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劳动关系史的研究

2022-09-12

在本论文中首先对劳动关系及劳资双方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程延园认为劳动关系就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的总称。郭军 (2012) 认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的完善可以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杨斌、魏亚欣等 (2014) 认为传统的劳资关系定义过于狭窄, 因此他们对劳动关系进行新的定义即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究其本质就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雇员和雇主, 然而广义上的劳动关系主体还包括政府, 工会以及雇主组织。需要注意的是劳资关系产生于雇佣劳动之中, 因此在资本主义之前并不存在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一般认为我国的劳动关系最早产生于清末,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明清时期也一度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 也出现了某些类似于劳动关系的社会关系。因此本文也将阐述这一时期的类劳动关系。

一、理论归纳

关于劳动关系的理论各有侧重, 主要有五派, 他们均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利益的差异, 但是对差异的程度认知不同, 从而各派在对劳资双方力量认识, 工会作用, 解决方案上也有不同[1]。

新保守派强调市场的作用, 认为劳动关系是具有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 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但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可以保证劳资双方利益的实现, 所以劳资双方的冲突是微不足道的, 工会的存在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主张应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管理主义学派认为雇员与雇主的利益基本一致。他们认为劳资关系间矛盾根源在于管理与服从的地位之差。因此管理方只要接受先进的管理实践就可以避免劳资冲突。另外, 管理主义学派一方面主张避免建立工会, 另一方面也认为如果建立工会, 企业最好与工会领导人建立合作关系[2]。正统多元论学派认为雇员的目标是公平和待遇这与企业关注的效率和利润是相互冲突的, 雇员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正统多元学派认为工会的作用是积极的, 主张通过劳动法和工会来保障工人的权利。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观点比较分散, 但主体上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的关系, 雇员与雇主地位差异悬殊, 因此他们支持强势工会, 认为工会的存在以及集体谈判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要求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二、各时期劳动关系

(1) 明清时期, 类劳动关系。明清时期, 我国的商品经济有空前的发展。一些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如丝织业等部门。这些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那些出资的雇用者就是萌芽期的类资本家, 而那些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工人。同时,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商帮, 比如晋徽商帮。晋徽商帮中老板和伙计的关系就带有明显的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雇佣劳动”的特征。晋徽商帮带有浓重封建宗法性质, 商帮之间的联系多以地域、血缘为纽带, 宗法在实际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晋徽商人在各处建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馆[3]。会馆建立的目的虽不在于调解劳动关系, 但仍为协商劳动关系提供了平台。明清时期晋徽商帮大致上不受政府干预, 官僚皇权往往隐身其后间接对劳动关系发挥管控作用。 (2) 清末、民国时期, 劳动关系萌芽及发展。鸦片战争之后, 外国人在华开厂, 中国有了自己第一批的产业工人;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的工业企业, 这客观上产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在前两者的刺激诱导以及新技术、管理理念的传播之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这诞生了第三批产业工人;在此时, 中国的劳动关系正式出现。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产业工人规模也迅速增加。这一时期, 我国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官办企业和民办企业;雇主主要是传统的中国商人、西方商人、受到过西式教育的中国人等;而雇员多为来自农村或者城市破产者之中, 他们受教育程度低, 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位[4]。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劳工法规政策来调整劳动关系:如1923年的《暂行工厂76通则》、1924年颁布《工会条例》等。民国时期, 雇员组织主要是工会, 而雇主的组织为多为商会、同业公会等, 政府基于劳资两利的原则来帮助雇员与雇主实现契约协商等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民国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三方协调解决的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民国时期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在劳动关系的调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5]。 (3) 过渡时期, 多样的劳动关系。过渡时期指1949-1956年间。新中国成立前夕, 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在过渡时期, 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达到发展生产, 繁荣经济之目的”政策方针, 国家没收官僚资本, 改造民族资本。这一时期, 我国共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尽管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形式多样, 但总体上趋于公有化或国有化。到1956年我国最终完成三大改造,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社会主义新型劳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6]。 (4) 文革时期, 单一的劳动关系。三大改造、一五计划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恢复, 但是随后的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误区,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由多元产权经济形式变为单一公有制形式。这一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劳动关系的类型是单一化的。在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制或城镇集体所有制;而劳动者则是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身份的职工, 基本上不存在其他劳动关系。其次, 劳动关系的双方是抽象的。劳动关系双方没有构成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没有自主招工或自主择业的权力, 均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会不是工人的代表而是作为行政助手发挥作用。再次, 劳动关系内容是同一化的。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反映在劳动关系中就是就业形式是终身制, 工资福利都有统一的政策安排。最后是劳动关系运行具有行政化特点, 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都由国家统一安排,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变更均由行政命令来实现。 (5) 改革开放, 重回多元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之后, 在认识到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也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优点之后, 我国开始了市场化改革, 中国劳动关系格局发生回归性变化。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企业结构。我国的企业类型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及股份制等不同类型企业, 与此同时劳动关系逐渐走向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可以自主用人、劳动者能够自主择业, 劳动者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流动, 而企业管理者也在多种经营方式下聘任和更换。同时, 各类组织劳动关系市场契约化发展趋向明显, 劳动关系不再是原来的行政命令, 逐渐向契约化的市场雇佣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也在发生变化, 不再是直接的行政干预, 更多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调控。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如下。第一, 劳动过关系类型多样、形式灵活, 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第二, 劳动关系的内容不再同一化。劳动关系不再由政府调节, 而是根据市场变动而变动的。第三, 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独立, 并且利益出现分化。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涉及劳动纠纷的案件大量增加。最后, 我国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已完成。

三、总结

回看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历史演化路径、轨迹及走势, 可以清楚地看出:健全的市场机制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拥有独立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产权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通过市场平等缔结规范劳动契约, 是工商企业等各类组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契约化管理规范的实质意义和核心内容;依托政府中介、社会力量营造公正、民主、多赢的劳动法律政策环境, 是健康和谐劳动关系形成、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及制度保障。简言之, 市场化、契约化与法治化乃百年中国劳动关系乃至未来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战略选择。

摘要:本文回顾了百年中国劳动关系发展史, 明清时期,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相应的, 也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早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关系;清末及民国年间, 我国正式出现了劳动关系并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恢复重建濒临崩溃的经济, 并开始发展公有经济, 1956年后更是消灭了资产阶级, 取消了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 实行单一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后, 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优点, 劳动力市场又被重新建立起来。

关键词:劳资关系,理论主张,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 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3, (3) :90.

[2] 李宝元, 董青, 仇勇等.百年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基本路径及走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6) :69-79.

[3] 郭军.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析[J].中州学刊, 2012, (4) :33-37.

[4] 王长城.中国劳动关系变化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1) :28-32.

[5] 王阳.我国劳动关系发展趋势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 2012, (00) :25.

[6] 郭军, 李雪艳.劳动关系发展趋势研究——基于概念演化视角的分析[J].经济经纬, 2009, (1) :83-86.

上一篇:临床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的处理方法及预后分析下一篇:四川地区CFG桩成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