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2024-04-22

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共8篇)

篇1: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思考

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是选人用人的起始环节,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可以说事关整个选拔任用工作的成败。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以来,各地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如何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思考。

一、目前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选拔任用提名主体范围不够宽。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制度规定,初始提名主要有民主推荐、组织推荐和个人推荐三个基本方式,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人选。但实际工作中,基本上都是先由个人推荐提名人选或有组织意向,再让组织部门去履行民主推荐程序的现象,而且个人推荐提名权往往集中在县级领导干部身上,客观上造成了初始提名权始终掌握在少数领导手中的问题。

(二)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衡量标准不够明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民主推荐的结果既要作为干部提名的重要依据,但最后“得票数”又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在实际运作中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造成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干部对民主推荐结果,合意的就强调“必须尊重民意”,不合意的就强调“不能简单以票取人”;同时,在动议和初始提名中缺少具体、清晰的依据,对某一岗位应该选用什么人,不该选用什么人,没有限制性规定,往往是谁的权力大谁就可说了算。这也造成组织部门酝酿协调难,如领导之间意见一时难以统一时,组织部门就会无所适从。

(三)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责任难以追究。

由于最终提名一般是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集体研究确定,而不是具体的个体行为,并且从提名到考察到决定任用,均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承担,所以出现问题后很难追究个体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提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导致实际运作中常常是由少数人甚至某个人通过“走程序”的形式决定班子调整和选用干部的时机、数量以及提名人选,造成“程序上看似中规中矩,实质上体现个人意志”的现象。

(四)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社会氛围还不够浓。

一是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时在目标推荐单位进行小范围公开,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信息,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谈话的范围一般只限于拟任人选所在单位的干部职工,上级主管部门、服

务对象和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较难得到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群众公认原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推荐反馈机制,群众只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

二、积极探索形成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推荐环节的改革。

(一)规范提名主体,提高干部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提名结果的代表性和最优性取决于提名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关键在于“多数人提名”。要合理界定初始提名人员范围,规范提名主体,对不同领导岗位,应分类明确初始提名主体,既要有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还应有提名职位所在单位的干部群众代表,保证初始提名推荐人员的广泛性和针对性。要提高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办法、程序以及意义的宣传力度,让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工作,熟悉提名的条件和要求。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从对组织对干部负责的高度出发,行使好提名权。

(二)为了确保提名人选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拟任岗位的要求,必须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为准确提名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第一,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提名资格准入。

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推荐、领导举荐等渠道,通过公开演讲、才艺展示、培训考试等环节,通过严格筛选,对后备干部进行了集中调整补充,建立包括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在内的各类后备干部人才库。选拔进入后备人才库的干部,才取得初始提名资格准入。一旦出现职位空缺,根据职位条件需要优先从后备干部库中筛选合适人选,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或方面进行提名推荐,人选基本一致的,按组织程序确定提名对象。

第二,健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实行提名资格否决。

纪检、组织、审计、信访等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着眼于选准用好和管好干部,及时沟通信息,使组织部门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表现情况,共同为党委把好用人关。对出现诸如被执纪执法部门立案查处、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越级上访、经责审计被评为“较差”、人大政协民主评议为“较差”、班子成员不称职票超过30%等情况的,组织部门要建立专门的干部监督信息台账。在干部调整时,由组织部门严格把关,对进入登记台帐的提名人选逐一进行否决,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

3、建立干部状况阳光平台,实行提名资格预告。

长期以来,干部信息对外比较封闭,干部工作的程序、环节等开放度、透明度还不是很高,既限制了普通干部群众的参与干部初始提名的机会,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增强提名的准确性。因此,应当把谁够资格和应具备什么资格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交给公众讨论,具体要做到三公开:一是干部考察结果应适度公开。为努力扩大知情面,便于公众评议,组织部门每年把年度班子考察情况在适当场合予以讲评,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充分的信息量。二是职位空缺情况适时公开。为便于广纳贤良,在民主推荐提名之前,应当对所有空缺职位、任职资格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等尽最大限度地向群众公开,把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选人用人的视野。三是初始提名情况适当公开。为接受多方监督,把握初始提名的准确度,也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形式进行适当公开,及时观察其可行度和公信度。

