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同体工作计划

2022-08-17

无论是我们生活还是工作中,计划总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我们认清前进的方向,能让我们更顺利的实现目标,那么你会拟写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共同体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教育共同体工作计划

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计划1109

洛城学区教育发展共同体

2011——2012学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局教育共同体意见,以洛城街道中心小学为中心校,以洛城尧水小学、洛城浮桥小学、洛城留吕小学、洛城留吕实小、稻田赵家小学、稻田稻庄联小、稻田兴吴小学、稻田中心小学、稻田营里小学、稻田赵庙小学为联盟校组建洛城学区为基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布署六大工作,加大校本培训,加强教育科研,着力课堂教学,突出特色教育,以建设和谐学区、文化学区、品牌学区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各学校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推动我区教育的新发展、新跨越。

二、工作理念

资源共享、和谐共赢、文化立校、科学发展

三、总体目标

促进教育均衡,发挥学区共同体教育优势互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着“新、实、活”的工作原则,开展各项活动,引领带动学区优秀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努力提升学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素质、实现大学区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四、具体工作:

本学年重点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同步落实常规管理,资源共享。

1.统一协调学区各校集体备课,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统一备课,力求以多种形式,不同主题,使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

2.统一质量监测、统一做质量分析,研究提升区域内教学质量对策;

3.统一科研,以平台为载体,共同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研究及分析,以学科组为单位统一开展统一主题下的不专题研究。

(二)、分层开展联动活动,共同提升。

1.召开洛城学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明确各校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各负其职,高质高量开展工作。

2.组建学区“名师团队”并开展活动

选拔本片各校各学科优秀的师资力量组建“名师团队”并开展工作。名师团将定期或不定期走进各个兄弟学校进行优质课或专题讲座,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相互进行教研互动、反思、研讨,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为各校教师之间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3.校长、主任进课堂联动活动

为加强校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形成学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开放式的教研合作体。依照局工作要求,片区各校长、主任走进一线,走进课堂,并相互间走进兄弟学校听课及评课活动,加强教研主客体间的及时交流反馈,有针对性的使上课教师得到有效指导;同时通过听评课也开阔教学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实现双赢。

4.定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学区管理层间、学生间及教师间定期以亲谊队、交流会、观察团等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互联活动,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互助、互学,相互了解、共同发展。原则上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区各校不同人员参加的共同活动。

5.加强研究、不断创新

教育共同体是促进我区教育和谐大发展的有力举措,然作为一项新的工作在具体操作中尚存在诸多实践不足或缺陷,这就需各校在工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不断促进,不断打造我学区教育共同体优势特色,真正创建共同体品牌,开创我区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洛城学区教育共同体

2011-09

第二篇:新教育共同体工作安排会议上的讲话

新教育共同体工作安排会议上的 讲话 各位教师: 大家早上好!

2009年离我们渐行渐远,再有两周的时间,虎年钟声就要敲响,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老师们, 2009年绛县教育局成立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农历课程四个工作室,一年来,工作室成员加强学习交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为广大一线老师提供支持与服务,在工作室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语文、数学、英语所有课时的教材解读、教学目标、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汇编成了语文、数学、英语《有效备课参考》,“贾老师农历课程工作室”,结合我县的民风民俗与地域风貌,编写各个节气的课程预案,四册文字共计120余万字,每次的研讨结果都提前一周发至绛县教育信息网,供老师们参考借鉴,减轻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应广大教师的要求,2010年教育局决定进一步加大共同体的建设力度,工作室数量原来的四个增加到八个,(增设晨诵、午读、读写绘、每月一事四个工作室)。

参加今天会议的共40人,是我县新组建的新教育共同体八个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这八工作室由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和新教育榜样教师牵头,之前,她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室工作 计划 ,工作室成员职责,分阶段工作安排等,花费了她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次工作室成员的选聘,打破了学校界限,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层层推荐选拔产生。在你们 领导 的眼里,你们都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在我们眼里,你们都是善于学习者,善于实践者,善于反思者,我们认为你们能够担当起工作室的重任。

刚才我谈到了大家都是我县新组建的新教育共同体的工作室的成员,对于共同体陈局长有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 共同体是什么?

