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内容摘要: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涉,并且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着西方的文学理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文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也在不斷应用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工具性的价值。

第一篇:文学理论论文范文

走向“大文学理论”

大众文化已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化语境和文化样态,它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非常深刻,它使得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目的都发生了转型,走向了“大文学理论”。“大文学理论”是一个借以概括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之后的文学理论知识型。“大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文学,研究方式是跨学科的、阐释性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外部的社会历史文化世界和养成实践型的心性人格。“大文学理论”转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论证,依然是一个需要文学理论界予以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文学理论;当代文学理论;文化研究;转型

肖明华(1979-),男,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22)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反思”(项目编号:ZGWll09)的阶段性成果。

大众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重要性,几近达到无论如何评说,都不为过的程度。仅以其影响所涉及的长短时段而言,就可述之为三:

其一,由于大众文化表征并以“隐形书写”的方式参与了以资本、欲望、消费、享乐、财富、竞争、成功为主要内涵的新意识形态的建构,同时对于实际构造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以及塑造一个时代的好生活想象来说,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它对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十年时段的建构而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有学人说道:“90年代谁都离不开大众文化。”

其二,大众文化在百年文化发展的时段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说:“如果有人问起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现象是什么,那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这的确有几分道理。因为大众文化的兴起使文化自身发生了百年以来的转型。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曾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使得文化几近成为民族的寓言,大多时候都被赋予了革命、救亡、斗争等宏大叙事的功能,并且还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的逼仄,使得文化几乎成为显白的意识形态工具,那么,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切,它使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再那么直接,而是与日常生活发生了关联。这一点有学者予以了深刻的指认:“不管大众文化是恶魔还是福音,它都是20世纪冷战结束后人类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其三,即使置于千年的文化史框架中,大众文化也可谓是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学人依据大众文化的特性指出:大众文化的兴起表征了群体文化向个体文化的转型。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大众文化的确是一种参与可能性极大的文化形态,它在程序上吁求任何个体的参与和选择。这一点即使不可以在大众文化的生产中直接做到,基本上也可以在关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时达到。支撑这一点的缘由,与大众文化乃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有关。有学者认为大众文化表征了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从深层结构的角度看,90年代娱乐文化的勃兴所蕴涵的是,当代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正由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存一实用’结构转换为当代的‘生存一娱乐’模式。”…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回到了文化自身,它自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唱卡拉OK、上网、看电影这本身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

回到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大众文化更是时代的文化英雄。有学人甚至仿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哲学化地将这个时代命名为了“大众文化时代”。不妨说,这是一个有学术阐释意义的话题。在这里,我们只将关注点放置在,因其所致的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变化,这个具体的学术问题之上。我们的目的是要看看,如此重要的大众文化,是如何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它的影响又具有怎样的局限性,等等。

有学人曾指出:“90年代中国文化界的一个明显事实是从对文学的‘审美’本质的思辨性沉思转向具体的‘审美文化’或‘文化’研究,已成为愈来愈多的文学理论学者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使我无法不获得这样一种清晰的感受:中国文学理论已经和正在寻找一种面向文化的新转变。”的确,20世纪90年开始,就有诸如审美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与大众文化语境相关联的“理论的批评化”(批评理论)、文化诗学,等等一些与文学理论研究有关的转型方案、理论话题乃至专门领域。这已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不妨说,从知识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生产语境,它使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发生了转型。一定意义上可谓是走向了“大文学理论”。所谓大文学理论,其具体的内涵表征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研究的对象跨出了文学,扩大到了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大众文化现象。这些大众文化现象,往往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表意实践活动和具有较大构造生活力量的物质产品。

