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同教育承诺书

2022-08-17

第一篇:家校共同教育承诺书

家校共同教育协议书

因为同学有多次严重违纪违规现象。鉴于学生家长及本人多次申请上学。为严肃校规校纪,约束本人,同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经学校与家长共同协商:决定再给予一次就读机会,现就共同教育达成如下协议:

学校:

1.负责提供学习辅导和德育教育。

2.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歧视、不体罚。

3.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家长:

1.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2. 每周与班主任进行一次电访交流。

3. 负责教学时间外的监管教育。

学生:保证做到:

1.不旷课、不逃学、不带手机、不早恋、不沉迷网吧游戏。

2.不抽烟、不酗酒、不参与赌博、不与社会青年往来。

3.不逞强欺弱,不敲诈勒索,不参与打架斗殴。

4.不结交不良伙伴,不沾染不良习气。不恐吓、威胁和打骂其他同学。

5.不扰乱课堂秩序,不顶撞老师批评。不辱骂班干部。

6.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做文明学生。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8.树立理想,力挫困难,刻苦读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校期间,若有以上任一情况,家长自己将主动让学生转移环境或者退学。

【注】若以后未请假私自外出(包括翻墙出校)一切责任由家长负责,与学校和班主任无关。

学校:学生签名:

学生家长签名:2014年月日

第二篇:家校协作 建设生态化教育共同体

——荣根学校申报“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自评报告

• 学校概况

荣根学校是香港爱国人士陈荣根先生于1983年捐资兴建的国有公办学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宝安区优质化学校、宝安区教师家长培训“双优学校”。

学校占地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 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2042人,专任教师114人,100%的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6人,占比75.4%,研究生5人。学校有中学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63人,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

1998年9月,荣根学校成立家长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组织领导机构,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副校长,德育主任担任家长学校教导主任,组建了一支兼职家庭教师队伍。2001年,学校成立第一届家长委员会,目前履行工作的是第十届家长委员会。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宝安区教师家长培训“双优学校”评审,成为宝安区第一批“双优学校”。

• 创建及自评结果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家校合作,优化家庭教育,培养教育型的新型家长,以社会教育为补充,形成家、校、社区协作共生的“三位一体”教育生态,这是我校确立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有关通知要求,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纲,自2012年3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历经近三年的创建发展,对照《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评估验收指标体系》,自我评价情况如下:机构设施建设得分10分,制度建设得分15分,教师队伍建设得分15分,课程教学得分25分,办学效果得32分,总分97分。

我们认为,我校家长学校已基本符合“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评估验收要求,现申请“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评估验收。

• 创建过程、主要做法和特色

一、加强领导,重视引领,促进家长学校有序发展。 2012年3月,学校申报并获批成为第一批“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着手“广东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了组织领导。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召开两次以上家庭教育专题工作会议,学校领导与班主任、课任教师一起研究家庭教育工作,制订一学期的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对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学校在经费、场地、人员、物资、图书资源等方面充分保障各种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配合区、街道主管部门加强对家长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使家长学- 2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目前,学校已经建设起了一支以专家为指导,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班主任为主讲,有优秀家长代表及老教师、老专家参与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有力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沟通,开展实验,推进家长学校班级化教学模式 学校开展家长学校班级化模式实验,推行以班主任为主讲教师的家长学校教学模式。每个学期,家长学校工作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从学校和年级层面,由家长学校教导处和年级组负责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专家培训;二是以班主任作为主讲,以一个班的家长学员为对象,开展班级化家庭教育指导。以班主任为主讲的班级化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访谈会、展示会、汇报会、表演会、座谈会、交流会、分享会、家教论坛等。

为了有效推进家长学校班级化教学模式,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和家庭的了解与研究。每学期,每名班主任家访学生不少于班级学生的1/3,所有班级都建立了QQ群或飞信群、微信等新媒介沟通渠道,通过新媒介实施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覆盖率达到了100%。

