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论文范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文学创作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学发展历史,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诗词曲目作品,他们中都含有丰富的意境美,意境长久以来作为抒情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学范畴,是通过不断的总结、挖掘而产生的,它赋予了文学作品新的生命,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创造意境是提升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

第一篇:文学创作论文范文

日本文学创作研究

摘要:日本文学迄今为止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在早期的时候,日本文学创作曾受到中国文学的一些影响,但后来日本也逐渐地形成了自有的文学特色。而19世纪日本重启了港口与国外贸易并且展开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慢慢感染日本的作家,一直到今天也仍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关键词:上古日本文学;平安时期;古典日本文学

一、上古日本文学

四、五世纪的时,奈良县兴起的天皇氏,着手逐步地统一了日本,之后建立了“大和政权”。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汉字以及各种各样的生产技术等,开始慢慢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七世纪以后,中国的隋、唐王朝与日本联系紧密。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之后,日本才开始有了书写系统。日本最早的书面文学出现于八世纪初叶,也就是著名的“奈良时期”。这个时代的代表作包括712年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720年留传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和759年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等。《古事记》是一部记录古代神话与传说的作品。这部书是在天皇的命令下着手进行编写的,目的是企图利用神话来证明天皇世系的权威。因为这是一本政治下的产物,所以这本书中充满了枯燥而又乏味的关于神的世系的说明。尽管如此,《古事记》这部书仍具有很深远的意义与影響。《古事记》里面的一些生动的神话与传说具有很值得研究和鉴赏的文学性。另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万叶集》则是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它有4500多首长歌、短歌,共计二十卷。诗集的作者一半以上是无名氏,这里面既有天皇、皇妃、皇子,同时也包含有浪人、乞丐、妓女所写的。其中仅署名作者就有500多人。

二、古典日本文学

(一)平安时期。

古典日本文学兴起于九世纪至十二世纪,女文学家紫式部所著的《源氏物语》是古典日本文学甚至是东方文学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讲述的是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人性的丑恶,宫中的明争暗斗,反映了当时妇女的地位和苦难生活。这本被尊称为日本“国宝”的书,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之后,日本的小说中明里暗里都卷了些淡淡的忧伤。同时代较重要的文学作品还有905年的和歌总集《古今和歌集》以及990年代清少纳言所著的散文集《枕草子》。《枕草子》与《源氏物语》两书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语文学。它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

(二)镰仓时期。

镰仓时期时,镰仓幕府成立,日本幕府政权开始,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镰仓时代的文学,也从古代转到了中世。这个过渡时期的文学,承袭了平安时代以来的贵族文学遗风,创作态度和作品内容都非常传统和保守。这个时期出现了以鸟羽院的宫廷歌坛为中心的《新古今和歌集》,被誉为日本的三大和歌集之一,表现了古典和歌唯美幽怨的情境。武士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武家社会为中心的文学作品,逐渐成为了镰仓文学的主流。这个时期产生的历史小说《平家物语》,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通过平氏一门的盛衰,表现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佛理。它通过平氏一门的盛衰,表现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佛理。它被誉为民族的英雄叙事诗,达到了日本叙事诗文学最高峰。

(三)江户时期。

而后进入了江户时期,亦称德川幕府时期。武士文化被市民文化所取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变化,町人阶级身为社会的主体逐渐走进了作家的视野之中。“浮世草子”的创始人井原西鹤描写了町人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家庭等等,这极大地丰富了浮世草子的创作内容。这个时期逐渐走上了以俗为美的文学创作之路,这就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日本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逐渐步入消极时期。同时期,松尾芭蕉——日本的“俳圣”,开辟新道路,将轻松诙谐的喜剧诗句加入禅的味道之后变成了正式的诗体——俳句。其中名作《古潭》更是被誉为俳句中的绝唱。

三、近现当代文学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气象一新。文学在经济发展的刺激和西方的影响下,出现了与江户时代的戏作文学截然不同的新文化。二叶亭四迷的《浮云》在一八八九年问世之后,日本文学界如春雨过后的种子,迅速呈现出百花争鸣,各个流派,各有千秋的景象。20世纪初,日本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作家岛崎藤村创作了具有强烈批判性的长篇小说《破戒》。而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因为具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了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们的赞扬。夏目漱石创作的《我是猫》则另辟新路,以戏剧性的讽刺语言抨击了近代社会的弊端。在这之后,大正时期和昭和时期及其之后的日本现代文学开始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而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作家因为被征集从军,导致了文坛走向冷寂。