文学理论关注大众文化等文化现象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大众文化是这个时代的重要表意符号,甚至文学都已然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不可避免的大众文化化了。正如有学者所说的:“大众文化的转型使文学面临其产生以来最大的挑战,文学进入边界日益模糊的‘泛文化’状态。”另有论者指出: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用参照、吸收、改编等手段,使曾在20世纪80年代诗意启蒙主流中扮演精英角色的文学,转向大众文化。从这个方面看,大众文化抑或并非专指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而是指任何一种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性”。有学人甚至还认为:用“泛文化”并不准确,因为它本就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伴随物,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文学理论因此也就与大众文化研究不相冲突,甚至于转向为一种大众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或文化理论,才可谓是做到了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知识生产的名副其实。一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文学作品大都是以一种文化文本的面目出现的,因此,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是一种合情合理的选择”。

同时,如果考虑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性扩散,使得广告、媒体信息等都具有文学性,那么我们不妨说,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确实需要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也一直在进行着,那就是以“文学性”作为其研究的对象。这种以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理论,常常被名之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言及的大文学理论。

此外,我们还可以就此补充一点,那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一种文学的文本观的被接受。这种文学的文本观,将“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并且不将此一语言符号看做是壁垒森严的“牢笼”,也就是认同了德里达的此一观念:“当批评家们把我的工作看作是这样一个见解的时候,我总是感到非常惊讶:语言之外别无他物,我们被囚禁于语言之中;实际上,解构主义想要阐明的恰恰是

相反的观点。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首先也是对于‘他者’和‘语言的他者’的探寻。”不妨说,大众文化的兴起,使我们接受了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解构主义的观念,即认为世界都文本化了,而且相信这个文本的“文本性”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作为语言符号,任何文本都是一种差异性的存在,永远不能实体化的显身为一个“本质”,而只能持续的延异下去,这就是“文本之外无他物”。因此,我们能做的工作,就是去理解文本的意义,而文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的比较、组合中显身,也就是文本乃文本间性的一种关系性存在。换言之,在大众文化的视阈中,文学/文化没有一个什么永恒的实体需要坚守,文学/文化乃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所谓的高雅与低俗、民粹和精英、审美与非审美、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几乎都是可以任意跨越的,甚至根本就不把这样的区分当成是一个问题。原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论也被重构,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物质力量,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而是互证、互释与互择的关系。与此一致,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研究也往往不认为文学/文化有一个什么本质,而更多是将它视为一个文本,一个需要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定位和理解的文本。人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成为阐释的关系。

其二,研究中的理论资源及其提问方式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理论,不再局限于传统本体论的那种哲学式的提问方式,而选择了现代社会学/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更为自觉地成为一种跨学科,乃至反学科/无学科的研究形态,任何学科资源都可以被使用。

早在1994年,张法就认为:“有一个共通的东西是可以感觉到的,这就是文学研究正在汇入超学科的文化研究之中。”这种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如果要说是文学理论,那它也只能被称之为一种“大文学理论”。这种“大文学理论”研究的提问方式,它不以问“是什么”为旨趣,而以解释其发生的现实文化逻辑、社会机制和语境原因为指归,其学术旨趣是试图将研究伸入到社会结构中,达到接合学术与现实的效果。因此,它不再去抽象地问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用,作家创作的心理机制怎样,读者怎样欣赏文学,等等所谓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换言之,它将研究的问题转换为了一种文本之所以成为一种文本是如何可能的?不妨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任何文本都难免是大众媒介、市场逻辑、大众趣味等合谋的产物。因此只有这种提问方式,才有可能切入到问题之中,并得到实在的回答,才能追问到其文化逻辑、社会机制和语境原因,等等。甚至也可以认为,只有转换这种提问方式及其所表征的研究方式,所获得的回答,才有可能具有较大的阐释效用。这也正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之所以如此提问的一个实际原因。不妨说,在这种提问方式的转换中,也就逐渐的发生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从此以后的主导研究方式主要是“描述并介入‘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换言之,也即是走向了“文化研究”。

