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经济论文范文

2022-05-0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牌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继2010年6月确定北京顺义区等53个城市(区)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后,8月16~18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大连举办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培训班。为期3天的培训班以“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主题,大连、济南等5个示范城市(区)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

第一篇:品牌经济论文范文

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摘 要:把品牌引入经济学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品牌后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乃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品牌;需求曲线;选择成本;品牌信用度;社会福利;品牌经济学

作者简介:刘华军(1979—),男,山东广饶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品牌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9—22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是充分有效的,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人们的行动和选择。然而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价格机制是充分有效的话,为什么在现实中还需要品牌?考察现有的经济理论,未有对品牌的经济学解释,的确,品牌为几门学科所研究,如管理学、营销学、广告学、传播学等等,但正如贝克尔所说,对品牌的“经济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这是因为,它能对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而从学术界来看,国内已经有学者开始利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对品牌进行经济研究,如孙曰瑶、刘华军等。但是任何理论和理论创新都必然有一个理论基础,那么品牌经济学或曰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需求曲线或需求定律如同其他经济分析的基础一样,也构成了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为品牌经济学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即为本文的目的。

正如张五常反复强调的那样: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价格理论(pricetheory),价格理论的精髓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需求定律),其他任何千变万化的理论,若不是从这个基本理论推演而来,皆是谬误。本文就在经济学的需求曲线和已有的品牌研究的基础上,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引人品牌这个要素,认为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需求曲线后,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的改变也就构成了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影响均衡的变动,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我们的分析也为企业摆脱“价格战”陷阱,由“价格战”转向“品牌战”提供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思路,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数量增加,而只有使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方能做到该点。

一、品牌信用度与需求曲线的变化

孙曰瑶、刘华军通过“选择成本”(choicecost)创造性地将品牌因素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所谓选择成本,是指通过交易费用,目标顾客获取一组品牌信息之后,从中选择一个品牌所花费的成本。他们提出,品牌是与目标顾客达成长期利益均衡,从而降低其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品牌信用度是通过品牌这个排他性的符号向目标顾客做出并做到某种品类承诺的程度。品牌信用度等于品牌品类度与品牌策略的乘积,品牌信用度决定了消费者在选择某个品牌商品时的选择成本。由于品牌品类度介于0和1之间的,品牌策略取值0或1,因此品牌品类度也介于0和1之间,即BE[0,1)。更好地理解这些定义可以通过把不同的品牌看作其能代表的利益点(profitpoint)——品类(category)的集合,那么每个品牌所包含的品类数是不一样的,比较这些品类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点就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等等,这些就是选择成本。②

为了说明引入品牌后对需求曲线的影响,我们在只有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的需求函数中引人品牌,即选择成本,构造如下需求函数:程中的代价。由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任何代价的上升都会使得需求数量减少。因此(1)式说明在选择成本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品牌的商品销售价格上升,则其需求数量减少,反之则增加。将某个品牌商品的价格和其需求数量描绘在二维的平面中便得到了我们教科书中所讲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满足需求定律。同时在某品牌商品的销售价格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该品牌商品的选择成本越大,则其需求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将选择成本和需求数量描绘在二维的平面中可以得到“选择成本需求曲线”,该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由于选择成本Cc,是品牌信用度B的函数,即

(3)式表示在某品牌商品的销售价格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个品牌的品牌信用度越高,则对该品牌商品的需求数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当某个品牌成为单一品类的代言,即品牌信用度B=1时,该品牌商品的需求数量达到最大。因此,当某个品牌的品牌信用度提高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也会增加,此时就会使得原来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时,由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是以品牌品类度的提高为前提的,即某个品牌所代表的品类越少,其品牌信用度越高。而随着品牌代表的品类数量的减少,该品牌的替代品则越少,进而使得该品牌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小,移动后的需求曲线的斜率比原来的需求曲线的斜率要大,移动后的需求曲线将更为陡峭。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用线形需求曲线来说明品牌对需求曲线的影响,即如下的两个需求函数

其中,不考虑品牌因素的需求曲线用(4)式来表示,引人品牌后的需求曲线用(5)式来表示,两者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考虑选择成本,而后者则考虑了选择成本。(5)式满足在品牌信用度提高的情况下,在任何既定销售价格条件下,某品牌商品的需求数量较不考虑品牌时的需求数量都大。为了形象地说明此点,我们用图形来形象地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图1中,需求曲线D:为引人品牌之前的需求曲线,D2为引人品牌后的需求曲线。如图中所描述的那样,当引人品牌后,由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消费者选择成本降低,从而使得在任意价格水平下,D2比D1的需求数量都要大,即Q2>Q1。实际上,当引人品牌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某个品牌商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其需求曲线变为另一条需求曲线。该变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品牌降低了有着“趋利避

