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发展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国际电影节发展范文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业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加快国际物流业发展,既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对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大窑湾保税港区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我市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国际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显著位置。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我们要在摸清我市物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市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随着一些大型跨国物流企业进驻我市,既带来国外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营理念、物流管理经验、国际市场和客户网络。这将促使我市原有的传统物流企业开始转变经营方式,实现对仓储、配送、运输、采购等业务的程序化管理,加快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转。

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加快。近年来,我市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成为全市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在保税区注册的就有100多家,占全区注册物流企业的50左右。这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合物流资源为重点,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灵活的运行机制,带动了整个物流业功能与水平的提升。

空港物流大幅提升。近年来,随着一些高附加值的IT和生物医药等产品成为空港物流的新货种,促进了我市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截至目前,大连机场已开通航线119条,有国际航线43条。2006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4.5万吨,比上年增长12.4,在全国排名13位。

日韩成为物流企业主要业务国。目前,在我市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中,大部分服务对象是日韩两国。在保税区现有的69家外资国际物流企业中,有38家是日本、韩国独资或合资企业;中山区约83的国际物流企业经营日韩业务。

国际物流范围不断扩大。在原有汽车配件、石蜡、粮食、玻璃制品、钢材及金融制品、服装面辅料等货物种类的基础上,新增了高附加值的电子、电器零部件等产品。在继续保持为东北三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区域范围和货源渠道,目前已拓展到北京、江浙、山东地区,以及上海、广东等省市。

辐射腹地的陆路国际物流网络正在形成。依托高速公路,建起了与省内各市相连接的物流网络,开通7条至沈阳、长春、哈尔滨、图门、通辽等中心城市的集装箱班列,拥有哈尔滨、沈阳、通辽等大型集装箱场站面积14.5万平方米,专业化仓库面积7000余平方米。

我市国际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

企业规模偏小。我市从事国际物流业的企业规模偏小,大多数仍处于传统物流经营阶段,只能提供单项营运,无法提供完整的诸如流程网络设计,以及货物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的全过程服务,市场竞争停留在低层次的基本运输服务上。

协调机制不健全。我市在国际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对相关政策的掌握、运用、落实等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由于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缺少物流企业的交流平台,出现企业间产业断条化、个体盲目化发展等的问题。

物流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我市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由于相互间缺乏信息沟通、统一协调、合理调度和规范管理等,造成现有的国际物流企业偏重发展纵向联盟,忽视发展横向联盟,导致物流资源无法有效、合理地配置,物流平均成本比发达国家高4至6倍。

空港国际物流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北京已建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天津、上海等也在积极筹建。我市作为我国连通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枢纽机场,尚未建立机场物流中心。以现有大连机场物流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周期,已无法满足IT业和生物医药业等国际物流业务及时快捷的需求。

我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突出重点,率先打造保税港区国际物流平台。充分发挥保税港区保税物流的功能,加快拓展国际物流服务的主要货种、地区和企业,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积极争取保税功能向内陆延伸,构建以大连保税港区为龙头,以腹地保税物流中心为节点,连结东北内陆干港的多功能、一体化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通过开发区域物流、多式联运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服务等形式,实现保税港区与腹地客户的零距离物流服务。在保税港区加快建设一批辐射面广、优势突出的保税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交易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切实使保税港区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分拨、配送和物流港。

创新体制,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对现有的物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整合,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选择一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的物流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旗舰。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在资产、信息和业务方面进行整合,鼓励其在市场原则下并购重组。通过重组联

合,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形成一批信誉度高、带动示范作用明显、能提供全程化专业化优质服务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带动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

统筹规划,加快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把空港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纳入全市国际物流体系之中,进行系统规划;加快现有空港物流产业园区的基础建设项目,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各项配套,以发挥

空港对国际物流业的推动作用。借助我国空运市场逐步开放,以及国家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批准建设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加强空港物流产业园区与大连保税港区的沟通和协调,建立海陆空一体发展的物流网络。

扩大功能,搭建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在现有通关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将海关通关、检验检疫、外汇及工商管理职能集于一体的专业化的物流通关网络,并与各相关部门研究梳理各项审批、监管流程,形成更加合理、快捷、高效的通关流程。鼓励国际物流企业与统一的物流通关平台相连结,以提升通关速度,降低运营成本。建立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效率。

