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2024-05-15

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通用14篇)

篇1: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1前言

截止到2012年,我国一共建设了大中小型水库近九万座,其累积的堤防长度将近29万公里,不仅为我国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以及发电等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同时也为保障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篇2: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河流的原本区域、形态及生态环境都是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形成天然的和谐的河流环境。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经济发展和发电运输等方面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却对河流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影响河流中生物的生存及多样性。在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很多工程的方案都是对原始的河流进行截流及重新改造,而这些做法恰恰会改变天然河流原有的地理形态,造成河段在某些部位水位过深,含沙量不均衡,并且常常导致淤泥淤积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物理变化,同时也会给天然河流造成失衡与环境的破坏。

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的水质、地质环境、水温和周围的天气气候也会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当水库蓄水之后,河流的地下水位则会明显地升高,若水位超出河岸,则会对河岸周围的土地或者农田被淹没,淹没后的土壤处于碱性的水环境中,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并且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农作物会发生腐烂缺少养分的现象,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造成周围农田农作物的损失。而水库蓄水之后还会影响周围的降水量,原因是当水库中水增多之后,蒸发量会大大提高,而水库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则会大大提升,这样就改变了环境的降水量,有可能会带来洪灾等等。

此外,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水域的水温结构,从而给生活在河流里的生物带来很大的伤害。其具体的原因是水库的面积一般会比原始的河流面积大,并且在蓄水之后水体明显增大,加上太阳的辐射作用,明显改变了河流原有的水温结构。而长期生活在河流中的鱼虾类水生物及微生物已经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原有河流的水温结构,若水温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则影响这些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并且可能造成水中微生物及菌群的失调,从而引发水环境的失衡。其中,河流里存在着很多稀有的珍贵的水物种,若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造成这些物种的毁灭,并且鱼虾类生物的繁殖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进而使得河流中生物种类发生失衡,也会影响周围渔民的收成。所以,水利工程建设给河流的生物生长和繁殖带来很大的伤害。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也会造成河流的水质污染,不仅仅是在建设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水会造成污染,同时也因为水库形成之后不能像原有河流一样具有较好的流通性,因此水中的泥沙等物质容易沉积,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水库的水质是澄清的,但是水压却和高,水库中有害物质不能正常地被冲走,而是淹没在水库中,或是聚集在岩体的缝隙中,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带来很大的水污染。由于水在地下部分是互通的,因此水库中的水也可能会流入到周围的居民用水中,从而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2. 2 水利工程对陆地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及运行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水环境的生态破坏,同时也会对周围的陆地环境造成生态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初始阶段,首先需要对工程的周围范围内进行清理,而在清理过程中则会对陆地上的大面积的植被造成破坏,包括树木、农田和草坪等等。而植被的破坏不仅仅对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该区域陆地环境中的物种平衡。由于植被被破坏,导致食草的物种减少,从而破坏了该区域的正常食物链,严重打破了正常的动物植物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使一些稀有的珍贵品种的陆地动物濒临灭绝。而植被破坏也会影响该区域的光合作用及氧气的生成,对居民及动物的生存也会带来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周围区域的动植物正常生长生存带来很大的威胁和危害。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征地往往还要使大量的居住人员迁移,这样给长期居住在周围的人民还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而有些居民生活在这里是依靠种植农作物来谋生的,当农作物遭到破坏之后,一些居民即使不用迁移也失去了谋生的田地,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迁移的居民而言,许多老人家已经长期适应了这里的生存环境,当换了新环境之后,可能气候、饮食各方面的不适应也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及心理上的不适。

再者,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要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而这些废水的排放大部分是直接流向河道的,这样就给河道的水质及周围的土壤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进而影响生活在周围动物及居民。由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许多生活在周围的陆地动物也发生了迁移,进而使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失衡。

篇3:试论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

(1) 与环境有关的水利。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两种, 一类是自然的, 如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产生的天然矿毒水, 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另一类是人为的, 有些单位、厂矿、村庄等向河水中任意排污水、投放垃圾等, 恶化了水质。多少世纪以来, 人类普遍认为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源泉, 因而未知爱惜, 肆意污染和浪费, 但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 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 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已经对许多地区的人类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石家庄市民心河就是一典型例子。民心河修建完成后, 成为市区一大看点, 可由于市民经常往民心河中投放生活垃圾、废弃物品等, 造成环境污染、水污染问题。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才使民心河焕然一新。因环境而引起的水污染会引起生态系统紊乱。如废水中的重金属、杀虫剂、石油及有机物对江河湖海的污染会使鱼类大面积死亡。1980年英国泰晤士河就因水污染而使水生生物基本灭绝。水体受污染后, 水生生物因急性或慢性中毒而死亡。

