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小学生法律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大学生兼职成普遍现象,但权益遭到侵犯也频繁发生。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对此本文建议废除关于“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区分大学生兼职种类及用人单位性质以分别适用现行法律。

第一篇:小学生法律论文范文

现行法律框架内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研究

[摘 要] 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行政和民事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和主体责任形式是由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决定的。因此,界定双方的法律地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化进程,对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法律地位 教育教学 权利与义务

法律地位的含义十分丰富,法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但对法律地位的本质描述基本是相同的。概括起来说,法律地位包含如下含义:(1)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上的地位;(2)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决定他与其他主体之间所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即权利与义务);(3)权利主体间因不同法律地位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因个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我国教育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依法规范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彼此的法律地位,进而依法确定其权利与义务,将学校教育纳入法制的轨道,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保护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和学生的受教育权。但迄今为止,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的界定,导致近年来高等学校诉讼案的受理、审理、裁定、判决产生很多争议。

一、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分析

高等学校,主要指由政府投资举办并实施管理的从事高等学历教育的公办教育机构。作

为国家教育义务主体的高等学校,必须履行其法定义务,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目标,以满足学生作为受教育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与学生形成的法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彼此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

(一)高等学校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备行政主体地位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法律责任的组织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权力是国家赋予的、运用强制力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和分配的权利。行政权力可以凭借国家强制力达到行政目标。是否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是决定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前提条件。

国家设立行政机关,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其国家行政权。享有国家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就具备了成为行政主体的决定性条件。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除行政机关之外,国家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防止效率低下,往往通过法律法规将部分国家行政权力授予行政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被授权的组织就具备了成为行政主体的决定性条件。

1.高等学校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备成为行政主体的条件。高等学校是依法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是政府专门实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机构,要接受政府的管理,服从政府的命令。相对政府关系而言,高等学校是政府的行政相对人。但是,高等学校又是接受国家行政权力的授权组织。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拥有很多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职权,具备了成为行政主体的决定性条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我国的学校(包括高等学校)享有下列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教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有权:(1)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2)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3)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4)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6)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8)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在国家授予的上述权力中,高等学校在招生、学籍管理、学生奖励处分,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决定性、单方面的意志属性,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虽然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拥有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权力,因而法律上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拥有决定权。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在行使这些行政职权时,与学生形成不平等的从属性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在此法律关系中,学校居行政主体地位,学生是行政相对人,居服从地位。

2.高等学校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力,具有行政主体标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发布命令,并以自己的职责保障这些决定和命令的实施,独立采取行政行为等。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行政权力,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被授权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主要标志。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可以依法自主办学,独立管理学校。从我国现行立法来看,高等学校在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颁发,对学生违纪的处分,对教师的管理和职称的评定等方面,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作出相应的决定,并在自主权的范围内,通过制定学校规章,保证这些行政命令与决定的实施,因此,具有行政主体标志。

3.高等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具备行政主体的法律资格。能否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又一重要条件。高等学校能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也就包括它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行政行为的后果。高等学校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体现,就在于高等学校能独立作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的主体,即能够成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行政诉讼的被告、以及行政赔偿中的赔偿义务主体,并独立承担复议、诉讼或赔偿的结果。因此,高等学校具备行政主体的法律资格

(二)高等学校是事业“法人”,具有民事主体法律地位

在民法上,“法人”是按照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人的本质特征有二:一是它的团体性,二是它的独立人格性。高等学校是依法成立的事业“法人”。我国《教育法》、《高等育法》关于高等学校“法人”地位的规定,与《民法通则》是一致的,都认为高等学校是一般意义上的“法人”,即民法意义上的“法人”。例如:《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高等学校作为事业“法人”,在法律上具有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享有“法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例如:高等学校作为事业“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本校的经费使用权、财产权、人身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

“财产权”是具有一定物质内容或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具体来说,(1)高等学校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自物权,也享有依照法律或者合同对他人财物占有与支配的他物权;(2)高等学校依法享有请求特定的义务人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履行义务的权利(债权),特定的义务人因违约、侵权、不当得利使高等学校财产权或人身权等利益受到损害时,高等学校有权要求侵害行为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赔偿自己的损失;(3)高等学校对自己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依法享有专有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科技成果权等。“人身权”是指与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是指自然人、法人的人格和身份,不是专指自然人的身体。“人身权”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而涉及高等学校民事权利的主要是人格权。它包括:(1)名称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的使用、转让名称的权利。(2)名誉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3)荣誉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法享有维护自己荣誉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上述这些权利的拥有,是高等学校作为民事主体其民事法律地位所决定的。