篇2: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省委组织部督查调研(„

R推荐新闻

静宁县工作简报-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工作简报加入时间:2010-6-10 16:59:10编辑:jnycb 点击:381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静宁县委组织部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静宁县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原则性规定,结合县情实际,推进创新、不断完善,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一、探索实践

(一)坚持组织提名和群众推荐并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把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结合起来,在推荐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时,原则上要求从后备干部中提名,有效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具体工作实践中,坚持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干部群众民主推荐与单位党组织推荐相结合。每年结合领导班子考核工作,集中组织各基层单位干部群众及相关人员召开民主推荐大会,分层次推荐科级后备干部。对经民主推荐提名的后备干部人选,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会议统一研究确定后,推荐上报并经资格审查后列入后备干部库进行培养管理。二是坚持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相结合。民主推荐会后,对得票超过60%的推荐人选,由考核组采取个别谈话、征求意见、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开展谈话推荐和组织考察。三是坚持集中推荐和动态推荐相结合。在干部调整动议提出后,采取一定方式对岗位空缺情况及干部选任标准在适当范围的进行公告,鼓励领导干部个人向组织推荐。在此基础上,县委组织部综合分析民主推荐、基层党组织推荐和领导干部推荐等情况,确定初始提名人选并由“五人小组”酝酿审定,再派出考察组深入提名人选所在单位组织干部群众进行二次民主推荐,最终确定考察对象。

(二)非定向“海推”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人选,增强初始提名的公开性。按照“重要岗位重点管理”的原则,县委召开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县级领导参加的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对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进行会议提名推荐。一是明确推荐标准。由县委组织部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原则性规定和全县领导班子建设整体需求,研究提出提名推荐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的基本要求、资格条件

及推荐范围,并依此制作推荐参考人员花名册,向全体参会人员印发,由参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提名推荐。二是明确推荐程序。对经会议推荐的提名人选,由县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审查,县纪委、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对廉洁自律和计划生育等情况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提名人选深入到基层单位进行延伸考察,最后提交县委常委会议审定确定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名单。至目前,县委已经对初始提名得票在前3位的3名后备干部人选按照正常组织程序调整任命到乡镇党政正职岗位,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定向差额提名空缺岗位重要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坚持优中选优。根据重要领导干部岗位空缺情况,今年3月份,县委在全委扩大会上对县监察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县医院院长等3名领导空缺岗位拟任人选进行了差额定向初始提名。在初始提名中,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对空缺岗位职责、推荐条件、岗位任职资格及提名范围等情况进行说明,并印发《初始提名民主推荐表》,由全委扩大会参会人员进行定向初始提名。根据提名结果,按照1:2的差额比例确定考察对象并进行延伸考察,最后由“五人小组”会议根据提名人选和差额考察结果进行酝酿,确定拟任人选,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进行票决,真正做到了优中选优。

二、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对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相统一,组织意图和干部群众意愿相结合,干部德才素质、工作经历与任职岗相适应,科学规范、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县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通过探索多种形式的初始提名,大量优秀干部被推荐给县委及组织部门,组织部门汇聚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视野和智慧来认识和了解干部,掌握了大量优秀干部的信息,为县委准确选人用人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县委及组织部可以根据职位要求和工作需要,在更多的干部中、更广的范围内确定初始提名人选,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开阔。

(二)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初始提名领导干部人选,由原来的少数领导干部提名,扩大到单位党组织提名、基层干部群众提名和县委全委会议提名,打破了以往干部提名神秘化的主要做法,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情,实现了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到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转变,进一步落实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民主。同时,初始提名将空缺岗位、推荐标准、选人程序等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强化了对领导干部用人行为的监督,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真正选出了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干部,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三)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在探索初始提名工作实践中,县委将提名权赋予广大干部群众,让那些心系群众、长期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老实人、正派人看到了希望,促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加强锻炼,提高素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接受组织的挑选和考验,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三、几点思考

我县对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对“由谁提名”暨规范提名主体的思考。初始提名主体,简单来说,就是

