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研究

2022-09-12

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动机理论诞生,这一动机理论一经问世显示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t和Ryant提出的动机自我决定论,该理论构建的基础是人是生存和发展于天地间且能够对外在世界实施改造的有机体,在心理层面具有天然的成长与发展动力。人本性就有认知与发展的心理需要,社会环境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转化成人内心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效能,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成长。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既是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人类经受外界刺激后决定自身产生何种行径,外部动机如何内化。与其他动机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有着特异之处,自我决定理论不只是把动机阐述为枯燥乏味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进行简单的分类,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在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历经外部、内部、认同及整合等四大调节过程以及变换状态,就如同机体反射弧从感受器接受刺激,经传入神经传道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加工转化,到效应器的身体反应,而自我决定理论就是从控制动机到自主动机的转化过程。当前大学生群体承载着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重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希望性和创造性的主体,肩负着整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大责任,开始有更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踊跃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份子,肩负起自身应该承担的时代发展责任。

在当前政治以党建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了更为复杂多元的特点,这一动机恰恰阐释了自我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大学生所持有的入党动机是源自内在动力,内部有效刺激能够带动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有效转化,由此来实现自我调整与发展。基于自我决定动机论的基础指导,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大学生群体的入党动机挖掘与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实现内化的关键因素和有效路径,从而为党员动机培养提供更具创造性和新颖性的模式及方法。

一、自我决定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历经多年的发展与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在认知心理学产生后,带动了动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将这一学科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对动机理论中关于人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补充与创造。自我决定论研究的核心在于人的主观意志或意愿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最终的行为带来决定作用,重点研究自我意识,在整个动机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重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与相应的社会情境之间打造相互匹配的辩证关系。这一理论在宗教、教育、医疗及政治等多个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了深化应用。自我决定理论是以有机辩证元理论为基础,又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分支,即: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有机整合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等。

(一)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自我决定论始终坚持人这一个体拥有天然性的发展需求,且一再强调这种需求并非后天习得,而是源自人内心的基本需求。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基本需求主要包含自我需求、归属性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层面,并且这三种需求相互依存前有效融合起来,共同引领个体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自我需求是指人在各类社会交往活动中选择能够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路线,由此来做出相应的行为。发展需求又称为能力需求,是指人类在各类社会交往活动中通过对比分析自身与他人的能力差异,由此所产生的在能力层面的优越感。而归属性需求则是指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往往由于自身在某一特质上优于其他人,并且凭借这一特质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与信任,由此所产生的归属感。基本需求理论是整个自我决定论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研究其他理论部分的基础前提,满足个体的基本心理需求,能够有效促进外在动机的内化过程其效率,由此来强化个体的成就感。

(二)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重点研究人的内部动机对自身发展所构成的重要影响,尤其是个体周遭因素对其内在动机产生的波动性。以及这一理论,个体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降低自身所接受或面临的贬低性评价,往往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由此来获得周遭人群对自身的认可与信任,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要达成某一目的或完成一项任务,若在存在外部有效刺激的情况下,往往更能挖掘个体内在的成就动机,所产生的成就欲望更为强烈。

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

入党动机是个体要求入党的内在动机,同时也表达了其内心的需求,是引导其争取入党的精神支撑。入党动机是激励个体积极加入党组织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每个党员基本素质与行为准则最本质的表现,能够充分反映出一个共产党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理想型动机类型

理想型入党是党政建设对大学生入党群体提出的最基础性要求,也是评价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手段。从概念上看,理想型入党是指大学生所持有的入党动机源自其内在理念的引导和驱使,是在内部有效动机的刺激下引发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行为动机,在争取入党的大学生个体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终身是践行爱国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作为自身奋斗的终极目标,认为自身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付出应有的努力。

(二)进取型动机类型

持有进取型动机的大学生所持有的入党动机,往往源自其内心所产生的上进心,是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内在需求,此类大学生往往在任何活动中都对自身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以争取先进作为活动目标。这里学生所迸发出的入党动机往往与各类党的宣传教育、社会舆论支持及周遭人士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三)虚荣型动机类型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较为强烈的虚荣心和攀比,并且在各项活动或能力层面持有非常强烈的好胜心,诸多学生申请入党往往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持有这种动机的学生个体,通常抱着爱国的心理提示,在自尊心的驱使下积极入党,但他们这种行为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对党的理论及价值观念认知甚少,相应的入党动机并不纯洁。

(四)参与型动机类型

参与型入党类型一般出于从众心理,周围的同学都入了党,自己不入党显得易于常人,所以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盲目的入党是把入党看成自己获取政治进步的一种手段,重在参与,而不重在得失上。这部分学生申请入党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表现,但作为大学生入党首先应该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五)实用型动机类型

中国政党类型是共产党执政,实用型入党类型是指入党的大学生怀着在执政党中得到利益,毕业以后可以得到一个好工作,同时到单位后还可以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

三、自我决定理论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启示

(1)完善大学生入党动机评测制度。当前大学生入党所沿用的流程包含:提交入党申请、考核并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教育培训、组织考察与评价、明确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组织谈话、宣誓、教育培训及转正。从这一流程上能够看出,欠缺入党动机的有效考察,无法对大学生入党的真实动机进行分析与考核,由此无论持有什么样的目的加入中国共产党,都可以提交相应的申请书。并且在预备党员发展过程中,也欠缺入党动机的考核,仅仅依靠填写入党志愿书结束之谈话这两个环节进行考核,相应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内容过于肤浅。必须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多层次鉴别与分析,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入党动机评价机制与体系,以不同的动机标准对想入党的大学生进行分类,并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方案,由此来体现党员培养的多层次性。(2)进行分类培养。根据科学有效的动机评价机制来分析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依据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保障持有正确动机的大学生能够实现动机的快速转化,而将持有非正确或非理性入党动机的大学生,不断调整和修正自身的行为动机,引导大学生从内在动机上提升自身对党以及党的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坚持以党的最高理想作为其唯一的入党动机。强化内部动机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支撑,外部动机的内化过程主要依靠四种调节类型实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有效转变。(3)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实的政治理论是大学生入党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拥有高尚的政治素养,才能保证自身入党动机的有效性和纯粹性。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学习,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与行动纲领,不断丰富自身对党的工作的认识,提高自身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能力,由此来解决自身精神层面上的困惑与疑虑,同时加深自身对党的阶级情感,并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当前大学生所开展的政治理论课程是实施大学生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必须积极广泛的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分借助当前的社会热议话题及热门事件,充分挖掘与党政教育的有效契合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发展动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干预,由此来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致力于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

摘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这一群体中的大学生党员,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成了党政建设的工作重点。自我决定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无数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研究,将这一新的动机理论与大学生入党工作相结合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大学生入党动机,旨在为大学生党政建设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大学生,入党动机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下一篇:图书馆流通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