一个希望:共同的愿景,追求,把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但志同道合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团队:独木不成林,众人划桨开大船,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衷共济,向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一道前进。一个舞台:可以施展个人才智的展示平台,促进每个教师不断的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一个圈子:一个分享幸福快乐、分担痛苦烦恼、手拉手、心连心同舟共济的圈子。一个中心:一个学术研究的中心,一个追求美好事物的中心,一个积极向上向善的中心。一个集体:一个整体利益发展了个人利益就在其中的集体,一个工作上有成果,个人间有友谊的集体。一个组织。一个引领。一批成果。一批朋友。

我们心中的共同体:一是旨在促进教育教学教研项目深入研究、以教师个体为主的本土专业发展共同体。主要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具体项目为纽带,以课程开发为核心,以服务教师为宗旨,以网络交流为平台,以骨干教师为团队,以志愿服务为动力,以有效行动为抓手,以优质教育为追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突出以课题研究为旗帜、为抓手、为载体,不断放大它的实力、活力和魅力。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研究的团队化、问题化、具体化、行动化、现实化。引导教育圈中的每一个个体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改造我们的教育生活。

二是旨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学校群体为单位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促使城区各中小学分别与农村中小学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一对一地“捆绑发展”,打造“理念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荣辱共担”的“城乡教育共同体”。打通了学校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校际优质教育资源,交流校际优秀管理理念与经验。通过区域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以此为辐射,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宏观群体的还是微观个体的工共同体,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在行动中研究。

绛县新教育实验的八个工作室为绛县教育局 领导 下的研究团队,业务上受王胜利局长和教研室管理。

(一)语文工作室 组长:### 成员 :###

(二)数学工作室组长:### 成员 :###

(三)英语工作室组长:### 成员 :###

(四)农历课程工作室组长:### 成员 :###

(五)师生共读工作室组长:### 成员 :###

(六)晨诵工作室组长:### 成员 :###

(七)读写绘工作组长:### 成员 :###

(八)每月一事工作室 组长:### 成员 :### 既然我们大家接受了此项工作,就要兑现樊丽艳老师在师生共读工作室里写到的承诺:有责任、能坚持、勇创新 在此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1、认真阅读各工作室章程,了解工作室任务。

2、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项研讨交流活动,以及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其他实验学校的一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收集、整合、传递最新实验动态信息。

3、认真履行工作室成员职责,按时、按质完成好组长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比如:主动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积极参与教案的编写,修改、完善、整理教案及上传工作;积极参加共同体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定期对自己所参与的项目做认真 总结 ,向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等

对各个工作室的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对工作成效突出成员予以表彰与奖励。 老师们,春节对于我们每位老师来说都是很期盼的,一直以来的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一直以来的写写算算可以换手为洗洗涮涮,一直以来的早起晚睡可以换代为多相睡眠,今天的会议无疑是打乱了大家的 计划 ,给老师们增添了负担,挤占了大家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晨诵、午读、读写绘、农历课程、每月一事这五个工作室的大量工作必须在假期完成。但是为了下学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我们绛县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工作室来丰富我们的虎年春节。

老师们,三人可成虎、众虎要同心。人入虎年鼓虎劲 ,2010年有了你们的加盟,绛县的新教育一定会如虎生翼。

陈局长、王局长分别到太原运城去开会,未能参加今天的动员会,受两位局长委托,向大家表示感谢!