加强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基础配套、运输系统建设,协调通关平台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要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建立物流管理部门和物流经营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增进相互理解和配合,提高国际物流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物流协会作用,制订行业管理规范,实现行业自律,自觉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使国际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国际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着眼于改善口岸政策环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制订规范的国际物流业扶持政策。对照周边港口的收费标准,进一步理顺我市港口的收费标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参与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篇:国际烟草包装发展五大趋势

烟草包装不同于其它产品的包装,是目前要求精度最高的包装产品之一。目前,国际烟草包装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注重环保

在当今国际烟草包装的流行趋势中,"环保"需求尤为重要。使用环保的包装产品是烟草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绿色包装"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将是今后几年烟草行业及烟草包装行业发展的重点。

多种印刷方式相结合

烟包印刷所需的技术和工艺仅次于钞票和有价证券的印刷。目前在国外烟草包装企业使用较多的设备及方式有单张纸凹版印刷、窄幅轮转印刷及将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相结合三种。而发展单张纸凹印机和单张纸胶印机相结合的生产,印刷效果往往令人惊喜。

材料与不同档次的香烟相匹配

由于纸张的选择关系到烟包外观的挺括度,直接影响着卷烟品牌的确立,用不同的纸张包装不同档次的香烟目前已成为烟草企业的共识。今后采用单一的白卡纸进行烟包硬盒的生产将成为一种趋势。

外观和设计新颖、实用、个性化

革新型和个性化的包装设计将有更广阔的市场。例如增加反面印刷,即在香烟条盒内部印上商标或说明性文字;在烟盒开口处采用曲线型设计;封口处带按扣的包装等。

软盒包装逐渐向硬盒包装发展

烟草工业的全球化对包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软包香烟日渐减少,硬包香烟比例攀升,正是国际烟草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一种表象。

第三篇:国内与国际发展状况.

选自:《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进步——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建设》(程大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居住条件也得以很大改善。从8O年代末起全国居民住宅的建设标准开始逐步提高,1994年建设部正式提出了小康住宅的概念并且推出了小康住宅设计的标准,不久,国家科委与建设部又共同推进“2OOO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城乡居民住宅的功能与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并认定这将成为跨世纪的科技产业工程。 1997年, 国家正式进行住宅制度的改革,住宅不再是一种福利措施, 而是市场经济中一种特殊的消费品, 建设什么样的住宅、 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下下达指标的问题, 而是房产开发商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行为。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与通信与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 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战、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进步改革、更使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于是在小康住宅概念的基础上,生成了智能化住宅的概念。 由于中国的住宅多为成片开发按区域管理,采用各种智能化手段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按此顺理称乎为智能化住宅小区。1998年来,和“智能建筑”同样地全国从南到北都在宣传建设“跨世纪”,“五星级”的“智能化住宅小区”, 但是,“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么如同“智能建筑”一样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说法, 夹杂着各种偏见与误导,使住宅建设中出现了思想混乱与不规范的行为。 有的住宅小区配置了密集的布线系统,高速的网络系统,但系统设计华而不实,投资增加不少,但实效甚微。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化住宅小区”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住它小区的智能化建设,当前的确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讨、以正确引导住宅小区建设。

1、住宅小区智能化概念的演变

建设部主管领导曾把我国住宅分为四种类型:安置型、实用型、舒适型和豪华型。从中国的国情来看, 其中实用型与舒适型应为住宅建设的主流,因为实用型住宅主要面向国内目前低收入者, 舒适型面向中等偏上收入者。 但是住宅是一项使用寿命较长,一次投资较大

的特殊商品,因此建设时的标准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建筑电气技术信息网在1997年制定了《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初步确定了必须重视的五方面功能: 安全性、生活环境、通信方式、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从我个人理解,这是国内最早制定与住宅智能化相关的技术文献。