为了推进家长学校班级教学模式,加强对家长学员的自主学习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学校向家长学员推介优秀的家庭教育读物,引导家长学员多阅读、多研究。其中,《父母课堂》是一份重点推荐的优秀家庭教育刊物。开展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的第一个学年,我校自愿订阅《父母课堂》的家长学员991人,占比达60%以上。家长学员学习研究《父母课堂》- 4个新的水平,强化了针对性,真正让家长在课堂上学有所得,使家长学校成为了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主阵地。几年来,家长学校开设了“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让孩子保持快乐心境”、“让孩子变得勇敢坚强”、“让孩子学会料理家务、”“让孩子学会精打细算”、“让孩子拥有诚实品质”等几十个主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对家长进行家教宣传。 在区家长学校的带领下,我校已连续开展了十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其中,学校还承办了宝安区第十二届全区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每一届都被区教育局授予家庭教育宣传周先进单位称号。

每年的“启动仪式暨颁奖典礼”隆重而热烈。街道领导、各居委会领导和家长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全体家长都应邀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我们还宣布家长委员会成员、家长学校优秀学员和家校合作优秀家长的名单,并分别颁发聘书和奖状。

在每年的家庭教育宣传周中,“家庭亲子游戏大观园—趣味运动会”吸引了大批家长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参赛的家庭全力以赴,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优秀家长专题沙龙”引得求知若渴的家长们团团而坐。优秀家长主持人以话题引领,以经验启示,以感悟动人;客座家长们或屏心静听,或回味思索,或举手提问,或开展讨论,场面热烈感人。

延展近百米,六十多位教师和医生、优秀家长参加的专题咨询区更是热闹非凡。“个性培养”、“亲子沟通”、“孝心教育”、“家- 6研究成果获“GDJYSD”广东教育“十五”规划课题成果二等奖和宝安区课题研究一等奖。学校承担了区教育局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问题学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并被总课题组指定为大协作组组长单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个案跟踪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40个班主任,每人跟踪研究一个个案,转变了一批独生子女问题孩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区级研究成果一等奖。以上课题均已结题。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班主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科研水平,还大大提升了作为家长学校兼职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目前正在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4.利用多种活动,促进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热情。 (1)“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我当小主角”的主题班会效果好。 在每学年的“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我当小主角”班会上,学生就“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我应该怎么做”、“创建文明和谐家庭,我向爸爸妈妈提建议”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还把自己的观点写成心得体会,并带回家与父母一起讨论交流。主题班会不仅在思想上解决了许多认识问题,更是在实际中发挥了作用。有的家长开心地说:“我的孩子现在更乐意做家务了。”有的家长满足地说:“我的小孩在家做作业时不用我操心了”、“我的小孩更有爱心了。”

(2)实施开放式办学,家长义工活跃在校园。

- 8于区教育局、区教科培中心、区家长学校、街道教育办、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全区开展的家庭教育宣传周为家长学校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街道教研中心安排的菜单式家庭教育讲师团面授课长期坚持,形成品牌;邀请的国内外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家长们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学校董事会“荣根教研中心”给予学校经费、物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班主任为讲的家长学校教学模式及家校服务窗口,使家长学校工作接地气,点对点,有实效。

二是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引领和参与。杨水旺校长、钟裕文、庄丽君副校长每个学期都要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学校聘请的家庭教育顾问黄沧海教授、李诚忠教授、特级教师杨世龙老师不定期给家长作教育指导,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三是得益于全体家长的支持。家长们非常支持家长学校工作,参与家长学校教学活动积极性高,绝大多数班级家长的参训率能达到95%以上。各种家庭教育活动都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形成了家校协作的浓厚氛围。

四是得益于社区的大力支持。对于学校、学生和家庭,社区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例如,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各社区与学校一道为孩子们购买和派发节日礼物,各相关社区为学校进社区召开家长会、开展招生宣传、举行专题教育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有的社区还建立了奖励本社区优秀学生和家庭的机制等等。

