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4-04-22

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精选8篇)

篇1: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也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泛指教师课堂所说的所有的话,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言要平实。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学生,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炫耀卖弄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学生,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学生,作用于课堂。至于自己的功底,我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2、教师语言要幽默。为师者,谁都希望自己的讲课或说话收到最佳效果。而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桥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教师语言要机智。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样英俊的男孩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老师马上接口道:“你也美得并不空洞,不光人帅,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小兴安岭?”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高兴地笑了。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巧妙地把“空洞”一词的含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4、教师语言要有激情。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缺乏兴趣,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课堂实效不高。我们说,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诗意、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5、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学生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又如:“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看谁跑得最快?”等等。虽然是几句很简单的话,可对学生来说,有时就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同学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顶撞老师的学生,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6、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篇2: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教师语言是教师在课堂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存在种种问题和不当,教师语言有其自身特点,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去断摸索和磨炼。

关键词:教师语言;课堂教学;实践引导

第一章 前言

教师语言,即教师的课堂语言,意指教师在课堂所说的话,它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德国的教育家斯多慧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存在种种问题和不当,这种问题和不当存在教学的各各环节。主要表现为:过于主观的表现和评价;不适当的幽默和讽刺;不当的修辞使用;随意性过大;没有引导作用的提问;缀语过多;过于讲究辞藻和诗词的卖弄„„.甚至于个别教师用语不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校园精神暴力问题。2003年的一天,重庆某中学生丁某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因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询问了原因,并用木板打了丁某,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整个谈话过程中,丁某一直在哭泣。10时30分,丁某回到教室上第三节课,正是班主任的语文课,整节课丁某都趴在桌上小声哭泣,并写下遗书,表达了对班主任老师及家庭、社会的怨恨。然而班主任对丁某在课堂上的举动并未在意,下课后,也没留意其去向。12时30分左右,丁某从学校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个例,但却是不能忽略的事实。教师要尊重学生间存在的心理差异,把握好对不同学生语言评价的“度”,远离语言带来的精神暴力。

第二章 正确认识了解教师语言在课堂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深入,设计更巧妙的教学环节、制作更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忙得热火朝天,自认为有了教参和互联网的强大支持,在经过充足的时间准备之后,上一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精彩纷呈的公开课不是什么难事。但一开口讲课,问题就出现了:精心设计的问题忘记了、字字斟酌的小结说错了„„如果记忆力好的话,还能磕磕巴巴的背下来,要是一紧张全忘了,那就彻底语无伦次以失败而告终了。经历过许多次这种令人尴尬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语言是一门非凡的艺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语言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工具和主要手段,仍然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替代。

但很多教师既没有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语言的技能技巧、更没有正确的认识语言的价值。有人说“教师只要有了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现代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了,光会说话有什么用”,也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就是生活中的日常交际语言,这样才亲切自然”,更有人说“语言的能力是每个人天生的,那种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是学也学不会的”。我认为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和偏激,都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教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教学活动的观察能力、教学行为的控制能力和教学机智等等”。

曾经听过一节简单、朴实的音乐课,教师的语言十分自然优美,上课似朋友般交谈、沟通,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举首投足犹如有磁性般吸引着学生去思考、去表现、去创造。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人开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人既感到羞愧又心服口服;一段精辟的阐述,更让人细细品味、终生难忘。那么,哪些语言技能和技巧才能改善音乐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呢?我问过身边很多同事,答案完全一样: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也查阅了有关教师语言艺术方面的著作,绝大多数是从教学论角度来分析的,与实际课堂教学距离较远。在这种情况下,我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结合观摩听课中得到的经验,对比分析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谈谈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值得关注和改善的七个方面。

第三章 教师语言在教学的重要性表现

教师语言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极为重要,这不仅仅因为其是对教师的重要辅助,更重要的是以其重要性质对学生的成长和课堂教学实践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3.1 严密的逻辑思维

