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

2023-01-21

我国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模式, 是教师“满—堂灌”的“独立式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 这明显地揭示了阅读的性质是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一直以来, 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教学策略, 盲目地传授知识, 并没有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的教师更是在阅读教学中“一言堂”, 将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 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阅读和解读的惰性。这种填鸭式的主观解读严重掩盖了学生独立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使阅读一直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们高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不断地深化课堂改革形式, 让阅读教学充分地体现出她应有的光彩, 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结合。

1 高中语文阅读实施教学策略的基础

1.1 树立学生阅读的人本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步成熟的时期, 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为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语文教学应本着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求知欲的使命,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构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导学模式, 达成教学的内在和谐, 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教学不要把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标准化的一个。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敢于把不同的见解表达出来, 使学生小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大到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都能做到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1.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体, 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配角。在课堂上, 教师应给学生自己读书的权利, 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读中发现, 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留下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分析题目, 寻找规律, 鼓励班级开展研讨, 并注重讨论的实效性。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取掉一切“假面具”。信任学生, 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教师要努力建构学生健康愉悦的情绪和精神, 创设民主、和谐的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

2 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1 从方法层面上看

2.1.1“互动问题式”策略

“互动问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主张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于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 即教学要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 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 并不断产生新问题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问题”既可以是指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提出以及解决的问题;而“互动”, 则指教师用问题激发、诱导学生, 而学生带着相关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

在“互动问题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 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 使其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而教师则抓住时机, 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施“互动式问题”的阅读教学策略时, 教师要根据教材中文体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能力背景的差异, 精心设计问题, 启迪学生心智, 使其从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使各种语文素养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2.1.2“对话式”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式阅读教学, 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对话为原则, 在对话精神支配下教师、学生与文本主体间合理地“倾听”和合理地“言说”的动态的教学过程。长期以来, 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上贯穿着教师的讲解, 先是“新书一本, 先生讲, 学生听”。不分轻重、主次, 拿着课文从头讲到尾。而对话式阅读教学中, 学生则被看作是认识与发展的主体, 处于主动地位。在“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中, 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其阅读体验。

对话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教育现象, 是教育的过程, 激发学生课堂对话的重要因素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增进教学民主、平等。要尊重学生的见解, 尤其是在师生间见解相悖时;要科学地利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对话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 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 无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探究空间。

2.2 从内容层面上看

2.2.1“主题式”策略

“主题式”的阅读教学策略即将作品中主题思想作为主旨, 整个课堂教学以其为中心进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主题式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而且使得课堂教学集中、凝练、透辟、高效。具体说来, 就是从作品主题的整体出发, 经过主题分解, 最后再达到主题整合的过程。主题式教学的初衷是为了简化课堂教学的枝蔓、冗杂, 扭转课堂教学讲深、讲透、讲长的旧习, 使得语文的课堂教学变得精要、简练、高效。

在实施主题式教学的时候, 应该仔细考虑教材的特点, 适当变换教学方法, 增删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以适应不同长度、内涵文章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 通过搭建教学平台等方式, 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的进程。同时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教学技巧, 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保证教学的顺畅进行。

2.2.2“对比式”策略

对比式阅读就是把两篇 (两段) 或两篇以上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探究它们异同点的比较阅读, 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它要求学生以阅读为落脚点, 在对比中提高认知能力、审美能力, 发展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在语文对比式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一是要选择理想的对比材料。材料既要有相同点, 又要有区别;既要学生熟悉又能给学生以新意, 这是对比的前提。同时, 应当选择那些可比性强的内容作为最佳比较对象。绝不能任意地挑选不同文体内容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不然, 既失去比较的意义, 又会把对比阅读引向误区。

摘要:要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策略的选择, 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基础, 并从方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

[2] 韦志成著.现代阅读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 夏坚.对话式课堂教学中的随机生成[M].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6) .

[4] 王涛.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探索.现代语文, 2007 (4) .

上一篇:波形钢腹板箱梁桥力学特性分析下一篇: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