指在干部调整动议提出之后,正式向组织提出选任岗位建议人选的组织或个人。结合工作实践和其他地区探索的经验来看,初始提名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综合提名。这是运用最广泛也是最规范的提名主体。二是党委全委会成员会议提名。由党委全委会成员对一些重要领导岗位的拟任人选进行会议推荐提名,这是现阶段探索初始提名工作的成功经验,其提名主体地位也正在进一步推广并不断完善。三是干部群众联合提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除参加民主推荐外,做为初始提名主体在干部选任工作实践中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集中换届时代表联合提名,在常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提名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四是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提名。比较规范且常见的有“五人小组”共同酝酿提名。其他领导个人推荐提名因缺乏规范和约束,存在较多问题,运用并不广泛。五是干部个人自荐提名。由于受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运用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广。总体来看,这几种提名主体及提名方式,对选任不同层次的领导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从规范初始提名制度来看,我们认为始始提名必须走初始提名多样化,提名主体多元化的路子,综合运用党组织提名、全委会议推荐提名,领导干部署名提名、干部群众联合提名、个人自荐提名等多种提名方式,按选任岗位的差异选择不同形式的提名方式,如重要领导位由党委全委会推荐提名,平职交流岗位由党委组织部门汇总各方面推荐情况综合提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时扩大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权重比例,以进一步提高初始提名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提名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性。

(二)对“如何提名”暨建立健全初始提名工作制度的思考。在探索干部选任初始提名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初步总结形成了一些比较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从制度层面来看,还没有行成健全完善的提名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没有相关制度可循的问题。今后,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完善。

一是探索试行空岗预告制度。领导岗位出现空缺时,组织部门根据空缺岗位及所在班子结构情况,研究确定推荐原则,明确岗位要求和推荐人选必须具备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任职经历等,并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要的信息,扩大干部群众对拟选任岗位的知情权,增强初始提名的公开性和针对性。

二是探索差额提名和民意否决制度。坚持对重要领导岗位按不低于1:2的比例提名差额推荐人选。差额提名人选确定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探索民意否决制度,对无论何种方式提名产生的初步人选,都要坚持严格的组织考察程序,深入到其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和考察,对推荐和测评票数达不到一定比例的,不得作为考察对象,真正体现群众公认原则。

三是探索后备干部储备制度。为扩大初始提名工作的提名范围,要探索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制度,每年结合领导班子考核工作进行一至两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根据推荐提名结果,分类型建立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将后备干部做为初始提名的重要范围和来源,努力做到提拔任用干部从后备干部中提名。同时,对各类提名主体推荐提名的选,组织部门要进行认真梳理统计和造册登记,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将其中的优秀干部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并加强对各类后备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待有岗位空缺和条件成熟时优先从后备干部库中选拔任用。

四是探索建立初始提名监督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各类提名主任的思想认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社

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提名干部。同时,探索建立初始提名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初始提名责任主体,强化对初始提名工和的监督和制约,促进初始提名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篇3: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一) 空缺领导职位信息不透明

从目前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践来看, 除了大规模的换届选举、公开选拔外, 在领导的职位出现空缺后, 具体的职位空缺情况只有主管该部门的组织和分管领导掌握, 群众难以知晓, 只有在组织部门具体进行配备时, 才在单位小范围内进行公开。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得不到落实, 导致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影响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

(二) 干部选用初始提名程序不规范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规定的推荐方式有组织行为, 也有个人行为;有正式的书面形式, 也有个别领导的口头推荐等等。在不同的地方提名方式各不相同, 即使同一地方的不同领导之间、同一领导对不同职位也会有所不同, 从而造成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不够规范。

(三) 干部选用初始提名责任不明确

提名形式的多样化导致提名责任的主体难以确定, 这就使得提名者只行使提名的权力, 而不承担相应的提名责任, 使提名者的失察失德责任难以界定和追究。

(四) 干部选用初始提名民主程度难把握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明确将民主推荐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重要依据, 票数多的不能作为干部初始提名的唯一依据, 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但在具体的实践中, 组织人事部门在具体分析时, 在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的情况下, 面对多方面的推荐意见应如何取舍成为一个难题。

二、规范干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的几点建议

(一) 扩大提名宣传, 落实干部群众的参与权

组织部门应通过新闻媒体或召开会议等宣传形式, 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意义以及具体办法的宣传力度, 让广大群众更加充分地了解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只有更熟悉初始提名, 群众才有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发布职位空缺公告, 明确岗位匹配需要条件、要求和推荐人选必须具备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任职经历等, 发动各级组织和群众参与初始提名, 确保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最后通过多种宣传渠道, 加大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 努力提高干部群众对初始提名的认识, 使其能够积极地从本地区的前景发展考虑以及对党的干部选拔工作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 认真有效地向组织推荐合适的人选。