每门学科都是由“逻辑思维的链条”构建起来的,有自己的内在的层次和条理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并且要能把具备内在层次和条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环环入扣。如《拉丁美洲的歌舞音乐》一课,教学语言上首先一定要明确 “多元文化赋予了歌舞音乐丰富的种类和深刻的内涵” 这个思维主线,在整合学科知识和组织内容结构之后,叙述成为 “拉丁美洲音乐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由于混合的成份、程度各不相同,于是就形成了探戈、伦巴、桑巴、恰恰等风格多样、种类丰富的歌舞音乐体裁”。这体现出教师清晰的逻辑思维,在这些语言的引导下,学生既对拉丁美洲独特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兴趣,也对歌舞音乐背后深刻的历史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3.2 简洁的表达

我们的教材是用规范、严谨的书面语言来表达知识体系的,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反复推敲,经过选择和提炼,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条理分明,最后再用简洁明确的口头语言使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在《醇美的古韵》一课中,教参用了140个字来描述古希腊乐器——里尔琴,网上的资料介绍更为详细。为了合理的使用教学时间,教师的语言就必须简洁凝练,要能从繁复的文字中抓出要点。“里尔琴是欧洲古希腊民间的一种弹拨乐器,它形象典雅、匀称、古朴,被世界人民当成美妙音乐的象征” 学生通过这三句话就了解了里尔琴的发源地、种类、形状和影响力。如果教师没有领会简洁明确的重要性,而是照本宣科的念上一遍,或是大段的复制在多媒体上,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厌烦、抵制等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射。很多时候教师劳心劳力而无功,学生心烦意乱而无获,都是因为教学语言不够简洁。3.3 巧妙的提问

语言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体现了师生间思想交流的过程,提问则是这种思想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过渡、催化、指向、提升等作用。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流利的口头表达,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和知识的协同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兄弟民族的歌舞音乐》这一课中,老师就打破常规的提出了一些新颖的问题,“在欣赏完这段精彩的演唱视频之后,现在你选择用怎样的情绪来学唱《美丽的哈拉玛》?”“如果将马头琴放入热情奔放的新疆歌舞中会出现什么效果?”“你是如何去辨别、区分不同民族的歌舞音乐的?”“为什么朝鲜族和彝族的歌舞风格如此迥异呢?”面对这些问题时,学生会自然产生一种困惑、好奇、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他们去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上来说,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改变他们以往接受知识的方式,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领会。他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以及全新的思维模式。

3.4 生动形象的阐述

教师讲课最害怕出现什么?就是单向的思维交流方式。无论问什么说什么学生就是毫无反应,呆呆的看着你,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学生精神疲倦,思维的兴奋度降低了。所以,成功的教学语言还必须具有吸引力,能促进学生精神亢奋,思维活跃,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学生对古典音乐本来就缺乏了解和兴趣,如果教师用毫无感染力的语言介绍“海顿是弦乐四重奏之父,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的”那么学生的接受意愿会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通俗、生动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海顿采用‘说话原则’来创作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是四人中的领导者,由他发表言论(主旋律);第二小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好朋友,他总是不断肯定朋友的话(主旋律变奏);中提琴是一个爱说废话的女人,总是跑题(旋律复调);大提琴是个稳重的长者,他的话很少,但是简洁中肯(拨弦伴奏)”教师以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专业术语,是因为懂得“在接受未知事物时,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这个道理。这段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3.5 充满感情的启发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理论性语言,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对于学生来说,音乐就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带着愉悦情感的体验。所以,教师要能用情感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作品的感情,比如在《刘天华、华彦钧的音乐人生》一课中,教师没有直接理性的分析《二泉映月》,而是用歌曲《二泉吟》的歌词进行了一段朗诵:“风悠悠,怨悠悠,失明的双眼把黑暗看透。呵!太湖的水,你是人生一杯壮行的酒,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二泉的月是你命中一曲不沉的舟。”并同时播放视频:屏幕上出现了无锡的小巷、石板的路、惠山的泉、太湖的水„这些带着伤感的叙述语言,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欣赏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作曲家、作品内涵的理解。语言本就是用来传情达意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情,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够去感动学生的心灵。