(2) 与水利有关的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大多数是因为企业不注重污水排放, 人们不注重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 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鲍家沟位于安徽蚌埠市东部, 是5个主要入淮通道之一。鲍家沟不是一条自然河流, 而是一条10多公里长的水利沟渠。抗旱时, 从淮河里抽水到鲍家沟为两岸田地灌溉;防汛时用于排涝, 直接排入淮河。如今, 因为多家化工企业的污染, 这条沟渠被当地农民称为纳污河、毒沟。鲍家沟在开闸放水时, 闸下至淮河形成的厚厚泡沫, 浩浩荡荡足有1公里, 污染状况触目惊心。当地村民跪求国家环保总局, 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

因水污染严重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不能忽视。2003年全国七大江河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仅38.1%的断面满足Ⅲ类以上水质标准, 劣Ⅴ类水质占40.6%, 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 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和氨、氟。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尤以巢湖、滇池、太湖为重。近岸海域以Ⅱ类和超Ⅳ类海水为主, 主要指标污染物为氮和磷, 赤湖发生次数和面积明显增加。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 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程度, 是湖泊富营养化和海洋赤湖产生的主要物质来源。

(3) 治理污水势在必行。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 但水质污染使水资源不能进入再生的良性循环, 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水污染治理既是保护供水水质的重要出路, 也是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2005年, 我国城市污废水处理率为52%, 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 至少有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30%, 或者根本没有运行, 大量污废水的排放导致城市附近水体的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了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 并威胁到更大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经预测, 如果要在2010年以前基本遏制城市水污染的发展趋势, 保护城市供水源, 并在2030年以前使水污染有明显改善, 2010年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必须达到50%和80%以上。因此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增加经费收入, 提高规划的城市污废水处理率, 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城市水环境, 确保水资源供给的长治久安。

2 环境与水利的关系

环境与水利是紧密相连的, 两者都同样的重要。我们在生活里不要只注重其中的一样, 而忽略了另一样。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社会的稳定, 世界各国都在提倡环保、重视环保。而水利水资源是非常重要而宝贵的自然资源, 它有重要作用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 即维持人类生命的作用, 维持工农业生产的作用和维持良好环境作用。水利部是水资源的主管部门, 对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并监管水环境、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防止水污染, 从而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两者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及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我们既要保护环境, 又要保护水利。所以, 加强治理重点河流污染的问题, 特别是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加快滹沱河、汪洋沟、磁河等重点流域内的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点源治理;在岗南、黄壁庄水库的汇流区域内推广生态农业, 加强对周边村镇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污水及垃圾处理;各县 (市) 、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 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在水资源保护的同时, 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不断消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

3 结语

篇4: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一、引言

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的经济发展与落后低效的金融体系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者们在探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之谜的过程中,商业信用的普遍使用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Woodruff(1999)与Fisman和Love(2003)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中,商业信用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而金融发展却严重滞后,我国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极大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企业大量使用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新生资金来源,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既属于企业融资理论,同时也属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范畴。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大部分学者经过实证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并通过二者的相互替代来应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从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小部分学者经过实证研究却找到了二者之间呈现互补关系的证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认为有必要探讨货币政策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商业信用的对象主要是商业信用的获得。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表明,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银行在给企业放贷时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时,银行会实施信贷配给行为,导致一部分企业无论愿意支付多高利率,都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受到银行信用融资约束的企业为了筹集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只得诉求于其他的融资渠道,所以,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一种负相关,即“替代关系”。

但是,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银行对企业惜贷,为什么供应商还会提供商业信用给企业呢? Nilsen (2002) 认为在正常时期,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融资方式成本高昂,但到了货币政策紧缩期,因为资金的稀缺性,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或者贷款的成本非常高昂,此时使用商业信用作为融资方式反而具有成本上的优势,而供应商出于相互的合作关系(Cunat,2007) 可能提供信用給企业。另一方面,信贷配给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银行与企业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Stiglitz and Weiss,1981),而相对于银行,供应商在企业信息获取上更具有优势(Fishman and Love,2003) ,这使得供应商可能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提供商业信用给企业。由此,可以得出让企业的总融资额一定的情况下,在货币政策紧缩,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的时候,企业必然会更多的倾向于去获得商业融资,从而加剧了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我国企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替代关系会有所增强。