(二) 扩大初始提名主体范围, 更加突出人民意愿

在具体工作中, 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标准之一, 切实营造好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氛围, 进一步扩大初始提名环节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具体可以采取多种宣传方式, 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干部初始提名, 熟悉干部初始提名的流程, 增强主人翁意识, 提高群众参与干部初始提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性, 采取组织提名、领导干部个人提名、干部群众联合提名、个人自荐提名等多种方式, 推荐干部建议人选, 体现公开性。

(三) 严格初始提名程序, 增强提名环节的公正性

规范的程序, 是提高初始提名质量的重要途径。一要公开初始提名职位, 明确初始提名的原则、条件。给群众充分的时间酝酿,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消除群众的顾虑, 明确推荐提名的具体事项, 减少群众盲目推荐, 提高推荐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二是开展民意调查和民意测评。在开展干部初始提名工作过程中, 将民意调查和民意测评与民主推荐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推荐结果的科学性。三是实行差额提出候选人选。组织部门根据拟配岗岗位的要求, 综合民意测评和民主推荐的结果, 以每一选拔职位提出两名或两名以上人员的要求, 差额提出参考人选。

(四) 实行提名主体责任追究制度, 增强提名环节的责任感

在严格程序的同时, 坚持实行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责任追究制度。要将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工作过程中的调整动议、民主推荐责任人和其它重要情况进行如实记录, 并将其制成档案, 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提供依据。要实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责任追究制度, 须按照“谁提名, 谁负责”的原则。凡在推荐提名的过程中以及推荐提名人选选拔使用后, 如果发现提名的人选在其提名前存在着严重影响任职的问题, 推荐者出于个人原因搞假推荐、人情推荐、许诺推荐或者是权钱交易推荐、以违反规定的程序进行推荐的, 可视其性质、情节、后果, 追究提名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摘要: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程序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环节, 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要提高选人用人机制的公信度, 就应该从规范初始提名程序入手, 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切实推进初始环节的民主化、公开化建设, 增强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程序,公信度

参考文献

[1]谭用发.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J].党政研究内参, 2009, (2) .

[2]李高山.以科学性保证公信度——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几点意见[J].理论探索, 2010, (2) .

[3]山西阳泉市委组织部党政干部课题组.关于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调研报告[R].山西省党建研究成果选编.

[4]邹奎.对规范干部提名程序的认识与思考[J].理论前沿, 2010, (5) .

篇4: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实践证明,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构建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公开、公正、公平,引领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得到了群众认可。

一、实践经验

(一)谨慎动议,合理选配

组织部门对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进行定期分析,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对急需岗位进行梳理,形成干部情况报告,报公司党委参考。党委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求,选准重点,确定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岗位。

(二)严谨程序,掌控重点

组织部门依据干部选拔制度、文件要求,编制严谨的干部选拔方案。从竞聘小组、竞聘监督小组成立,到下发通知、公布方案、时间安排、竞聘程序等工作细节,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进行仔细规划,把所有的环节、所有的节点尽量涵盖。重点掌控评分标准、方法及民主推荐程序。

(三)全面考察,客观评价

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是防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关键,是党委决策干部人选的重要参考。选择素质高、党性强、做人正、态度平的干部作为考察组成员,尽量避免主观化、片面化。考察干部要多方面,既要看政治品德,又要看情操道德;既要看到工作业绩,更要看重思想品质;既要看到平时能力,又要看到发展潜力;既要看到执行能力,又要看到创新能力;既要看关键时刻表现,又要注重日常表现;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考察干部要多渠道,既要找人谈话,又要实地考察;既要听取干部评价,又要听取职工评价;既要查看平常资料,又要查看档案资料,这样组织部门对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方面才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四)按规操作,接受监督

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地有效运行,重在按照制度、规定、既定方案刚性操作,把工作过程放在阳光下。组织部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制度、敬畏群众。对党委汇报要全面、客观、公正,包括工作方案、民主推荐结果、考察结果等;公示材料要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详细工作经历、原任职务、拟聘任职务等。拟聘任人员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前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选拔任用工作要全程跟进,能力测评、民主推荐等重点程序都要参与。