3.6 体态的辅助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而形象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优美的手势、亲切的眼神、生动的表情,这些都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创设课堂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涵义,也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如八年级艺术《乡韵》一课中,教师用亲切的方言,满怀自豪的演唱了《上海本是好地方》,并使用了多种手势语来配合歌词,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这种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的综合交流,是任何教学媒体都不能取代的。实践证明,在“无声胜有声”的体态语言的辅助下,学生受到了示范性、引导性的审美教育,从内心深处强化了审美体验。体态语难虽然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但对很多教师来说,运用的恰到好处却不是件易事,因为它既不能事先设计,也不能原样照搬,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只有在教师个人情感的支配下,根据课堂特定的情境、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来,这才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

3.7 激励为主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你唱的真好!”,而是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既要贴近学生,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如:当学生发现自己出错时,总会有忐忑不安的心情,并不希望再从来一次。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下一个评价:“你想错了,坐下!”可想而知,这位学生会是如何的灰心。在《非洲旷野的鼓声》这节公开课中,我欣喜地看到老师细心而巧妙的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真有自己的想法,但离老师的要求还差一点点,再想一想”、“你的回答离正确只有一步之遥啦”、“你的想法很有创新意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点”、“虽然你回答错了,但是你勇于探索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大家都来学习的”等等,这些语言体现出教师最真诚的一面,也透射出学生心灵最纯真的一面。试想一下,说错了还能得到“表扬”,学生当然会 “前仆后继”的调动思维、积极配合老师,更好地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第四章 总结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说话”是一门很大的艺术。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可是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师生情感交流最多的便是语言。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心田,也可能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心田。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参考文献:

篇3: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个人魅力,内涵,潜影响,自我塑造

政治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持久的连续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等素质的综合体现, 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有机统一。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对学生产生向心力,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 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一、政治教师个人魅力的内涵

教师应有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体现出吸引学生的魅力, 使学生折服。

1. 优雅的谈吐

教师首先应举止大方, 谈吐文明, 衣着整洁, 在教学中, 讲解清楚, 重点明确, 示范规范, 优美大方, 充满睿智;其次幽默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智慧,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使事物表现得形象生动, 对学生的智商、情商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幽默的语言总是给人以启迪, 耐人寻味, 挥之不去, 其中总是蕴含着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 它能促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教学时, 幽默一下, 让学生在谈笑间顿悟问题, 且常怀于心而久久不忘, 何乐而不为?

2. 渊博的学识

渊博的学识, 如源头活水, 总能给学生以知识的滋养。政治是公共基础课, 更要求政治教师有渊博的学识, 特别是对本学科的精深了解。很多中学的调查表明, 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博闻强记、熟悉多学科、知识丰富、才华出众的教师。课堂上如果政治教师不仅对学习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旁征博引, 而且能对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当前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时尚体育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那这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一定会占据更崇高的地位。

3. 洒脱的风度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必须对自己从严要求, 以自己儒雅的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端庄、优雅、从容、谦和、亲切、自然、大方、淳朴是教师应当追求的良好的风度仪表。因为这一切反映着一个教师道德的高尚, 学识的丰富, 教养的良好, 审美的正确, 能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轻浮高傲、装腔作势、放肆说笑, 都与教师的称号不相称;不修边幅、头发蓬乱、留长指甲也不足取;在学生面前愁眉苦脸或大发雷霆都是应该避免的, 一切举动都应当得体, 恰如其分。

4. 脱俗的素养

思想政治教师, 不但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育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其中最根本的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现代教育提出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 教师履行职责时是面对一群有个性、有差异、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个体。为此教师必须热爱教师职业, 懂得教学艺术, 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

二、政治教师个人魅力对教学的潜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请你记住, 你是教师, 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人生的引路人。”这是政治教师个人魅力对教学的影响的最好诠释。“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政治教师龙章凤姿的形象, 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教育作用。首先, 它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起教师的威信。“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其次, 它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初中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很强, 有一种向善欲望, 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操, 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再次, 结合政治课堂那种大捭大阖的特点, 教师的挥洒自如、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纵横世界的气质不仅使初中生钦佩之至, 更让政治学习不再无味, 不再苦恼, 学习效率自不必表。教师的魅力, 同时表现在教师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 它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勤奋刻苦地不断追求新知。