我国的企业数量众多,有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地位高的国有企业,也有规模小、处于成长期、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对于这么多类型的企业,在做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关系的研究的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企业特性。张捷,王霄(2002)、张琦,陈晓红(2008)等都认为我国规模越小的企业在信贷融资中面临着规模歧视。当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这种歧视会越发明显(刘建勇、汤浩,2008)。由此看来,货币政策的趋紧会加剧小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替代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的样本为2005-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10年的面板数据,并按照以下的步骤剔出部分数据: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公司;被ST的公司;关键指标缺失严重或者指标明显失真的公司样本。本文最后得到747个样本,共7470个观测值。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全部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相关数据整理与分析由EXCEL、SPSS与 Eviews7.0进行处理。

(二)模型设定

根据上文提出的关于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关系的假设,本文拟就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回归,并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检验假设,本文设定了如下模型:

TC=α0+α1BANK+α2MP+α3MP*BANK+α4STATE+α5SIZE+α6CFO+α7ROA+α8VOI+ε

本文借鉴陆正飞、杨德明(2011)的方法,以MP=M2增长率—GDP 增长率—CPI增长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指标。如果该指标偏大,则表示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根据各年度数据和计算的MP值,将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作为货币紧缩期。为了提高结论的科学性,本文引入以下控制变量:产权性质;规模: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经营活动现金流水平: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总资产的比率;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

nlc202309021053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前面提出的相关假设和研究设计思路,本章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检验。首先运用Excel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运用软件ststa1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2005年到2014年样本数据中的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1

表5.1分别从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差五个方面列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商业信用占总资产比重的平均值为0.182,中位数为0.15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从上游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整体水平比较高,其最大值为0.794,最小值为0;银行信用占总资产比重的平均值为0.174,中位数为0.159,与应付款项占总资产比重均值相比,银行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重的均值高低0.008,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依赖商业信用融资的整体水平较高,在企业经营性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相关性分析

在進行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同时还需要对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解,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从表5.2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发现,货币政策MP与商业信用AP、银行信用BANK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当货币政策越是宽松,上市公司从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就越多,向银行取得借款越多。商业信用获得AP与银行信用Bank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意味着企业获取的银行借款融资与向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呈现“替代关系”。

从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发现,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8。Judge et al.(1988)认为,当自变量相关系数小于 80%时,将不会对回归模型产生影响。由此我们认为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模型的回归。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已经初步证实了研究假设的正确性,为了对假设进行全面的检验,本文将首先将总样本做一次回归,然后将样本分为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两类个体样本,对这些个体样本再进行回归,所得结果列示如下:

①对全样本的回归分析

从表5.3中可以看出,当货币政策紧缩的时候,因变量商业信用TC与自变量银行信用BANK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整体替代率约为16.2%。说明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商业信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信用满足企业的部分融资需求。货币政策MP与商业信用TC的相关系数是-0.013,在较高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当货币政策趋向于紧缩的时候,企业可以从上游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会变少。货币政策MP与银行信用BANK的交叉项的系数是-0.064,且在0.1的水平上与商业信用显著负相关,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代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加,即变得更为陡峭,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上市公司获得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替代性有所加剧,因为随着银行信贷的增加,相较货币政策宽松期而言,上市公司得到的商业信用也会快速的减少。该结果验证了假说1。

企业规模SIZE、经营活动净现金流CFO、营运能力VOI与商业信用TC是正相关,资产收益率ROA与商业信用TC呈现负相关,说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越多,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企业得到的商业信用就越多,随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得到的商业信用越少。企业的产权性质STATE与商业信用TC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国有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依赖程度并不高。

②对规模大小两类样本的回归分析

由表5.3中可以看出,大规模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71,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大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呈现显著的替代关系。小规模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184,在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小规模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之间也呈现替代关系。

大规模企业的MP*BANK的系数是-0.074,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类企业中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替代关系。小规模企业的MP*BANK的系数是-0.083,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代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的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增加,即变得更为陡峭,说明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该结果验证了假说2。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工作,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呈负相关关系,即替代关系,货币政策的趋紧会加剧这种替代关系。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货币政策对于商业信用的获得与银行信用的相关关系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企业不同的特征而有所不一样。随着货币政策的趋紧,较之于规模大的企业,规模小的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两者的替代关系会越发显著。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微观传导机制作用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时,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不同的企业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应对货币政策变化以减轻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斌,江伟.2006.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国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7,(1):26-31.