二、高等学校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主要指依法获得政府投资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学籍,并已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高等学校学生基本上已年满十八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同时又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既是“社会人”,又是“学校人”;既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者,又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或相对人。依现行法律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在接受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在与学校构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学生是行政相对人,在法律上居服从地位;在与学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学生与学校都是民事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

1.高等学校学生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法律权利。高等学校学生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国家公民,是法律权利主体与法律义务主体的统一。在与高等学校形成的行政与民事两种法律关系中,学生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如人格权、健康权、名誉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知识产权等;同时,也享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的专有权利,如学习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从属法律地位。高等学校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是具有强制力的行政主体。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在招生、学籍管理、违纪处分,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决定性、单方面的意志属性。为了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高等学校在行使上述行政权力时,与学生形成不平等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学校居行政主体法律地位。学生虽然依法享有受教育权等公民的一切权利,但依现行法律法规,学生在上述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只能作为行政相对人,处于从属的法律地位,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决定等具体的行政行为,具有遵守和服从的法律义务。

3.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校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居主体法律地位。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又因财产权、人身权、债权、知识产权、受教育权等问题,与在校学生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而学生作为与高等学校有着某种契约式关系的公民,依据《宪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同样依法享有对本校的经费使用权、财产权、人身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法律上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与高等学校形成平权性的民事法律关系,彼此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4.高等学校学生的司法救济途径。现实生活中,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在招生、学籍管理、违纪处分,颁发学业、学位证书等方面,甚至于财产权、人身权方面,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决定性、单方面的意志属性,因而往往造成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侵害。随着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各种诉讼案不断增多。笔者认为,如果高等学校的内部行政行为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学生作为行政相对人,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不能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只能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来为自己维权,这与学生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从属法律地位的性质是相关的。如果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以外的其他行为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人身权,造成了民事侵权,学生是弱势群体,既不能盲目顺从,也不可宣泄闹事。学生作为民事行为主体,享有与高等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界定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明确双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规范高等学校的办学行为,探寻高等学校学生的法律救济途径,有效化解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纠纷,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化进程,对构建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桂山,龚友明.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褚宏启.学校法律问题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高健雅.论高校的行政主体资格[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3).

[4]劳凯声.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J].人民教育,2000(10).

[5]杨建生.高等学校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分析[J].高教论谈,2004(3).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李建明

第二篇:法律杂谈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研究

【摘要】大学生兼职成普遍现象,但权益遭到侵犯也频繁发生。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对此本文建议废除关于“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区分大学生兼职种类及用人单位性质以分别适用现行法律。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高校勤工俭学管理制度、发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缺陷;措施

一、大学生兼职存在的法律问题

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成普遍现象,据调查,六成以上大学生受访者做过兼职[1]。但大学生在校外兼职面临着许多法律风险,大学生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学者对山东省部份高校805名兼职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65.6%的大学生承认曾有过被侵权经历[2]。大学生兼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定性不清

从法学理论上讲,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合格的劳动者,是劳动法律关系,应由《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来保护[3],另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兼职是与雇主形成雇佣法律关系,应由民法、合同法调整[4]。在司法实践中,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定性也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援引的法律规范也不同。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定性不清,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带来不确定性。(二)大学生兼职的渠道混乱

大学生大多通过网络、中介、传单、小广告及介绍的方式寻找兼职机会,而通过学校组织或认可的兼职结构相对较少,兼职渠道的混乱易导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大学生兼职容易遭受来自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的诈骗,如,骗取保证金、押金,以各种名义乱收费,扣押学生证、身份证等侵权现象频发。(三)大学生兼职的工作条件无保障

在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工作时间没有得到严格限制和监管,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无保障等问题,国家标准工作时等规定在大学生兼职中被流于形式,大学生兼职的工作条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四)大学生兼职的报酬、保险无保证

由于大学生兼职普遍时间较短且分散,流动性也比较大,兼职所得报酬较低,甚至可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兼职报酬得不到及时、完全的支付情况时有发生。在兼职过程中,基本保险得不到保障,出现工伤等人身损害得不到有效的救济。二、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缺陷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在法律上主要存在法律规范的适用模糊,大学生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缺失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法律规范的适用模糊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兼职在法律定性上不清,导致在解决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犯时适用的法律规范冲突。现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并未明确对大学生兼职行为进行法律定性。但劳动部发[1995]309号《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个规定对保护大学生兼职的工作条件、人身保障以及维权都有消极影响。因为法律的不完善,大学生在兼职维权中出现法律适用的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不当。(二)大学生维权意识和能力的不足

