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把握

2022-10-06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学习, 我发现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具体表现如下:

一、问题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 把学生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 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 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 常使全场沉默无言。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 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 师生一问一答, 教师问得从容, 学生答得流畅, 整齐划一, 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 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

二、忽略学生的回答能力

通过观察发现, 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 就让他们回答。此时, 如果问题相对简单, 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来;但有部分学生答不上来, 或者问题较难时, 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 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 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影响了其学习情绪, 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

三、老师提问的封闭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 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 而不是用心沟通。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 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 又能怎样说呢?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质量, 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做好三个把握。其中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熟知教材, 提高问题侧重点。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 理解编者的意图, 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 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 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 从教学目的出发, 以重点为突破口, 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 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熟悉学生, 提高问题针对性。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 熟悉各方面的情况, 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结合实际, 学生才能适应, 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掌握课型, 提高问题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 不同要求, 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 而不是千篇一律,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 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 促使学生思索, 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 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 问题应从大处入手, 让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补充, 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留足思考时间。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 也不是一问到底, 精讲巧问, 处理好提问的节奏, 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 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 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一瓶油将它的1/4倒入一个重100克的玻璃杯里, 再把杯放在天平的一个盘里, 然后在天平的另一个盘中放入400克砝码, 这时天平就平衡了。问题瓶中油重多少克?”。

我在教学这个问题时细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提问: (1) 天平平衡了, 说明两个盘中的重量怎样? (相等) , 都是多少克? (2) 天平左盘的玻璃杯中装有多少克油? (400-100=300克) (3) 玻璃杯中的300克油占这瓶油的几分之几?这是题目的核心, 就要给学生留足时间, 让他去思考, 然后再分析讲解。

2、把握师生距离。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 在提问时, 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间,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 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 也不能过于狭窄, 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 也不能太直太露, 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 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 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 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 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 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 难题浅问, 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扩展学生的开拓能力。所谓开拓能力, 是指问题的设计不局限于所学教材本身, 而是能结合所学有所拓展, 超越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知识, 提出一些教材内容之外但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以自己的阅历和所学知识为基础, 根据自己所收集和储存的知识, 以及自己的社会经验作回答, 而不是仅仅依靠所学教材的现成知识找到现成的答案。诚然,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问题的设计当然不能完全脱离教材。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所设计的问题不能擅越雷池一步, 不能超越教材, 而只能在教材的范围内打圈圈, 做文章。如果这样, 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 长此以往, 将会造成思维的“僵化”。这是不利于创造性人材的培养的。所以, 要避免这样的消极影响, 就要使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拓性。

上一篇:基于全双工机器人的一种改进的上下文敏感区块的BPTT算法设计下一篇:基于个体视角的抗攻击信誉评价模型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