然而,为什么这种文化研究的研究方式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流通开来?原因恐怕也比较复杂。从小处看,这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人们因此也就需要改变理解文学的方式,一如上述的将文学视为“文本”,而与这种“文本”观相契合的正是批评理论/文化研究。从大处说,这种方式恐怕是切合了整个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提供了人们一种参与、理解这种转型的途径。有学者因此不无道理的指出:“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究的出现与兴盛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局限于文论内部的一种自我逻辑发展,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与文论发展的内在需要共同促成的。”恐怕的确如此。

其三,研究的目的不再以建设内在的心灵世界为重,而将理解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世界视为其旨归。内在的心灵世界被指具有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理想主义的嫌疑,这种嫌疑所表征的也正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局限。在世俗化时代,它们不是证明为虚幻,就是被指认为需要被“转换”。即从建设内在的心灵世界为重,转换到注重理解外部世界为主,抑或就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启蒙意味了。

这种转换还使得文学理论研究,不以对文本、受教育者、其他研究者的“立法”指导为指向,而以与文本、受教育者、其他研究者共同攀谈和“阐释”这个外在世界为旨趣。在20世纪90年代,有不少学人发生了这种转换。而之所以要发生这种转换,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大众文化塑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趣味所致。这种精神趣味,在我们看来就是公共性精神趣味。所谓公共性精神趣味,结合阿伦特的看法,不妨认为,它是现代世俗社会的一种精神认同,是一种具有可见性、世界性特点的精神形态。它表明每个个体能够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用言说、行动等可见的方式来凸显其个体性,并因此而获取一种超越但不取消其私人生活的、有尊严的公共性存在。大众文化时代的公共性精神趣味,使得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越来越世俗化、公共化了,因此,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较为看重其与公共领域关联的知识合法性。

具体而言,文学理论研究因此有了更为切实的目的,那就是要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构中。大多数研究者是希望通过切实的学术研究,来推动大众文化/文学朝着更为公共性的方向发展,既而让这个世俗的现实社会变得更为的自由、平等、公正,等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说此前的文学理论就没有自由、平等、公正的诉求。只是说,此前的这些诉求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中的建构,表现出远离尘世和疏远政治的旨趣,是以退为进的方式,而且这种诉求还非常的有“共识”,一如有学人所言及的新时期的“个人共识”,即强调个人主体、个人解放乃文化的中心议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的目的则更为具体,更强调落到实处的建设,因此,它的研究也就更加的语境化和分析化。而且由于不同学人对这种自由、平等、公正的理解判然有别,因此更多的是表现出分化,所谓的新时期共识几近消失。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大文学理论”关注大众文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众文化通过其强劲的“新意识形态”能力,在塑造这个社会的结构,因此才引发了诸多文学研究的知识分子的学术兴趣,这其中恐怕暗含着的正是一种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利益诉求。而这种目的和利益诉求,无疑因为大众文化而发生了转换。它更多的不是分析大众文化如何审美,而是爆破其隐含了怎样的权力,表征了哪样的意识形态,是什么具体的社会机制和语境原因使得一种大众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等等。通过这种研究,既有可能找到大众文化的症候所在,还有可能爆破一个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既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变得更为合乎自由、平等、公正等