[2]李时坤.2011.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3]廖秀梅.2007.会计信息的信贷决策有用性:基于所有权制度约束的研究[J].会计研究,(5):31-38

[4]刘小鲁.2012.我国商业信用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与强制性特征——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68-77.

[5]陆正飞,杨德明.2011.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4):6-14.

篇5: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1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性质决定其难免会对水资源造成较大影响。一般水利工程都需要建设在天然河道上,而天然河流是在当地环境下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河流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水利工程的建立改变了自然河流的多种条件,也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和水温,因为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水面变宽,水体增大,形成特殊的水体结构,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而水体吸收太阳辐射后热量不然容易散出,导致水体水温升高,水温的变化对水中鱼类的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鱼类的繁殖问题[2];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流速减缓从而导致水质变坏,主要原因是水流速度变慢导致水中气体与大气交换的速率变慢,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也变慢,水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中金属沉降速度变快,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会对该区域气候造成影响,工程建成以后,区域内水量剧增,水的蒸发量也增大,导致降雨量增加,与原有气候相比具有较大改变[3]。

1.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会对一定区域内的植被、土壤以及水源等自然环境等造成破坏。例如,工程施工要占用大面积土地,需要清除一定范围内的植被等,这就对陆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影响陆生动物的正常生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污水,这些有害水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自然河流中,会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影响周边植物的生长,动物在饮用这些水源之后也会造成健康危害[4];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区域植被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植被种类的多样性,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也会相应减少,动植物之间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一些陆生动物的数量会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另外,水利工程在运行期间,会对一定区域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造成影响,这对鸟类和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其向其他地区迁移。

1.3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也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占用的土地,包括农田、居民区、厂房等,甚至是文物建筑,这些区域的建筑都需要拆除或者迁移,而居住人员也需要进行转移,可见,为了建设水利工程需要牺牲该区域的建筑、森林、工厂以及古建筑,这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文化损失。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区域水位都会上升,进而改变周围的土壤环境,使土壤盐碱化,甚至变成沼泽地,难以用作农业生产和居住。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的分布,导致局域内气候出现变化,生物和非生物疾病的传播,进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针对水利工程影响的防范对策

2.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某一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或者工程建成之后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和措施。通过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可以为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由于选址和布局不科学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障碍或者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对建设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包括地理、水文、气候、植被、居住情况等。综合这些条件,估计工程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然后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要素,对环境和社会的改变以及改变程度进行预测,最后综合这些评价结果对建设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或者制定应对方案。

2.2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水利建设工程各个环节

水利建设中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对环境的真正保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要以和谐发展为理念,保护环境,为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具体来说就是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和陆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等。具体做法为,在建设工程中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施工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对于建筑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等。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要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对发现不良影响的,要及时采取改善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2.3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程度。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例如,由于在工程建设中对植被进行了大量砍伐,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就需要对植被进行补偿,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对植被的破坏程度进行植树、植草;工程建设中对水源造成污染进而造成鱼类的大量减少,也需要对其进行补偿,如放入一定数量的鱼苗,为鱼类的繁殖创造条件等。应注意的是在进行补偿时,采取的措施要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和补偿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预留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生态补偿。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维持当地生态平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环境,对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主要包括对河流生态环境、陆生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针对水利工程影响的防范对策主要有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让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黎汉进.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9):246-246.

[2]张海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哲学反思[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5):143-145.

[3]阚新春.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业C,,(6):00179.