三、政治教师个人魅力的自我塑造

1. 教师应以主动、尊重、理解、合作的态度对学生, 而不应以自我为中心, 用一系列清规戒律把学生束缚起来。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抛弃禁锢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 使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辩证思想。

2.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到自己的外在仪表形象, 也要具备美好的内在形象。教师应有博大的胸怀、豁达的心态, 要常与学生接触交谈, 善于倾听学生心声, 虚心接受学生意见, 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

3. 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的美固然令人赏心悦目, 但这不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更不是教师魅力的全部。

内在美是真正的美, 是教师魅力的核心。一般说来, 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高超、谈吐优雅的教师, 愿意和这样的教师相处, 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益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从加强自我修养方面入手塑造个人魅力形象。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新的教育改革, 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个人的魅力塑造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17-19.

[2]韩毅, 景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01:73-74.

[3]计慧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探讨[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4:304-306.

[4]宋宝萍, 魏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心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05:73-74.

[5]翟淑英.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权威——对教师的角色、地位及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前沿, 2006, 06.

[6]王琼玉.浅谈德育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J].黑河学刊, 2003, 03.

[7]周先龙.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8]杨卫玲.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篇4: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言丰富 有趣思维

古人云:“凡音者,生似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教学效果就可以相差20倍。”这就指出了合适、恰当的语言在师生交流工具的重要地位。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核心途径,语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恰当教学语言艺术地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我们教学的过程来说,它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

1.发挥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丰富幽默的语言会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学习之中。

2.易产生师生情感共鸣,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充满真情的话语,更容易打动学生,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的共鸣。

3.教师精炼的语言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新课改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何使学生在一堂课上获得最多的收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追求的目标,教师语言精练,可以准确地向学生传达知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既然教师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有力工具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言之要丰,开拓视野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通过教师的语言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既能够避免学生知识学得太死,而不会灵活应用,也能是很多相对枯燥的知识充满趣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言之有趣,引人注意

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没有兴趣,与教师的课堂调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有很大的作用。教学能不能吸引学生,语言很重要,生动、幽默的语言更能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向学生讲授关于PowerPoint的制作时,我得知学生们前一天刚刚组织了告别六一的植物园参观,据教师们反映学生玩得特别快乐,而且感触颇深。所以在一上课我就对学生们说:“据说咱们这儿的植物园现在建得非常好,很有意思,对吧?”学生们都说“对”,“那么我们就分别结合自己的感受利用PowerPoint把美丽的植物园向大家展示一下,然后评选出三位最佳设计者!”学生一致同意,而且很快地投入其中,结合自己的素材和PowerPoint的制作方法来精心准备,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然制作的热情高涨。我再结合制作中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环节:如模板的选择、文字说明、动画效果、播放方式等渗透其中,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够取胜,费尽心机来结合教师的要求完善作品,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效果非常好。

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了优秀作品展示,结合优秀作品和学生一起分析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更完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参与其中,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就非常的好。

三、言之有力,激人奋进

教师的语言需要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觉得教师说得对、说得好,才会产生共鸣,进而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驱动力。

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导语:“前面我们知道,因特网是由数以亿计的计算机与用户组成的跨越世界的网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通过鼠标点击,我们便可坐看世界风云,尽揽祖国气象。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浏览别人的网站或这网页,开始自己制作网页,并且在网上发布。同学们,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是否也想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经营自己的数字家园。”这样的一段话,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从而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言之启智,发展思维

信息技术学科,虽然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很近,甚至可以说就在学生身边,但是有些知识还是相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化繁为简使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就成为我们教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语言的魅力,把繁琐、抽象的知识和学生们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起来,化繁为简,使学生真正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知识。

以“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概念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同学们都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吧!晚会上小品、相声、舞蹈等节目丰富多彩,直看得我们心花怒放。但是如果不考虑演员们的表演水平,还有什么因素使节目表演得如此成功、如此精彩呢?”学生七嘴八舌,个别学生答到“舞台好!”“对,舞台好,如果舞台不好,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而系统软件就相当于舞台,应用软件相当于舞台上表演的节目。我们将要学习的字处理软件Word,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就相当于在舞台上演出的小品和相声,是应用软件。我们学习的Windowsxp则相当于舞台,是一种系统软件,是Word、FrontPage等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概念,而且知道了Windowsxp是系统软件,Word、FrontPage是应用软件。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抓好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抓住细节,完善自我,这样我们的教育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魏丽杰,魏丽华.教师言语艺术[M].济南出版社.2003

