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妇女安全性治疗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

摘要:研究背景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绝经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快速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绝经伴随的性激素水平变化、特别是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大豆异黄酮是豆类食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作为一种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其具有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的化学结构,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在不同靶组织发挥其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样作用,有许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示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血脂水平并且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目的系统评价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血脂代谢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及寿命预期。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总库(CNKI)、Cochrane图书馆文献至2016年5月,收集关于大豆异黄酮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从中提取文献基本信息(第一作者姓名,发表时间,研究设计)、研究的基本特征(每组受试者人数,试验组大豆异黄酮或大豆蛋白的摄入量,干预时间)、血脂代谢评价指标(TC、TG、HDL-C、LDL-C、初始浓度及最终浓度的均值和标准差)、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应用 Cochrane 手册中推荐的 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包括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分配隐藏,是否对实验者和受试者施盲,结果数据完整性,是否存在报告偏倚,其他偏倚),应用Revman5.3软件对进行Meta分析评价,应用Statal2.0软件进行Egger’ s检验及剪补法校正发表偏倚,采用前后血脂变化值的加权标准差(WMD)及其95%可信区间(CI)为其效应量,应用Q检验及x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2022名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水平-0.1(95%CI-0.12,-0.07)mmol/L、甘油三酯(TG)水平-0.08(95%CI-0.1,-0.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0.14(95%CI-0.16,-0.11)mmol/L,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0.04(95%CI 0.03,0.04)mmol/L。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剂量大于80mg/d时,TC、TG、LDL-C 均明显降低,HDL 明显升高,分别为 TC-0.10(95%CI-0.13,-0.07)mmol/L,TG-0.09(95%CI-0.11,-0.06)mmol/L,LDL-C-0.15(95%CI-0.18,-0.13)mmol/L,HDL 0.04(95%CI 0.03,0.05)mmol/L,而剂量小于 80mg/d 时差异不明显;大豆异黄酮疗程大于3个月时,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分别为 TC-0.10(95%CI-0.12,-0.07)mmol/L,TG-0.09(95%CI-0.11,-0.06)mmol/L,LDL-C-0.14(-0.16,-0.12)mmol/L,HDL 0.04(0.03,0.05)mmol/L,疗程小于3个月时未见显著差异。异黄酮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OR=0.49(95%CI 0.23,1.06)。敏感性分析显示,依次排除每篇文献,TC、TG、HDL-C、LDL-C结果均无实质性改变,说明结果稳定。Egger’ s检验显示,TC,TG,HDL-C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稳定,LDL-C结果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应用剪补法校订之后,与对照组相比,大豆异黄酮仍能明显降低LDL-C的水平,说明结果可信。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具有有利作用,具体表现为可明显降低TC、TG、LDL-C的水平,提高HDL-C的水平,并且在较大剂量(大于80mg/d)或较长疗程(大于3个月)时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具有更好的降血脂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

学科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