篇6: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是促进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是调节国家水利及稳定居民生活的基础。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促进民生工程的发展和落实, 可作为多功能化工程对地区的发电、航运甚至水产养殖等方面产生综合性的经济效益, 然而,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对原有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及影响较多, 因此, 在看到水利工程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应注意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促进水利经济发展。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篇7: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体系.在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的今天,如何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是污染控制的.思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重模式、技术轻分析论证”的思路有关,传统思路认为只有定量到足够的重视,这与环境问题的特征是不相符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

作 者:沈佳程 陈冠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水利局,3123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分类号:X32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篇8: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一、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会计的概述

(一)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类资源活动的发展, 地球环境质量出现严重的下降, 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国家首要的问题。在这种阶段的背景下,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制定环保法规, 针对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一九八七年, 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她指出将环境的保护措施和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 是实现人类在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进程。这一概念很快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在当今社会上, 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各个国家政府努力追求的一种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重合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 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环境观念, 向人类强调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3]。

(二) 环境会计的内涵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 它是以环境资产、费用以及效益等会计要素为内容的一门专业性质强的会计[4]。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的词条, 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 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其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的关系, 达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人类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准则, 国家对环境保护支出和赔偿责任也越来越大, 而新领域上的环境会计能够向社会提供出其对环境上的支出和收益的反映和控制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的双向影响

(一)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直接决定着环境会计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以及一些理论知识。无论是资源的浪费还是环境的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 而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绿色会计, 其在环境核算的运用上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上的污染的现象。相对而言, 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 实施环境会计既有利于国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同时能够使国家合理安排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环境会计在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国家服务的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的绿色意识也得到不断的加强, 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的标准, 所以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环境会计上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 由于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问题的考虑, 从而难以将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到一起。国家在通过环境会计对保护环境的支出做出的核算, 也能够带来高利润的资金, 并且有利于增强国家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就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看, 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问题, 还要考虑到其利用成本是否低。在国家内部构建环境会计制度, 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 环境会计引导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对于基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环境会计理念来说,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它能够得到生存的目标[5]。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离不开环境会计的引导和扶持。环境会计在对环境成本上的控制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道理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成本比投入和收益往往难以达到短期内的平衡, 成本收益时间越久, 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因此,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看待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 环境会计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在很多方面上, 实施环境会计都能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标。首先明确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范围和效益规模。由于在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秀的传统发展模式下, 将成本和效益作为了唯一目的, 从而导致了资源环境流失的问题, 在环境会计控制下的成本和效益时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和基础要求。其次, 环境会计也发挥着对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信息的监督作用, 有利于社会了解当前环境信息。最后, 环境会计能够将国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的计算其成本和利益, 有利于协调国家和国民的关系, 帮助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通过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我国虽然地域广泛, 在自然资源上算是一个大国, 但由于人口众多, 在人均资源拥有量上却是一个贫国。随着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 “环境会计”也相应诞生。于是在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和绿色审计体系的同时还应实现内部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以及社会环境审计的共同发展, 一个科学性的环境效益审计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次, 环境会计还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仅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但光有重视, 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的, 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会计制度, 对环境资源上的核算进行低成本、精准预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达到最大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会计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 用会计知识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甚至未来会计学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国家应该在科学发展思想观念的指引下, 确保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不受人为的破坏和污染, 积极实施环境会计的核算, 对国家走上稳定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环境会计作为一个新的领域, 其本身就具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实现含义。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战略,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环境问题也愈发的突出。本文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会计两者间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协调运作

参考文献

[1]宋云华.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北方经贸, 2015, (8) :126-127.

[2]陈曦雨, 范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中外企业家, 2014, (35) :232-233.

[3]张朝晖.可持续发展下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 2016, (1) :90-91.

篇9: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关键词:委婉语;模糊语;交际功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遞信息进行有效沟通最直接的手段。为了确保交流的继续进行或达到交际的目的,人们常常比较青睐使用委婉语和模糊语。作为语义研究领域两个边缘学科部分,二者之间并没有精确边界,下面就影响委婉语和模糊语的交际功能因素及二者关系作简单分析。

一、影响委婉语和模糊语交际功能的因素

外在因素。由于言语交流者受不同地域、文化、职业、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委婉语或者模糊语时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如受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对“老”一词就有不同的理解,经常听见有中国人说自己老了等话语,这其中的“老”传达了谦虚、委婉等信息,而在西方国家中,人们视老为“无能”;又如受南北文化不同的影响,北方人比较直爽,说话少拐弯抹角,而南方人说话比较委婉和模糊,所以二者在交流时南方人容易给你北方人留下说话磨叽、费事儿、心机重等印象,而南方人容易认为北方人自大自夸、不谦虚、自我等。除此之外,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民族文化心理、收入等不同均能影响委婉语与模糊语的交际功能的有效发挥。为了交流得以继续或达到言语发出者的目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委婉语和模糊语时要多站在对方角度,避免产生令人不快、冒犯、忌讳等情感。

