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美术教育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共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今后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将继续以市场筹资为主,但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不能彻底依靠市场筹资,政府必须将有限的公共教育支出在高职领域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以弥补市场筹资的缺陷,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一篇:公共美术教育论文

美术馆公共教育模式探索

伴随社会发展,美术馆的职能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公共教育成为了美术馆实现社会功能的首要任务。如何针对观众多样化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提升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服务水平,成为了建构公众文化主体性和审美普及的关键。本文以武汉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实践为例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美术馆进一步为公众服务找到更好的路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具有悠久的文物和艺术品收藏传统。最初,美术馆学术传统往往是以馆藏立馆,美术馆的主要职责是收藏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同时美术馆展品从私人收藏向大众展出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刚开始只有贵族阶级才有权参观,到后来逐渐向不同阶层的人开放。从历史上看,美术馆突破“藏展混一”的状况也是晚近的事,19世纪末之前,观众还基本在摆满了藏品的库房里参观。

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初期,美术馆往往侧重于单调的展览性质。但在今天,美术馆的功能已趋向多维度、多方向发展,并已渐成为多功能的综合体。美术馆不仅只是保存、展示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场馆,还兼具研究、交流、教育、推广等功能。美术馆是艺术爱好者获取资料信息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公众文化艺术修养、协助艺术教育、培育普通观众对艺术的兴趣爱好的重要场所,新时代的美术馆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了更为多元和深刻的变革。随着国内的美术馆教育功能的逐步完善,不仅在藏品研究与展示,展览策划与作品呈现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逐步实现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转变,美术馆公共教育也由此逐渐成为美术馆的核心使命。公共教育部门的出现与介入,让观众在美术馆的学习实现了由非正式向正式的过渡。美术馆在以公共教育为前提的大众交流与互动方面更是有了极大的提升,致力于帮助人们拓宽艺术视野、激发观众的创作灵感。近年来国内美术馆也都积极开展不同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武汉美术馆在公共教育这一方面就做出了许多尝试与实践。

美术馆公共教育立体模式—以武汉美术馆为例

2015年,武汉美术馆入选第二批国家重点美术馆。多年来,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全年龄段,武汉美术馆在公共教育的方式上从全方位、多角度做出了诸多努力与实践,以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多种渠道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公共教育模式。

武汉美术馆现今从艺术普及、艺术互动、艺术体验等方面,树立了“武汉美术大课堂”“美艺坊”“保华街二号艺术沙龙”三个公共教育活动品牌。通过这三个品牌,武汉美术馆形成了兼顾大众和专业人群、兼具美术普及和提高的功能完备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项目体系,从而带动武汉市民参与到艺术活动当中。在这个公教系统中,不仅有“保华街二号”艺术沙龙形成的艺术家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有“美术大讲堂”带动的观众和艺术家的交流,还有“美艺坊”连接的观众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根据数据显示,在武汉美术馆开始建立公共教育体系至今,共进行了1000多场公共教育活动推广,年平均达160余场。

同时,武汉美术馆利用公众号、QQ等平台建立了线上宣传和参与渠道,将展览活动的报道、重大艺术事件的新闻和预告、活动预约和观众反馈、展览专题介绍等等依托現代大众传媒手段的内容全部上线,达到了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欣赏、研究、参与活动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公共教育的模式,为深度解析美术馆的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提升观众的艺术修养提供了更多可能实现的途径。

武汉美术馆在公共教育活动方面的创新

武汉美术馆从办馆之初就树立了“艺术美丽一个城市”的宗旨,坚持“了解观众、服务观众、影响观众,从而引发观众共鸣”的工作思路。在公共教育活动具体方式呈现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将简单的、碎片化的公教活动变为系统化、专题化、连续化的艺术学习

国内美术馆大多没有常设展览或者固定展览,所以大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必须围绕着临时性的展览进行筹备与设计,使美术馆的整体公共教育缺乏系统规划与设置。以致部分公教活动定位不清晰,仅仅流于形式走过场,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整体上来说,很多美术馆的公教活动虽多却不精,形式多样而教育效应不大,美育的效果只停留在表面而未得到延展持续。

