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的导入

2022-10-03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引子”。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 使其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一步, 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为新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导入的心理学特征

认识心理学家皮来杰认为:每个学习者的头脑中都有一个认识结构, 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 才能引发学习的需要, 即人的心理总是有一种试图扭转这种不平衡的认识倾向, 这就是学习动机。在教学开始时, 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是潜在的, 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为此, 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 使潜在的矛盾表面化, 并产生激化, 从而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导入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2 导入的主要作用

2.1 集中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认识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在积极情绪、情感状态中, 认知效果好;反之则影响认识过程的有效开展。对于音乐课来说, 在课的起始, 如果给学生较强、较新的刺激可以帮助学生收敛课前活动的各种思想, 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 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2 明确学习目标, 引出所学课题

巧妙的导入在课的一开始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大脑中形成对本课新内容的兴奋点, 使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励、引子和铺垫。

3 导入的基本方法

3.1 用教师表演导入

教师用饱满的情绪来演唱 (演奏或舞蹈) 作为“序幕”来导入新课, 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引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音乐意境之中。例如:我在教唱八年级上《青藏高原》时, 先不急于点出课题, 而是先为学生演唱一遍, 这样能使学生对音乐获得整体感性认识, 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并留下深刻印象,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唱歌欲望, 有助于进一步教学。又如在七年级上《欢乐颂》一课的教学中, 课前我先在钢琴上演奏钢琴曲《致爱丽丝》, 学生沉浸在乐曲中, 然后提问:刚才老师演奏的曲目, 你们知道它的曲名和曲作者吗?从而引入到贝多芬的《欢乐颂》。

3.2 用训练导入

通过课前的训练导入新课, 比如节奏训练、音程训练等等。这种方法, 比较适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 即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自然过渡到了新课内容。例如:在《青春舞曲》一课中, 我就选择了节奏训练进行导入, 先出示节奏×××××让学生自己练习, 然后配上音乐 (新疆的) 和新疆特色打击乐器让学生打节奏, 通过这一典型的新疆音乐的伴奏节奏的学习, 自然就过渡导入了新课。

3.3 用音乐导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欣赏音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觉传递的信息。学习音乐最初的体验就是聆听音乐, 用音乐导入能使新课生动直接。 (1) 用学生熟悉的经典名曲导入。如在八年级下《那不勒斯舞曲》的教学中, 我就先播放了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场景音乐片段, 接着引出了《那不勒斯舞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出自芭蕾舞剧《天鹅湖》, 学生立刻表现出了很大的学歌兴趣。 (2) 用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导入。如在欣赏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前, 我就先播放S.H.E.的歌曲《不想长大》中与《第四十交响曲》相同旋律的片段, 然后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的片段, 通过比较聆听同学们先是兴奋后是思考一下子记住了音乐主题。

3.4 用多媒体导入

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可以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 丰富多彩的音响和画面, 能给人逼真、完美的视听效果, 营造出良好的课堂美感, 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的氛围。如: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 我就预先播放课件, 在《牧歌》的歌声中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人民民族风俗风情的画面, 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种氛围吸引了, 一切都非常顺畅地切入主题, 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起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

3.5 用身边的新闻导入

用学生熟悉的国内外、校内外新闻作为切入点导入课题, 这样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奥林匹克风》一课的教学中, 课前我循环播放了一段“福娃宣传片”的视频 (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福娃”也正好是当时刚宣布不久的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 学生一进教室, 立即就被五个可爱的吉祥物给吸引住了, 不时地发出有关北京奥运的讨论, 而接下来的学习肯定是兴趣盎然的。

3.6 用学科之间的联系导入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 它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与其他学科是融会的。我们可以把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等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教学, 也可以把音乐与文学作品、历史、地理等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教学。如少数民族的音乐与少数民族的舞蹈;不同历史时代背景的音乐作品与不同历史时代背景的美术作品;琴歌《阳关三叠》与唐诗《渭城曲》;琵琶曲《十面埋伏》与楚汉战争等等。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导入新课, 丰富了音乐的内涵, 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 导入的设计还可以有其他方法, 如直接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等。但不管用什么方法, 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 导入的原则

4.1 针对性原则

新课在导入时所选择的材料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 不同的班级、条件、环境、时间、都应尽可能的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 ;同时, 导入新课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确定适当的方法进行导入, 只有这样的导入才是有实效的。

4.2 趣味性原则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导入新课要从学生的兴趣渗透,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3 多样性原则

音乐课在中学教育中的活动性、实践性是很强的, 在进行导入设计时, 千万不能枯燥、单一, 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导入, 要根据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还要根据课题的内容、风格、题材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构思, 注意配合, 交叉运用, 灵活多变, 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4.4 简洁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为了做好知识的辅垫和心理准备, 虽然必须但却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导语的设计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便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那些故弄玄虚, 华而不实的导入, 只能使学生在视听和理解上感到吃力, 从而会偏离正常的教学秩序, 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虽然简短但却不容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使学生一上课就怀有浓浓地兴趣,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 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关键词:导入,心理学特征,作用,方法,原则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

[2] 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结构一体化模板在电厂楼层中的应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