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22-09-11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的决定。我校认真贯彻国务院这一决定, 在“以办学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 大力向半工半读方向发展, 走工学结合的道路。2006年我校共组织了312名贫困生到一些需求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半工半读。由学校派驻企业的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在实际的运作中, 我们感到“半工半读”优势在于: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 满足学生求学愿望, 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自力更生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解决了学生自己学习生活费用, 贫困家庭子女可以少花钱圆读书成才之梦, 非常适合我校实际情况。但是, 由于我校实施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半工半读教学制度, 在半工半读期间学生很大基本上是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因此, 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

1 学生厌学现象普遍

在半工半读期间, 我校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为不愿上班、吸烟、喝酒、谈恋爱、无节制上网, 甚至擅自离厂等, 不但使家长茫然, 教师忧虑, 而且给工厂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和学生谈心等方式, 了解到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

1.1 适应能力差

我校参加半工半读的中专生, 年龄大多在16—18岁, 一人在外, 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而工厂工作时间长, 对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较高, 学生一下很难适应过来, 总觉得度日如年。还有, 在新的环境中, 学生的想像和现实大相径庭, 使许多人无所适从, 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 往往不知所措。学生心理上的忧郁和苦闷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 并直接影响学习和生活, 产生了辍学的思想。

1.2 自卑心理作祟

有些学生的心理非常脆弱, 缺乏自信, 总感觉自己学历不高, 能力不强, 低人一等。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 遇到的问题就更多一些, 平时容易遭受一些学生的奚落和疏远, 这样很容易让农村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甚至逃避, 继而易怒等性格特征。在这个环境的影响之下, 产生厌学心理。

1.3 功利意识过强

有些学生受到社会物质生活的吸引, 不想读书了, 只想出去闯世界, 去赚大钱。另外一些学生甚至认为, 现在连大学生就业都很困难, 中专更不好, 学不学都一个样, 还不如早点去工作也许会成功。因此对读书、学习缺乏兴趣, 缺乏上进心, 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 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我校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前途时, 笔者听到最多的是“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好……”、“没想过……”、“我爸妈会帮我找工作……”等等。学生什么都要父母包办, 宁可让父母、学校替自己设计前途也不愿意自己伸出触角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就没有动力, 没有生存危机感, 使得学习、工作缺乏主动性, 因而没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和动力。

3 缺乏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企业里半工半读, 企业是把他们当成企业的一员来管理, 但是我们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 在工作中常常把自己当成纯粹的学生, 工作很随意, 有时挨上级批评就任性, 闹情绪, 不想上班, 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这不利于学生自身健康地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带队管理老师的思想素质高和亲和力尤为重要。带队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细致、全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识, 端正学习态度

思想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就要在企业半工半读的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应抓好以下工作:在学生离校到企业半工半读前都会在学校进行思想教育、技能培训一个多月。所以, 首先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 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牢固专业思想, 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正确的人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 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良好、科学的生活习惯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再次, 针对不同生源, 解决各自特有的思想认识问题, 培养他们奋发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使他们认识到, 要靠真才实学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事业才能得以成就。

3.2 鼓励学生自信、自强、自立

在人的一生中, 自信、自强、自立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 对学生进行自信、自强、自立的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带队老师要定期通过主题班会, 让学生讨论, 从讨论中转变观念, 再采用小范围谈心的方式, 深入寝室, 给他们讲理想、人生、前途、成功、竞争, 同时也谈社会, 鼓励他们自信、自强、自立。

3.3 要注意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教育, 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学生在青春期, 由于性机能逐渐发育, 也产生了一系列性心理变化。他们开始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体态、仪表重视起来。并呈现出成人化特征;想交异性朋友, 注重友谊, 对伙伴关系评价也高, 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可往往就在这一时期, 家长和教师对他们这方面的心理变化缺少了解和尊重, 不愿意同他们谈心交流, 而是粗暴地干涉和禁止, 这样不仅妨碍了男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自然的、正常的交往。而且也妨碍了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 长期压抑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相反, 作为教师应根据他们这一时期的特点变化, 更多的关心他们生活情况, 主动和他们谈心, 给予更多的尊重和聆听。给他们介绍有益于健康的书刊, 提高其识别能力, 防止早恋, 杜绝不健康思想的腐蚀和侵袭。

3.4 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中 (即工学期间) 接受德育教育

笔者认为, 半工半读制度下的德育, 要注重实践。为此, 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有人管理、思想有人疏导、专业有人传授”。不仅要求学生在工学期间虚心学习工人师傅、同事的精湛技术;同时, 还要努力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和优秀品质, 如“顾全大局”、“团队精神”、“合作攻关”、“克己奉公”、“公而忘私”等等, 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 服务社会。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担任半工半读带队管理老师的实践经历, 了解到参加半工半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建议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识, 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自信、自强、自立, 给以学生人文关怀、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给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半工半读过程。

关键词:半工半读,思想道德,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蔚.细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与职业, 2007, 1.

[2] 李黑妮.你变你好一青少年心理训练事典.作家出版社, 2001.

[3] 肖沛雄.大学生心理与训练.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下一篇:商业折扣、现金折扣与销售折让的核算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