而教育却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计划,同时应涵盖丰富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渠道,通过不同形式才能够帮助观众建立起自主性的判断。武汉美术馆突破了这一问题,建立了持续的公教项目,比如“武汉美术大课堂·美艺夏”活动,创新性地与武汉十多家优秀的少儿培训机构合作,自2011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季,到2019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年。内容包括剪纸、彩塑、油水分离、国画、手工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动手参与实践,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每场活动都有专业美术教师免费指导,并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观众通过报名即可参与。

事实上,武汉美术馆在根据不同受众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为各年龄层的不同社会公众都设计了相应的公共教育方案:针对低年龄层次对象以带有娱乐化、开放性、传统型教育为主,而对于认知结构完备的成年人则以课堂讲座、学术交流为主。从而使教育渗透到美术馆中,美术馆真正成为公众延伸学习、拓宽眼界的艺术空间。

2.注重公共教育的系统化和品牌化建设,积极与本地高校合作“美术馆进高校”活动

武汉水墨双年展是武汉美术馆于2017年创设的一个学术品牌展。首届展览以“墨攻”为题,由“起”“承”“转”“合”构建时序,对近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而后又于2019—2020年举办了“墨与物”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集合了一批在当代水墨艺术领域极具代表性、学术性、创新性的艺术家。在展览期间,配合举办了研讨会、学术论坛沙龙,以及与展览对应的艺术讲座等公共教育活动。透过当代水墨艺术家的独特创作视角,面向社会、向民众诠释水墨文化,解读揭示新时代下水墨艺术的文化内蕴,刷新传统认知。

武汉美术馆加强系统性规划,通过学术品牌,从而带动建立具有广泛影响且可持续的公教品牌。将配合每个展览的艺术教育活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全面了解水墨的系列性教育项目。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表示,武汉美术馆办展,注重学术性和公教性。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美育功能,武汉美术馆已经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多个学校分别签订了馆校战略合作协议,为扩大公共教育辐射力度,建立起长效的联动工作机制,并利用各自优势,广泛拓展合作领域,为学院的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

3.针对特殊人群设置相关的艺术课程,助力挖掘艺术潜质

艺术具有感染他人情绪的作用,也有道德教化的作用。美术馆的受众是社会群体,它更体现公益性与公众性。美术馆的资源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将艺术治疗与博物馆有效连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健康、正常交流和表达。“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是武汉美术馆创新性设立的活动,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感受到艺术之美。固定了十二个自闭症儿童作为关爱对象,聘请专业老师为他们定制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课程。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绘画等方式疏导内心情感,全身心地融入到艺术的创作中,从而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通过活动,有助于挖掘这些孩子的艺术潜质,建立自信,从而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远离孤独感,缓解自闭症症状。

活动自2014年4月开始,每周都会有一场,老师给这些小朋友上课的同时工作人员做跟进记录,观察他们在这些活动的影响之下产生的变化,美术馆专门为孩子们策划了小型展览。这也是作为一家公立美术馆,对这座城市的责任和担当。

4.打破架上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策划融合多种艺术表现的公教活动

艺术的主题始终是关于人类情感的—喜怒哀乐、孤独、恐惧等,无论是狭义的艺术品,还是定义更为广泛的文物,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面向大众是美术馆最简单、最基本的职能,但博物馆很少能寻求到一条纽带去连接观众和艺术创造者的情感。

美国学者艾斯纳和格里尔为代表的教育家所主张的“美术教育本质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是该理论典型观点,如提倡将美术教育领域扩大到音乐、戏剧领域,加强非西方艺术、流行艺术的介入等。

在美术馆教育中吸收多元艺术教育理念,增强跨学科教育资源的整合,如艺术与科学、艺术与自然环境、美术与音乐等,增强观众体验,能使更多不同背景的人更大程度地参与其中,从而使博物馆、美术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或“神庙”,能最大限度地牵动观众心中一点一滴与藏品的联系。