现代性价值。这样的研究目的也恐怕是一种更为切合语境的人文关怀。所以,它并非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认为大众文化研究“缺乏了人文的关怀”。当然,这与此前的文学理论更多的是局限在文本之中和审美之城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它扩大了阐释的视阈,将文本置于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并且将这种理解视为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之间的互证与互释的关系。它不以区分出文本的好坏高低作为最终的目的,不以审美判断作为文本评价的旨趣和标准。它的最终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解释一种文本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由上之述可见,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兴起的确关联甚密,几近成了一个学术常识。不妨说,只有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这种“大文学理论”转型下,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审美文化、大众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如此迅速地进入到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阈之中,在其合法性都未曾来得及详加论证的情况下,它甚至就成了文学理论界专门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充当了大文学理论的转型功能的审美文化、大众文化研究的知识合法性区分,为什么往往也以“转型”为标准。由此可见,转型提供给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一种较具合法性的话语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反思当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境况时,往往将其不如人意之处与大众文化兴起的语境勾连起来,比如,有学者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仍然拘守在原有的学科体系和模式中,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大众日常审美经验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种说法当然有其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凸显了大众文化的重要性,但它有忽视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已然发生了转型的嫌疑。事实上,90年代的文学理论,并非拘泥于原有的学科体系和模式中,且不说转型已然一如上述的发生,仅就大众文化已然作为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就可以看出。有学人曾较早指出,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从“被歧视、受冷落的境遇一跃而成为影响文化主导性的力量,实践呼唤一种面对当下发言、富有阐释效力的文学理论话语的生成。在这种情势下,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潜在的然而却异常明显的转向”。不妨说,这样的判断是较为准确的,这恐怕是由于把大众文化研究纳入了文学理论转型的框架之中,将诸如大众文化研究以及与大众文化语境相关的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文化诗学都视为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形态,才可能得出的结论。

然而,为什么大众文化语境下发生了转型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往往会被人视若无睹,并不满意呢?这里不拟展开论述。而仅仅提出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来予以简要的讨论。在我们看来,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大众文化的兴起为什么就必然要使得文学理论发生转型,这样一个具有前提意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自觉的论证。这绝非一个不重要的问题。

其一,转型并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将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转型勾连起来,其合法性的获得更多的是借助于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理性分析而来。但这种语境,毕竟与文学理论之间有着难以量化的诸多中介环节,诸如为什么语境变换,就一定会导致文学理论的随从更替,甚至于还认为要识时务般地主动投靠为佳之类的问题也多有存疑,如此境况之下,使得文学理论为什么要转型以及如何看待这种文学理论的转型等问题难免会引起诸多的争议。

还有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是依据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认为有怎样的社会文化语境,就会有怎样的文学理论转型,甚至还是在相对而言纯粹、理想的语境中想象与认同于这种时兴的转型,而对这种转型缺乏深入的、有学理的批判性思考。然而,事实上,某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其实并没有这么纯粹和理想,它所裹挟的某种弊端,也完全有可能酿成一个日后的病灶。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其社会文化语境恐怕也没有这么纯粹和理想。因此,它所固有的弊病难免早已植入到了文学理论的转型之中,使得这种文学理论的转型也就不可否认的具有某种局限性。晚近有学者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一个并不完美的社会语境使得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文学在发挥其“祛魅”的积极功能时,也携带有犬儒化、无聊化、娱乐化的弊病。这种情况之下,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转型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岂不应该被重新“事件化”的加以理解和思考么?答案是肯定的。

其二,什么是好文学理论,这个既与合法性相关,又具有正当性的问题,并没有在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的语境中被讨论,更遑论达成共识。如此,就会导致什么是文学理论这个问题被遮蔽起来,以至于人们不认为诸如与转型有关的大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化理论、批评理论甚至文化诗学等视为文学理论。不妨说,文学理论界对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是怎样发生的,它包括了哪些形态、探讨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文学理论文献,恐怕都不是很清楚。它也不可能随着大众文化的发生和文学理论的转型而得以自然而然的解决。

正因此,大众文化的兴起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课题。诸如文学理论为什么要转型,文学理论的转型是如何进行的,什么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好文学理论,转型后的文学理论是什么,转型之后的文学理论研究如何可能,等等问题都应该得到更为深入的论证,都应该接合到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乃至当下的问题意识中予以理解。其意义不可谓不大,至少它是一个牵涉到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基础问题。这里仅乃抛砖引玉而已,其意乃是期待着学术共同体能因此而投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干,王干文学对话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2]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4]刘士林,90年代的娱乐文化研究[J],新华文摘,2000,(8).

[5]范玉刚,对大众文化时代命名的哲学阐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

[6]王一川,面向文化文学理论的新转变[N],文艺报,2000-07-04.

[7]黄崇超,大众文化转型背景下文学的”泛文化”转向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0,(2).

