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

2023-01-17

第一篇:论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

论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现阶段,通过信访渠道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表达参政议政的意愿,反映对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对司法机关的捕诉判决不服提出申诉,要求维护自身权益等问题日益增多。因此,人大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特别是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探讨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人大信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1、人大开展信访工作的由来和法律依据。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召开,大会秘书处组织了专人负责进行处理关于群众的祝贺信、社会主义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会后,设立了常设机关“人民接待室”专职来信来访,并且制作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接待室”的牌子。由此,人大开始了接待信访的工作,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而后历次修宪都明确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从权力的表现和归属来讲,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都要受到人民的监督,也为人大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人民代表大会50年的历程来看,信访活动也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途径。人大内部设立的信访工作机构,实质上是行使这项权利的职能部门之一。

2、人大信访工作在人民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的有关表述决定了人大信访工作的法律地位,它不同于一般部门的信访,具有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行使职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次,人大信访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法治的基本含义就是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如果违反法律,超越法律,应承担法律责任。法治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政府服从人民。信访是实现人民意志的一种方式,由此看出人大信访工作肩负的责任也是加快和促进实现法治化国家的根本保障之一。再次,人大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大面向社会和群众的一个窗口;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是各级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事关社会稳定,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通过信访工作,可以体恤群众疾苦,感受群众情绪,进一步了解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人大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自全国人大1954年第一届一次会议设立“人民接待室”以来,近50年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人大信访越来越成为人们强调做人的尊严,维护自身权利,表达参政议政意愿的重要途径。同时,人大信访工作机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促使了信访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人大信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1、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逐步提高和期望值的增大与现实生活中人大的地位、作用始终停留在宪法和法律理论上所赋予的高度不相适应。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明确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一府两院”的职权,但对监督的要求、范围、内容及程序没有具体的规定,使得监督的操作性不强。人大的权力还受到各种制约,导致了人大信访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相应的受到限制。

2、人大信访工作未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还停留在“收收转转、访访谈谈、不痛不痒”只靠文书往来的局面上。

第二篇:论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

论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

论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现阶段,通过信访渠道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表达参政议政的意愿,反映对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对司法机关的捕诉判决不服提出申诉,要求维护自身权益等问题日益增多。因此,人大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特别是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探讨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人大信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1、人大开展信访工作的由来和法律依据。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召开,大会秘书处组织了专人负责进行处理关于群众的祝贺信、社会主义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会后,设立了常设机关“人民接待室”专职来信来访,并且制作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接待室”的牌子。由此,人大开始了接待信访的工作,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而后历次修宪都明确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

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从权力的表现和归属来讲,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都要受到人民的监督,也为人大开展信访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从人民代表大会50年的历程来看,信访活动也是人民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途径。人大内部设立的信访工作机构,实质上是行使这项权利的职能部门之一。

2、人大信访工作在人民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的有关表述决定了人大信访工作的法律地位,它不同于一般部门的信访,具有其他部门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受人

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行使职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次,人大信访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法治的基本含义就是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如果违反法律,超越法律,应承担法律责任。法治的实质是人民高于政府,政府服从人民。信访是实现人民意志的一种方式,由此看出人大信访工作肩负的责任也是加快和促进实现法治化国家的根本保障之一。再次,人大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大面向社会和群众的一个窗口;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一个重要平台。它是各级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事关社会稳定,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

的威信和形象。通过信访工作,可以体恤群众疾苦,感受群众情绪,进一步了解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人大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全国人大1954年第一届一次会议设立“人民接待室”以来,近50年的发展与演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人大信访越来越成为人们强调做人的尊严,维护自身权利,表达参政议政意愿的重要途径。同时,人大信访工作机构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促使了信访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人大信访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暴露出了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1、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逐步提高和期望值的增大与现实生活中人大的地位、作用始终停留在宪法和

法律理论上所赋予的高度不相适应。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明确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一府两院”的职权,但对监督的要求、范围、内容及程序没有具体的规定,使得监督的操作性不强。人大的权力还受到各种制约,导致了人大信访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相应的受到限制。

2、人大信访工作未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还停留在“收收转转、访访谈谈、不痛不痒”只靠文书往来的局面上。认为人大信访工作可有可无,采取敷衍应付的错误思想,始终把人大信访看作是政府的一般信访部门,没有把人大信访监督当作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

论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

第三篇: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班主任要想在工作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讲求一点艺术。笔者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从班委的成立、纪律维持、心理辅导等方面管理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小清新:班主任 工作 高中

班级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基本的教学单位。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领航者,也各任课老师与学生的联系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如同雕塑家落在泥坯上的刻刀,直接关系着灵魂的塑造。笔者把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做简单介绍。

1、处理好管理班级与完成教学任务之际的关系

当前,班主任除了参与班级管理外,一般还担任该班级某一课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学也是班主任树立自己威信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应该在所教学科上具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的教学技巧。班主任老师在管理班级之余,要加强备课,不能让班级管理分散了教学精力,只有自己的课上精彩了,学生才信服你,自己的威信慢慢地就建立起来了。