•创建成效

近三年来,通过家长学校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积极引导,从点上而言,上百个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五十多个家庭和个案学生接受两年以上的个案跟踪指导,上百个家长被街道、学校授予优秀家长称号,六十多名家长成为学校家庭教育论坛的客座主持,二十多名家长在国旗下发表讲话,这些家长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优秀代表和科学家庭教育的积极践行者。在广东省举办的“重家教 树立良好家风”家长征文比赛中,陈秀芬家长的征文《放手,还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获全省一等奖,其他4人分别获得

二、三等奖及优秀奖,40名家长获得学校颁发的优秀家长征文奖。由此可见,这些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获得显著提高。从面上而言,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学校面授课,到课率达到95%以上;98%以上的家长积极参加历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100%的家长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得到优化,家庭教育方法获得改进,家庭教育效果明显优化,问题学生减少。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爱国基础教育全国示范学校、全国网络实验学校、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规划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科技普及教育示范基地、中华成功教育研究会示范学校、深圳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优质化学

- 1112 -

第三篇:2010-2011家校共同教育管理协议书

厚禄乡中心小学

家校共同教育管理协议书

为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合教育作用,明确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我校实际,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与学生家长签订以下协议。

1、班主任有责任告知家长学生上学、在校及放学时间,家长须做好学生在校外期间的监护与管理,上学时间:早上7:10 ,中午13:30,放学时间:中午10:30,下午16:00,

2、班主任无不当行为,而学生在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或擅自离校期间出现不安全事故,学校不负责任。故家长须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患病或有事需请假时,家长须在假条上签字或电话告知班主任,否则假条不予认可。

3、家长在学生不按时回家时,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学校联系电话如果不及时与班主任和学校联系,致使学生在校外出现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活动或不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

4、对学生擅自离校,班主任告知家长后,由于家长监护不力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在学生在校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自行到校发生的不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故走读生在非在校期间,不经班主任批准,不得进入学校的任何场所进行活动。

5、学校严禁学生参与任何形式的猜拳饮酒、生日宴会、家庭社交等活动,严禁学生涉足歌舞厅、游戏室、台球室、网吧等不适合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违者学校将严肃处理。

6、学校严禁学生以任何理由私自到同学或亲友家借宿,以防出现抽烟、喝酒、打架、偷盗等违纪违法事件。当家长发现学生与有劣迹的社会青年交往时,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商量共同教育,以防学生沾染不良习气。

7、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应及时告知班主任,否则,学校不承担安全事故责任。当学校收取必要费用时,请家长首先与班主任联系了解情况。

8、班主任有义务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表现,家长可来校或打电话询问学生的在校学习及相关情况。如果家长疏于管理,不与班主任积极配合,学生在校外发生的违纪违法、不安全事故均由学生家长负责,学校不承担责任。

9、当家长发现学生情绪异常或学习不用心时,请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防止学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出现不良行为。

10、本协议一式二份,分别由学生家长、学校持有(班主任收缴教导处统一管理),每学签订一次。有效期2010年9月1 日-2011年8月31日。

学生家长签名:

班主任签名:

厚禄中心小学

2010年 9月 1日

第四篇:李家成:建设学生家长教师的命运共同体家校合作的教育追求与生命意蕴

李家成:建设学生、家长、教师的命运共同体——家校合作

的教育追求与生命意蕴

家长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读书,根本原因不会是遵循法律规定,而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从此,孩子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甚至会少于孩子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而教师职业的存在依据也是孩子——当一所学校没有了学生,这所学校的教师何去何从?

可耐人寻味的是:有的教师会指责家长不负责任;有的家长会投诉教师;当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有增多趋势;即便是较好一些的状态,也是一方配合另一方而已——学校往往是强势的那一方;而一旦出现了冲突,学校也往往会叫屈,称家长蛮横无理……

命运相连的两类主体,为何会是这样的关系形态?我们可以追求一种怎样的家校关系?

一、信念:根植于人性观 家校合作是一种信念。

当你信时,它更易变为现实;当你不信时,它就难以显现。这似乎很抽象,但当我们面对以下问题时,很快就能验证了。对教师而言,这份信念自觉是开展家校合作工作的基本前提。 其一,我们是否相信家长愿与教师合作?