[8]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J],当代文坛,1999,(2).

[10]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论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6).

[11](美)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英)威廉斯,关键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3]汪晖,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J],电影艺术,1995,(1).

[14]陶东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自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张法,中国文论转型的几个维度[J],思想战线,1994,(4).

[16]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7]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美)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9]王宁,文学理论前沿(第3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陈传才,当代文化转型与文艺学的重构——关于当代文艺学建设的思考[J],文艺争鸣,2003,(3).

[21]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12-05.

[责任编辑:张丽]

作者:肖明华

第二篇: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内容摘要: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涉,并且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着西方的文学理论,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文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也在不斷应用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工具性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试用西方文学理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挑战和阻碍,但这一理论基础自身的价值却不应当就此被否定,而是要以更加辩证且客观的姿态展现在学者面前。对此,本文也将以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题,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西方思想 学科交涉

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前者之于后者,又应当如何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共存,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否能够脱离西方基本理论而实现独立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当下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趋势,所以,就这两者之间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一.文学实践和文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从当下的文学教育体系和机制中可以看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是“文学”这一大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本科专业设置的时候,汉语言文学是文学中的一个分支,而文学概念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这一分支中的核心课程。在研究生专业设置的时候,中国语言文学属于一级学科,其自身也包含了8种学科方向,而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地位上是互相平行的。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文学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都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当代文学也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概论和文艺学,在本质上就是文学理论的鲜明体现。而从以上这些设置中也可以看出,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讲,其自身的重点在于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文化发展脉络,无论是作家发表的作品,还是社团的思潮,亦或是文学史的变更,都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畴。就文学理论来讲,其自身更加强调抽象性概念的研究和剖析。从表意上来看,这两者都拥有独立的体系,并且性质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在研究对象上也有所不同,似乎能够脱离彼此独立发展。但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两者却密不可分,并且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彼此可以相互印证,如果文学理论的总结缺乏实践的支撑,就不能从另一个层面去引导现代文学的创作,也会失去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同理可得,如果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研究,缺乏理论基础,那么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寸步难行。

再加上,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还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著名作家,它们的发展都与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密不可分,包括抒情小说,象征主义诗歌,话剧等等,如果这些文学的背后缺乏理论支撑,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无法真正取得进步和成效。而且,我国著名作家鲁迅,也受到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在这其中,以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为明显,并且鲁迅也曾经对西方的文学著作进行了翻译。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还是兴盛,其自身都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不可分割,从思想角度来看,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各种思潮都被赋予了西方文学理论的色彩,从创作角度来看,现代文学中的各类作品也都借鉴了西方的优秀创作,从表达角度来看,许多作家的写作风格也都受到西方话语和习俗的影响,一旦脱离这些话语,本土的文学也会无法言说,而这一现实并不牵涉到个人的态度和实践的方法,而是根源于本土的文化发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笔者在文中所提到的文学理论也涉及到本土的一些思想,但主要牵涉到的人就是西方的文学理论,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所以也被赋予了鲜明的外来特点。