创新地让静态的艺术品与动态的艺术表达相结合,如戏剧、电影、诗歌等,甚至进行跨界组合,会让美术馆的公教活动充满趣味性与参与性。武汉美术馆在“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的展期内引进德彪西的音乐等活动,让观众在美术馆获得多层次、全方位的观展体验。

关于拓展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一些建议

在公共教育这一职能中,美术馆更需要意识到的是,公共艺术教育从来都是一项长久而持续的工程。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定位上应力图和国际接轨,大幅度提升自身服务的水平、质量和力度,更深、更细地策划和开展公共教育活动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1.加强人员配备,引进优秀人才,专人专岗,提高公教部门的实力

欧美的美术馆大多拥有力量雄厚的教育部门,例如MOMA、大英博物馆等仅公共教育部就有30至40人,然而这甚至要比一些国内美术馆的全部员工数量还多。号称拥有超过300万藏品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据统计,每年由教育部组织的相关活动就超过2.1万起。

而且从事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艺术方面的高等教育,并拥有其他相关学科的补充教育经历。另外加强美术馆实践工作中管理知识的介入,让规范、科學的管理的要逐渐取代过去的经验管理,引进具备管理的专业人员将会使美术馆规划、决策更加合理,有助于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使美术馆的服务更加多元化、高效化。

目前武汉美术馆存在着人员不足,一人多岗,工作量巨大,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所以引进优秀人才,专人专岗,完善公共教育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迫在眉睫。

2.建设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美术馆日常的公教事务中。

以志愿者为展览及公教活动的基础力量,通过以点带面的渗透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展览的内涵,通过扩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来拓展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范围,传递美育理念。

在志愿者岗位招募标准上,招募包括导赏讲解、活动服务、平面设计、摄影摄像、新闻采编编辑等多个方面特长的志愿者。上岗考核,以确保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将小孩、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都能方便参与的公众互动环节作为考虑的重中之重。

还可以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评选出优秀志愿者,完善激励机制,表彰优秀志愿者。通过此类活动增强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基础力量,形成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而且在以展览引导、文化推广、志愿宣传为主的方式中,积极引导志愿者树立主体服务意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3.发展“产业链”,制作相关文化衍生品,为美术馆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

美术馆的资金来源除了政府资金和赞助,同时美术馆自身也要加强资金的注入,加强重视文创的投入,追求创新创意,勇敢地从传统的藩篱中挣脱。在展览举办期间,依据展览的主题、目标,制作美术馆的周边项目,在咖啡店、纪念品商店等出售。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为美术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扩大美术馆自身影响力的同时,这无疑会给美术馆带来一定的收入从而用于自身的发展,并为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带来新的可能。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美术馆的在线教育资源建设,注重与观众的立体互动。

美术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在线电子美术馆,开展线上课堂,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艺术品,聆听相关讲座,学习艺术知识。同时要注重加强用户体验,面对不同的群体开发不同的配套线上公教活动吸引观众。

比如:针对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可以开发如互动游戏平台,将美术馆藏品融进小游戏中,以艺术品知识来设置闯关环节,利用艺术品制作拼图游戏,把艺术品中人物扮演成游戏角色等,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可以加深观众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理解。这将对孩子们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激发兴趣,增加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目前在国内,开发虚拟数字平台的艺术机构已不在少数,包括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官方或民间美术馆以及一些画廊都有虚拟展厅可供线上浏览。但总体来说,虚拟在线美术馆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与推广仍是未来的方向。

结语

利用美术馆的艺术资源优势真正发挥相应教育功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审美素养,这应是美术馆走向全民参与的目标和宗旨。只有不断加强与受众的联系,缩短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打破美术馆与社会大众的隔阂,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从而建立起公众与美术馆长线关系,使美术馆成为百姓的美术馆,才能达成美术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蒙怡菲

