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治疗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方药及中医心理治疗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情志相关性泄泻医案中方药治疗和中医心理疗法,并进行数据挖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基于中医理论探讨分析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方药的配伍规律,以及中医心理疗法运用规律,为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以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为主。对中医古籍(包括《儒门事亲》《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医案医话名著集成》《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现当代中医临床经验书籍(包括《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以及现代公开发表的近20年以来期刊文献中所载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相关临床经验与医案的方药和中医心理疗法进行收集,建立Excel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收集医案232例,其中运用方药治疗医案220例,共计方剂337首,共使用中药239味,药物总使用频数为4133次。涉及药物类别上有补虚药、理气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为主要配伍用药。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有19味,分别为白术、白芍、甘草、陈皮、茯苓、防风、柴胡、黄连、木香、党参、山药、枳实、香附、薏苡仁、黄芪、半夏、神曲、厚朴、山楂。常用药物配伍具体有白术-白芍、白术-陈皮、白术-甘草、白术-茯苓、陈皮-白芍、白术-防风、防风-白芍、白芍-甘草、陈皮-防风。本研究中共收集61例中医心理治疗医案,其中顺情从欲法4例,开导解惑法6次,移精变气法9次,暗示诱导法3次,志意准绳法1次,其他心理疗法主要分为嘱患者调畅情志42次,避免不良情绪11次,放松训练1次。结论:情志相关性泄泻与七情中“怒”、“忧思”有密切关系,怒伤肝,忧思伤脾。脾虚肝郁是常见病机。常用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除湿。在药物运用方面,补虚药、理气药、祛湿药、解表药是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的常用药物类别。在中医心理治疗上,以嘱咐患者调畅情志为主。

关键词:情志;泄泻;中医心理疗法;方药;配伍规律

学科专业:中医心理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收集

1.3.1 资料来源

1.3.2 资料选取

1.4 文献资料规范化

1.4.1 对收集到的医案的记录及药物的规范

1.4.2 对收集到的医案中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的记录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证型分类统计

2.2 药物统计

2.2.1 药物类别统计

2.2.2 药物频次统计

2.2.3 药物配伍频次统计

2.3 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统计

2.3.1 情志因素的统计

2.3.2 中医心理疗法的统计

3 讨论

3.1 方药分析

3.1.1 药物类别分析

3.1.1.1 配伍补虚药

3.1.1.2 配伍理气药

3.1.1.3 配伍利水渗湿药、化湿药

3.1.1.4 配伍解表药

3.1.1.5 配伍清热药

3.1.1.6 配伍消食药

3.1.1.7 配伍收涩药

3.1.1.8 配伍安神药

3.1.1.9 配伍其他药物

3.1.2 高频次单味药物及配伍分析

3.1.2.1 白术

3.1.2.2 白芍

3.1.2.3 甘草

3.1.2.4 陈皮

3.1.2.5 茯苓

3.1.2.6 防风

3.1.2.7 柴胡

3.1.2.8 黄连

3.1.2.9 木香

3.1.2.10 枳实

3.1.2.11 党参

3.1.2.12 山药

3.1.2.13 薏苡仁

3.1.2.14 黄芪

3.1.2.15 半夏

3.1.2.16 神曲

3.1.2.17 厚朴

3.1.2.18 山楂

3.1.3 特殊药物配伍分析

3.2 证型分析

3.2.1 肝郁脾虚证

3.2.2 脾虚湿盛证

3.2.3 肝郁化火证

3.2.4 脾肾阳虚证

3.2.5 心脾两虚证

3.2.6 肺脾两虚证

3.3 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应用分析

3.3.1 情志因素导致泄泻分析

3.3.2 中医心理疗法应用分析

3.3.2.1 顺情从欲法

3.3.2.2 开导解惑法

3.3.2.3 移精变气法

3.3.2.4 暗示诱导法

3.3.2.5 志意准绳法

3.3.2.6 其他中医心理疗法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国内投资差距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数学技能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