二.分析新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创新之间的关系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文学实践的每一次突破和进展,都与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有所关联。文学发展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总结和概括,而每一阶段的历史背后,都会暗含着特定的史学思想,或者是特定的史学理论。从早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来看,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革命性特点,并且彼时的学者也都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当作界定新闻学的参考标准,而且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是引导新文学发展的重要指导。但纵观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已然是另外一种全新的面貌,而这一现状也从根本上与文学理论的差异有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文精神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并且也兴起了一阵女性主义的热潮,许多学者都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了展望和探讨,在后期,也出现了对经典重读或者是语言论转向的探讨,而在这些不同的主题背后,都有特定的新闻学理论作为支撑,并且这些理论也不是单数,而是多种文学理论共同发挥出辅助作用。也就是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来自西方的多样化文学理论逐步输入到中国,影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影响了作者的文学观念,也影响了他们的研究方法,理论范式和研究技术等等,从多个角度改变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样貌,也推动实践创作向着新的阶层发展,正是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文学才有更加开放且繁荣的局面。以女性文学为例,这一领域始终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的思潮就已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而且中国现代女权运动也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个中的观念和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因此,我国已产生了大批女性作家,包括舒婷,迟子建,萧红,张爱玲,宗璞,冰心等等,这些女性作家通过自己的视角对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表达他们自身对女性权利的尊重和追求,已经凸显出了浓厚的性别意识。除了女性作家之外,男性作家也会针对女性文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也发表了相关的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女性主义理论正式输入到中国之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女性的分析始终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上,获得的印象也大多较为直观,所以研究的结论也是表面且普通的。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更加突出了性别和权力,突出了女性的意识和女性的实践经验,拥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所以也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浅显剖析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和经验,极大推动了后续的实践和研究。直到今日,女性文学仍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中占有极大比重。而以上这些历史也足以说明,文学理论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实践上的突破。

三.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从21世纪以来,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學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西方的新闻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被本土的作家所排斥,所以文学研究也在创新上遇到了瓶颈和阻碍,显露出了明显的疲软状态。值得肯定的是,从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确取得了多个角度的突破,甚至在某些领域也实现了创新性的开拓,包括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手稿的研究和总结,文学广告的宣传等等,这些都与技术条件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电脑制作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周边。但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来讲是辅助性工具的完善,并不能成为学者和作家拒绝文学理论的原因,也不能真正代替新闻学理论所发挥的深层次价值。如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不能真正结合本国的国情和西方的先进经验,就必然会使自己的发展陷入死循环。另外,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应用西方文学理论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没有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甚至是把理论当作堆砌词藻的工具,导致理论的应用流于表面,显露出了明显的形式主义弊端,但这也不应当完全否定西方文学理论的价值,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改革有矫枉过正之嫌[1]。

对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当借用一些新的西方文学理论,来拓展视野和想象力,积累更多的研究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文学学科实践中可以看出,文学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解释作家的作品,让他们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时也可以让学者从更多的角度,对文学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读,从而推动后续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应当把握好本土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理论之间的尺度,并不能完全否定旧有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排斥新的成果,要树立起高度的辩证意识和严谨态度[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文学理论,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以有关学者应当用更加包容且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国外的研究成果,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始终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中无法自拔,而是应当对新的理论成果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分清其中的利弊,结合本土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来有选择的利用新的研究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的理论研究体系,同时也能够确保实践的长远发展,创造出更加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高玉.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2020,000(002)171-181.

[2]张相宽,刘雪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摭谈[J].科技风,2019, No.403(35):198+208.

(作者单位:河南测绘职业学院)

作者:李夏鹂

第三篇:高职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的有效引入

【摘 要】文学创造一直是英美文学理论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学好文学理论才能够实现文学创作,由此可见文学理论的重要性。高职英语专业对学生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文学理论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与相关的文论家。文学理论教学当中,理论讲授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主要方式,对提升学生英美文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当中引入文学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职;英美文学教学;文学理论;引入

自20世纪初,各种形式的文学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形势,不同形式的理论文学也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对文学的理解,基于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这些流派的文学理论不仅为理论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对文学创作、人们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英美文学属于重要的部分,占据的教学时间也较长。该课程在设置之初,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文原著阅读能力以及英文文学名著的欣赏水平,通过这门课程为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也存在着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重要任务。在英文教学当中引用文学理论主要是为了发挥它的借鉴作用,之所以具有借鉴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英美文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以及知识的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学大纲内容,由此可见文学理论自身就属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原因二,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潮在发展的最初阶段都需要文学理论对其做出相应的总结与回应,这也是各个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迅速、影响深远的主要原因。原因三,现今,国内的一些学者联合研究者共同开展了关于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尝试,例如文学教学中,教师会使用一些读者反映、伦理学以及心理学来作为教学指导。在国外的经典实验中,瑞恰兹曾经选择了一些不同的、隐去作者姓名的诗,将这些诗交给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些好诗学生却弃之敝屣,毫不在意。针对此次试验,瑞恰兹写了一本叫做《实用主义批评》的书,他在书中提出了“细读法”理论,这一理论在学生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显现出文学理论的系统性可以与文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有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引入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中,之所以提出英美文学中引入人文理论的话题,主要是因为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文学理论在存在上具有抽象性,在运用上多用于文本分析以及多角度阐释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理论还存在着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学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作用。在文学理论中,跨学科性、思辨性以及多元性是文学理论的主要三大特征,所以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于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增强自身的总体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是许多专家担忧的焦点,所以对于英语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中,众多专家关于加强文学类课程比重的呼吁较高。所以应该着重加大英美文学课程的比重,提升课程的学分数与学习课时。