我们再看一下国际上住宅智能化概念的演变情况。

8O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开始称之为住宅电子化, (HE,Home Electronics); 8O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后, 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 H A, H o m eAutomation)。8O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 WH, WiseHouse)、在欧洲称为时髦屋( SH, Smart Home)。 当时日本正处于住宅建造过剩, 房产市场低迷的时期, 日本建设省在推进智能建筑概念时,抓住用于住宅的总线技术为契机,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 HBS, Home Bus System),邮政省与通产省于1986年组织曰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与电波技术协会共同组建HBS标准委员、在1988年9月制定了 HBS标准。1988年初又在通产省邮政省和建设省三个部的支持下成立了日本住宅信息化推进协会,并提出对住宅区内所有住宅的信息管理采用超级家庭总线技术(S-HBS, Super-HomeBus System)。

199O年左右, 日本在幕张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区,美国、新加坡也都建有基于EIA在1988年制定的智能化住宅系统(IHS)及其通信标准——家庭总线( H D S,Home Distrubution System)的智能化住宅。

在中国, 虽然还未能象美国、 日本那样对住宅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制定标准,但已经借助智能建筑的概念与技术开始推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了。1997年厦门市建坤实业公司开发了WDJ-6住宅智能管理系统;1998年深圳市住宅局对总建筑面积为8O万m2的梅林一村按智能化住宅和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概念进行规划建设; 长沙市地税局的住宅采用了智能化住宅布线系统。 上海邮电二村初步建成了智能化住宅小区,上实花苑、创世纪花苑,万里小区等纷纷宣布将建设—流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北京保安电器厂正式投产CBB三表户外计量保护箱, 上海邮电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开发厂家用智能控制器,北京奇艺新技术公司推出电脑家庭自控系统, 上海惠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并大量投产家庭智能化系统……

尽管我们现在还难以给智能化住宅小区作出确切的定义,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号称智能化的住宅小区都具有共同的功能特征:

(1)住宅内部具备完善的综合了安保防灾措施与生活服务的智能控制器、 住宅与小区和社会之间具有高度的信息交互能力。

(2)小区内部具备完善的安保措施、全面的公用设施监控管理和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管理。

(3)为小区内住户提供多媒体的多种信息服务。

总之智能化住宅小区是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 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由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通信接入网、小区物业管 理服务系统和小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来支持实现的。

2、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三个主要系统

2.1家庭智能控制系统

2.1.1防盗报警的报警点可分等级布防、撤防

2.1.2火灾与煤气泄漏报警

2.1.3遥控护理与紧急呼救报警

2.1.4采用逻辑分析判断,降低系统误报警率

2.1.5电话线被切断与防破坏报警

2.1.6统报警时自动强制占线 2.1.7可通过电话进行远程家庭安全状态,查询(语言应答)确认报警信息、报警状态和报警点位置,进行居室实时监听

2.1.8可自动向预置的多个报警电话号码报警

2.1.9通过电话进行远程遥控功能

2.1.1O可进行程序自动化控制功能

2.1.11红外线(IR)遥控调节功能(空调、音响、电视等)

2.1.12可实现室内无线遥控功能

2.1.13电源控制及调光功能

2.1.14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能量表)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功能

2.1.15电子声音邮件信箱,可分别进行远程留言与来电信息调用

2.1.16 采用 RS485或LonWorks家庭总线结构,亦可采用 X—lO电源总线方式,留有HFC接入网接口

2.2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系统

2.2.1供电系统监视

2.2.2公共区域照明控制

2.2.3给排水系统监控

2.2.4电梯运行状态监视

2.2.5停车库(场)管理

2.2.6背景音响与公共广播

2.2.7 CCTV系统

2.2.8周界报警、防盗报警系统

2.2.9出入口控制系统

2.2.1O巡更系统 2.2.11住户信息管理

2.2.12报修管理

2.2.13收费管理

2.2.14物业服务管理

2.3小区综台信息服务

2.3.1社区休闲娱乐信息

2.3.2商场购物信息

2.3.3社区公告板

2.3.4远程医疗诊断

2.3.5同步教育

2.3.6市民求助信息

2.4通信接入与组网方式

2.4.1 住户接入 ISDN采用HDSL或 ADSL用户端设备。(公众网)这一方式能充分利用电信部门现有资源, 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远行维护工作量较少。每户可动态独享3M带宽,完全满足近期的高速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信息服务需求,缺点是对未来的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尚有局限。