内在因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的交流工具,在言语交际中,通常为了更有效的表达说话者说话意图使用委婉或模糊性表达。言语表达者自身内在因素也对二者交际功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表达者性格、爱好的不同对委婉语和模糊语的理解就不同,例如性格开朗幽默的夫妻对话,妻子:别人结婚有五金(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共五样),我结婚一金都没有。丈夫:你都一百多斤了还说一斤都没有。(妻子笑了,抱怨消逝在笑声中);性格内向的夫妻,妻子:嫁给你真不值,什么都没有。(其意指没有首饰品之类)。丈夫:有吃有住有穿的,你还要什么呢?(妻子怨愤倍增)。所以,为了交际得以继续进行,言语表达者要对对方的性格、喜好等有大致了解,这样才能达到说话预期目的甚至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委婉语与模糊语之间的关系

为了促成有效交际,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模糊语和委婉语,二者在言语交际中互有利用,互有影响,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

首先,二者有着“和”的联系。人类语言中大多词语尤其是表时间、空间、性质、情感等方面的词语,词义都具有不明确的边界性。即使是名词、代词、动词等在一定的语境中都可体现模糊性,如:上午、这、那、这等,这些由于语义外延都没有绝对精确边界使得概念具有模糊性,同时模糊语也是委婉表达的一种方式。所以,站在听者角度运用模糊策略和委婉策略均可增加接受度,减少听者的刺激和压力,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如:小李:某主任,您居然全程脱稿来演讲,太厉害了。某主任:过奖,也就一般。这里领导答语模糊且含委婉;又如:两异性谈话,男:xx,你今年多大了啊?考虑问题怎么这么成熟呢?女:哈哈哈,你猜。亦常见委婉语中也常见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格;利用程度副词、表范围词语及缓和语等词语或句式表达委婉的修辞效果的模糊限制语;精确的数词与量词在日常生活言语交际中往往可以委婉的表达模糊的且具独特语言艺术魅力。委婉表达中常利用模糊语的语用功能避免产生令人不快、冒犯或粗俗难耐之意,模糊语中也常用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等委婉词语达到模糊策略,如挺好、差不多、还行、看一下等。名词、程度副词、否定词等委婉词语也常被用于模糊语中。所以,二者彼此联系和影响,共同为人们更好交流发挥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其次,二者又有不同。委婉语和模糊语虽都具有调和的功能,但人们在使用时需懂得二者的不同且灵活运用才能如期达到说话者的意图。模糊策略运用委婉语声东击西,消除内心顾忌、避免冒犯、隐藏或回旋的作用;委婉策略运用模糊语可以起到幽默、避免尴尬、挽回颜面等作用。委婉语多站在对方角度以对方的情感因素为出发点使谈话得以继续的有效手段,模糊语除了委婉语的功能外,还包含从说话者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自身的情感因素,如中断谈话、维护颜面、摆脱尴尬、避讳、掩饰等。所以,为了更充分有效的发挥委婉语和模糊语的交际功能,言语表达者要正确掌握和运用两种用语方式不同之处。

总之,委婉语和模糊语在社会规范下、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及交际需求上均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功能和大批特色词汇。两者之间有不同也有交叉,更有各自的独特特点。在委婉策略中可能会运用到模糊语,在模糊策略中也可能运用到委婉语,两者互助互补,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并达到预期交际目的,就要留意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语言习惯和社会因素,关注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和语言环境,游刃有余的把委婉语和模糊语适时的运用到言语交际策略中。

参考文献:

[1]李大志.略谈委婉语的模糊策略及其语用交际功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2]康月惠.特定语境中的语用策略——委婉表达[J].文史,2010,03.

篇10: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程度大小应该符合总体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目标,但工程的规模程度大小又对该工程影响环境的程度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如果完成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也就相当于对各个流段的开发目标进行了确定,这就无形地影响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以后的规划实施阶段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

1.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影响

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等.

(1)土地问题:料场开采和工程弃渣堆放会将大量土地占用,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损害了自然土壤和地貌景观.

(2)水污染:施工开挖、冲洗骨料、灌浆、填筑围堰等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并且这些生活污水和施工费水悬浮物的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处理直接将其排入河道,就会导致下游水质出现污染.

(3)空气的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污染周围空气质量,还有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质量.