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思考

(一)干部考核机制要配套

不但要把好的干部选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把选出来的干部引导好、教育好、管理好,只有对干部定期进行科学考核,才能有效激活干部队伍。目前我们对干部考核的评定标准主要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是一个定性的标准。在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时,也会掺杂很多个人主观因素在内,参评人员秉承好人主义,被测评人员也会为了当好人,工作缩手缩脚,怕得罪人。完善的考核机制一要定量考核,合理划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得分标准。二要把握好分数权重,要把握好德、能、勤、绩、廉分数权重;把握好上级领导、同级干部、党员群众评分权重;把握好完成年度经营指标与平时工作表现权重。三要有效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与诫勉谈话挂钩,与任免挂钩。

(二)要合理运用选拔方式

目前,公开选拔干部方式有公开竞聘、组织选拔、竞争上岗。虽然公开竞聘方式范围较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对于实干精神较强、不善言语表达者不太适宜,也可能出现高分低能者;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试、管理情景模拟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竞岗演说及答辩等能力测试环节侧重点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评分结果;三是参聘人员长期在野外,部分竞聘考评组人员对其认识可能不太深刻。组织选拔和竞争上岗较适宜于实际操作,但是在一些重要环节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漏洞。

干部选拔方式的合理运用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选拔岗位情况、参聘人员情况、现有干部队伍状况等进行合理运用。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的前提下,既要把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创造力强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又不让工作能力强、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人吃亏。

(三)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

针对各种选拔方式存在的不足,组织考察存在的缺陷,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队伍尤显重要。从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确定,到培养教育、考核鉴定、动态调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把后备干部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基地。后备干部队伍的建立,一是加大了对优秀人员的培养力度,二是激发了优秀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三是有利于组织部门对优秀人员进行客观评价。

篇5: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相继制定出台了《干部任用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其最终目标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充分落实群众的“四权”,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提名工作,对实现“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相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内涵

在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践过程中,初始提名虽然在《干部任用条例》中没有作为一项工作单独地规范和明确,但它却影响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中能否得以充分体现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中必须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是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关键性问题。

干部初始提名工作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按照扩大民主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研究提出拟提任或交流领导干部人选进入推荐、考察、比较、甄选之前的工作。《干部任用条例》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监督等都作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但对如何确定民主推荐的目标单位,特别是对提出或确认民主推荐目标单位的主体及原则几乎没有涉及到。目前采取的直接提名的做法,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从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进程,对以具体执行和实践操作而言,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透明度、干部群众参与度还不够,目标选定存在明显的补缺性和被动性,随意性和人为因素还难以避免,这也给“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留下了制度漏

— —1洞。要突破这一难题,在总结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中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建立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人选决策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前移机制,将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对策,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人选如何产生这一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进程的源头问题。

二、关于规范初始提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2002年7月中共中央正式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公示等程序做出严格的规定。几年来,县委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已深入人心,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的《条例》意识、大局意识、标准意识、纪律意识已经得到了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干部任用条例》在提名环节也提出了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推荐、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等规定,但是关于如何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科学合理地规范初始提名权,使干部推荐提名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有章可循,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和规范。同时,这也是深入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所规定的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具体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以便进一步发挥党委其他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群众的作用。规范初始提名工作,就是要通过扩大民主方向,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真正落实群众“四权”。这里的“群众”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并不是特指领导之外的普通干部群众,而应该是指除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组织部门直接管理干部选任的干部之外的所有干部群众,是与干部选任工作中能够选人的“少数人”相对应的一个

— —2概念。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就是要充分发扬“集中”的优势,而又有效地防止“过分集中”带来的问题。

(三)有利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干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是规范和监督领导干部用人权的关键所在。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是党委及组织部门履行选拔任用干部职责的基本内容,是有效行使用人权的保证。但如果不规范运作,就很容易失去制约,产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通过规范初始提名程序,如实行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既可以使县委书记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又受到了全委会成员民主提名时的合理制约,能够有效防止干部问题上由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防止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的产生。