2.4.2建立ATM主干加交换式局域网,对小区内各系统进行信息集成, 以Internet/Intrannet方式供住户接入。(专用网)这一方式通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互连基础上实现的实时与历史数据信息的共享、 为小区的管理者与住户提供厂统一完整的网络环境,得以方便有效地共享公共信息。缺点是业主一次网络设备投资大, 而小区建成初期设备使用率不高。

2.4.3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 HFC网),构成双向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设电视机顶盒和电缆调制器接入。

这一方式在传输视频信号时因其带宽可达75OM,效果较好, 同轴电缆的屏蔽性能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有线电视已经进入干家万户、 因而布线简单。缺点是如果要完全实现交互式信息交换, 必须 从用户终端到楼层、大楼、地区直到地方有线电视台全部实现双向75OM电视系统,目前无论从用户设备还是全网的设备改造费那是非常昂贵的,虽有试验系统但近期尚难大面积推广。

3、智能化是提高居住质量的重要手段

笔者认为智能化不应作为住宅小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智能化只是提高居住质量的手段。

一个优美的住宅小区应当具有如下特征:

·安全、宁静、整洁、舒适、方便

·回归自然的环境

·优秀的人文环境

因此我认为采用各种智能化的设备与系统,要有助于建立住宅小区的各种环境。

·安全环境

防火、防盗、防劫、防病、防雷击、防电击

住宅不能再象鸟笼、兵营,在住宅小区里的居民应有充分的安全感。

·绿色环境

节能、太阳能利用、水的循环再生、降低热岛效应、减少噪声、控制废水与垃圾污染,以绿色住宅小区为目标。

·多媒体信息共享环境

信息以多媒体方式任由住户选择、 以实现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民主管理环境。

公开管理事务、收费标准,居民报修投诉方便,物业管理人员与住户可交互式地讨论小区的公共事务及个人服务事项。

结束语

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一个新的概念, 其实现的方案也还随着设备的技术进步与用户需求增长而逐步发展。 因此在建设中应把握这样的原则:

·规划设计适度超前网络建设标准可高一些。布线完善一些。

·实施方案谨慎选择技术成熟、 投资与运行收费合理的设备与系统、 经确认后可为住户配置。

技术成熟、 投资与运行收费较贵的设备与系统可作预留选项,供住户自行选样。

技术先进尚未成熟的设备与系统,可积极研究理顺关系、争取尽早实现商用产业化。

(作者单位 上海同济大学)

本网页主办单位: 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

本网页协办单位: 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弱电专业专家委员会 北京德生国盛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our e-mail: ibcwebmaster@bigfoot.com 本网页最后更新日期为2000年04月19日。

第四篇: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领域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领域,与国内物流相比,它具有市场的广阔性、国际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及运输方式组合的多样性等特点。国际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当今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研究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积极因素

(1)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全球贸易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国际渗透,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和8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自由化浪潮,这些因素的协力作用最终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格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开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这就构成了物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大跨国集团公司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呈现出了当今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的新特征,并最终导致了物流业的国际化趋势。特别是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活动就更加呈现出了跨国性的特点。

(2)经济增长。自二战以来,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厂商的收入和利润每年都在增长,而这种增长势头是因为有了市场准入的改善、产品种类的扩展、国内地域的扩大、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高出生率所导致的市场规模扩大等综合因素。而现如今,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基本稳定,并且,传统的营销战略已无力再支持大多数厂商的收入和赢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生产率开始提高,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这种环境对企业的直接意义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向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可以使其增加收入和利润。但是,这种扩展需要把全球化制造与全球化营销能力综合起来,并通过综合物流的支持来开辟新的业务地点。于是,对发展和利润的追求便成为促使企业踊跃加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根本动力。

(3)供应链观念。过去,企业主要致力于寻找企业内部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手段,因此在制定物流资源和产品来源的决策时,与其他渠道成员发生的费用往往被忽略。如今,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各种渠道的重要性。企业发现,它们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承担范围很广的物流活动以减少资金配置。它们愿意与全球化供应商一起发展联盟,因为这些全球化供应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在诸如国际联合运输和转运、国际运输、物流单证以及便利作业等方面提供专门知识和物流服务。

