙身结构的耐久性,码头胸墙处于水位变动区,干湿交替,裂缝会降低砼的抗冻融和抗磨能力,裂缝成为氯离子侵袭的通道,加快钢筋的锈蚀,影响码头 的使用寿命;

③码头胸墙表面裂缝的数量以及开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码头整体观感质量。 裂缝成因

①砼内外温度梯度差导致结构产生自生应力裂缝,砼硬化期间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砼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

②砼收缩产生的裂缝 ③应力集中处产生的裂缝 ④砼沉缩产生的裂缝 ⑤砼干缩产生的裂缝

2、沉箱预制砼施工缝处理缺陷 主要表现

①施工缝线条不平直,有的两端高差较大。 ②施工缝衔接处砼错牙过大。 ③施工缝存在漏浆、流坠现象。 主要危害

①影响沉箱的整体性和耐久性。接缝如果处理不好,发生漏浆将形成沉箱的最薄弱环节,造成新老砼的结合不良。沉箱出运中接缝处渗水,导致出运存在安全隐患;安装后海水渗透将加速钢筋锈蚀,影响沉箱使用寿命。

②沉箱施工缝线条不平直、接茬存在错台,将直接影响到沉箱的观感质量。

3、沉箱表面存在蜂窝、气泡,沉箱顶部松顶缺陷 主要表现

①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松散缺陷或局部空洞,混凝土骨料(石子)未被砂浆充分包裹,石子间存在蜂窝状空隙。

②砼表面存在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针眼状孔洞,直径在2~3mm,多发生在构件斜坡面。

主要危害

严重的蜂窝、松顶等缺陷属于严重缺陷,对工程的结构性能及耐久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其他缺陷属于轻微缺陷,虽不影响结构性能,但对构件观感质量有很大影响。

4、沉箱安装偏差过大缺陷 主要表现

①轴线或前沿线偏差过大。

②相邻沉箱临水面错牙过大。 ③安装缝宽控制不严,有大有小。 ④变形缝宽窄不一,上下不垂直、不贯通。 主要危害

①沉箱临水面偏差过大,将影响胸墙砼的施工。

②变形缝缝宽过窄、不垂直、不贯通,将影响码头结构的正常沉降和位移。

5、码头墙身沉降位移、不均匀沉降缺陷 主要表现

①施工期间码头沉降位移量超过设计预留的沉降位移量。

②码头胸墙位移沉降不均匀,相邻段胸墙顶面出现高差,前沿线出现错牙。 主要危害

①码头产生过大位移和不均匀沉降将会影响码头前沿线位置偏差过大。

②胸墙砼错牙或局部开裂,码头顶面高层偏差过大,影响码头整体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

6、码头胸墙变形缝缺陷 主要表现

①变形缝不顺直,缝宽不一致,与设计要求偏差过大。 ②变形缝挤靠过严或缝内含夹杂物。

③缝两侧砼存在明显高差或错牙,有的出现漏浆和流坠现象。 主要危害

①变形缝不顺直,缝宽不一致,将会影响码头整体外观质量。

②变形缝挤靠过严或缝内含夹杂物,将会使变形缝失去缓冲变形能力,导致码头局部损坏。

7、钢筋砼保护层偏差过大缺陷 主要表现

①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过大,沉箱部分位置的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

②砼表面发生锈斑现象,有的砼表面出现涨裂现象。 主要危害

①钢筋保护层偏小将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②绑扎钢筋的铅丝头伸入保护层或外露,极易造成构件表面返锈,影响构件的外观质量。

第二、施工工艺质量通病

主要归纳了以下几条:

1、沉箱砼施工缝处理不规范。

2、混凝土养护存在不规范现象,混凝土易产生干缩裂缝。

第三、施工管理质量通病

1、施工日志记录不连续、技术性和涉及工程质量的内容少的问题。

2、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存在后补现象。

3、原材料混堆,场地未硬化。

四、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第

一、工程实体质量通病治理

1、码头胸墙面层砼裂缝等表面缺陷治理

①控制胸墙上下层砼浇筑的时间间隔。由于胸墙浇筑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上下层砼浇筑的时间间隔对砼约束应力有很大影响,间隔时间越短,先浇砼对后浇砼约束应力越小。间隔时间控制在10天以上。