发展到现当代日本文学,一方面,日本偏居一隅,形成闭塞观。另一面,日本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形成日本蓄积型特征,形成“全部妥善,接受为佳”的意识。川端康成吸收西方文学技巧,传承日本传统,将日本传统精神与西方现代意识相融合,使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村上春树以普通人的角度探索社会生存方式。融入了西方文学的精华,改变了传统文学。

结束语:

日本文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大起大落,吸收了西方文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日本文学,对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许多出色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并影响着后人追随前人的脚步,发展着日本的文化,创作出更好的日本文学。

参考文献:

[1]李光泽. 《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

[2]马骏. 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1:94-103.

作者简介:孙圣一,女,1990.4.13,本科,吉林省四平市,专业: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孙圣一

第二篇:传统文学创作意境研究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学发展历史,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诗词曲目作品,他们中都含有丰富的意境美,意境长久以来作为抒情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学范畴,是通过不断的总结、挖掘而产生的,它赋予了文学作品新的生命,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创造意境是提升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意境的艺术特征入手,探讨意境的产生创造方法,为我国的传统文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意境;文学创作;创造方法

意境本身是一种能充分让人感受领悟,且回味无穷但又难于用文字来说明的一种意蕴,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形神情理的统一,虚虚实实难以琢磨,既产生于意外同时又蘊含于其中。在我国传统文学历史上,优秀的诗词曲目都蕴含着美的意境,它作为传统文学创作中的精髓,通过多年的总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美学范畴,因此如何创造意境是创作文学作品的关键,而意境本身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灵魂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意境这个词语,例如我们阅读一首好诗时,就会说“这首诗很有意境”当看到一副好画时“我们同样会说这幅画很有意境,它表现的不仅仅是一张画”当看到一个深刻的电影时“我们就会说这个电影很有意境,很容易产生联想”虽然我们常常用这个词来表达一些美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由,下面我们就通过意境的表现来阐述意境的艺术表现力。

一、意境的艺术表现

意境是美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意境本身属于主观范畴,“境”属于客观范畴,意境是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一种艺术程度表现,意境的范畴内容十分丰富,在相互统一的过程中,情理神相互渗透融合、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其次意境是一个具有空间性质的产物,是人们情感活动的心理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思想情绪,意境本身不是为了描写相关的景物及人,而是通过塑造相关的景物和人物,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高度,它具有一个特殊的空间,意境与意象有本质的区别,意象中的“象”指的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指一个个单一的事物形象,而意境是各个因素所联合构成的一种令人产生情感流露的场景,创造中的画面、情感流漏的氛围、回味悠长的韵味,产生了一种虚实难辨的艺术化境,可以说意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空间。

再次,意境本身也可以使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们产生遐想与思考,意境的基本出发点是意象,意境形象具有具体性,它并不单独的表现在意象身上,意境的回味具有无穷大的特点,因为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形式有千万种变化,所以只依赖于感受和分析个别的意象,是不能把意境中所有的丰富情感全部领会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

意境的创作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与意象之间的选择和组合结构而产生的,创造出具有境外之境的新的艺术空间,重点要体现神、虚、实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要做到神形兼备,要做到这种形神兼备,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予以表现,由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构建思路,导致最终产生的意境表现也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意境中的虚实结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寓虚境于实景,一个是化情思为景物。

(一)寓虚境于实景

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虚实结合,以实显虚,将这种虚实的表现通过相互变化灵活的运用起来,不仅文学作品中需要这样的表达形式,各类的美学作品其中都含有这些,巧妙的利用虚实关系,是达到以点概面、以一当十艺术效果的重要途径,这种方法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图》,寥寥几笔就将马匹的神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的是形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把描绘的实景通过暗寓、象征的手法与实景交融在一起,从而呈现出了一种似有似无,若有若无的境界。

(二)化情思为景物

情感主线往往是文学创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它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情思融入到景物之中,可以起到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作用,用有限的语言描述,将情思与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不能相互对立,只有熟练的掌握这种相互融合相互转换的关系,才能创造出情谊深刻、情澄意深的意境。