据对陕西大学生兼职调查,面对权益遭受的侵害47.27%的大学生选择主动与对方交涉双方协商解决,21.21%的不采取任何措施忍气吞声,9.09%的求助政府相关部门,或找家人他人帮忙,有11.72%的采取其他途径解决,只有3.03%的提起仲裁或通过法院解决[5]。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淡薄,遭受侵权后往往选择消极退缩的态度,认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很麻烦,不想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大学生的维权能力也不足,导致权益受到侵犯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济。(三)劳动市场以及高校相关管理机构的不完善

虽然随着《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劳动市场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和规范,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不能很好的受到保障,在大学生兼职中体现则更为明显。高校相关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也对大学生兼职维权有较大影响。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但实际上大多都是针对校内兼职,对大学生的校外兼职管理得较少,并且在法律人员的配置上也不健全,这就导致对大学生兼职渠道的管理、兼职情况的了解以及兼职维权的帮助上发挥的作用较小,没有充分保障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三、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措施(一)修改和完善立法,准确适用法律

在立法层面,现行《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并未否认大学生(已满十六周岁)的劳动主体资格,根据私法领域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理论,大学生兼职行为可以与符合规定的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部委规章,其效力低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并且在时效上也与现行服务型政府不适应。因此,在市场经济极大发展的现在,应该废除关于“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从立法层面上规范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并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明确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

对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区分大学生用工性质对大学生兼职行为适用《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的用人主体,应当适用民法相关法律规范关于雇佣关系的规定。

在司法程序中,也应该考虑大学生兼职的特征,减少劳动仲裁等前置程序,以小额诉讼或简易程序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兼职维权的期间和便捷,为大学生兼职维权提供高效、及时的法律救济。(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技能教育

在学校教育上,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特别是法律知识的教育,要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树立权利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另外,需要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维权技能。让大学生在寻找兼职机会时,能够辨认用人单位的资质、信誉,了解兼职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学会防范基本的合同风险,在权利遭到损害时,能够选择恰当有效的维权方式,并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三)建立健全高校勤工俭学管理制度

大学期间学生的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很多大学生出现过度兼职的现象。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大学生勤工俭学进行管理,以学生勤工俭学中心为平台,建立健全管理、帮助和保护大学生兼职的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为勤工俭学中心配备就业指导教师和法律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兼职指导和法律咨询、帮助;第二,建立大学生兼职管理系统,合理安排大学生兼职时间,管理大学生兼职情况;第三,建立兼职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兼职信息,兼顾校内、校外兼职,拓宽大学生校外兼职的途径;第四,积极扩展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的发展,将兼职与专业知识结合,做到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五,严格把关校外兼职用人单位的资质和信誉等,为大学生兼职提供可靠的保障。(四)发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

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与维权的作用。人社部应加强对招聘大学生做兼职的单位或个人的管理,严格规范聘用大学生兼职的程序,加强聘用期间的监督,保障大学生兼职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标准。针对大学生兼职时间短、分散、流动性大等特征原因,要求用人单位为大学生在兼职期间提供工伤保险,保证其兼职期间人身受到伤害能得到有效救济。为大学生设置绿色通道,并与高校勤工俭学中心建立直接联系,以快捷、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兼职劳动争议,避免大学生因维权影响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六成以上受访者做过兼职,20%大学生生活不够花[EB/OL].http://Edu.people.com.cn/BIG5/n/2013/0829/c1053-22730875.html,2013-8-29.

[2]张祖庆,李铁梅.大学生兼职期间法律保障探析—以陕西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秦伟,李慧.谁动了我们的奶酪—大学生兼职维权现状及兼职体系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1).

[4]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66-70.

[5]邵芬,赵元松.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3):49-53.