②控制砼温度。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我们采用三菱P.O42.5R,掺入引气剂、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在保证各阶段砼配合比正常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尽量减少砼水化热。严格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夏季施工砼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

③提高砼振捣、压面质量,采取分层减水,二次振捣,二次压面,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养护采用覆盖、囤水等措施,保证潮湿养护时间,合理确定拆模时间。

④系船柱块体、管沟和矩形预留孔四周铺设钢丝网片,钢丝网片顶保护层约为40~50mm。 ⑤对面层砼及时进行玻璃条切缝,根据观察,每段切两道,在三分点处。 ⑥砼内部的温度不宜大于60度,现场用测温仪器进行测控。 ⑦在砼中掺入适量大块石。

2、沉箱预制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缺陷治理

①调整模板刚度,保证模板上口尺寸及直线度要求,同时又能保证模板下口通过加固紧贴下层砼表面,从根本上杜绝错台的产生。

②采用效果好的止浆材料,保证模板下口与下层沉箱接触的严密性,从而避免漏浆、流坠现象的发生。

③对局部出现缺陷的部位使用掺有胶的砂浆进行修补。

3、沉箱表面存在蜂窝、气泡,沉箱顶部松顶缺陷治理

①蜂窝:坚持分层下灰,分层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坚持“梅花形振捣、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振捣间距要适当,保证每一层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在振捣上层砼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0~100mm,以保证其整体性;对钢筋密集部位除选用适当骨料外,还要采取相应的分灰和加强振捣措施。

②松顶:对预制沉箱采取分层减水的措施;坚持“二次振捣”、“二次压面”的工艺,防止构件顶层松散;当浮浆较多时采取适当补强措施。

③气泡:充分振捣,但不得过振;采用振捣棒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一般控制在100~150mm;对于斜坡面采用“吊棒法”振捣;坚持分层下灰、分层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间距要适当,保证每一层砼的振捣时间,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0~100mm,以保证其整体性,要求砼振捣密实,不漏振,也不得过振。

4、沉箱安装偏差过大缺陷治理

①做好技术交底,加强过程控制。施工前应对相关工序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和奖惩办法,施工过程管理人员及时指导检查,切实加强过程控制。

②抓好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为安装创造条件。在控制基槽挖泥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检查控制基槽回淤;保证基床抛石及夯实质量,防止出现抛石厚度过大和夯实不均匀的情况;认真做好基床整平,平整度偏差小于30mm。

5、码头墙身沉降位移、不均匀沉降缺陷治理 ①严格控制基槽开挖质量。 ②严格控制基床抛石及夯实质量。

③仔细进行基床整平,防止出现“马鞍形”偏差。 ④合理确定预留沉降量。

⑤合理安排墙后回填,避免施工期间码头产生局部过大变形。

⑥合理安排码头后方地基强夯的时间和距离,以尽量减少强夯冲击波对码头位移的影响。 ⑦墙身沉降位移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胸墙砼施工,尤其是码头面层的浇筑留待最后进行,以便保证码头顶面高程和前沿线位置。

⑧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沉降位移观测,及时指导施工。

6、码头胸墙变形缝缺陷治理

①改进胸墙堵头模板支立工艺,确保垂直,准确定位,有效加固,防止模板变形或位移。 ②严格控制变形缝分缝板和嵌缝材料的质量。下部采用木质缝板,缝板用压缩量较大的软木制材料,并认真防腐;上部5cm采用橡胶皮封堵,以保证其外露线条的平直与美观。

7、钢筋砼保护层偏差过大缺陷治理

①认真学习掌握水运工程技术规范、标准对钢筋保护层的有关规定。

②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会审制度,结合构件形式、特点和施工工艺,合理制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保证措施。

③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理解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掌握并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④保证钢筋骨架的绑扎质量,改进钢筋绑扎操作方法。 ⑤保证垫块的制作质量、布设位置和数量,绑扎要牢固。

⑥严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第二、施工工艺质量通病治理

1、合理分层,浇注上一层砼前,将面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表面用淡水将老砼接插面充分湿润。