下面,各组组长将向大家介绍各工作室的工作任务,并逐一向大家安排工作。希望大家,先找对自己的组织,记录好自己的任务,领会好工作要求,高质量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三篇:城乡教育共同体 结对帮扶促发展

弥河初中杨连杰

实现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何为城乡教育共同体?城乡教育共同体就是城区各中小学与农村(含薄弱学校)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实体。双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交流等方面融为一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具体实施措施,建立结对共建制度。

这一举措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全局,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城乡互动活动,做到全区中小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创特色,均衡发展。

近年以来,青州市把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该市市教育局制订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资源共享等多项措施,并配套相应的激励和考核办法,有效调动了各教管办、各学校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开展以来,城乡学校积极互动,以教师交流、资源共享为重点,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带乡,双向交流,利益捆绑,联动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夏庄初中、小学与朱良初中、小学,师范附小与王坟小学,东关回中与谭坊初中等共同体学校的事迹经过媒体的挖掘推介,产生了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 1

市开展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活动的事迹目前已被1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以大篇幅刊发,在社会各届引起强烈反响

在市教育局关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大力倡导下,我校(弥河初中)与城区的西书院初中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两校之间开展了教学研讨交流活动,西书院在我校支教的2名教师都上了示范课,并就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突破策略、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活动安排等与听课老师进行了分析探讨。城区学校校长每月有两天时间在对口帮扶的乡村学校上班、指导,每学期举办两次专题讲座,组织双方师生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双方学校副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中层干部到到对方学校挂职,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双方学校互派优秀教师到对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圆满完成支教、顶岗学习任务的教师,给予适当的交通、食宿补贴,并在个人职称评聘中加分。

“城区的西书院初中不仅派来了支教老师,还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学校配备了新课桌。”弥河镇教管办主任刘国鹏一讲起支教的事就很激动。

通过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带乡,联动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从长远来看,必将不断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在受益之余,学校发展共同体各成员学校纷纷表示,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共同体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篇:校长研修共同体的构建教育论文

[摘要]校长研修共同体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校长培训新模式。鸡西市教育学院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谋划教育研修内涵发展路径,构建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校长研修共同体,其形式主要有:城乡捆绑式教育共同体;异地挂职校长研修共同体;互融共长教学校长研修共同体;资源共建农村校长研修共同体。通过参与校长研修共同体,参训校长的学校管理理念与水平得到提升。[关键词]教育研修;校长培训;校长研修共同体

新课改后,校长、教师和专业研修人员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个人成长急需新路径,摆在培训者面前的问题是帮助校长寻找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校长研修共同体是秉承“研修引领教学实践,伴随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完成共同的研修任务而构成的团体,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成员、不同层面、不同研究问题组成的多元化的研修团体。以往的一些培训重视的是自上而下的培训,校长研修共同体则是自上而下培训和自下而上培训相结合,既有专家和培训者对校长的引领、指导,又有校长培训校长、校长对培训者的促动和互补,完善了校长培训的方式。通过校长研修共同体研修,结合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的现象、问题确立主题研修,共同研究,校长们把实践中的体会、感悟、经验和问题梳理出来,互相切磋、共生共长。

一、校长研修共同体的内涵与理念

研修体是由多人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属性,表现为互相支撑、互相伴随、互相依赖的关系,他们互相讨论、共同决定,他们在共同定义着共同体,并为共同体所影响。当一个研修体以研修为目的时,就叫研修共同体。研修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让大家从理念上、实质上认识并认可还需要培训者的大力推广。校长研修共同体是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一个辅助点,是校长研修的落脚点,是校长成长的有效载体,是一种具体的、适合的、实效的校长培训模式。校长研修共同体还可以吸纳所有的教育研修实践者,是我们发展的策略、方式和载体。

鸡西市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共同体的共同价值理念是研修引领、相互伴随、共生共长;校长研修理念是研修引领管理实践,伴随促进学校发展;研修策略理念是以广泛、深度的调研为先导,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牵动,以研修模式的创新为动力,以校本研修为主体,以和谐研修促共生,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以网络研修促发展;研修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是基础,“能本管理”是导向,“自我管理”是升华。

二、校长研修共同体研修践行策略

鸡西市教育学院建立的首批校长研修共同体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异地挂职校长研修共同体,研修主题是“学校文化建设”;二是共融共长城镇小学教学校长研修共同体,研修主题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管理”;三是农村中学校长研修共同体,研修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其中,农村校长研修共同体开展了密山兴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农村中学基础比较”、虎林迎春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行为的转变”、鸡东东海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层面叙事”三次主题研讨。校长研修共同体的研究践行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确立研修目标