第二篇: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高职教育公共支出

[摘 要]今后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将继续以市场筹资为主,但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不能彻底依靠市场筹资,政府必须将有限的公共教育支出在高职领域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以弥补市场筹资的缺陷,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费来源 市场 公共教育支出 配置

[作者简介]彭红玉,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硕士生(湖北武汉 430074)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中用于高职教育?本文将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公共教育支出在高职领域的有效配置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不能彻底依靠市场筹资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一直走在市场化筹资的前面,国内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市场筹资力度过大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而从高职教育市场的缺陷来看,高职教育也不能彻底依靠市场筹资。

(一)高职教育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要回答高职教育应以什么方式筹资的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市场在高职教育领域的作用范围。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资源配置方式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公共产品由政府通过政治程序或公共选择来分配,即采用政府提供与政府拨款的方式。私人产品通过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或由政府提供,或由政府资助、市场提供。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第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高职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在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除另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第二,一个人接受高职教育,其他人和全社会都可受益。

高职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提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政府举办,并通过财政拨款提供费用;另一种是由私人或民间举办,政府资助,同时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的学费。依据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当高职教育的外部效应为正时,如果完全由市场提供就会使高职教育产品不能保证足够的供应。

(二)市场筹资无法解决高职教育机会与成果分配上的不公平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形式,正因为如此,高职教育面向市场筹资,更具有直接性。然而,即使在高职教育市场作用发挥得很好的地方,高等教育机会与成果的分配可能也不是按照社会所接受的公平标准去实现的。如果没有制度上的重新分配机制,单纯的市场力量倾向于扩大某些人的机会和成果,而减少另一些人的机会与成果。如边远地区高职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高职教育的问题和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等,这些都不是单纯市场筹资所能解决的。

(三)高职教育市场本身不完备

由于我国仍处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还不具备。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投资体制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个人、企业、国家共同参与投资的多元化格局,但总体而言,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投资模式尚未建立,个人负担的投资比例过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太少。

二、高职教育市场筹资的失灵领域

我国高职教育机构在进行市场筹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上述原因是密切相关的。

(一)边远山区的高职教育还缺乏充足的供给

根据统计数字,截至2003年12月11日,我国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总计908所。仅从数目上来看,拥有30所以上高职院校的省份中除四川以外,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山东、江苏、湖南等省份一个省就在50所以上,而位于西部边远地区的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市)总数加在一起也才32所;西藏6个地区,1个地级市却只共同拥有1所高职院校,距离我国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西部边远地区高职院校的数目太少,难以满足西部大开发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农业高职教育供给不充分

当前中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我国农业和农村正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和利用农村人才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势必需要积极发展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服务,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服务。目前全国大约有100所左右开办农业高职的院校,总体来说,它还属于新生事物,发展很不平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队伍和类型还不成熟。这种状态与我国对农业高职教育的需求也是极不协调的。

(三)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职教育面临困难

从入学机会的分布来说,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要大于接受高水平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新高职”的收费标准要高于一般本科,大致相当于重点大学。因而,高职贫困生总数也在逐年增加。以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1年月生活费低于120元的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6%,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38%,2003年则达到43%;2001年月生活费低于90元的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2002年该比例上升到7.8%,2003年则达到12.9%。对高职院校而言,国家的投入非常有限,学费是市场筹资中的主要途径,而高职院校要生存,又必须拿出大量的经费来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来购置实训实验设备。另外,高职院校一般都是新改建的,基本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其招生费用也要比一般本科院校大得多。因此,尽管我国各高职院校依据自身条件已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机制助学,社会各界也以各种方式支助高职贫困生,但助学问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四)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供给不足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师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依托,其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行费用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实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也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市场力量没有能力提供或者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很高。同时,其消费可以产生很强的正外部性,通过实训基地接受过训练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师资培训基地接受过培训的高职教师,可以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师的工作,培养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学生。同样,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筹资来建设,那么,出现供给不足也是必然的现象。