对当前家长素质的抱怨而显现出的那份委屈,对所谓“教育始于家庭”等话语的过度追捧而透露出的那份狭隘,对当前家长相关行为的激烈指责而表达出的不满,背后可能都有一种“相信”——相信这些家长不愿与教师合作。

家长真的想和教师对抗,而不想合作吗? 本文作者宁愿相信: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位教师敢说自己对学生的爱与投入,能超出父母,即便是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孩子,哪有家长不愿意更好地与教师合作?

有研究者指出:“基于一般常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哪一家的家长会甘愿自己的孩子道德品质败坏,而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能够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都有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的责任。”该学者强调的是“学校教育更应该反思自己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否真正有效的问题”。

本文作者曾针对上海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家长做过一定量的调研,无论是问卷数据,还是访谈记录,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家长希望有学校教育参与,希望与教师合作,但是机会很少。这也可以理解为,有的教师已经因为各种因素而不相信家长愿意合作了,因此关闭了很多合作的通道。这样表达,尽管可能会让很多教师感到“不舒服”,但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确实存在着某种信念呢?

自然,任何讨论都必须考虑例外。“例外”的比例占多少?本文作者宁愿相信这种例外不断接近于零。也许在这样的相信中,就有着生长的力量。

其二,教师是否相信家长能参与合作?

一方面,有的家长真的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吗?因为工作的关系,本文作者能接触到不同发展状态的学校,但几乎都能听到类似的抱怨,如家长素质不够高,或生源不够好。 有趣的是,在本文作者于2016年12月组织的“第一届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研究论坛”上,来自某高校附小的校长呈现了家校合作研究初期来自高校教师群体对于小学教师的轻视,引起论坛现场一片哗然——这是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好家长”“好生源”状态呢?回归到基本原理,存在没有任何教育资源的家长吗?存在对学生发展而言毫无帮助的家长吗? 在相信特例出现的概率极小的前提下,本文作者宁可相信,每一位家长的人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在没有进入学校教育世界之前,是家长在承担着教育责任,是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真实的教育基础——教师不应忽视这些事实,且更需要看到可能性。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到底需要家长怎样的素养基础和内容参与?当我们关注儿童的情感发育、社会技能、思维与语言、日常生活智慧时,就会发现,这就是所有父母都能给予,而且也是当代教育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在考试分数、少量学科的学习辅导上——这既不适合作为批评家长的视角,也暴露了某些教师的“不”专业性。

诚然,在当前极具挑战性的时代变迁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更需要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相互理解与沟通中,依靠人性的力量而不断解决——事实上,教师何尝不需要来自家长的理解、尊重与关心?唯有真实的合作,唯有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才能在当前复杂情境下走出一条教师和家长的自我救助之路。

其三,教师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或能够发展起相关能力以与家长合作?

在教师的信念系统中,还有一个向内的构成,就是教师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与家长合作。

合作关系一定是双向的,需要双方投入并经营。当教师指责、抱怨家长不能很好地合作时,往往蕴含着另一个让教师尴尬的假设:教师事实上没有能力影响家长,更不要说成为家校合作的领导者了。在强势批评家长的同时,教师已经暴露出自己的软肋。在接触一些优秀班主任、校长时,本文作者无一例外体会到他们所拥有的自信,一份自己有能力去影响家长的自信。本文作者相信,这是源自内心信念体系的一种表达。

上述三方面内容,都根植于教师的人性观:我们是否相信人性的美好与力量?我们是否相信人与人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与事缘?我们是否相信自己与他人都是生命存在,因此能够合作?在思考、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时,是需要深入主体的信念系统,来探寻那些幽暗之处、也是力量发生之处的奥秘的。

二、理念:融入于教育观 家校合作是一种理念。

很难有没有理念的家校合作实践,而高质量的家校合作会鲜明地体现教育变革与人类发展的理念。 首先,家校合作实践一定内蕴理念吗?

谈到家校合作,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能说:我们有家校合作的,我们做得不错!