[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篇5: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并且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高,专业技术要精,而且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强身健体的本领,也要懂得在社会中做人的本领,所以我觉得课堂上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要强调教师用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起到表率,做到模范,由此而使其健康地成长。

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师,身负着重大的责任。“身先士卒”是一个教师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应有的表现。课堂上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了解教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教师的德,是教师的人生智慧,将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的彻悟。课外活动,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游戏,创造和谐平等的室外活动,因此不论课内课外,永远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

其次,教师要有激情。情感体验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内驱力。一个教师的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假如没有高尚情感的支

持,人就不会产生自觉、坚定的行为,消极的情绪只能使课堂死气沉沉或者是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应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使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来面对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感染学生,坚决不带不良情绪进课堂。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学会笑对人生,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就会学会如何做人,以真挚的热情来善待他人;就会以上课为乐,感到学习和锻炼是一种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并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欣赏学生,赞扬学生。教师的情感和思维是灵动的、鲜活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教师一起活动,一起参与,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第三,教师要有爱心。教师要向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俗话说:师者,人之父母也。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能力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已,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关爱。①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学生有时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定,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要面对现实,勇攀高峰。②给学生思想上的理解。学生的思想单纯而幼稚,甚至有时对课外活动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思想,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做事要认真、冷静。

总之,作为教师,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学生在活动、互动中养成良好的素质和品德,不能成为更好,但要做得最好。激励、鼓舞、欣赏和赞扬会让教师和学生永远坚持不

篇6:生动斩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的生动性是指与语言的平铺直叙相对而言,它多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者有意铺垫,或触景生情,随机应变,课堂教学具有直观性,简洁性,生动性等特点,一堂课的生动与否,很在程度取决于语言的生动性.中小学生的有意持续时间大约在二十到三十分钟之内,如何使学生学得持久,轻松,教师使用生动的语言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语言取之简便,它不须作过多的课前准备,信口拈来,再则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的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从而加深其对记忆表象识记的正确性以及有意回忆的准确性,实验证明:简单的重复记忆在大脑中的保持时间不及形象记忆的三分之一,有时通过生动语言传达的信息可保持终身不忘.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将闪烁着智慧思维的生动语言渗透于教学之中,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多年的的教学工作中对语言的生动性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谈一些体会.得在一次荷花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小蜻蜓与荷花花苞的比例把握不准,小蜻蜓画得过大.我见状指出:”有的同学没能把握小蜻蜓与花苞的比例关系,让人看上去就像一架飞机降落在花苞上.”通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轻松地明白了小蜻蜓与花苞的比例关系.在中学美术教材中国画小鸡的画法中,教材对小鸡的绘画步骤的表述过于繁琐,这很不适宜记忆.我在教授时把它概括成一首顺口溜:一点头,二点背,三点尾部加上腿,四添眼睛爪各嘴.我运用了押韵语言,使该作画步骤的表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教学效果便好多了.中小学生一般具有自制力较差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语言过于激烈或伤及了他的自尊心,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能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婉转地点出其错误,这可以避免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摩擦或冲突.现在街上有声电子钟表形形色式式,许多学生在腰间佩了仿BP机外形的电子表.有一次在上课中途,一位学生不小心按响了电子表的音乐键,顿时在宁静的教室里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全班同学"哄"的一声大笑起来,我转过身,不急不躁地说:"请同学们以后上课时把电子表的电池下了,以示决心.教学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女孩子喜欢吃零食,课间吃,上课也吃,吃到兴处整个角落"蟋蟀”一片。我见状故意很惊讶地在教室里聆听,寻找,末了又说:“咦,现在老鼠胆子真大,大白天还敢跑进教室来捣蛋。”