害”的本性的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从而使需求扩大,需求曲线右移,并且更加缺乏弹性。引人品牌后需求曲线的移动和形状的改变不仅仅是解释了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可以使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有更大的购买量,更为重要的是,当需求曲线移动后,可以在价格有所提高的情况下,购买量也较之前更大,这一点对于那些只依靠降低降低提高销售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具意义的不同途径。

此外,经济学中对需求曲线位置的变动也有许多有益的研究。比如广告会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③移动的原因是广告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信息,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的许多广告“标王”纷纷落马,风光不再,并且有许多“标王”正濒临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广告尽管提供了信息,但是如果广告的作用不是通过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的话,那广告的作用就不会显现出来了,也就是失败的广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告策略是品牌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的方向必须是要能提高品牌的品牌信用度,否则不但广告是失败的,而且企业还要承担这个巨大的投资风险。此外,在畅销书《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中,该书的作者认为通过价值创新使需求曲线右移。④对此我们表示怀疑,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价值创新能否使需求曲线右移要看该价值创新能否提高品牌信用度进而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如果不能,那么任何价值创新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二、均衡与福利

下面我们通过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来分析品牌对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实际上,在分析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变动及如何变动后,对于均衡及福利的分析就显得比较简单。经济学中,从马歇尔开始,均衡成了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并占据核心位置的概念,均衡分析也和供求分析一起,成了经济学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之一。需求曲线的变动将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在供给不变的条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引人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利均衡数量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可以用图形2来形象地描述引入品牌后需求曲线的变动如何改变均衡。

图2中,D1为不考虑品牌的需求曲线,D2表示引入品牌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D,移动后新的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t。当引人品牌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由D1移动到D2,此时,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共同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由图中看出,引人品牌使需求曲线变动后,使均衡价格上升,由P1上升到P2;同时使得均衡数量增加,由Q1,增加到Q2。

下面我们分析引入品牌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经济学中一般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社会福利。我们仍然用图2进行说明。在不考虑品牌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HE1P1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OE1Pl整个社会福利由三角形OE1H的面积来表示。在引人品牌后,消费者剩余用三角形GE2P2的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用三角形OE2P2的面积表示,整个社会福利又三角形OE2G的面积表示。通过比较,我们容易发现,引人品牌后,不论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从而整个社会福利也增加,这就是图中三角形OE2C的面积大于三角形OE1H的面积的经济学意义。因此,当引人品牌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提高了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三、一个应用:克服“价格战”陷阱

现在在商业实践领域,有人提出用“品牌战”替代“价格战”,但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并没有理论基础或最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容易理解“价格战”就是企业间的价格竞争,相互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以扩大销售量与市场份额。实际上,价格竞争仅仅是众多商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有人循着传统理论的发展道路把定价决策视为市场行为的中心决策,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不考虑其他的竞争手段。然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认同商人们的看法,承认价格决策只是诸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有时候甚至是相对次要的一种,价格经常不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必然的中心环节。可以想象,如果“价格战”真的是可以成功地、持久地达到那种扩大销售与市场份额的话,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手段出现,换言之,其他竞争手段的出现说明了“价格战”不必然能奏效。

毋庸质疑,根据需求定律或需求曲线,价格降低,需求量将增加,这也是需求曲线的含义。但是价格与成本一起构成了企业利润的两个价格来源,一味地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果不能伴随着成本的相应降低的话,结果只有是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损害,以至于使企业进入“价格战”的陷阱当中难以自拔。同时,正如孙曰瑶所说的,通过降低价格,使奔驰汽车年销量达1000万辆,此时的奔驰是否还是奔驰?而我们的分析为如何克服“价格战”陷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即在有利润的价格前提下,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品类度,进而通过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来使需求曲线右移,使得在这个有利润的价格下扩大销售量。⑤此外,由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变得更为陡峭,那么根据经济理论,这可以使得厂商有更大的价格决定权,厂商在定价决策上就有更大空间。这也同时说明了一些强势品牌为什么能以较高的价格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原因恰恰也是由于这些强势品牌的品牌信用度较高,能较大地节约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导致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可以为处于一个市场中的厂商如何在有利润的价格前提下扩大销售量和市场份额提供思路。如图3所示,D为市场需求曲线,在Pm的市场价格,众多的品牌在这个价格下销售商品,比如说是在高档的轿车市场有奔驰、宝马、奥迪等等品牌,这些品牌轿车的价格基本上是处于同一个价位,那么在这个价格下,整个市场容量即目标顾客总数也