意境在创作过程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类别,由于不同作者的个性、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不同,意与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总结起来说,意境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有我之境;一个是无我之境。

对于有我之境融合来理解,有作家曾经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不是用作者本身去替代,而是作者的感情流露比较强烈,通过语言文字的宣泄,将自身的情感传达到景物之中,所以在描写的景物上,也赋予了他们浓烈的情感因素,成为具有特殊代表性的情物。

无我之境正好与有我之境想反,也有作家说过“无我之境,以物观景,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严格的说,曲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将自身的性格、感情融入其中,用曲诗得以表现,通过阅读用自身情感的眼光去审视另外一种自然风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主要区别是他们的情感表现主体不同,他们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无我之境往往是现有景物,通过景物使得作者见景生情,感情是由景物的激发而产生,感受上是主动的是客观的,“情”是被动的是主观的,所以在意境中,通过无我之境的表现,景物比较突出而情感则比较隐晦;通过有我之境的表现则正好相反,通过情感的突出表现,来衬托景物中的氛围。

三、结语

通过意境的创作方法与过程的描述,我们发现意境的本质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形式美的一种空间体现,传统文学作品通过意境,为我们展示了生命本身独特而富有内涵的美,不仅文学创作中需要意境赋予文学作品美的画面,同样绘画、电影等都需要意境来烘托主题与氛围,意境的创作是我国民族固有审美心理结构的最高表现,在创造文学作品时,突出意境、创造意境,是创作出好作品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意境永远是文學创作的核心和灵魂。

【参考文献】

[1]董雪.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3).

[2]汤玫英. 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07).

[4]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作者简介:朱世琦(1988.02-),男,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学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文。

作者:朱世琦

第三篇:有声文学创作者初探

【摘要】当前,有声文学进入读者视野,并以其便捷性、快速传播性等方式满足快节奏生活的读者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与有声文学的快速发展相比,对有声文学的学理研究稍显滞后。目前有学者关注到了有声文学的分类研究、形象塑造方式、对文学接受的影响等方面,在对有声文学的创作者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声文学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从创作者这个角度来看,有声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与传统文学创作者不一样的特征,通过对有声文学创作者问题的梳理有利于对有声文学特征的把握。

【关键词】有声文学;创作者;多重身份;碎片化

有声文学是当代文学文化发展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名词,该词在出现之后更多读者学者将这个词拿来使用,没有对之进行学理化梳理。从汉字的对应角度来说,与有声相对应的是无声。从这一对应的范围来看,有聲文学包括了早期的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也包括后来对文学进行宣讲的评书、说书等民间的文学传播,还包括了当代发展比较快的新媒体推动形成的以声音传播为主的文学以及声音与图像结合的文学;无声文学相应是指以文字媒介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文学,包括传统纸质文本的文学作品,也包括现代的与电子媒介结合产生的以电子文字阅读主要方式的文学。从目前的使用来看,大家对有声文学的接受更多是将之限定在当代新出现的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后产生的新文学样式,对这种新文学样式,部分学者在使用中将图像化转向的文学或者视频文学也包含在有声文学之中,更多学者在使用中专指现代科技及传媒影响下的以声音传播为主体方式的文学。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将有声文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当代新出现的以声音传播为主体方式的文学,不包括图像化转向中有声音参与的多媒体融合的视听文学。

“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1],有声文学作为新出现并获得快速发展的文学样式,呈现出与传统文学多个方面不相同的特点,其中创作者方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创作者的主体寻求还是创作者的特点等方面,有声文学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有声文学的创作者分类?

有声文学以“未见其面,只闻其声”的方式呈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呈现在听众这个特殊读者群体面前的创作者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

(一)有声文学的文本创作者

有声文学的文本创作者是有声文学创作者队伍中的第一个出场类别,由文本创作者创作的文本是有声文学得以产生的底本、模本。从目前有声文学的存在来看,有声文学作品的文本主要来自于传统经典文本、现代网络文学文本以及一些心灵鸡汤的文字文本。这些文本的创作者有些是大家已经熟悉的人物,有些则以网名的符号形式存在于广大网民的阅读世界中,还有些是片段化的文本呈现,其文本创作者不为人们熟悉。

