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新课引入

2022-11-08

物理是一门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 它具有科学的抽象性, 又具有奇妙的现象。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性格形成的阶段, 而学生思维也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学生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喜欢观察, 乐于探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在每堂新课教学前, 有一个新颖而有趣的新课引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以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密度”这节新课之前, 我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70年代的时候, 美国在航天上应用了一种新的金属材料, 它的外观非常像铝。当时能与美国在航天上抗衡的国家是苏联, 苏联的间谍想方设法获得了一小块这种金属, 将它带回国。苏联的科学家们测出了这种金属的“密度” (同时, 我在黑板上重重的写下“密度”两个字) , 发现它并不是铝, 而是一种新的金属——钛。听到这里, 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什么是密度呀” ?“钛又是一种什么金属呢” ?看到这个情景, 我鼓励学生“有没有同学能帮助大家解决这些疑问”。有的孩子举手回答到“钛就是钛合金, 我们有的眼镜镜架和MP4的外壳就是用它来做的”。学生们这时知道了金属钛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我又继续鼓励“有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密度”?孩子们都摇了摇头, 我顺势说道:“既然同学们都不知道,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密度’的知识”。

二、以多媒体视频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现代物理老师应能整合各种资源为己所用, 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是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在学习上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力”之前, 我给学生们播放了电影《特洛伊木马》中一段两分钟的战争视频。由于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里面有许多关于“力学”的场景。在视频播放的同时, 我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战士拉弓射箭, 投掷长矛, 投掷石块, 石块击中沙地后的场景。等同学们津津有味地看完视频后, 我说道:“同学们刚刚看到的场景, 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力’的知识有关”。在这节课的知识学习完了之后, 我又将这段视频重新播放了一遍, 让同学们用刚才获得的“力”的知识, 来对其中的一些场景进行解释, 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三、以问题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之前, 我拿着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 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里, 然后将漏斗的口朝下, 大家能不能在托着球的手松开后, 让漏斗下面的球不掉下来?”。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大部分的同学都说用嘴使劲吸气就行, 我于是让大家推荐了一个同学, 上讲台来进行了实验展示。在这个同学展示完了后, 我又问道:“大家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在全班沉默了几秒后, 一个女同学小声的说道“还可以吹气”。我鼓励道“来, 孩子, 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班上其他的同学也在和我一起鼓励她“上去吧, 上去吧。”她在大家的鼓励下, 走到讲台上, 先深吸了一口气, 接着对着漏斗吹气, 同时把托着球的手松开, 漏斗下面的乒乓球就在漏斗中转动了起来, 还产生了与漏斗的撞击声。其他同学看到这个现象, 都好奇地说“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我顺势说道:“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

四、以实验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口说是虚, 眼见为实”。如:在学习“光的色散”之前, 我把学生们带到了教室外, 让他们用手中的三棱镜对准太阳光。这时, 学生们看到墙上有七种颜色的光, 学生们很惊奇, 我再趁热打铁, 对学生说到太阳光是复色光, 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现出了原形。

五、以物理情景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压强这节知识之前, 我讲述了这样一个物理情景:一个小女孩在冰面上行走时, 突然脚下的冰面开始破裂了, 这时候, 小女孩应该立即采用什么姿势才是最正确的?有的说:“马上蹲下身来”, 有的说:“马上抬起一只脚, 单脚站在冰面上”, 有的说:“马上趴在冰面上”, 还有的说:“马上睡在冰面上”。我只是微笑着听着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没做任何点评, 待他们讨论完后。我说道:“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在我们今天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 同学们自然就会知道了”。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新课引入, 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苦学变为好学, 由好学变为乐学, 主动去探究, 去思考, 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析激情犯罪下一篇:浅谈基层派出所开展刑事技术四级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