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范化”德育教学的思考

2022-09-10

“规范化”德育是以强调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为主导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过于强调规范, 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 乃是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因素之一。因此, 主体性德育观初见端倪并日趋发展, 已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规范化”道德教育的源起

“规范化”德育的产生是对我国传统德育的扬弃, 是对提高我国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益探索。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式, “规范化”德育在我国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和现实需要。

1.“规范化”德育产生的社会原因。“规范化”德育是中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产物。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人治”社会, 强调统治者凭自己的德性来治理社会, 忽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巨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随着传统“人治”弊端的日益凸显, 人们逐渐认识到“法治”的重大意义, 认识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大作用, 在社会层面开始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在整个中国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强调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浪潮。这一浪潮波及到德育领域就催生了“规范化”德育。

2.“规范化”德育产生的现实原因。从现实层面来看, 与以强调德性为主导的德育相比, “规范化”德育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这是其产生的现实原因。“规范化”德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 它将抽象的道德转换为现实可感的具体的规范和原则, 从而为德育提供了现实的、具体的、可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 因而具有更多的可传授性。“规范化”德育强调教育过程的制度管理, 将教育者抽象德性的养成转换为具体的规范遵守, 从而为衡量教育效果提供了现实的、明确的指标, 因而具有德性教育所不具有的可考核性。也因为“规范化”德育的这些优势, 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一时间出现了道德教育“规范化”的浪潮。

二、“规范化”德育面临的困境

“规范化”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因为“规范化”德育是对规范伦理的继承和运用, 故而可以通过分析规范伦理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困境的了解。

1.道德规范的确定性、普适性、稳定性与个体道德选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作为规范之一, 道德规范必然具有一般规范的基本特点, 即规范的确定性和普适性。但确定、普适的道德规范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 那就是对道德主体差异性的忽视。道德规范的确定性注定它只可能为部分的受教育者所认可, 而对那些不认可的受教育者来说, 德育注定不可能取得成效。同时, 道德规范的稳定性在为德育提供可能的同时, 也将德育引入了死胡同。道德规范具有稳定性, 因而可以作为知识进行传授, 也有利于受教育者作为知识而习得, 这是“规范化”德育的一个优势。道德规范的稳定性也就意味着道德规范的滞后性。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即道德规范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相脱节, 而和社会现实相脱节的道德规范自然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尤其是对生活在当下的学生, 他们面临的是更加多元的环境, 对于规范有非常强的抵触情绪。

2.道德规范的外在性与受教育者道德养成内在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道德规范的外在性与受教育者道德养成的内在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对“规范化”德育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道德规范体现的是社会群体的意志, 反映的是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站在不同的立场, 对这些道德价值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受教育者来说, 这些规范是外在的事物, 他们存在一个可不可接受、接受多少和如何接受的选择问题。但对教育者来说则不然, 他们认为这些规范是必须传授而且又是受教育者所必须接受的。因此,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很紧张。现实情况是, 教育者通常把德育视为培养受教育者遵守社会规范的“外铄”过程, 在教育方法上就显得简单、粗陋。而受教育者则对这种道德教育被动接受甚至抵制, 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道德环境的复杂性与道德规范的单一性间存在着矛盾。复杂的道德环境与社会上单一的道德规范体之间的矛盾同样对“规范化”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育环境可分为国内小环境和国际环境。从小环境来看,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道德观念正处在断裂与重建之中, 旧有的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废除, 而新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亟须完善。同时,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不同阶层的人在道德观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面对尚未明晰的道德规范体系, “规范化”德育自然陷入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从大环境来看, 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 多元价值观的涌人同样让教育者面临着如何抉择的难题。面对不同族群的受教育者及其独有的道德观念, 教育者究竟该如何传递某一种既定的道规范呢?这些难题都是“规范化”德育无法解决的。

过于强调规范, 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 乃是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关键因素。因此, 主体性德育观初见端倪并日趋发展, 已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主体性德育的实施对策

(一) 营造良好的主体性德育氛围

学校无小事, 处处皆育人。全体教职工应克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狭隘思想, 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做到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学校各职能部门, 每一名教职工都要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主动地、自觉地育人, 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 使学校形成浓厚和谐的主体性德育育人氛围, 从而, 发挥整体育人的效果。

(二) 科学设置学生德育目标, 拓展和丰富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切实把握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 要突出层次、循序渐进、必须坚持时代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贴近教育对象的现实生活。德育内容也要与时俱进, 反映时代要求, 体现时代精神。要着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合作竞争、诚实守信、开拓创新等时代需要的道德品质。

(三) 优化师生情感, 确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主体性德育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之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 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师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因此, 在这个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从“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者,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 教育过程就会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之间才会建立温馨感人的情谊。

(四) 实践探究体验, 促进自我发展

道德的本性在于实践, 活动才是学生道德形成的根本途径。受教育者只有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真切体验道德情感, 进行道德判断。将道德规范内化于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和道德价值体系中去, 逐步养成道德习惯, 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 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主体性德育应立足于校内并延伸到校外, 让学生展现自我, 体验情感, 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也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充分展开。在实施主体性德育中, 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 促进学生道德的自我发展;二是教师要做到德育内容因人而异, 要因材施教, 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道德要求和体验, 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三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 帮助学生处理面临的道德问题。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 指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合学生自己的道德行为能力, 选择行为起点, 努力向高标准靠拢,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选择和判断, 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价值多元冲突的环境里能够分辨是非。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尽快适应主体性德育工作。

摘要:“规范化”德育是以强调道德规范在道德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为主导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过于强调规范, 导致德育主体性缺失, 乃是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因素之一。因此, 主体性德育观初见端倪并日趋发展, 已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规范化,德育,主体性德育

参考文献

[1] 杨现勇.德育发展的当代走向:从规范化德育到主体性德育[J]前言, 2011 (06) .

[2] 吕一军, 胡义清.主体性德育实施的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0 (07) .

[3] 吴莉, 张忠华.对我国主体性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0 (06) .

上一篇: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浅谈苏州古典园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