还有一些有声文学的文本创作者还是读者,其作为读者的身份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与感悟形成文本并在有声文学的网络平台播送,与作为第一底本的文本相比,这一部分有声文学作品融入了特殊读者对原文本的解读,却又成为有声文学得以传播的底本。如《萨苏讲西游记里的动物学》等,从名称就可以了解到该文本的创作者兼具读者的身份。

(二)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

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是有声文学创作者队伍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作为读者群体的听众最熟悉的创作者,只不过这种熟悉更多是声音的熟悉,是“未见其面,只闻其声”。为了达到有声文学的最优化效果,各有声文学的平台经营者在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方面经历了严格的筛选。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电台主持人、播音人、影视作品配音者

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中比较多的一类是知名电台的主持人、播音人、影视作品配音者等角色,他们专业的声音训练为有声文学的呈现提供了更好保障。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的访谈时指出“该项目在挑选演播人的时候,注重有声产品的质量,合作的演播者均为省、市电台专业主播”[2]等。

2.在解读文学作品方面比较有名望得到更多认可的读者

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中有些是在解读作品方面比较有名望得到更多认可的读者,他们以读者身份完成了对原著的阅读并将自己的感悟理解整理出来,借助于出版社、电视、网络等方式扩大其阅读感悟的传染力、影响力,引领广大读者的阅读。有声文学的创作中这一部分成为有声文学的重要来源,从而使这些作为读者身份存在的人群在有声文学中成为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

3.演播艺术家

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中还有演播艺术家,他们作为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以自己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为基础,融合自身的声音表演将原著作品得以声情并茂地呈现。

4.自媒体人

在自媒体时代,有声文学的声音传播者还包括一部分自媒体人,他们依托当代科技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自己的创作、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有声文学平台向听众传播,成为有声文学的一部分。

(三)有声文学的音乐选取者

有声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会根据原著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声音综合传播,因而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是有声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一环,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队伍中还应有其音乐选取者的位置。这些音乐选取者或根据对原著文学作品的理解选取已有音乐作品中与之相匹配的音乐,或根据对原著文学作品的理解制作新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与声音传播者一起加强有声文学的传播效果。

(四)有声文学的音频制作者

有声文学要以流畅清晰的声音传递给读者和听众,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队伍中同样缺不了负责技术支持的音频制作者。这些音频制作者以技术参与为主,同时融合了对作品的理解。

(五)有声文学的平台创建与运行者

与文学发展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相似,有声文学的兴起及发展离不开有声文学的传播平台,有声文学传播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行者参与了有声文学的制作,是有声文学创作者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对有声文学的作品选择、播送者选择、有声读物的出版等方式参与了有声文学的创作,为有声文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有声文学创作者特点分析

有声文学是多声部的合作,有声文学的创作是多方面多角度多方式参与的成果,呈现在听众面前的有声文学是合力创作的产物,其创作者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未见其面——有声文学创作者群体退居幕后

有声文学是文本、声音与技术的合作,其创作者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各方力量发挥各自的特长,将文本作品以声音传输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听众。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队伍虽然是群体参与,但呈现给听众面前时,却又集体退居幕后,成为“缺席者”。他们在听众的认知中是“未见其面”的存在。

这里的“未见其面”指创作者队伍中无论是文本创作者、音乐选取者、音频制作者还是平台创建与运行者都已作为幕后的制作者成为有声文学的一部分,但在听众的世界中却经常将其忽略,对其基本信息捕捉不到。有声文学中的声音传播者虽然是在场的存在,但他们的存在也只是声音的存在,为广大听众所记住的是其声音传递的内容,而不是其本人,(正如好多有声文学的听众如果被问这是谁播送,很多人会回答不知道是谁,只是对这个声音传递出的文本感兴趣或声音好听而已)所以一定程度来说有声文学中的声音播送者也是“未见其面”。

这种“未见其面”的有声文学实现了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之死”,让听众沉浸在文本的有声世界中,依靠语言与声音、音乐等的引导,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文本世界。有声文学是文学活动中作者的隐去,是听众的狂欢。

(二)只闻其声——有声文学创作者兼具多重身份

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集体退居幕后,呈现在听众面前的是声音及背景音乐与文本内容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以声音、节奏等为存在和传播的主要方式,依靠听众的耳朵而不是眼睛完成对文本的接受,有声文学是“只闻其声”的存在。这里的声音除指原作品文本世界中语言呈现的声音外,还包括了传递给听众的声音中所传递的对文本解读的声音。有声文学的创作者中除原文本作者具有单一身份,是传统文学活动中的作者外,大多数的有声文学创作者兼具多重身份。