是的,肯定有,如教师和家长通话,如教师家访,如教师给家长留言或请家长反馈,如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开放日活动。诸如此类的活动,首先需要推敲的,就是其内含着的理念。例如家访,意味着教师对家庭环境重要性的理解,意味着对教师主动发起家校沟通活动价值的理解;而家访的内容与具体程序,又能体现学校、教师对于教育、学生发展、自我角色的多重理解。

只要不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是教师自觉发起、推动、开展的活动,就会有自觉的或缄默的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 其次,现有家校合作的理念有误区吗?

例如,人到了,就是合作了吗?在各类家长会现场,也许更容易看到的是家长的静听。那么,那些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家长,没有给学校教育以相关反馈、评价的家长,他们真的与教师合作了吗?很可能没有。很多家长被动参与学校安排的活动,这样的被动性,怎能承载起合作之名?因为没有真实的互动、交流、创生,这种活动对教师而言,也往往就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大大缺失了合作所蕴藏着的生成之力量。 例如,举几个家长参与的事,就是学校形成了家校合作系统了吗?一般来说,学校总能找到若干位家长来给孩子讲讲课、带孩子参观一下企业或社会场所。可是,全校有多少位这样的家长?一学期有多少次这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有高品质的发展?家校合作项目是否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是否全纳了所有家长、融通了校园内外?当这样提问时,很多学校列举的合作项目立刻黯然失色。 上述举例同样不能替代整体诊断,而这又必然需要一个理想模型的指引。就当前问题而言,单向而非双向,预设多于生成,被动强于主动,散点而缺整体,应该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家校合作的理念与实践。

最后,当代家校合作实践需要怎样的理念系统?

这自然要回归到教育的内涵上。家校合作是为了教育的,是在教育中的,且其本身就是教育。当教师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即便初期家长会“支持”“配合”,但不可能长久,更不能视之为“合作”。

而且,从教育的立场出发,家校合作更需要关注学生在其中是如何发展的。为此,就需要特别改变忽视学生、替代学生的问题,需要推动学生成为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合作的具体内容,需要融入教育之中,深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领域中,甚至拓展到社区教育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都可以成为家校合作的边界与内容。

也因此,家校合作的整体性就有了基础。合作作为一个过程,会不断生成更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而且会促成教育环境的改变,从而为家校合作不断提供新的生态基础。 这自然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上。合作发生在具体主体之间,而家校合作的极大特殊性,体现在它发生在至少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如果考虑到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学生、几十位家长、多位教师,考虑到一所学校多至几千个学生、几千户家庭、上万位家长和几百位教师,则我们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家校合作的复杂性。践行家校合作的教师与校长,是令人敬佩的复杂系统的领导者!

正因为家校合作是一种交往关系,因此合作中对每位主体的尊重和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共事,是家校合作的基本内涵。这一交往包括未成年的学生,因此,学生保护的意识和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家校合作的内涵构成。当几

十、几百、几千个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时,更会带来复杂系统演化的可能,人与人的交往就会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 这自然要回归到具体的合作过程与整体形态上。家校合作是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就时间而言,它不应该是一次性、机械的;就空间而言,它不应该是点状的。

家校合作应该是一个长程,有着绵延的时间内涵与生成性的特质;应该是一个整体,不仅主体参与多元,而且内容构成、实践方式、评价维度多元丰富且有内在有机性;应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生发与演化过程,因此具有复杂系统独特的生命性。

这自然要回归到合作中的人的发展上。家校合作最终是为了人的。而超越学校教育,是家校合作蕴含着的意义。通过家校合作,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要促进学生情感与社会性发展,要关注家校合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要关注家校合作中学生的全纳性。教师发展与家长发展也是家校合作的应有之义,是终身教育视野下家校合作独特价值的表达。

本文作者曾提出:家校合作能够“让孩子成长为完整、丰富的人”,“以另一种方式促成教师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力量”。 本文作者与合作者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也证明高质量的家校合作不仅直接成就着学生的生命成长, 而且能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家长的不断觉醒产生积极的效应。