文学理论课程在众多的文学类课程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所以英美教学当中应该设置与文学理论课程相应的学识与学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偏侧重于介绍文学知识与文学作品阅读,对英美文学课程缺少相应的重视,尤其在文学理论引入这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近期才有的,而是长时间的忽视导致的,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对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是教师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产生了一定的误区,教师认为文学理论一般都是晦涩、艰深难懂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就逐渐将文学理论淡化处理。而事实却恰好相反,英美文学教学当中引入文学理论正是揭开文学理论神秘面纱的最好办法,揭开文学理论的面纱,学生就能够接触到文学理论的亲和面貌,也逐渐走出只有精英人士才敢接触文学理论的认识误区,置身于文学理论的神秘之中,臣服于文学理论的魅力之下。

三、文学理论教学应注重结合理论讲授与文本分析

英美教学当中想要实现预期的文学理论引入效果,文学史或文学作品在讲述的过程中只简单地涉及文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文学理论导论”或“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这门课程可以简明系统的为学生展示西方的文论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理论。文本分析与文学理论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在文本阐释中应用文学理论,使文学理论褪去抽象化的外衣,去除神秘化的色彩,变得更加亲和化、具体化,让学生摒弃对文学理论神秘艰深的传统观念。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文学理论,觉得文学理论课程枯燥、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文学理论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文本分析作为教学实例,教师只能为学生解读抽象的理论,文学理论不能够摆脱抽象化,学生自然也更加难以理解,由此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文学理论虽然属于理论知识,但是其初始来源始终是文学实践,当然,最终也要应用到文学实践中去,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不能够将其作为单纯的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在文学解读、文学现象分析等方面中进行文学理论知识运用,这样理论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由此可见,英语文学理论课程的讲解形式必须采用文学理论结合文本分析的方式。教师在选择文学作品或者文学批评文章时,一定要选择比较经典的文章进行讲授,首先要求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在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参考相关文学评论文章的要求,阐述观点时要结合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行解读,锻炼学生的文章解读能力。

如果教师仅仅将文学理论课程当成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只知道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文学理论知识,那么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渐受到束缚,思维能力与文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会受到限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进行文学理论讲解,在实际中联合理论进行解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阐释文学理论中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激发学生的文学理论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理论知识的殿堂。学生在文学理论学习期间,自身理论思维与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文本分析训练。在文学课程的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文本分析进行着重讲解,简单明了的介绍西方文论的各种流派,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不同流派理论分析的运用依据,这样学生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文学理论知识,学会文本分析。

阅读实践是作品分析的基础部分,尤其要求教师熟悉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首先,教师要大量的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并引导学生有方法、有目的的阅读,养成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及自我反思的习惯。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把握好阅读环节,学生当今存在一个不读文本的普遍现象,学生没有阅读的体验与对文本的感受,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就无法进行.因此学生只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高职英语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文本分析进行文学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爱好,带领学生逐渐走进文学批评的殿堂,还要注意为学生展示文学理论课程的多元性以及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文学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6)

[2]张良丛,冯元元.文学理论教学的反思——从教材编写谈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作者:陈霞

上一篇:机电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全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