1.有声文学创作者的读者身份

有聲文学的创作者首先是读者,“在有声文学的作品创作中,基于声音媒介传播的特点,离不开对原作的改编”[3],改编中,有声文学的创作者完成读者向创作者的身份转换。他们完成对文学作品原文本的阅读之后,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声音的方式传递出去,有些是播送者传递本人的理解,有些是播送者传递别的读者的解读。他们以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意境等方面的感悟为基础,将感悟理解体现在声情并茂的演播中并与背景音乐一起成为与读者见面的文本世界,这个文本世界已经不是第一文本世界,是有声文学创作者融入自己的感悟之后的第二文本世界,以至于有些作家听到自己创作的小说有声版之后感觉那简直是另一个作者创作的文本。

2.有声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者身份

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除了读者身份,另一重身份是创作者,他们的创作或依靠声音传送,或依靠对背景音乐的选取以及作为平台的创建与运行者在对原文本的阅读理解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创作。经过这些创作者的创作之后,有声文学与听众通过声音的方式“见面”,此时的“见面”其实是听众与文本背后的多位创作者集体创作的文本“见面”。

3.有声文学创作者的文学批评者身份

这种“只闻其声”的特殊“见面”使得听众接收到的文本已经不是原文本,有声文学的创作者以集体创作的和声引导听众对原文本的接受。虽然“未见其面”的方式让有声文学呈现在听众面前时可以不与创作者、不与文本背后的社会生活见面,从而沉浸在文本的单纯世界,是听众的狂欢;但有声文学“只闻其声”的创作者特点却又使得听众的接受是有限的,是经过创作者筛选与解读后的文本,听众的狂欢并不是真正的原文本阅读带来的狂欢。这种狂欢是有限度的狂欢,是有声文学对听众的“有限管理”,有声文学的创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发挥了一部分文学批评者的作用。

三、有声文学创作者分析带来的思考

文学产生以来一直在发展中,其发展中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因素影响,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声文学的出现是当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时间的产物。有声文学满足了当今时代人们无法使眼睛和精神专注于文学阅读的限制,与新媒体结合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使得在路上,在散步中,在运动中,听众都可以以有声文学的方式与文学邂逅。

有声文学的创作是当代文学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有声文学的创作者分析是认识有声文学活动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有声文学创作者的分析,发现占据很多人休闲时间的有声文学,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

(一)听有声文学是否等于阅读原著文学作品

有声文学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让人们不需要借助于看文字就可以接触到文学作品,就可以沉浸在文学世界。但通过对有声文学的创作者分析,可以看到听众所听到的有声文学作品都已经是声音播送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和改编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原著文学作品。在解读、讲读、改编等方式的影响下,听众所接触的文学作品已经“变味”,这种“变味”的接受对听众来说在原来纯文字阅读基础上打了折扣。

(二)是否存在原创有声文学作品

原创有声文学作品借助现代媒介手段在有声文学平台由本人首发,有声文学中朗读、播讲别人的作品离原创文学作品有距离很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本人播送的文学作品是否就是原创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作品以创作者自己的声音播送,这样的有声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一方面是文本的创作者,另一方面是声音播送者。在播送时,很多播送者会在原先已经设计好的文学作品的人物、思想、情感等通过声音解读的方式传送,如同文学创作中“手中之竹”已不同于“胸中之竹”类似,这样传递的声音也已经对原初的创作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编,纯原创有声文学作品如何界定,如何存在,这是考察有声文学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有声文学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新出现的文学样式,已经成为很多人消费文学的新方式。借助这种新方式,看到了当今文学生产的多因素多环节参与性,但它毕竟是一种新出现并还处于发展中的文学样式,一方面要看到其发展的迅速,对其发展做出回应,同时也要对其发展展开积极思考,促进有声文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3.

[2]央广网【有声精品访谈录】《人民文学出版社:用声音赋予经典文学新质感》[EB/OL].(2020-08-31)http://m.cnr.cn/news.

[3]卢彬.略论经典有声文学作品保护与传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9):17-21.

作者简介:史云青(1978-),女,山西洪洞,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作者:史云青

上一篇:现代陶艺论文范文下一篇:资产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