其次,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课程改革及班级管理方法理论的研究学习。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每一批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具备了超前的意识,才能想在学生的前边,才能灵活地处理班级事务,解决学生问题。

第三,学习中学生心理认知学,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又不成熟向成熟发展,情绪多变,多愁善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成为学生心灵上的良师益友。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班主任应该深入研究学习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方法,课堂教学生积极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老师教学的水平。

2、处理好班主任与班委成员的关系

高中班主任教学和管理压力大,仅依赖自己的能力很难管理好整个班级。因此,组建一个敢担当、能力强的班委至关重要。一个负责的班委可以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维持好班级的纪律;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而班主任不在时,灵活地处理;可以凝聚班级力量,全力以赴地备战高考,积极活跃地开展各项活动。要树立班委成员的威信,不打击班委成员的积极性,坚决的支持班委的决定。若存在不同的意见可以私下里与之沟通交流。选择班委成员的标准:(1)热爱班级公共事务,打算提高自己班级管理能力;(2)遵守纪律,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具有较好的学习成绩。

3、积极创建并参与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

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也增强班主任与学生联系的重要途径。高中存在各种活动,如运动会、元旦晚会及其其他学校组织的活动。班主任要作为班级的一员积极地参与组织的活动,直接参与或者作为后勤保障员,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心。一个班级有凝聚力,才能在各级考试中拧成一股绳,取得好成绩,才能在学校的活动中,精诚团结,无往而不利。

班主任若能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做出榜样,学生会仿而效之。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规范,长时间后会渗透到学生思想之中,体现在学生行动之中,这种记忆可能是永久性的。班主任要求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自己却做不到,批评学生时

采用冷嘲热讽,流行的说法叫“心理迫害”,不能带来正确导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启发诱导其改正错误,从而避免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消除了“怕批”的恐惧心理。要求学生写字工整,教师首先在板书上要图文并茂、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给学生做出榜样,塑造美好的教师形象:“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律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征服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

4、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师,为学生报价护航

高中三年正直学生青春期,加上升学压力大,因此学生极其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丰富的解决情感问题的经验,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讲究方法。

早恋是高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当遇到学生早恋问题时,班主任要采取冷处理方式,要替当事方保守秘密,不能公开地点明此事学生。要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觉得老师为了他们好才制止,不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对于高压力下的早恋给予理解,然后讲明现阶段早恋的弊端和以后的危害。学生打内心里意识到早恋的害处后,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打架也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要采取冷处理策略,千万不能不分黑白就把当时双方批评一顿。而应该先让学生先冷静下来,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下,由班主任再事情进行评判,到底是谁对谁错。然后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处理,90后少年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如果部分缘由的批评,可能导致更复杂的状况。

在处理学生事务上处理“冷“与”热“处理规则外。还有”方“与”圆“原则,所谓”方“就是做事得遵循学校的规则和要求,”圆“是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完成学校给予的任务,实际上做好学校任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灵活机动地开展学生工作,正所谓”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掌握”堵“与”导“的原则。班级管理中一味地禁止学生哪些事情不能做是不够的。班主任要开动脑筋在”导、教、引、奖“上下工夫,激发学生自己遵守纪律的意识,最终是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5、注重讲话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的解决学生问题

与一般老师相比,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机会更多。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班主任工作指南》也对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权限给予了直接界定。规定班主任可以批评学生。批评的方式又有多种,批评方式正确与否关系着学生的身心成长。有时一句冲动的话可能毁了学生的一生。班主任教育学生好比雕塑家在泥坯上刻字,一笔一划都要讲求方法。在对做错事的学生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强,爱面子。如果贸然地批评,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弄僵,使班主任处于尴尬境地。其次,批评学生不能学“婆婆嘴”,整天唠叨,这样的话很易使学生产生“抗药性”,而降低了班主任话语的信任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讲话要精,一语中的,不要泛泛而谈。

学生受了批评后,往往与班主任有一个疏远期,就象动了手术的“伤口” 不缝合而让它自然愈合,就要较长的时间。为了不让学生与班主任疏远,班主任就应主动接触学生,尽快愈台“伤口”。如一次一位学生上自习课大声讲爵,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平时还常恶语伤人,因受到笔者的“邀请”后,见了笔者就有意躲开,而且也不再求教问题了。笔者发现后就主动寻找接触她的机会。第阴天刚巧是周末,笔者主动到她宿舍拽她聊天,并和她一起学唱歌.新歌唱下来,她的

“伤口“也愈合了。

在批评学生后,可依学生所犯错谩的轻重决定是否告知学生家长。与家长联系时应语气谦和地向家长说明原因与经过,交换意见共同商讨;必要时还得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好学生 但替应了学生不告诉家长而观其行动的,就要守信用。注意不要什么事都通知学生家长或频繁叫家长来学校,给学生及家长造成精神压力和反感,甚至不再相信班主任;千万不能动辄把学生家长批评一通,否则有损学校的声誉。往往一作小事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班主任付出点点滴滴的爱会温暖几十名学生的心。因此,班主任应掌握好批评艺术 精力不要故在专挑毛病上,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多与学生交流,在谈笺风生中阐述自己的主张、观点,给学生蹦善意的批评和上进的力罱岂不妙哉?