很快同学们笑了起来,那些磕瓜子的女生赶紧停下口中的活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一句生动有趣的语言,很体面地劝告了那些贪嘴又爱面子的女生。

生动的语言的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而且还体现在德育中。总之,生动的语言总能起到意想不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使学生坐春风,使教室满屋生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灵活讲授

因势利导 ——浅谈人物动态速写教学

纵观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人物动态速写课所占的比例极小,公有一课时。其实,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在农村中学,人物动态速写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因为速写取材广泛;工具简便;作画时间短,往往寥寥几笔去神韵栩栩,胜过千烘万染;似不经意,却令人玩味无穷。而学生对描绘对象的真实感受也往往在这简洁处表露无遗。

针对速写教学课与内容的缺乏,在进行人物动速写时,我刻意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在进行人物动态速写时,我刻意做到激发学生兴趣,灵活讲授以及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人物动态速写中,教学内容只提到基本形和动态两点知识。若要靠这指导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准备了大量的人物动态速写教学范画。一一展示给学生观摹。这些作品力求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人物动态或立或坐,或倚或躺,各不相同。在观摹时,还应结合范画讲解作品的内涵,创作秩事等,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学得才主动、轻松。

人物动态速写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物动态知识及速写技法。这包括观察方法与表现技法两个方面。

速写技法若要展开来讲三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法呢?我认为灵活采用分类分析范画的方法较为科学。

大凡在画之前,必须先对表现对象进行整体观察,画人物速写更是如此。一个舞蹈动作或是一个打球动作,速度很快,样式也很复杂,这样表现时就应当整体观察,把握人物的动态.因此,画人物动态,不能按常规行事:先画头,再画躯干四肢.要是头的方向角度稍有变动,就会牵动全身,因而削弱或歪曲了动态.画人物动态应该从动态的主要部分开始,因为动态决定动作的主要形态,必须先把动态画好了,人物动作才生动传神,这就是人物动态速写中常说的抓动态线.

人物动态速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类:以线为主;以面为主以及线面结合.在讲授时,分类别地展示范画,并逐类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及相互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串讲一些有关人体动态知识.这样既使学生对范画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各种表现技法.比如讲到以线表现为主的速写,我展示了杜滋龄'龙圣明'凡高'莫奈等画家的作品,先让学生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老师逐一讲解它们的绘画步骤及技法要领,这样学生就非常明了了.

任何绘画,都应以表现自己对描绘对象的真实感受为目的,因此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各自个性倾向,然后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学生敏锐/灵活的造型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先不作示范,而是让学生面对模特自由发挥,这时应一再鼓励学生大胆去表现对象。学生这时的作品,最能体现其对模特的真实感受,有撑生抓住模特某一最感兴趣的部位,不经意的夸张,虽然比例失调,去也画味十足。

学生作画时,老师应仔细分析学生作品的风格倾向,然后再分类分类总结并分别演示一次。这一点很得要,既要能引导学生不偏离自己的表现形式,又要加强学生对本形式的认识与提高。

篇7:教师语言魅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李 君 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然而,教师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也就是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教师应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作别人的榜样。

教学工作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呢?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敬佩、依赖、亲切感,教育效果就好。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呢?

1、优秀的品格可使学生产生敬佩感。教师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之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业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优秀的品格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会使学生效仿。所以,教育学生是一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起作用,产生影响。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是“零”。例如,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故此,教师应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

2、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情感是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或对别人所持态度的体验,往往以鲜明的、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崇高感情,是教师对学生态度上的和蔼和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致关心的和谐与统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把真挚的师爱运用于教学之中,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专心地听讲,真诚地接受,甚至会更加勤奋学习。反之,无视学生的特点,感情上产生对立、反感,那么再好的教学都会产生逆反,会被理解为说教,更谈不上教书育人。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寻找学生的动情点,采用恰当的手段加以逐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健康情感;对学生要亲切,要以鼓励,扶持,肯定的积极态度,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3、用渊博的知识魅力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股“长流水”。教师丰富的智力生活、知识如长流水,才可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杨帆远航。教师如具有较宽知识面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敬佩感。这种信服和敬佩感就像一种心理磁铁吸引着学生自觉地接受影响。因为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同他在一起,听他讲课会增见识、解难题,排优虑、长志气,就会专心听他的教诲和接受他所讲的道理。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吸引和好的教学效果了。