2、不断加强和规范砼养护,优化和改良砼养护措施,充分保证养护次数和浇水量,对于胸墙面层采用覆盖养护,减少水量散失。

第三、施工管理质量通病治理 提高对工程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重视程度,对工程资料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资料整理与质量验收同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通病治理的力度,加大工程技术负责人和主办技术人员的奖惩力度,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结语:以实现质量目标为目的,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强化质量措施为重点,以严格管理为手段,以强化责任制为关键,各道工序责任到人,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认真解决当前工程质量的通病问题。我项目部在继续开展创优质工程和创精品工程活动的基础上,开展预防和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的活动。把解决产品质量、施工工艺和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质量通病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结合本工程实际,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工程质量通病,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指导施工,切实做好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使工程各个单位工程及节点工期质量得到切实提高,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工程质量通病质量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

福州路信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泉三高速公路SMJ1总监办,根据三明泉三高速公路公司明泉路工[2007]16号文及福建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自2007年3月起,我办就开始进行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队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工资,历时10个月至2007年12月结束,圆满地完成了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资,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编制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三明泉三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转发省质监站关于开展全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交通质监站《福建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及我办编制的《工程质量通病、工艺通病、管理通病的预防措施》,结合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福建省高指标准化施工指南等文件,编制了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并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结合监理经验进行了学习、讨论,确定了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下发至各驻地监理组。工作方案明确了治理工作的目标、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及治理工作的相关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奖罚措施等。

为了加强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领导,SMJ1总监办成立了由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副总监理工程师,工程部,中心试验室等为成员及各驻地监理组长为治理工作的具体责任人的领导小组,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则能及时、全面、准确有效的开展实施。

二、开展分阶段实施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对于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主要分三各阶段进行实施: ㈠准备阶段工作:

2007年3~4月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准备阶段。

1、编制实施细则:SMJ1总监办工程部结合本监理合同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质量通病治理标准及措施,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3月召开了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动员会,通过召开动员会将质量通病整治的目的、重要性和具体的治理措施传达到每一个监理人员,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制定了奖罚措施。同时下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专门召开由项目部工程技术负责人、总工、工程部长参加的通病治理工作开展动员会,要求各项目部认真按三明泉三高速公路公司和福建省质监站《福建省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的内容和精神认真组织编制各施工单位的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各项目部也召开了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专题动员会。

3、重点做好施工细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明确重点预防和治理的工程质量通病。要求各标项目部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投入。

4、4月份对管辖的4各标段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摸底检查,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认真的检查总结,同时开展了工程质量“回头看”活动,针对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

5、SMJ1总监办召集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采用结合工程施工现场实际工程照片及施工规范化的照片,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等进行各专业的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业务学习培训。本次宣传动员活动中共召开动员、培训会13次,参加人员1026人次,共办宣传栏10期。简报1期。

㈡实施阶段的工作:

2007年5月~11月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实施阶段。主要以福建省公路工程治理通病治理工作方案,福州路信监理公司泉三高速SMJ1总监办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监理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中的治理重点和措施,质量通病治理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桥梁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⑴上部结构裂缝(纹)的防治: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控制砼坍落度,砼浇筑程序,振捣工艺及砼的养护措施有效的消除了收缩裂缝(纹)。

⑵现浇箱梁顶面平整度的防治措施。

砼浇筑前按设计图纸的标高,标定箱梁顶面高程,注意箱梁顶面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砼浇筑完后进行进行二次收浆抹面到设计标高的同时,考虑顶面拱度的反拱高度,以确保箱梁顶面平整度,经监控单位的测量监控结果显示,悬浇梁顶面高程达到规范要求,收到了较显著的效果。

⑶支座安装质量缺陷通病的防治:

在支座安装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安装时不要遗漏聚四氯乙烯滑板式支座相应的不锈钢板,认真清除钢板上的杂物,控制梁体底面和墩台上的支座垫石标高及平整度。要求垫石顶面相对应的水平误差不大于1mm,相邻梁墩台上垫石顶面相对水平误差不大于3mm安装中保证支座平整,避免造成局部承压,防止支座在活载作用下会产生转动、滑移,甚至脱落。

安装板式橡胶支座时做到:

①支座在安装前应全面检查产品的合格证书中有关技术性能指标,对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②选择在气温相当于全年平均气温的季节时进行安装,计算并检查支座的中心位置,当墩、台两端标高不同,顺桥向有纵坡时,支座标高要符合设计要求。

③连续端板式橡胶支座和四氯橡胶支座的安装都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操作,同时各监理工程师认真对照我办拟定的质量通病治理细则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进行安装检查,以保证橡胶支座的安装质量,将质量缺陷和通病消除于萌芽之中。

2、隧道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⑴初期支护、衬砌厚度不足的防治措施:

严格按光面爆破设计进行光面爆破施工,同时测定掘进端面和检查光爆效果。初期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控制初喷厚度不小于设计值,要求钢架与壁面之间的间隙应用砼充填密实,锚杆、钢筋网的制作、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对初支后的轮廓进行检测,确定支护的断面形状、尺寸,测量工作做到细致准确,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的大小均须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二衬砼的厚度。同时根据围岩情况分段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⑵二衬与仰拱钢筋安装偏位的防止措施:

严格按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加工尺寸,由测量人员放样、复测定位二衬与仰拱钢筋位置。仰拱钢筋重点控制与上部二衬钢筋相接的预留位置的准确,曾设必要的定位筋,以确保钢筋的定位准确。同时施工安装时做到跟踪监督检查,发现偏位时及时纠正或进行返工整改。

3、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⑴高填、半填半挖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不得缺填。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同时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压实度。半挖半填的一侧高填方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号横向台阶,分层填筑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同时认真做好高填方的路堤沉降观测工作。

⑵“三背”回填的防治措施:“三背”回填所用的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并充分压(夯)实,压实标准要求达到96%。

⑶挡墙砌筑工艺的防治措施:认真控制砌体的原材料,砌筑工艺严格按规范要求采用坐浆法砌筑,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采用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的砌筑差一般 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砌筑时必须立坡度支架或挂线,外面线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校正坡度支架和杆线,以保证砌体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加大对易出现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和工程质量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自检体系,加强了监理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改革施工工艺,从根本上解决了工程质量通病。

5、针对施工单位的质量通病治理措施进行检查,对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结果分段进行总结评价。选取1个单位工程或分项工程作为质量通病治理示范工程,在实施阶段每季度分专业组织各合同段间互相观摩、学习,共观摩学习6次,1800多人次,同时要求每个月各标项目部组织各单位工程之间相互观摩学习。

6、实行奖罚措施对工程质量控制较好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员给予表扬、奖励,工程质量控制较差的给予批评、处罚。

㈢总结阶段的工作:

要求各驻地监理组提交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总结,2007年12月15日召开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会,认真总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收效结果,不断完善治理控制防止措施,提高了全体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工程质量通病有了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今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防范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三、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经过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开展、实施、检查及整改,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桥梁的整体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路基施工质量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防护砌体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隧道工程质量经过质量治理的开展,经各级部门的检测,均达到规范及评定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四、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经验总结

通过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所有参建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加强了各项工序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强了过程监理,对工程质量通病有了预见性,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加大监控力度和检测频率及方法,将通病、隐患制止、消除于萌芽中,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是工程质量工作的一种方法,经过认真开展总结才能发现质量通病隐患的原因,以避免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只有总结先进的做法,如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改进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检测工作,才能使工程质量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关于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监督检查内容

基础工程:

1、 部分工程基坑变形观测的人员不具备资格,应做变形观测的工程未能按要求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观测。

2、 独立柱基无资料

3、 基础结构未按时验收

4、 部分有桩基础的工程,分部验收时未能出具满足设计要求的基桩承载力报告。

混凝土工程:

1、部分工程的同条件混凝土养护试块留置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试块未用刻字方式标明具体部位,未按规定放置在代表部位旁,无积温记录,未按等效龄期送检。

2、混凝土表观质量:部分项目的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表观质量存在较多缺陷:梁柱边角疏松、孔洞、飞棱掉角较普遍;部分构造柱烂根,主筋外露。

3、大部分工程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的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仍有不少工程施工缝的留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4、部分工程的梁板、柱节点存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该节点分段施工时未按规范要求留置试块。