作者:翟小满

第三篇:谈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法律人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法律思维能力。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导致学生很难形成独立的法律思维能力。因此,应从当前法学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标准等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良好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律职业人。

[关键词]高职法学教育 法律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彭水兰(1969- ),女,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邓江英(1972- ),女,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当前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法律思维是人们运用法律概念、法律判断、法律推理去思考问题,表达和阐释法律现象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法律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探知法律事实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和认知能力;证据操作过程中的收集、分析、判断和采信能力;归纳、概括案件争执焦点的能力;确定案件性质和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正确阐释法理和适用法律的能力;严谨的法律推理和论证能力等。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门职业都有特定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法律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法律知识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人最核心的素养,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合格法律职业人所必不可缺的基本功。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在历经三年的法学知识学习后,仍然不具备这一基本能力,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常人”的思维上,没有真正实现从“普通人”向“法律职业人”的转变,这显然与高职法学教育的主旨是相悖的。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法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在法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亟待解决。

二、当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欠缺法律思维能力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欠缺法律思维能力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体现在以下方面:

1.法学教育理念落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关于法学教育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范畴,以注重向学生灌输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法的长处是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能在较短时间内领会法律思想和内容要领。但在这种法学教育理念影响下,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人特长、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在很多法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占很小的空间,有的几乎不占空间。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缺陷。首先,课程设置极不合理。在课程上,几乎没有类似于法庭调解、法庭辩护等基于法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虽然都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实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许多实务部门也因工作的压力和学生法律工作能力的缺乏,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便接受也是应付,疏于督导。这样一来,学生实践活动形同虚设,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较快适应工作。其次,教材内容极不科学,缺乏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与职业性。有些法学教材内容甚至是本科院校法学教材的压缩版,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学科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本无法实际地、有操作性地培训和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教育模式落后,法学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是一种由上而下灌输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并重,不是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模式。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各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陈旧的与实践脱节的缺乏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和法律思维的能力。

4.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唯一的,即以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同样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对教师的评价。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学识水平的评价,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到改变。因为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很难找到除学习成绩之外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标准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思考而不是主动地思考,使得学生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去想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存在,学生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这种评价标准也无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状况。

三、培养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方法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法学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对现行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进行实质性、全方位的改革,能力的培养应当提高到与知识同等的地位,以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法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更新法学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影响了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是教师的改革,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首先要更新法学教学理念,改变单纯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教学,树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法律创新性教学思想,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合在一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走出传统的旧模式,建立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法律问题能力的教育新模式。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根据法律职业的特点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可以把高职院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储备量。一个法律人不仅应当通晓法律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广泛宽厚的文化知识。正如博登海默所说的:“为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公仆,法律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因此,学生应当认真地学习与法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第二,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践能力要受法律思维能力的制约,法律技术、法律程序、法律设施等都是以法律思维为基础的。法律思维能力乃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人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就无法有效率地深知法律事实;无法合乎逻辑地阐释法律文本及规则,按照法律规则或原则来解释法律现象;无法进行适当的法律推理;无法根据案件事实展开合乎法律逻辑的论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法律思维能力甚至比法律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第三,法律运用能力。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运用法律原理分析和解决法律纠纷、法律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程序、证据运用、法庭辩论、法律文书制作等。第四,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法律人应当比常人的道德情操更崇高,因为法律职业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法律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神圣的职业要求廉洁、刚正、正义的道德品格。因此,应当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促使学生将法律的他律转变成道德的自律,进而使自律转化成一种至诚至真的内心需求。

2.整合法学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依据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二重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应该重新构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科学地将课程设置为五大模块,即基本素质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模块;将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两大模块,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为1∶1左右,精心设置教学教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法律思维,强化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的法学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都相对滞后,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思想和高职法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首先,要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创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就目前的法学教学实践来说,实例教学法和论辩教学法与法律职业特征相吻合,值得运用。实例教学往往会引发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冲突,这恰恰是通过实例教学进行法律思维训练的优势之所在: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判断,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评述案例时,应当注重分析方法、推理方法的讲解;注重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评价和校正。在教学中可以针对相关法律问题或案例组织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表达个人想法的机会,在辩论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样的论辩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论证个人论点和反驳他人观点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以媒体技术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随着现代网络媒体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网络媒体技术具备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等突出优点,在给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应该整合并有效利用有关网络媒体资源,优化法学教学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法学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多收看《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电视节目,将增加案件感性认识与培养学生笔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4.改革评价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法学教育中如何建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评价?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评价观,改变传统的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创造条件,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进入社会对某一法律问题进行调研,根据平时思考、解决能力等综合评定分数。因此,应该去除学生的顾虑,打破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心理倾向,从原有的考核知识的记忆、定向理解转变为以考核法律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素质教育协调,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现代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永红.论法律逻辑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法学,2006(7).

[2]周志荣.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2006-

07-26.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

[5]刘明利,朱恒顺.关于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的探讨与思考[J].文史哲,2003(11).

作者:彭水兰 邓江英

上一篇:职业道德观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