4、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地运用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本领的表现,是体现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法码。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的观察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示范能力等;但主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才能写出好的教案,分析、概括和表达出科学的道理,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一位教学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反之,文字表达能力差,教案写不好,语言枯燥、干巴、词不达意,逻辑混乱,那么,他有再丰富的知识也等于零,花再大的功夫也没有好的效果。

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做为教师要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1、教师人格的自我塑造。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就要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扎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教师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客观上成为学生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做为教师,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要求进步,品行高尚;谦虚好学,知识渊博;工作认真,执教严谨;作风正派,秉公办事;平易近人,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为教师就应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做到讲课、讲话都能使学生信服,行为举止让学生佩服,成为学生的榜样。

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在岗位上自学锻炼出来的。教师要有育人的本领, 要独立思考、追求真知,为求业务精湛。须知:“教过”不等于“教会”,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教过”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受益,教师就须好学不倦,苦练基本功,要研究学生,对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共性要研究,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教学策略。善于把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中的成功探索上升为理论,并进行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新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纵深型、复合型,广博精深是现代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调整自己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广泛的相邻、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课教师首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社会主义这三部分的重要理论,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广泛的了解,使其溶入教学中。其次,还应具有一定的辅助知识,如伦理学、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等。再次,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还应了解,本校所开设的专业课,针对不同专业,把相关的知识融于政治课的教学之中。

4、善于运用情感的纽带。感情和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心理相融,爱是最好的融合剂。中学生富于热情。在家庭,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他们更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尤其想得到教师的爱,哪怕只是一丝微笑、一句话、一种眼神,都会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求知的力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应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知道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因势利导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正确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问;谅解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爱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当前,尤其要研究课堂里怎样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为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研究如何创设和谐的学习政治课的情景和气氛。如何激励学生生疑、质疑,并积极开动脑筋解析疑难,如何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平等相待,师生互动,如何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发展潜能,等等,其中可探索的内容很多,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来认识,来反思,就能在德行、才学、识见、能力诸多方面获得提高。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之中,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过这一问题: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个优秀教师?我追寻着前辈、师长的足迹,从他们的身上去寻找答案。在一次次的发现中,我认识到了: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就是优秀老师。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其次,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再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上。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教师的人文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如下的作用:

一是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高,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能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从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是激励作用。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这样的老师能让其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效应。这样就会牢固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精神父母”高尚而可亲的形象,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鲁迅先生为什么总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呢?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师德感人,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三是熏陶作用。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优秀教师能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长期的教育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形成人格魅力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只有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要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愈丰富,他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愈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敬佩他们的老师,并且学习他们老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篇8: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火把而不是屠刀”

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 需要教师独具匠心, 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 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丰富的语言、丰厚的文化、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对懵懂的学生而言能启发心智, 增长见识, 陶冶性情, 诱发无限的遐想。假如教师说话不够谨慎, 不顾及学生的立场和感受, 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用语无小事, 细节里面见智慧。

案例一:有一次听一节公开课, 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教师介绍作者讲到“三苏”时, 他就问道:“苏东坡的父亲是谁?”有很多学生举手, 教师就叫了一个男生来回答, 他说:“苏辙。”话音刚落, 教师微笑的脸色马上转阴, 瞪着眼睛盯着学生说:“你会变术法呀, 把儿子变成了父亲, 坐下。”接着哄堂大笑, 那个男生红着脸低着头坐下了。整节课那个男生都是低着头, 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接下来, 教师每次提问, 很少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

不难看出, 这位教师的话“杀伤力”很强, 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许是因为上公开课, 教师希望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无意之间, 教师就让学生感到害怕, 学生回答都是小心翼翼, 生怕回答错了。教师没有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 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和自尊心, 许多学生就可能选择沉默来逃避遭受的否定和屈辱。

