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的共鸣中欣赏音乐的魅力

2022-09-12

音乐欣赏课是中学音乐教学中一个十分独特的课型,它有自身的独有的特点和规律。音乐欣赏课选取介绍了大批古今中外的优秀声(器)乐作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聆听这些作品的同时,领略到优秀作品的深刻内涵,提高音乐审美情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教育。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个目的在很多学校的音乐课中却达不到,通过长期跟踪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对作品欣赏不了,上课感到枯燥无味,慢慢也就变得厌倦了欣赏课。没有了学习热情,教学质量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音乐欣赏课不能打动学生的原因何在呢?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摸不透学生的审美要求,无法达到心灵的交流与共鸣,又怎么能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里呢?通过反思我感觉到以前教学中有以下几项不足之处。

1 教学模式呆板

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都采用如此模式:组织教学—导入新课—作品介绍—分析作品—聆听作品—演唱和演奏主题—教师总结—下课。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所学习的作品很有帮助,但由于形式过于死板、套路化,所以无法激活课堂气氛,没有心灵撞击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兴趣全无,教师也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有的教师会抱着一种:“管你听不听,反正4 5分钟我已讲完了”的心态敷衍了事。慢慢的音乐欣赏课变成了自习课,很多学生在课上只看课本或做其他学科的作业。

2 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抑制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抑制了他们对音乐了解的渴望对学习的求知欲。另外有的教师缺乏对感性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从感性入手让学生学习音乐,在原则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的接受,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施教者从主观上忽略了受教育者主动有感情投入的一面,使受教者处于被动状态,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被动的感觉阶段,不能让音乐美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产生共鸣。

3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不到位

由于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不到位,在学习音乐中过多地强调学习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为认识乐谱,每一课必练习枯燥的识谱,或干巴巴地复唱音符,有的时间长达半节课,从根本上变成了强技术操练。这样错误地将学习识谱当成学习音乐的主要任务,把会不会识谱当成衡量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所以就严重地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而且,由于强技术的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以至丧失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给学生不仅没有带来美的享受,反而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呢?我在长期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各位同仁商榷。

4 以学生为主体,激活他们的思维

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学生们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创作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音乐的欣赏和再创造才成为可能。如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原先一般是由教师讲解创作背景、进行曲概念的模式,而现在则改为:(1)提问相关知识;(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音色有什么特点?(3)乐曲的行进节奏和基本情绪给人什么样的感觉?(4)随节拍原地踏步、等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变被动欣赏为主动欣赏,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感受,使学生欣赏起来兴趣盎然。

5 将视觉艺术的影视欣赏结合到音乐欣赏中

影视欣赏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视觉欣赏,欣赏者在观察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而且影视欣赏的直感性和娱乐性,更适合青少年心理需求,能帮助他们完整的体会和理解音乐。例如,我们欣赏《英雄赞歌》这首充满激情的战斗歌曲时,当耳旁回响起“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时,影视画面出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整个心灵就已开始震撼。当听到“敌人腐烂化泥土,勇士辉煌化彩虹”我们又看到英雄王成举起爆破筒冲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画面时,这首歌的旋律连同这撼人心扉的悲壮场面就已永远定格在心灵深处。

6 用音乐的方法表现特定的自然情景,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音乐欣赏必须抓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的节四乐章时,对于暴风雨的描写可引导学生做以下尝试: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情景。这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有设计是用短笛、长短的半音节来表现风声,可以用大鼓、定音鼓、大镲来表现雷电的声音,有的同学很有新意的选择甩动纸张,塑料布的方法表现雨点砸在地面上的声音。最后,我们将重点放在聆听贝多芬是如何来描写暴风雨这个场面的,其效果之佳可想而知。

欣赏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待于广大教师结合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主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的想法,才能够真正做到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去探索、尝试,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代替陈旧的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能从音乐欣赏课上更多地体会到美、领悟到美、欣赏到美。

摘要:音乐欣赏作为一门独特的课型,应结合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代替陈旧的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从音乐欣赏课上更多地体会到美、领悟到美、欣赏到美。

关键词:音乐欣赏,心灵共鸣,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上一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与策略下一篇:我国法定继承的范围及顺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