研修紧密结合校长工作需要,以实践为向导,以校长实践经验为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为重点,提升校长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管理能力,在研修实践中实现伴随共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激情、善研究、懂管理的校长队伍。

(二)确立研修主题

如何确立主题激励校长有效需求?我们对各类各层次学校进行了深入走访和广泛调研,得到校长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和信息,了解各类个层次学校的基本现状:一是校长访谈;二是以一所农村学校发展的前景为主题进行农村学校调研;三是以与基层学校发展内涵为主题,对六区两所综合中学调研;四是进行以增强共生意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为主题的调研对话,对矿务局归属校进行调研。

(三)确立研修载体

我们根据研修共同体建设需要,把不同区域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办学有特色、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社会认可、在鸡西市有一定影响的学校作为研修载体学校。培训教师与载体校根据共同体成员校长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成员学校的发展需求商榷研修主题和活动方案。

(四)确立研修形式

每个共同体不拘一格,根据研修的主题、校长的需求灵活选择研修方式,如:自学读书,专家讲座,网上研修,“茶馆式”座谈,对话名校长,校长论坛,互访交流,教育叙事,专题研讨,名校考察,成果展示,等等。

三、校长研修共同体的有效研修

我们以管理创新为核心的角度构建校长研修共同体团队,在研修中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城乡捆绑式教育共同体

虎林市(县)的城乡捆绑式教育共同体以研修互促共进为目的,共有14对28所中小学校先行开展,其中以虎林市实验小学与东风镇中心小学,第四小学与虎林镇中心学校、逸夫中学与迎春中学尤为突出。城镇中小学把本校的领导下派到农村学校参与教学,负责校本管理、校本教研等工作指导,实现组建共同体的初衷——以强带弱。城乡学校实施教师教学互访,使城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备受教师的欢迎。城乡校长通过在共同体的研修相互借鉴、切磋,实现了“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真正起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用,逐步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与此同时,各类学校都有相应的发展。 (二)异地挂职校长研修共同体

异地挂职校长研修共同体是由鸡西市六名中小学骨干校长与北郊学校校长结成的校长研修共同体,它丰富了研修方式,拓展了多元化研修内涵,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校长对话。通过对话和互动交流,校长们了解北郊学校校长办学理念及策略,学习优秀学校的管理经验,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有了感性认识,在认知中理念得到内化。

二是跟岗研修。共同体校长积极参与北郊学校的活动,如听课、参加教师竞聘会、教育读书节、五星文明组评选、接待美国中学生的访问、民间社团活动等,从而对北郊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

三是名校长引领。共同体的成员校长进行座谈和交流,把自己的所见、所悟、所感、所惑及自己对学校发展的设想与北郊学校校长沟通、交流,从而得到实质性的引领,受益匪浅。

四是互访交流。北郊学校校长带领北郊学校20人到鸡西市进行诊断交流,以恳谈会方式,对鸡西市中小学的校本教研给予指导。异地挂职校长研修共同体成员也回访了北郊学校,使北郊学校与共同体学校共成长。

五是任务驱动研修。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共同体成员学校依据各自的特点分别设立学校文化建设研修的子主题,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德育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有重点、有选择地结合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不同层面的研修,形成研修成果共融共享。

(三)互融共长教学校长研修共同体

互融共长教学校长研修共同体由鸡西市区城镇21所小学教学校长组成。我们把研修目标锁定在:以教学校长的工作为需求,以实践为导向,以校长教学管理经验为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为重点,探索形成适应鸡西市小学教学管理趋势、有价值、可操作、能深入、宜推广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校长研修共同体以“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管理”为主题,开展了“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校长应如何指导教师备课”的研修活动,各学校教学校长的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四)资源共建农村校长研修共同体

我们组建了农村中学校长研修共同体,包括鸡西市六区和三县(市)的15所农村中学。农村校长研修共同体确立的研修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修方向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校长管理智慧。具体研修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是网上论坛,资源共享。校长研修共同体充分利用鸡西教育研修网,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校长管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个体成长等问题开展网上论坛,在论坛的思维碰撞中形成对适合农村学校现状的学校管理新思路,使校长在不同层面从理论上有新的提升。