三、实践:生发于当下

家校合作是一种实践。 无论之前的基础状态如何,无论处于何种发展环境,家校合作都可以从当下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努力开始。 首先,每个人的投入,都可能促成家校合作系统的发展。 作为专业人员,教师是推动家校合作的重要主体,甚至是“第一推动力”的发出者。当教师真正意识到家校合作的价值时,源自个体发展、工作变革的动力,可以转化为推动家校合作的力量。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备而来”,要有对班级、学校等不同层面家校合作成果的学习,要有基于真实情境的合理策划,要有主动交流、发布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在第一时间引导家长和学生发展的专业素养。合作之事的实现、学生的发展、创生的乐趣和自我的成就感,会成为教师开展家校合作的动力之源。

家长、学生同样可以成为重要的推动者。通过日常的交流、正式的沟通、规范的建议等形式,家长都可以适当影响教师的决策与行为。在有一定家校合作基础的学校,家长还可以通过担任轮值校长、介入教师评价、审议学校政策等,直接而有力地介入家校合作的创生之中。更有意义的,是学生在家校合作中的地位问题。本文作者与合作者推动的学生领导力研究,就正在促成以学生作为领导者、家长与教师作为保障者和参与者的家校合作新机制。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每个主体都可能成为变革的力量。教育系统内部的校长、行政官员、学者等,系统外部的媒体、社会人士等,都可能影响家校合作系统的生成与发展。作为其中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更需要增强领导者的意识,自觉领导家校合作!

其次,每一件事的意蕴清晰与价值实现,都可以促成家校合作新质的生成。

在本文作者2013—2014年参与一所上海市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的家校合作研究过程中,突破性的事件有很多。当时,我们推动学校在大屏幕上打出感谢家长志愿者的标语,鼓励学校教师与担任志愿者的家长在校门口说上一分钟的话,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升旗仪式中,鼓励课堂教学观摩后的“亲子互动三分钟”,鼓励教师开展与家长的“家校联合教研”,鼓励开展“亲子作业”研究,甚至推动学校修改“告家长书”。这些“细节”“小事”,一点点积淀,一处处突破,最终成就了这所学校家校合作研究的大发展。

复杂系统的演化也就是这样的机制。在家校合作中,每一件事都可能非常重要,每一件事的价值也都与其他事相互联系着。因此,认认真真地做好整体策划,仔仔细细地开展每一项工作,用心积淀,终将大成!

最后,每一天的累进,都可能形成日新月异的系统跃迁。 对于不同发展状态的学校,家校合作研究从何时开始?需要从现在开始!不论起点如何,家校合作的需要几乎每天都存在,甚至在看似缺少合作时空的寒假、暑假,事实上都有大量的家校合作契机。就促成家校合作的工作智慧而言,努力请从今日始!

当有了这样的当下意识,真实的积淀就可以发生,质变的可能性或节点事件就更容易出现,整体结构的形成与内涵的丰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了,甚至具有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的家校合作研究成果也更易生成了。家校合作的质量标准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因为“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动词。 习近平曾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家校合作,就是微观层面上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由此出发,我们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也许更容易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之中。

注:本文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领导力培养与评价研究”(14PJC029)的成果。

■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17/08(总第14期)「名家 」栏目。

作者介绍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湖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为:42-145。

联络我们投稿信箱: XKCPL01@126.com邮购信箱: XKCPL02@126.com联系电话: 0731-82225526,89921103通讯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营盘东路3号新闻出版大厦2楼 请 您 关 注

▼一

志本文责任编辑:杨志平公众号编辑:周葭

第五篇:家校携手,共同努力

——央子小学第二届家长委员会会议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而形成的一道美丽彩虹, 10月17 日上午,央子小学召开了家长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副校长于海科、政教主任栾蕾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栾蕾主任主持。

会上,于校长向与会家长做了学校工作报告,通过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6名,审议通过了《央子小学第二届家长委员会章程》,明确了委员会的宗旨、职责以及权利和义务。家委会代表也进行了发言,表示会最大努力地支持学校办学,以最大的诚意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发挥家委会的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最后,家长们畅所欲言,对学校提供这一交流的机会表示感谢,对学校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肯定,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整个会议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的召开,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我们相信,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央子小学一定会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军训动员大会讲话稿下一篇: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