(五)民办高校定位不准

从比较的角度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盈利性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通常致力于学术声望底端的职业训练领域,盈利性高等学校大都可以归人高职院校的范畴。因

此,引导民办高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可是,由于我国高职主要是依靠“三改一补”来举办的,所以民办高职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目前,我国有民办高职院校55所,占高职院校数的17%,这一点与我国台湾地区私立高职占88.2%的比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状况与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是不无关系的。我国的民办高校,自诞生之日起,经费来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获得,政府投入的比例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等学校要想获得很好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为筹措足够的日常运营资金而想方设法,不得不在财政支出和使用上精打细算。由于职业教育成本相对较高,在高职教育还没有被大众完全接受的情况下,民办高校会选择普通教育。事实也是如此,在经过了发展的初期阶段后,很多民办高校将目标锁定在普通本科教育上。

另外,即使是那些从事职业教育的民办高校,在其专业设置上也多以人文、社科类为主。因为,在专业设置上,一般说来,由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对教学设施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大课堂形式授课,费用就较节省;而对理、工、农、医等学科来说,实验和实习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然而加入WTO以后,制造业将成为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而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工科为核心和以商、管为两翼的。

三、有效配置公共教育支出,矫正高职教育市场筹资失灵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就交给市场;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就交给政府。公共教育支出作为政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投资,其数量虽然有限,但也可以作为政府矫正高职市场筹资失灵的一种工具。相对于上述高职教育不能彻底依靠市场筹资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公共教育支出作为政府用于发展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如何在自身的作用范围内作出相应的矫正呢?

首先,政府必须明确公共教育支出投入的范围。由于政府的财力总是有限的,而我国三级教育对财力的需求又是巨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需成本也非常高。政府不可能对所有的高职教育准公共产品都进行财力投入。政府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财力投入应与市场筹资相结合,找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有效平衡点。

其次,通过公共教育支出矫正高职教育市场筹资过程中的外部效应。政府矫正高等教育市场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方法有很多,从公共教育支出的角度看,则主要是进行补贴、增加对企业征收教育税用于高职教育的部分。

再次,对高职教育机会与成果分配上的不公平问题,政府在其公共教育支出中应实施适当的倾斜政策。

最后,我国高职教育市场发育不够完备,政府一方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对高职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主动培育高职教育市场的责任。这就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引导高职市场的逐步完善。

根据上述公共教育支出矫正高职教育市场筹资的机制,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应主要配置在高职教育以下几方面:

(一)补贴边远山区的高职教育

中央、省、地(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安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时,要充分考虑对西部边远地区高职教育的支持,政府投资应该成为边远地区高职教育硬件建设的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的口号落到实处。

(二)加大对农业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

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8亿农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各级改府应加大对农村高职教育的投入,鼓励高等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鼓励高职学生学农、爱农、务农,为建设现代化农村作出贡献。

(三)对贫困高职学生提供资助

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高等教育机构筹资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些贫困生一旦毕业,绝大部分都可以找到相对较好的工作,其处境和发展前途一般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无论对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于社会的稳定都是大有益处的。在市场筹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负起责任。一方面,政府可以对贫困生进行直接资助,政府投入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中,有一部分用于直接资助学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上学的问题,政府必须为贫困生的贷款制度提供制度成本。

(四)扶持实训基地与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与规划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市场供给不足的产品,可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提供不一定政府生产,如某些实训基地可由企业进行建设,再由政府购买并提供给高职院校使用,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刺激高职院校自身进行建设。如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将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行扶持,用于实训基地设备更新和购置,即属于后一种情况。而要建设资源共享的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与师资培训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使用效益,则更是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引导市场进行运作。

(五)引导民办高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政府必须给予补贴。否则,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多收益,民办高校定位于学术教育,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状况将在所难免。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将对包括民办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行扶持,这是中央财政第一次将资金投向民办教育。这一举措必然会对民办高校产生引导作用,将把更多的民办高校吸引到发展职业教育上来,安心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而地方各级政府,也应效仿中央,解放思想,将一部分经费投向所辖区域的民办高职院校,引导民办高校正确定位。