二是现场自我比较。现场自我比较就是以一所基础较好的学校为载体,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的基础上,展示自我优势,对比自我不足。密山兴凯中学开展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比较研讨活动,共同体成员就以密山兴凯中学为载体,点对面比,展现自我优势,思考自我不足,集中集体智慧,形成解决学校问题思路或方法,从而提升校长管理智慧。同时,共同体成员为载体学校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

三是专题研讨与经验探讨。虎林迎春中学举行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专题研讨活动。载体学校借鉴洋思经验,并与学校现状结合形成新的特色教学,为共同体成员起到示范作用。在迎春中学听课后,共同体成员与载体学校教师和学生现场对话互动,真正地实现了访谈对话互动交流,印证了研修共同体的“相互伴随、共生共长”的理念。这一研修活动深受共同体校长好评,各个学校纷纷派教师到迎春中学取经,再次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在切磋中互补,在交流中共同提升。校长互访的培训方法是一种有效尝试,给予培训者新的启示和思考。

四是校长管理的叙事共享。叙事共享以校长的教育叙事来形成相互了解、切磋、共享、提升的氛围,达到深入研修的效果。鸡东东海中学举行了“教师专业发展:校长管理层面的叙事”研修活动,展示校长管理过程的具体事件,以叙事共享的方式进行研讨。校长们在叙事中提问,在叙事中探究,在叙事中分享,在叙事中升华和提高。校长们反映叙事研讨真实具体,鲜活生动。同时,这次活动对地方(县)校长培训起到了牵引作用。

四、对未来校长培训的思考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真正体会到研修共同体是集教育研修工作者集体智慧共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校长研修共同体的使命是研修;它的理论支点是“研修引领、相互伴随、共生共长”;它的内在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校长“研修共同体”培训模式具有可持续性。

校长研修共同体以问题的驱动开展研修课题。问题的研修牵动、引领着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校长,校长与校长之间、校长与干训教师之间真正达到共生共长的境地,即学校的发展、校长的提升、干训教师的积累。由校长的和谐研修到构建校长研修共同体,再到实现校长的有效研修,这个过程没有休止符。

校长有效研修的方式、内容是多元化的。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所培训校长分为若干个研修共同体,名校名校长带领、老共同体成员牵头辐射,干训教师除主抓一支“校长研修共同体”外,再抓其他若干共同体的负责人,共同制订方案、确定主题、问题研修,开展系列活动。如:共同体内部学校互访,针对具体问题具体交流;共同体之间挂职锻炼,校长可以自主选择在不同的共同体的成员学校挂职,时间至少在一周以上;等等。

校长研修共同体在“研修引领、相互伴随、共生共长”的理念下已初步构建,我们将继续深化拓展、丰富完善校长研修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践。

第五篇: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东华镇中心小学《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教育博客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的一种博客式的个人网站。我校根据英德市教育局《山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学校子课题《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的总体规划。多年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科学实践,已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博客已逐渐成为我校教师学习发展的共同体。 在此,我们抛砖引玉,谈谈我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条件

我校的课题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博客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虽然我校已于2004年完善了校园网,并以光纤接入了广东省基础教育网,但这些条件对开展课题研究来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个问题,我校争取市教育局的支持,由市教育局拔款7万多元,自筹资金2万多元,对电脑室进行了改造,满足了开展课题研究时对教师培训的要求。另外,还投入3000多元对所有电教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以满足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二、建设教育门户网站,搭建科研平台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校于2006年10月开通了学校门户网站,2007年3月,为更好的整合教育资源,我校抓住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的重大机遇,将网站迁移到广东省基础教育网下的教育服务平台。并组织教师在网站上注册,开通个人主页和博客,为开展课题研究搭建起了网络平台。

三、加强学习和培训

因为博客是一个近几年来才红遍大江南北的新鲜事物,大部分教师对于博客还是基于一种感性的认识。很难想象这种新潮事物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发生什么联系。如何才能与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教研能力挂上钩呢?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我们的做法是:

1、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教育理念培训,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了解《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2、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博客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学习优秀的教育博客、教师博客,了解基于博客环境下的学习模式。

3、辅导教师在教育博客上申请个人博客,并学会利用博客作为自我学习、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知识管理与共享的工具。 到目前为止,我校教育博客圈的注册成员已有56人。

4、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各种交流学习和培训。2007年8月,余乃稳主任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清远—英德教育信息化研讨会”。 同年11月,余乃稳主任又被市教育局选派参加由省电教馆主办的全国教育技术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子课题研讨及培训会议。 2008年11月,余乃稳主任再次被市教育局选派参加广东省教育学会举办的《2008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题和最新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研讨会》。

5、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多次邀请英德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和开展讲座。2007年10月,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关心支持下,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张长海博士到校召开现场会,具体指导我校课题研究工作。

6、向发达地区的教育博客和教师个人博客申请友情链接,加强学习与交流。为进一步扩大交流,学习发达地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我校教育博客已与天河部落、中山教师家园、苏州教育博客、无锡教育博客等建立了友情链接。在教育博客的引领下,很多老师也加入了其它地区的教育博客,与其它地区的老师成为博友。如阮爱华主任的博客、丘红燕老师的博客就与10多个教育博客建立了友情链接,VCM著名教育博客“绿水人家”也经常登录我校网站,对我校教师的博客进行点评。

四、完善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能否正常推进和成功结题,管理是关键,制度是保障。我校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制订了如下管理制度:

1、《〈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管理办法》。

2、《〈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奖励办法》

3、《优秀教师博客奖励办法》。

这些制度的制订,对我校课题研究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了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五、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初见成效。

1、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每学期拔出1万元作为课题研究的专项经费,用于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运用教育博客平台,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在线评课和教研专题研讨。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我校就充分利教育博客这个平台,定期开展研讨课在线评课和基于博客环境下的专题研讨。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400人次参加了在线评课,有150人次参加了专题研讨。在教育博客环境下进行讨论与交流已逐步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习惯。

3、自进入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视野开阔了、交流广泛了、理念更新了、能力提高了。大部分教师已能运用教育博客技术进行在线评课、主题研讨、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知识共享。截止到2008年11月22日,我校教师发布到学校教育博客圈的博文已达928篇,教学反思624篇,读书心得592篇,学校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更新。其中,被中国教育服务网博客首页推荐为优秀博文的有23篇;被学校评为优秀博客的有50人次;阮爱华主任的博客在2007年11月份被中国教育服务网评为推荐网站并在首页加入链接。课题研究已逐步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老师们已能逐渐感受到课题研究给自身带来的快乐、发展与成功,教师博客也成了我校网站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学校网站在2007年10月份被中国教育服务网评为推荐网站并在首页加入链接。

4、在《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中,一批青年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如,阮爱华、林慧、谢婢妹、丘燕红、彭爱花、蓝秀剧、卢元琴、王党情、赖小意、马秋青老师等,其中,在英德市第十四届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比赛中,林慧老师、彭爱花老师分别获得英德市语文科、思品科

二、三等奖;在第十五届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比赛中,蓝秀剧老师获英东片复赛第一名;林慧老师还在英德市首届小学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英东片第二名;阮爱华、彭爱华老师参加英德市第三届课件制作大赛获得小学组二等奖。 英德电视台在2008年4月的《英德市山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专题报道中,对我校的课题研究作了重点报道。

五、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尽管我校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老师对《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今后要认真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科研方法,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让教师由“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

2、课题组成员欠缺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题研究的质量,今后要创造条件,组织课题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3、专家指导还较为欠缺,今后要创造条件,邀请相关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和现场指导。

4、教师撰写的博文发表意识不强,推荐到上级教育刊物发表的教师博文过少,今后教师撰写的博文除在网站上发布外,学校将鼓励教师推荐优秀的博文到教育刊物上发表。

上一篇: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下一篇: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