所以说, 优秀教师的语言总是善于鼓励,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的勇气和信心, 并设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二:教学《海燕》, 因为这是一篇散文, 教师比较注重朗诵, 所以她请了一位女生来读。这个女生的音质较好, 但语速快了一点, 还读错了几个字。这时候教师微笑地看着下面的学生, 说道:“某某同学刚才的朗读, 我很欣赏她的音质, 你们觉得她的朗读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高呢?现在请大家给她提一些建议, 让她朗读得更好。”话音一落, 马上有学生指出读错了哪些字, 他建议朗读首先要读准确。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她的语速有些太快了, 有些又太慢了。”他还示范朗读。很多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那个女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 她再次朗读了课文, 果然这次比第一次读得好很多。同是上语文课, 这个教师善于鼓励学生, 不同的语言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

所以说, 优秀的教师总是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善于鼓励学生,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善于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三:这是我上的《石壕吏》的课堂实录。

一个学生提问:“既然那个年代的男丁都要去服役, 《石壕吏》的作者杜甫为什么不用去, 也不被抓去服役呢?”我回答说:“老师发现你们班的同学就是思维敏捷, 善于发现问题, 哪位同学愿意为他释疑?”

刚说完, 全班学生就责问我了:“老师, 你带的班是四班吗?我们六班不是你的班吗?四班的语文成绩比我们班好, 你就偏向于他们班。”当时我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 (四班和六班) , 听到学生的责问, 我愣住了, 其实我并没有偏心于哪个班, 两个班的学生我都很喜欢, 四班的学生听话, 六班的学生比较活泼, 对老师很热情, 所以两个班我都很喜欢。我知道自己用语不当, 马上向学生道歉。课后我回到办公室, 仔细琢磨了刚才的话, 乍一看, 这还是一段充满教育智慧的对话呢。我能赏识和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又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对话。但是深究起来, 我话语中的“硬伤”也很明显:首先, “你们班”拉远了我和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我偏心, 造成师生间的陌生感。其次, 个体有血有肉的“我”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 参与师生对话的只是职业化的“老师”。从此以后, 我会更加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 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深深吸引学生。

所以说, 优秀教师的语言善于拉近师生的距离, 并且教师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和学生合成一个整体。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充满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 教师的语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亲切自然, 充满爱的。

比如, 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 我用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自责而又亲切的感情来范读课文, 读到最后父亲写信的段落, 还落下了眼泪, 这时很多学生也流下了眼泪。有一个男生是班上大家都公认的“问题学生”, 我看到他眼睛红红的, 就让他谈谈他的父亲, 他从来都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时我微笑着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 他犹豫了一下, 终于第一次站起来谈自己的父亲, 说到好几处由于不听话而让父亲伤心时, 他哽咽了。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 有些学生还自责自己不懂事。这节课中我用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爱的语言敲击着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穿透力, 深深吸引学生

声、情、义的结合, 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声, 即声音洪亮甜美, 吐字清晰, 字正腔圆, 表达顺畅;语调有高有低, 抑扬顿挫, 语速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

情, 俗话说“情动于心而言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 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出生命力,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讲到圆明园被焚毁时, 我就用控诉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说道:“圆明园, 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 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 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通过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强烈谴责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这种带有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能感染学生, 使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产生憎恨之情。

义, 言简意赅, 言近意远, 饱含哲理而发人深省。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 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语, 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准确、精练的语言就像敲钉子, 声声入耳。

可见, 声、情、义的完美结合, 使得教师的语言具有某种震撼力、穿透力。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严谨, 又不乏幽默风趣

用词准确严谨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千万不要随意使用方言。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 环环相扣, 绝无废话杂语, 做到“加一句嫌多, 减一句嫌少”。

幽默的教学语言使教学活动更富有情感性。富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 往往妙语连珠, 语言富有表现力,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孔乙己》时, 文章里有一句话“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 一齐失踪”, 我说:“失踪?到哪里去了呢?啊, 肯定是跟孔乙己一起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呢?跑到外婆的澎湖湾去了吧?”熟悉歌词的学生一下就笑了, 学生们都没有了答不上问题的紧张感。在教师幽默语言的熏陶下, 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欢乐的情绪学习知识, 而且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领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上一篇:非因工伤处理程序下一篇:礼节礼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