(4)噪声污染: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期,会大量地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日以继夜会产生很多噪声,开挖山体的过程中使用爆破技术也会产生大量噪音.

(5)固体废弃物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堆放这些废弃物,容易导致泥石流和局部水土流失,不利于河道正常流通,若放任堆积不做清理,这些废渣会严重危害当地生态.

篇11: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本文结合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阐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途径.

作 者:赵友杰 岳华英  作者单位:聊城市环境保护局,山东,聊城,25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X3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服务理念   生态文明  

篇12: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1水利工程队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

水利工程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对环境保护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开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改变,对土地的利用,河流的开发等,都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1.1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了土地的过度开发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是大规模的开发和后期的填方,加上施工人员的大批量入住以及大型施工设备的应用,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负担。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由于人员的大量集中,施工中乱堆放废弃渣,占用土地和良田等,从而造成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甚至严重的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而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交通设施建设则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现代化的机械运用,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造成大量的废气废油等对土地和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水利工程对土地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生态的改变,水利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当地的地质地貌发生改变。在施工建设当中,施工占地行为就对会破坏大量的植被,造成地面生物失去生存之地,同时在建设当中,设备造成的废弃物没有及时处理,恶化了整个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大量的动物迁移或者死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造成了大量的植被变化,植被的多样性发生改变,整个生态链都发生冲击,环境保护受到严重的威胁。1.2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保护造成的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大面积发开和利用不仅仅是对土地造成影响,对天然河流也有很大的冲击,直接改变了河流发展的历史生态环境,导致河流的形态变得单一化,河流的水温、水质和泥沙的稳定状态等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河流的形态逐渐变得单一性,对水流水深等也造成了改变,含沙量数值不断增加,导致河流的上下游泥沙流失,导致河流的水温、水质甚至是气候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由于水库的大水体和宽水面等特点,使得在太阳的照射下,改变水温结构,热量的辐射值增加,不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特别是下游水体对鱼类产卵期的改变。另外,河流的水质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流域内的河流水速降低,水气界面的交换速率和污染物的转移等能力降低,从而降低了整个水体的水质,同时,水流速度的降低,导致了河流的沉降作用加强,水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不断加强,最终将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影响,区域气候的变化,地址的改变,再加上水质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另外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阶段中,水域的辐射改变导致了相关气候的变化,大气中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当地的降水和水雾天气增多,同时地质地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的生态失衡,也容易造成地震或者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2关于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创新思考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周围环境的各项指标分析,兼顾环境保护的稳定性,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通过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扬长避短,合理开发,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第一,要注重水域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对水温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数据勘察,规划和考虑水域中生物的生活习惯,设计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方案,从而满足水陆生物的生长环境,为后期的水域发展营造良好的

关键词:工程建设论文

第一,要注重水域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对水温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数据勘察,规划和考虑水域中生物的生活习惯,设计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方案,从而满足水陆生物的生长环境,为后期的水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在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活都有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环保技术和环保材料。在建设当中,要适当的建立起监督检验机制,对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随时的检测和范阔,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持续评估,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将环境破坏的程度降低到最小。同时需要建立一定的卫生防疫极机制,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因工人数量集中而引发的疾病传播;对于水域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现象,要及时安排和妥善处理,不断加强和调整对于自身的管理,促进环境保护机制的完善执行。第三,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协调。水利工程本身无可避免的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那么如何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效的弥补生态破坏,加强生态平衡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无法通过自身的恢复能力达到平衡,需要让生物链达到不被损毁的目的,就需要及时调整环保策略,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监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预留一部分的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破坏后的还原使用,从而促进地区的生态平衡。同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能有效地缓解环境破坏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3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生态平衡和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水利工程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生态工程建设,在提升经济建设的基础上保障生态平衡,改变自然但是并不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发展观,营造人与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建设中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协调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能够利用的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越来越多,而新材料和新技术也正是基于环保基础上进行的技术革新,通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保障环境保护和人类经济文明发展进步之间的良性关系。在进行人类文明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要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成立专门的科学门类对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改善,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当中,促进环境保护的力度。要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深度认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工程师们进一步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加强在建设过程当中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宗旨,在流域开发和工程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尽可能将生态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时候不可避免,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尽可能的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建立一定的监督监控机制,保障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和因素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全面而快速的发展,并从以往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的水利工程体系逐步发展到对全部发生重大灾害进行抗御的能力,对社会的经济安全进行了有效的保障,并对工业、农业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本主要研究和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1.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基础产业,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人们逐步开始思考利用更加科学而合理的方式来对水资源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后果,并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在近些年来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国家把水利工程建设始终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并鼓励和倡导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水资源来提高用水的效率,并尽可能的开源多种渠道来进行可持续的用水。虽然我国水利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大部分是政府财政的投资进行建设,这种投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并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导致各类污水污染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使得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水体修复和河道治理成为日益负重的最迫切问题。