(六)引导高职市场逐步完善

总之,在公共教育支出有限的前提下,高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多元化市场筹资的优势。与此同时,只有将有限的公共教育支出进行最为有效的配置,才能弥补市场筹资的缺陷,兼顾公平与效率,充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作者:彭红玉

第三篇:从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看公共关系实践教育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历经启动仪式、校园巡讲、策划、竞赛等环节,最后在厦门完美收官。这是史上规模最大、参赛团队最多的一届大赛,尤其校园巡讲环节,犹如一股强劲路演之风吹动各大学校园。大赛对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积极的作用,笔者有幸置身其中部分环节,因此有切身体会。

大赛有效推动了高校公共关系实践教育。协会组织由命题单位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先后到18所高校巡讲,巡讲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各院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极大的参与热情,这远比到业界当后勤人员实习更有学习价值。当然,出色的组织工作也为大赛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颁奖典礼上有专业机构为获奖团队颁发了奖金,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必将推动他们学习公共关系的积极性。

参赛作品较往届有了更大进步,不少作品定位准确,思路活跃。尤其京东案例体现大学生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展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大多策划报告PPT制作精良简约,展现了良好的传播力。

参赛作品也反映了目前公共关系实践教育的参差和不足。虽然不乏好的作品,但有的差距很大,策略创意乏力。比较突出的是专业技术能力的问题,调研尤为明显,不是有的放矢,有的干脆把曾经学习过的问卷调查、个人访谈、SWOT及各种调查模型,甚至迈克·波特“五力分析”管理战略模型也用上了。要知道调研需要成本,不同策划案要求的调研方案可能不一样。值得讨论的是SWOT应用,这是一个早年主观意识较强的营销策略工具,在企业内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参赛作品中许多非营销的项目也使用了这一工具,不少同学没能把握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组织内部与外部因素的比较分析。更多的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有很多用数据说话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较之更为科学有效。

不少同学误解了对参赛作品的评估作用,实际上,参赛项目还没实施,不可能作出评估。参赛作品是要求设定评估标准与方法,公共关系项目评估讲求可测量性,包括目标,传播产出,影响力(认识、态度、行为),目标实现程度等等。

透過参赛作品,明显感到同学们对同类已有案例欠缺学习。比如,本次大赛中欧莱雅的题目已有很多类似的成功案例,同学们完全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创新。我记得,有一次在香港委托工业设计师设计保健品瓶子,看设计图时,设计师把收集到的全球同类瓶子摆满一桌,然后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娓娓道来,结果设计方案一稿通过。这故事说明,策划者对同类项目个案经验学习很重要,是策划的重要流程。

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大赛中有些老师对评选结果有些许异议,这是一种积极的竞赛心态,当然也有评价标准专业性的问题。其实,大赛也是老师们的竞赛,建议今后赛事把指导老师对公共关系项目策划评估标准达成共识作为重要议题。比如,大赛启动前举办一个指导老师工作会议,对调研、策划及专业技术精准应用、执行计划编写、评估标准等主要策划元素达成共识。同时,巡讲也要有“巡讲知识点”的规范要求。

第二,大赛命题应该更切合大学生实际,如“强化广汽品牌形象”题目显然过大,学生未免难以胜任。甚至可以考虑沿用国际流行的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大赛取而代之,可能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大学应加强公共关系专业技术实践教育,专业技术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四,参考国际惯例,提交的策划报告以“4页纸报告+附件”为标准,并附上誓词。比如,该案例是同学在本校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原创作品,接受任何投诉等。同时,在大赛动员时应提供可测量的评估标准,以及策划案写作框架的建议,这样会减少异议。

第五,评委人数过多会影响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议分命题企业评委和专家评委,两组分别评分,结果按既定权重计算并相加得出总分,也许这样的评选结果会相对科学,更易被参赛单位和参赛者所接受。

作者:谢景芬

上一篇:大学生室内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活中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