就限定了,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在价格为Pm时,市场容量为Qm。这些品牌对这个市场容量进行分割。在此情况下,各品牌厂商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各自的市场份额,那么根据我们的研究,在价格既定条件下,品牌信用度决定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各厂商可以通过提高品牌信用度来使各自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如某品牌厂商原来的需求曲线为D:,在P。的市场价格下该厂商的市场份额为Q1,当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了品牌信用度后,需求曲线由D1右移至D2,此时该厂商的市场份额由原来的Ql增加到Q:。因此,对于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品牌来说,只有通过品牌建设来扩大市场份额才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持久的,而通过“价格战”不但使厂商的利润空间大大减小,同时还会对厂商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缩水,这对于厂商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四、结论

正如著名物理大师霍金所言:“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算是好的理论:其一,它的理论模型具有少数几个变量,却能准确地描述非常大量的真实世界所观察到的现象;其二,它必须对未来真实世界发生的现象或观测到的现象做出明确的或确定的推测(Hawking,1988)”。正因为需求曲线或需求定律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刻划出了一切人类行为的本质,所以才变得如此“威力无边”,从而成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我在本文中将品牌这个要素通过“选择成本”和“品牌信用度”,将品牌引入到经济学当中,用需求量、价格、选择成本、品牌信用度这四个变量描述了品牌是这样影响人类行为的,在这个意义上,引人品牌后的需求曲线的改变成为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当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引人品牌这个要素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需求曲线的变动构成了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换言之,价格和品牌一起,在社会范围内分配稀缺资源,因而价格和选择成本约束着参与者的欲望并协调他们的行为。

同时,本文分析了品牌对于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及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认为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影响均衡的变动,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最后我们运用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为企业摆脱“价格战”陷阱提供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思路,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数量增加,而只有使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方能做到该点。同时我们也为处于市场中的厂商如何在既定的有利润的价格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即通过品牌信用度提高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华军

第二篇:打造城市发展品牌经济

继2010年6月确定北京顺义区等53个城市(区)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后,8月16~18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大连举办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培训班。为期3天的培训班以“实施商标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主题,大连、济南等5个示范城市(区)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在开班式上表示,示范城市(区)要将商标战略列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拓展商标战略实施工作新领域,在提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到2015年,要实现创建100个示范城市(区)和100家示范企业的总体目标。

培训班结束当天,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会8月18日在太原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目标任务包括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建成“国家经济户籍库”,加强内联应用,推进外联应用,打造公众服务平台等。另据报道,商务部近期将正式下发《关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政府层面对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的思路框架,将从信用道德文化建设、信用制度建设、商业信用运用三个层次规划未来五年商务信用建设。

第三篇: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

[提 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外出旅游的向往,以及对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了解的渴望程度有很大的提高。而作为旅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酒店住宿,特别是接待大众旅客的经济型酒店,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文章是对前人有关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问题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经过分析和说明,全面的总结了前人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建设,经济型酒店品牌生存的现状及问题,以及解决经济型酒店品牌发展中问题的对策进行综述,将当前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状况展现给大家。最后进行总结,并且提出几点思考方向以作为以后研究此类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扩张速度;顾客满意度;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许志宏(1988—),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0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

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几年才在中国出现。目前,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国外对经济型酒店的划分主要以价格为标准,例如经济型酒店是指不提供全面服务(full ser-vice)的,房价在1991-1993年期间维持在33美元以下的酒店。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笔者就是在前人对经济型酒店品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他们的理论成果和看法作出总结,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近几年来有关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很多文献资料都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做过或简单或详细的研究。

(一)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内涵的认识

经济型酒店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建设自己的品牌。龙京红等[1]认为:“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酒店产品质量和信誉的标志,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吸引力,能够使消费者获得所期待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增强消费者的归属感。”经济型酒店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注重品牌建设的内涵:1.经济型酒店品牌定位。经济型酒店品牌定位是对品牌进行战略设计,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2.经济型酒店品牌识别系统。经济型酒店品牌识别系统必须全方位地展示酒店或品牌的真实面貌,为消费者顺利传达酒店的品牌形象,包含了丰富的具体要素——酒店品牌的名称、标志、理念识别、商标等;3.经济型酒店品牌的营销与传播手段。基于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巨大价值,经济型酒店在长足发展过程中,要善于依托优质的媒体,针对个性化的消费者,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4.经济型酒店品牌的维护。由于内部或外部经营管理的不完善,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会出现知名度、美誉度下降以及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现象,要使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进行品牌维护。品牌建设的内涵是文化,邸丽霞等在文章中指出酒店品牌建设的文化内涵:“酒店文化是酒店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塑造满意员工的重要渠道。酒店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在经营中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展人。酒店文化建设需要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还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通过一定的文化营销手段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创新,提高酒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二)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意义的研究