2.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对土壤的影响

一般,水库建成之后,对水库周边土壤土质的环境会造成直接影响。首先是通过建筑堤坝、水库以及疏通水道等方式,对农田加以保护,避免出现农田被淹没或冲刷的灾害;其次在一些水源地区的山地或丘陵地带,植被稀疏,土壤缺乏良好的凝固力,同时由于当地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对天然径流拦截、对地表径流进行调节的相关措施来补给土壤所需的水分,从而提高了土壤营养,达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2.2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建设所在地区的小气候有着一定影响,影响包括气温、风速、湿度和降水等方面。水库的气温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整体表现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年平均水温略高于周边地区的地面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呈现上升局面,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的平均温度都相应的有所升高。大型水库的建成形成广阔的水域范围,蒸发量也与建立水库前有着突出的增加。

2.3对泥沙的影响

河流的流动会带来许多悬浮物包括淤泥、粗细纱和粘土。库区建成开始蓄水之后,上游的水位抬高,水的流速变慢,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河流挟泥沙的程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下游河道对泥沙淤积的承受力。水利工程在汛期进行截流蓄水工程,有效的对河道内泥沙的流动进行了控制,使下游的水文质量提高,河水更为清澈,对整个河道内的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蓬勃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地区的自然景观遭到淹没,尤其是牵涉到文物古迹,其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历史时期的发展辉煌成果,对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指导性作用和意义,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必须重视对文物古迹的迁移、防护以及保存。另外,拆迁移民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为复杂的焦点问题,对于人们的繁衍生息都有着深远影响,目前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坚持开发性移民政策,对移民进行安置和补偿,让移民能够在搬迁之后依然能够长治久安,并在生产生活中继续富裕丰收。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地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和完成后,要处处以保护环境为主,平衡生态环境为基本建设理念,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水利工程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一方面需要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为了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充分在建设中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对环境加以保护,正确把握和平衡工程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工程建设之初,要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尽量降低和减少对现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对湿地、雨林等珍贵资源要重点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对建设地区进行勘察走访,保证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平衡社会效益,对发展建设中的不利因素进行规避,从而促进两者的平衡健康发展。

5.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的趋势

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一方面保障社会需求的同时,必须平衡協调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随着我国基本国情的现状,人口多,水资源供应短缺的情况,要求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和有效利用,满足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使用。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中,在不断扩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影响力的同时,合理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通过对河流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强化,并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利用可回收的方式进行处理,节约水资源并合理最大化的利用水资源。另外,工程建设发展中,要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进行平衡和修复问题的建设,并利用生态补偿机制,尽可能的还原生态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大力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利弊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更好的通过这些影响来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改善,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蓉,郑垂勇,马骏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2009,27(2):12-15.

[2]徐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科技与企业,2014,(8):131-131.

篇14:对环境水利的研究及两者关系的探讨论文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姓名:高曙光 学号:11530111

3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那么在现代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是遵循礼仪还是张扬个性。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而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那么对于遵循礼仪和张扬个性的辩证关系,我想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首先对于遵循礼仪,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特别在交往和接人待物方面,更应该学习我国优秀礼仪。一个人学会了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美好形象,有助于维持家庭美满和睦,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但遵循礼仪不代表我们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精神,我们更应该在遵循礼仪的大环境下张扬个性,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对于张扬个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扬个性是这个繁荣时代的特征之一。然而,在追求个性的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些人追求奇装异服,打扮奇特,很多人浓妆艳抹,甚至有的人以满口的污言秽语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然这些人是走入了张扬个性的误区。张扬个性绝不等于“哗众取宠”。张扬个性应该在遵循礼仪的大范围下,受社会文明礼仪规范的约束。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对各种社会礼仪的遵守。追求张扬个性与个人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公共道德与准则。张扬个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且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和适应社会生活。

上一篇:nianbu工作总结监理下一篇:《李生论善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