(4)区域化。开辟新市场以维持增长的需要,是鼓励企业在国外寻找客户的主要动力。为促进地区贸易和保护贸易伙伴免遭外部的竞争,各国纷纷开始通过条约方式使合伙形式组织化。当今的世界正在演化成为三大贸易区域:欧洲、北美和环太平洋地区。虽然各区域并不限制与其他地区的贸易,但它们的协定却在强烈地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贸易。这些地区通过降低关税、缩减海关所要求的通关货运单证,以及支持公共运输和搬运系统等来便利区内贸易,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区内的运输待遇如同起运地和目的地在同一个国家内一样。

(5)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激励物流作业全球化重要因素。大宗市场的通信交流把外国产品展示给国际消费者,于是刺激了全球范围的需求。比如,亚洲和东欧一些国家对牛仔裤的需求,以及全世界对运动鞋的需求之所以增长,就是媒介广泛宣传的结果。技术发展引起的另一个动力是如今的信息交换能力,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也在不断增强着这种能力。历史上,诸如订单、交付凭证以及海关表格之类的国际商业文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传输,往往还会有许多误差。例如,在先进的通信技术发展之前,从远东进口美国产的鞋子,从接受订货到收取订货之间的完成周期是9个月,而由于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了订货信息的传输速度、产品的生产速度、装运速度以及海关清关速度等,整个完成周期可减少到3个月。

(6)解除管制。20世纪的最后20年,由美国发起的对运输业解除管制的措施如今已遍及全球。尽管事实上全球解除管制的进程在速度上要比美国慢,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涉及多式联运所有权和经营权、私有化以及沿海航行权和双边协定等几大变化。如今,虽然对运输领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限制依然存在,但各国间的营销安排和联盟安排已大大地提高了运输的灵活性。美国UPS公司通过所有权、共同营销和共同作业协定等适当方式,目前已具备了为190多个国家服务的能力。关于所有权、共同营销和共同作业协定的安排有助于提高国际装运交付效率,促进贸易,还可以提高一站式物流服务的可能性。政府间的安排与合作将会促进并改善运输服务,同时降低运输费率,最终将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进而增加物流作业量。

二、国际物流壁垒

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物流作业全球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也有一些重大壁垒仍在继续影响着国际物流的发展。其中的三大壁垒是:市场和竞争、金融壁垒以及配送渠道壁垒。全球化物流管理必须要对克服这些壁垒的实际成本与国际贸易的潜在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以期通过成功的国际运作获得最大化的实际利益。现将各壁垒分述如下:

(1)市场和竞争。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说,市场和竞争方面的壁垒包括市场进入限制、信息可得性、定价和关税等。

市场进入限制往往是通过立法或司法实践对进口商品制造壁垒来限制其进入国内市场。例如欧洲实施的当地实际到位制度,该项制度要求以市场为基础的制造工厂和配送设施在还没有进入市场前就须安置完毕;在立法上阻止进入的例子如日本实施当地零售商“投票”制度,以表示是否愿意接收新的零售商,特别是外国零售商进入其市场。

信息的缺乏是全球物流的又一壁垒。除有关市场规模、人口和竞争状况等的信息相当有限外,用于明确进口业务和有关单证方面的信息往往也难以得到协调,这方面的要求通常会因不同的政府甚至特定的情况而异。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要求有关单证在货物装运前必须备齐和处理完毕。在许多情况下,如果单证有瑕疵,货物装运就会延迟或被扣押。显然,正确的单证流程对所有的装运来说都很重要,而对国际运输来说更是重要。

定价是一种与营销有关的壁垒。汇率对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影响很大,经营德国汽车零件的美国配送商所遭遇的境况就能说明汇率是如何影响物流需求的。美国配送商的通常做法是尽可能晚地订购补充零件,以减少风险和投资。然而,当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在上升时,采取低成本战略的厂商就会反过来储备零件,以充分利用有利的汇率。

(2)金融壁垒。全球物流中的金融壁垒产生于预测和机构的基础结构。在任何情况下进行预测都十分不易,在全球环境下预测尤其困难。国内预测面临的挑战是要在顾客趋势、竞争行为和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进行单位销售量和销售金额的预测;而在全球环境下,这些预测还必须结合汇率、顾客行为以及复杂的政府政策等。机构的基础结构壁垒产生于在如何协调中间人作业方面的差异,其中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和运输承运人等。金融上的不确定因素加上机构上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厂商难以规划其产品需求和金融需求,其结果便是,厂商不得不增加存货、增加运输的前置时间,以及增加全球物流作业的金融资源。