总之,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小事不断,大事没有。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经验,先进的班级管理理论。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处理学生问题,搞好与学生的关系,做好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传声筒“,”缓冲地“。相信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处理得当,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妙趣横生。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1] 梁兴斌.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艺术[J]. 教育革新,2008年第1期.

[2] 陈宏宝.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J].中学课程辅导,2011年第13期.

[3] 郭艳涛.高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36期.

第四篇: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的做法与创新

内容提要:随着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当前统一战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不断增多,使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更广,任务更重。但现实中对基层统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轻视、忽视统战工作的现象不时发生,成为影响基层统战工作的突出因素,为了做好统战工作,建立和谐稳定社会,基层统战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和发展基层统战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统战、创新、和谐社会。

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准确地把握时代背景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机制,创新方法,营造氛围,推进基层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 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

1、 要抓摆位,落实责任。统战工作必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指导和考核,要着眼调动统战干部的主动性,抓紧解决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特别是高度重视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应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加强与其他部门交流,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后顾之优,使他们安心工作,成长成才,同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带头观交深交党外朋友,在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

2、 要抓理念,拓展思路。县级统战工作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好县级统战工作,必须按照料子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新理念,创造新招法,推动流战内部关系和流战各领域工作的协调发展。要树立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谈心沟通,联络联通等制度,采用多科手段,拉近与绝战对象的距离、改善与统战对象的关系、理顺统战对象的情绪。要树立社会理念。跳出统战看统战,由部门统战意识转向大统战观念,注重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力量,把社会力量资源转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资本。要树立管理理念,要以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抓好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设计和谋划,通过科学管理,使日常工作由无序的忙碌到有序的饱满,尽可能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更有计划,更加规范,更加成效。

3、 要抓机制,创新方法,机制和制度即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不断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重点是建立是三项机制。一是联席会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定期联络制度,通报情况,布置工作。完善调查研究,走访慰问、统战工作信息沟通、意见返馈、激动表彰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事事有人抓,工作有人管,不断档,不落空。二是组织机制。要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制订组织和统战部门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有关联合工作程序,为推进党外干部工作规范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考核机制,结合统战工作任务,制订更加细致的考核量化国标,细化分解到部门和每个责任人明确标准、定制考核,切实营造出人人有压力,有动力的工作状态,真正把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4、 要抓宣传,营造氛围。以统战宣传开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绝战意识,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要创新宣传载体,除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处,还要利用网络等现代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面介绍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状态,积极交流统战经验,展示统战风采,要培养宣传队伍,抓好撰稿、报送、播发等工作,推动宣传工作上质量。要开展宣传活动。可以通过集中偏发统战知识宣传资料,开展统战知识专题辅导、举办统战成果征文比赛,开展各个层面的统战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5、 抓队伍、树立形象。统战队伍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地方部门统战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坚持把统战队伍建设抓在手上,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切实打制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统战干部队伍,套通过培训教育,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引导统战干部真正认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感情上重视本职工作,从从而激发爱岗敬业,在岗尽责的动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动广大统战干部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去,与社会各界广交明友,重点加强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党外知

第五篇:论新时期下的群众工作与干部作风建设

中共巫溪县委群众工作部

目前,存在着这么几种来自基层的反应: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负担越来越轻了,群众工作反倒还越来越难做了;干部从以前的催粮催款转变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了,人情为越来越浓了,干群关系反倒还越来越紧张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了,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反倒还越来越难落实了。

现象看起来矛盾,不少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万精油”——老干部们对这样的现象也感到很纳闷,无所适从。引起这些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首先,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层矛盾冲突增大;其次,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诉求也随之提高,维权意识日益强烈;第三,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增强,人们思想更为活跃;第四,社会正处于大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进步与社会进步脱节,形成价值真空。从主观方面来看,原因主要是出在我们党员干部的身上:首先,干部素质的提高未能赶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以“老牛”拖“火车”势必不可行;其次,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重视群众工作,脱离群众,甚至把自己放在群众的对立面,与民争利。

常言道:没有不是的群众,只有无能的干部。造成当前群众工作难做,干群矛盾尖锐,惠民政策难于落实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要加强新时期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风正则民风顺,加强

干部作风建设对加强新时期下的群众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感受,关系我们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干部来源于群众,群众就是干部的“根”和“源”,如果干部脱离了群众,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风正则干部强, 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要的是要在干部中牢固树立起“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作风。

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展开的“乐和家园”建设,是在新时期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加强新时期下群众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大坪、羊桥、三宝试点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就能实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臵,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二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接触群众,融入群众,搭建起和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谦虚主动的向群众学习。

三是让群众以“乐和协会”等第三组织的形式参与基层事务管理,保障群众享有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让群众“当家作主”。

四是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对群众的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懂得知足,能够感恩,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

上一篇:李小婷教师博览读后感下一篇:留学生办理北京市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