5、部分工程混凝土楼板未经设计同意随意开槽,减少混凝土楼板有效厚度,造成质量隐患。

6、混凝土构件尺寸偏差严重超标,柱子垂直度超标。多处存在主筋外露、孔洞、蜂窝、麻面、夹渣、疏松等严重质量缺陷。

7、二次成型的卫生间混凝土翻边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未注意清理基底,造成混凝土翻边与基层分离

8、部分工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符合国家验收规范要求,特别在后浇带处的楼板,板面负筋不沉超标,保护层垫块厚薄不一,垫放位置不对。有不少现浇混凝土楼梯梯段施工缝留在梯段根部。有近三分之一的工程的卫生间未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第410.8条(此条为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做混凝土反边。

9、部分受检工程的卫生间未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第4.10.8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做混凝土翻边,有的做了翻边但高度达不到规范要求。二次成型的卫生间混凝土翻边,因基底未清理造成与基层分离,且无专项施工方案。

10、轴线未用墨线弹到柱上,不少工程查不到楼层验线记录。

11、楼板和剪力墙同时浇注,未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钢筋工程

1、经外包加工的钢筋直径普遍严重偏小;

2、大部分受检工程仍不能依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规定提供钢筋试焊报告;

3、柱主筋焊接接头未相互错开35d,违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4.5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4、主筋搭接焊时未预弯;

5、钢筋制作、安装工艺水平不高,主次梁交接处箍筋未按构造要求加密,梁柱节点处未设加密箍筋,抗震设防工程的箍筋未做135°弯钩,且平直段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6、构造柱拉结筋和框架填充墙拉结筋间距、长度、数量不足;少数工程后埋拉结筋未做抗拉拔检测。

7、预埋拉结筋间距过大,植筋无专项施工方案且未进行抗拉拔试验。 现场搅拌

1、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砌筑砂浆无可靠计量设施,施工现场普遍未按配合比计量上料,所使用的计量设备未进行校准,搅拌机旁未悬挂配合比牌。

2、部分工程无混凝土开盘鉴定报告,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管理混乱,随意性大,无法保证按设计要求下料搅拌;

3、大部分砂浆外加剂无型式检验报告。 砌筑工程

1、部分工程使用小型砼砌块的未按规范要求反砌,墙体交接处留阴搓,框架填充墙顶部未按规定斜砌。

2、部分工程砌体结构砌筑质量较差,通缝、竖缝不饱满、水平灰缝超厚现象较普遍;框架结构中的顶皮砖未能留置够一定时间以待沉降稳定后斜砌挤紧;

3、随意在墙体上开槽留洞又无补强方案;

4、断碎砖上墙;混凝土砌块和页岩砖混砌或竖砌;临时间断处未按规范要求留设。

5、门过梁搁置长度不足,钢筋砖过梁制作不规范。

6、部分砌体工程的钢筋砖过梁使用混合砂浆砌筑。砂浆饱满度(特别是竖缝)较差,个别工程墙体透光。脚手眼留置及整补不符合要求。仍有相当部分的砌体组砌方法不正确,甚至有五顺一丁的现象。

7、一些工程的构造柱马牙槎砌筑错误,个别马牙槎高度达到0.55m,凹凸部分仅有0.25m。

模板支撑工程:

1、模板支撑体系较乱,大多数工程的模板施工方案无针对性。

2、仍然有不少工程的模板立杆接长使用,立杆底部垫砖,无扫地杆。

3、模板安装中,既不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又不按照工艺要求操作,造成因模板安装不规范产生的混凝土构件表面质量缺陷多,特别是砖混结构工程的胀模、漏浆、蜂窝、麻面现象较多。

4、大部分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未单独搭设,存在先拆后支现象。

5、部分立杆悬空,部分支设在浮土和砌块上。楼梯段立杆不垂直。顶托底托伸出长度超过规范要求。部分使用方木代替圆木支撑。

6、门式钢管脚手架做模板支撑,间距过大不符合方案要求。部分支在悬挑板上,顶托、底托伸出长度过大。部分门式架倒装,无拉结,部分悬空。 安全管理方面 施工临时用电:

1、部分工程施工用电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临时用电未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没有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电箱无标识,一个开关箱控制多台设备、无隔离开关,多数设备未做保护接零,电缆乱拉乱搭拖地受机械碾压,电箱设置不合理,部分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错误,楼层移动式开关箱无防护门。

2、个别工程仍违规使用建设部明令禁止使用的HK型隔离开关。

3、部分工程未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个别开关箱控制多台设备,总配电箱漏电开关参数偏小且漏电开关失灵,用电设备未做保护接零,电线不分色,电缆拖地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4、PE线引出位置不正确,部分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未与PE线连接或连接不牢固。部分设备存在二级配电现象。电线电 缆敷设不规范,乱拉乱挂,甚至用普通电线挂在金属脚手架上,存在安全隐患。 脚手架:

1、部分工程脚手架缺横向扫地杆、部分横向水平杆不在主节点上,拉结点偏少,作业层安全网未高出作业面1.2m,首层、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架体中间层未按要求封闭。

2、一些悬挑式脚手架未做到立杆“根根落地”,悬空立杆无任何加固措施,导致架体变形严重。部分工程正在进行外墙涂料施工,脚手架已拆除安全网和连墙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架体与建筑物的柔性拉结点少且只拉不顶,架体内未按要求封闭,首层、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安全网未全封闭。

4、钢管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拉结存在“只拉不顶”或“以柔代刚”的现象,属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行为。

模板工程:

1、大部分工程的模板搭设与方案不符,荷载计算不规范,个别工程的模板方案无操作性。钢管支撑的立杆不垂直,缺少水平拉结,且间距过大;使用木支撑的顶木用圆木,立杆底部垫砖现象较普遍。

2、部分工地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不能指导现场施工,未按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及中间水平拉杆,存在木主杆接长使用和底部垫砖现象。

3、模板实际搭设往往与方案不符,许多工程的楼层模板计算为梁、板分离式受力计算,但现场为梁、板共同受力搭设;少数工程模板支撑受力体系混乱,门式脚手架居然与木杆混合搭设,门式脚手架调节螺杆外伸长度超过200mm;在悬挑板上设立杆支撑,楼梯模板立杆斜支;木模板支撑体系传力途径混乱,使用梁侧模传递板荷载,不符合方案要求,部分立杆接长、斜支,部分大横担使用圆木代替方木,立杆未剥皮、尾径偏小,支撑在悬挑板上,缺纵横向水平拉结。 施工机械:

1、部分项目的井架和塔吊未经检测就投入使用,井架无楼层安全门、吊篮安全门、安全通道和停靠装置,且无专人操作。

2、少数工程的物料提升机、塔吊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备案,物料提升机无吊篮安全门、无楼层卸料平台防护门、无一视频两联动装置,停靠装置失效,楼层卸料平台底板未固定。塔吊、施工电梯顶升和附墙装置安装未经验收。施工电梯使用超过3个月未做坠落试验。塔吊用卸料平台三面防护不严,作业人员对限荷重量概念模糊。

文明施工:

1、一些工程的施工现场没有围挡封闭,大门设置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材料堆放不整齐,安全标牌缺少,施工项目部未设办公室。 临边防护:

1、部分工程的临边防护不严,楼层阳台临边未设安全防护,楼梯、楼层临边防护未搭设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电梯井口未设置防护门或虽设置但不符合要求,基坑开挖无挡板,周边超堆荷载。

2、部分工程临边防护不严,“三宝”、“四口”防护不到位,对工地易发事故部位未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个别工地现场无照明,洞口未做防护,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物料提升机:

1、大部分工地物料提升机未按规定安装“一视频二联动”装置,无楼层安全门,无楼层停靠装置,缆风绳与地锚打拉不符合要求,有的缆风绳直径达不到9.3mm,卷扬机控制按钮未采用安全电压,部分物料提升机未检测、未备案,楼层运输通道与外架相连。

资质管理方面

1、大部分项目班子管理人员不在驻桂备案名单上。

2、无公司对项目部质量安全检查资料。

3、专职安全员数量与建设部要求不符。安全员证件不符合要求,未参加继续教育。

4、物料提升机接料平台搭设无专项施工方案;部分专项施工方案未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5、节能公示内容不全。

上一篇:简述工程经济学的作用下一篇:简述沟通中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