(3)配送渠道壁垒。国际物流还要面对诸如基础结构标准化和贸易协定等方面差异而形成的国际物流壁垒。基础结构标准化方面的差异是指运输和材料搬运设备、仓库设施和港口设施以及通信系统的差异。尽管近年来提高了集装箱标准化程度,但在全球运输设备中,如运输工具的尺度、能力、重量和轨道规格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其未被标准化时,国际物流的费用和时间势必会增加。

贸易限制壁垒也能影响到国际渠道或配送决策。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量,于是,进口商通常会使用在保税仓库里建立存货的方法,来保证第二年年初放行装运到当地的货物供应。这种策略减少了关税费用,但却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及其成本。

2011年中国物流业占服务产业的比重达15.7%,随着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业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最新的报告显示,中国经营规模超过1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已有近百家,这也标志着中国物流向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然于此同时,另一组数字又揭示着中国物流业得另一番景象。

去年我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而欧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则为8%—10%,在国际物流效率排名中,中国位居第27名。依中国当前经济的现状而言,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费用过高、效率过低等问题亟待切实有力的政策出台解决。

一、中国行政管理体系所致;首当其冲的要归因于公路收费,目前世界各国收费公路总长约14万公里,而有10万公里在中国。公路的增加为中国的交通运输提供便捷,但长期为人诟病的是收费公路过多、站点过密、额度过高、期限过长。2012年元旦以来,全国各省市大范围内取消一级、二级公路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流负担,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忽略的现象是些许取消收费的公路改头换面,继续收费,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甚至充耳不闻,这些乱象行为把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无疑大大削减了改革的意义。

二、中国整个流通体系缺乏互通互联,货物运输体系分散;中国物流发展最为迅速的往往是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发展滞后。由沿海向内陆推进是我国的发展模式,而欧美则是相反。沿海经济发展程度高,地理优势显而易见,但毋庸置疑的是与内陆联动的力度还不足,且内陆自身物流发展中也有许多瓶颈尚待解决。货物运输过程中,体系分散,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配送的考虑过于单一,供应商到原材料生产者、制造者再到运输者联系薄弱,且运输过程中往往存在运量零星、批数较多、到站分散、品种繁多、性质复杂等大小问题。

三、中国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滞后;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如果我们实行信息化覆盖下的现代流通体系的话,在流通领域我们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科技助推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大规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达到信息化程度的第二层,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业务展开均停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的普及和完善,将是我国物流业未来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两会”期间,关于物流发展的呼声不绝于耳,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列为重点。随着政策的每次出台和物流业的每次努力,中国物流行业将会不断进步并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

第五篇: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90年代以来,在互联网上兴起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贸易活动,即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产品的销售与服务 。随着这些网上交易活动的飞速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最终应运而生,并以无比迅速的趋势波及全球商海 。而其运用日益广泛,涉及到的领域日益增多扩大,但总的来说,全球国际电子商务仍旧处于“摇篮” 阶段,而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处于国际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国

际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必须克服重重障碍。

但近几年来,我国的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比较良好,在各领域初步营造了一个国际电子商务的大环 境,尤其是在1998年启动的“金贸工程”,旨在推动经贸领域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我国互联网用 户日趋明显的增长速度为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的示范工程是外经贸 部推出的虚拟广交会,他们组织外贸企业上网并围绕出口贸易进行网上商品浏览、洽谈订货等活动,对我

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给世界各国的人们 带来新的机会。而如何把握和抓住这些机会,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最为关注重视的事。从全球范围来看,国 际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全球化的国际电子商务构架正在形成,并 将日趋完善。各国政府也于今年来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扩大信息技术在国民 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积极开发国际电子商务,这将极为大力地促进国际电子商务

未来的发展。

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人类未来的经济贸易活动将逐渐趋于电子网络化,这对于传统贸易方式 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促使曾经复杂的国际贸易变得更为方便快捷,相信几十年之后,我们都将

看到一个全新与以往大为不同的世界。

上一篇:构建服务型政府范文下一篇:各股室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