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园中和谐学生关系的培养

2022-09-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一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在今后构健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过程中和谐校园中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大系统, 其中包括若干子系统, 一般社会包括大、中、小社会, 大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 中社会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领域, 小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社会关系, 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等。所以, 学校无疑是社会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其中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 如果每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中都能显出活力与秩序, 那么整个社会所呈现的景象也必将是和谐和而富有生命力的。学校作为传承文化, 传播知识, 培养人才的社会子系统, 它的和谐特别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身处其中的学生来说, 会使他们生活得愉快自信, 学习轻松而富有活力, 人格和精神风貌健康向上, 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 “和”者, 和睦也, 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 相合也, 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 属于哲学和美学概念, 一般意义的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向的配合协调, 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主张的, 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并以一定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 从而对听众带来感觉上的“悦耳”和心理上的愉悦和美。如果只有一种声音, 一种调子, 那么带给听众的只能是单调, 乏味和审美上的疲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中的和谐引入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试图以这样和谐为基础建立平等、正义、完善的人与人的关系, 消除社会政治中纷争和混乱, 化无序为有序, 总体而言, 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 协调运作, 良性转仪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也就是让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在享受必须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 感觉心情舒畅, 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太多顾虑和的担忧。而和谐的校园, 是应该使在校园中是受教育的每一个学生, 都能在相对宽松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愉快自信地学习, 坦然轻松地生活, 教育者应该以良好的整体氛围的营造, 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 在教育和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之间注重培养宽容, 友爱, 向上的健康情感, 使学生在与群体的融合中,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尽享成长的快乐。

1 指导学生学会在群体中生活, 体会集体的温暖

学生在校园中, 接触最多的, 往往是自己的班集体, 对这个集体的认同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一个健康向上, 气氛和谐的集体会使学生在成长中产生归属感,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由于社会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展现, 以及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 都使一部分学生在校园中变的越来越自我, 不能适应群体生活。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不少学生比较孤僻, 封闭远离他人和集体, 我行我素;还有些学生常会以出格的行为和装束来吸引集体中他人的注意, 成为集体中不和谐的因素。长此以往, 这样的学生会远离健康群体, 在走向社会后也会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 因此, 教会学生乐群, 学会在群体中生活, 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群体关系应该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和谐的群体应该是团结向上、友爱宽容的,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很出色, 但一定是能够在群体中尽可能地展现了自己;健康群体中的个人应该是自信的, 包容的, 进取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融入群体的条件。首先, 应该帮助学生创立一个健康向上的群体, 这个群体可能是一个专业、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等, 良好群体的创设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在群体成立之初, 就应该努力以多种手段和途径权其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制度来保证群体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用关爱来赋予群体更多的情感因素。此外, 要指导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在与他人交往中, 不断学习, 以推动自身的成长。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深化自我认识, 摆脱盲目自卑和自负。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往往会因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 从而将自己在群体中放在一个不适当的位置上, 影响与他人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与他人的对照比较中不断调整自己, 逐渐形成较为恰当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 还可以通过对他人对自己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 从而客观评价自己。应该说, 认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群体会有很大帮助。

作为群体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善于应用激励机制, 尤其是情感激励的方式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学生在学校中, 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刺激, 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总会产生种种或好或坏的倾向, 这就是情感。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群体中的多数学生是合群的, 富有同情心、正义感, 并且又总是喜欢与自己合得来的人交往, 因此, 群体的情感能够互相作用, 互相影响, 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在一个风气纯正、蓬勃向上、奋发进取、气氛热烈的群体中, 一部分学生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就会影响其他的成员, 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受到感染, 内心的积极因素就会被激发出来。

如果说校园是社会的子系统, 那么班级、宿舍就是校园的子系统, 如果这个子系统中的成员关系都是和谐的, 那么和谐校园的构筑才能成为可能。

2 指导学生与他人相处, 构筑和谐的彼此关系

成长中的学生理应体会友情的欢乐, 并逐步能够筑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与同龄人之间的情感的契合将会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注入更丰富的色彩。作为教师, 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做人, 而且与人和谐相处, 为人宽容、友善, 情感积极乐观, 更应该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

帮助学生学会交往, 增加友谊和爱心, 使他们生活在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中, 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所必须努力做到的, 为此,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一些策略, 在学生中是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

首先要鼓励学生主动交往。人们总是希望拥有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的世界, 并在这个世界中帮助与被帮助, 同情和被同情, 爱与被爱, 共享欢乐和分担痛苦。但我们会在现实中发现, 不少学生不能在生活中非常孤独寂寞, 主要原因是他们交往比较消极, 总是等待别人来接纳他们。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 要想赢得别人的好感,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就必须主动发起交往活动, 主动去接纳别人,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这种主动性对于刚入学的同学尤为重要, 因为大家都处于一个需要适应、需要人际关系支持的陌生环境中。因此, 使学生明确, 接纳和喜欢往往是彼此相互的, 主动交往可能会使他们更容易体会到美好的友情。

其次, 要指导学生善于帮助别人。帮助不仅包括困难解决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 也包括情感上的支持, 对于痛苦的分担, 观点的赞同和建设性的意见等。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离不开别人帮助, 同时也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别人, 助人为乐不仅是一个人的可贵品质, 更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学生之间以互相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 会使彼此距离迅速缩短, 使亲密的关系很快建立起来。

此外, 构筑和谐的学生关系, 还要教会学生理解他人, 学会宽容。我们知道, 情感联系越密切,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越小。理解他人, 就是要对别人的思想、情感受、言行, 特别是对他人的需求、困难、痛苦、欢乐能够了解、体谅与尊重。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 体验别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就无法使自已的交往具有合理性和对应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将自己的眼光移到别人的角度, 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用别人的心来体会世界, 就会得到许多从从有的理解, 就会明白别人行为的合理因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对待与自己不同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学会包容, 学会宽容地对待别人, 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同, 会使学生的心态更加平和, 心胸也更加宽广。

最后, 应该指导学生把握好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尺度,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见有些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时, 不能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 不知道什么是这个年龄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 他们往往会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我行我素, 并过早地脱离开集体走向情感中狭小的两人世界。作为教师, 首先不应将男女生的过渡交往视为洪水猛兽, 而是要讲究教育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接近异性的愿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关注与被关注, 喜欢与被喜欢都是正常的, 但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因为爱情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还不能担负, 因此要学会等待和拒绝。只有自己的全面素质提高之后, 才会成为一个更受欢迎和更有价值的人, 才会收获真正的爱情。

总之, 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努力付出。当学生与他所处的群体, 当学生与其周围的同龄人呈现出健康向上, 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时, 校园的和谐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摘要:社会的和谐来自于每一个子系统的和谐, 而校园中的和谐学生关系是和谐校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的教师应该通过看书的悉心指导, 使学生学会在群体中生活, 学会与他人相处, 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 2006.

[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文章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7, 2.

[4] 卞继伟, 王广宇.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6.

上一篇:财会人工智能化背景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与突破下一篇:从译者需求和适应能力分析鲁迅作品英译版本的差异——以杨宪益和蓝诗玲的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