李松柏分析了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做了如下表述[3]:1.经济型酒店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有其自己的品牌,中国酒店行业中欠缺的不是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形态,而是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品牌 ;2.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强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双休日及公共假期的调整,使国内旅游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游客的住宿指向基本上是经济型酒店;3. 加入WTO后,迎接国外品牌挑战的需要,饭店业虽是我国与国际接轨较早的行业之一,但在上个世纪末以前基本上是外资酒店占据市场的高端,国有酒店由于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与外资饭店存在一定的差距,处在市场的低端。张杰[4]在阐述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意义时指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较大,三星级及其以下的住宿设施占这个住宿市场的80%以上,市场机遇很多,但各经济型酒店缺乏品牌影响力,实力不强,所以导致效益较差。另外他还提出,国内经济型酒店进行品牌建设能更好的应对国外酒店品牌的挑战和冲击。

二、经济型酒店生存的现状及问题

建设经济型酒店品牌具有必要性和优越性,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是中国现代旅游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但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面临生存、盈利等众多问题。

徐文苑[5] 分析,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自主品牌,在与国外经济型酒店品牌抢滩市场的博弈中,国内自主品牌任然占据主流,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仍处于初级阶段,他认为,任何业态的成熟壮大,与领先品牌的影响力是密切相关的。而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领先品牌知晓度较低,一方面说明产业还不成熟,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型酒店品牌格局还远未形成,每一个优秀品牌都有快速领先的机会,未来竞争将快速加剧。导致品牌整体认知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型酒店仍然停留在产品竞争阶段,品牌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周婉婷[6]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劣势和威胁做出了详细阐释,她指出:缺乏品牌特色,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水平滞后;部分酒店服务欠规范,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形成特色品牌等都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所面临的劣势。而国际品牌强势入侵,社会信誉危机则是威胁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重要问题。邓忠[7]在其论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有多位研究者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型酒店做了SWOT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连锁经营、运营成本低、与中国的消费文化接近,劣势在于服务水准相对较低、品牌竞争力差,人力资源的缺乏,地价和能源价格的提高对成本难以控制。机会在于旅游业的兴起,威胁在于市场化的建立带来的国外资本的进入和政企分开造成的一些企业客户的流失,以及行业内可能发生的过度竞争。

三、经济型酒店品牌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在研究解决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问题的对策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尚未形成有强大影响力的本土经济型酒店品牌。如果在酒店产权改革和经营体制上进行创新,努力培养自己的品牌,用品牌的力量去整合我国数量众多、经营效率低下的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的酒店,使之在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紧密或半紧密的经济型连锁酒店,那么对我国的酒店业市场、旅游市场,都将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李松柏[3] 给出的对策是: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加快酒店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进程,切实做到政企分开,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同时积极培育酒店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为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产生和扩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克服企业自身的不足,练好内功,在经营过程中注重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的发展。走连锁化经营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张杰[4]建议:从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内部认同以及品牌形象设计等方面做好,能帮助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史万莉[9]补充道:突出服务特色,合理的服务价格,配合促销手段,在除品牌定位以外,比较重要的建议。

四、总结

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前景看好,市场细分渐渐明朗,品牌格局渐渐凸显。如家收购莫泰之后门店数量超过1120家,覆盖全国170多个城市,7天也表示,到2012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将突破1300家,而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投入,管理和维护。走品牌化道路,建设自己的酒店品牌,并致力于在品牌基础上的连锁经营,是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笔者从中国知网上找到的关于经济型酒店的文献,很少有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顾客感受的思考,笔者认为顾客感受是品牌建设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不可以忽略,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龙京红等.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品牌创建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邸丽霞等.重视文化建设内涵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J].中国商贸,2010,(16).[3]李松柏.对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5,(8).[4] 张杰. 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J].中国中小企业,2008,(3).[5]徐文苑.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商业现代化,2009,(12).[6]周婉婷.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 [J].消费导刊,2010,(6).[7]邓忠.中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D].山东大学,2008.[8]王波.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J].宿州学院学报,2007,(5).[9]史万莉.浅谈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

[责任编辑:李佳佳]

作者:许志宏

上一篇:电阻测量论文范文下一篇:民俗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