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22-09-10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 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 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 对全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构建和谐校园内涵及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有其丰富的内涵, 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 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 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大学承担着酝酿创新思想, 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建设者, 以时代先锋的姿态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 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是否具备和谐社会价值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 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前景。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利在千秋的资源工程。从“构建和谐校园”到“构建和谐社会”, 这是高校当前应该认真思索和做好的重大问题。只有建设好“和谐校园”,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

2 构建和谐校园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2.1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

(1) 以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公民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客观需要。

(2)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 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 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 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是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以爱国主义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求

(1) 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保证。立足教育工作的实际, 要全方位地构建起学校部门、师生、员工配合、统一、协调的教育网络, 建立健全齐抓共管, 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2) 完善和谐的服务体系。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要更多地强调其服务功能, 淡化政治功能。应当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 切实为学生服务。在教育中,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和谐校园”的基础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力量。

(3) 健全和谐的育人体系。首先要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 提高教师的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特别是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方式,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再次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多种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 使校园里充满先进文化氛围及探索真理的理想追求。

3 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途径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的新课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 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 高校进一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模式,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1 以学生需求为重点,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坚持以学生为本, 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一切工作都以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总是强调思政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被教育者的潜力挖掘, 认为接受教育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往往造成“我讲你听”的被动局面。大学生虽然是被教育者, 但从构建和谐校园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作用, 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线, 不断增添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创新的精神搞好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遵循的原则, 我们要着力倡导高雅文化, 以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类社团为依托,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影视评论等形式, 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各种实践活动, 让思想内涵丰富、有质量、有品味的高雅文化走近师生生活, 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整合,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满足构建和谐校园的更高的层次需求。

3.3 多种教育为面, 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首先, 利用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特点, 充分发挥信仰激励、理想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艺术激励等激励方式的功能, 为学生的行为提供合理性的精神支撑, 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其次利用互联网教育。有目的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 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利用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其次利用社会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 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妥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科教兴国、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高度, 帮助大学生尽快解决的实际困难, 为社会、学校、家庭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摘要:当前,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引申到“和谐校园”的建设进行探讨,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10.

[2]  时美英, 宋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3]  张世议, 迈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下一篇:储油罐机械清洗技术安全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