三、关于当前干部初始提名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由组织部门从后备干部人才库中提名。按照“党政人才重在社会和群众认可,专业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原则,每年都开展了后备干部推荐工作。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推荐、领导举荐和日常组织了解掌握等渠道,建立了包括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在内的各类后备干部人才库。并坚持凡是干部提拔必须从后备干部中提名推荐的选人用人原则,为选人用人储备了比较充足的干部人才资源。同时,对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干部考察和后备干部推荐情况更新一次。一旦出现职位空缺,根据职位条件需要优先从后备干部库中筛选合适人选,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或方面进行提名推荐,人选基本一致的,按组织程序确定提名对象。

(二)实行个人署名提名领导干部人选。当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岗位出现空缺时,鼓励四大班子成员、乡科级领导干部、党委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县级老干部等,可以以个人名义,署名向组织部提名党政领导干部人选,经部务会研究

— —3提出拟提名人选。首先,提名人负责任地以书面材料的形式提名并署名。提名材料要客观公正,全面介绍被推荐人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提出提名理由和使用建议等。口头提名、向个人不向组织提名,以及没有提名理由和建议任用方向的不予考虑。其次,署名提名党政正职或副职人选,同后备干部推荐、四大班子成员提名、基层党委(党组)提名人选相结合,认真分析、反复比较,进行“对光”。在后备干部推荐和四大班子成员提名、基层党委(党组)提名中,推荐率、提名率均较低的不作为提名人选。三是由组织部负责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认真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作为提名人选。

四、关于初始提名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初始提名工作,总的来说是有利于干部调配的,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一)初始提名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深化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工作的实践中,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如:如何提名、怎样提名、提名范围如何界定,在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制度可循,在操作过程中不好掌握等。

(二)推荐提名氛围还不够浓。一是职位空缺调配信息尚欠明朗化。就传统做法而言,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上考虑进行配备时,对外公开信息一般都是到民主推荐阶段,而且即使公开了,也仅仅在目标推荐单位,其他所知晓的都是通过“小道消息”获取,这之前还要作为一项纪律强调保密。所以对外公布空缺领导职位在时间上显得迟了些,在范围上显得窄了些,可以说其他主体很能难获取知情权。信息的对外封闭,程序、环节和时间上的开放度不够,从短期状态看,限制了其他主体参与的机会;从长期状态看,不利于调动其他主体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长期以来,社会上的“地下组织部”经常会发布干部调整提拔消息,由于在基层干部之间,与群众之间联系相对较多,通过对比

— —4较了解的干部群体进行分析,猜测某某同志被调整使用,与组织上调配意图相吻合的概率还是有的,从舆论导向上给组织上增加了不利的影响。二是群众关心度不高。群众提名权不明确,导致群众认为干部选任与自己关系不大,因而对干部选任漠然视之,参与选择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准确度,增加了干部选任的风险成本。三是推荐票使用不到位。由于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反馈机制,很多时候群众只知参与了测评、推荐过程,而不知道推荐结果,对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结果欠缺认真的研究分析。

(三)其他主体在现实中直接参与提名作用发挥不够。直接制约其他主体参与初始提名的各种可能性,除了信息封闭以外,更大的原因在机制上的障碍,从目前的已经在执行的干部任用制度看,考虑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渠道时,实际上只有组织提名的“华山一条路”,除此之外,别无它路。任命机关党组织、上级分管领导、用人单位党组织及干部个人等其他主体由于缺乏渠道没办法参与初始提名,要参与也只能是“海推”,即使在平时向组织推荐可提拔使用的人选,并告知大概的方向,但最后是否列为初始提名人选进入到民主推荐环节,决定权又回到组织部门,导致其他主体在初始提名中的作用难于得到全面发挥。

五、关于规范干部选任初始提名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初始提名的认识与参与度。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初始提名方法、程序及其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尽快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初始提名,提高参与初始提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思想教育,做好干部群众初始提名的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个人主义思想,自觉从大局和对党、对干部本人负责的角度出发,坚决抵制不良的小团体活动和不正常的拉“票”行为,“负责”地向组织推荐人选,促进初始提名的积极意义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充分落实。三是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增强

— —5干部群众参与民主推荐的自觉性。民主推荐中的感情票、印象票、猜测票、随意票和弃权票的存在,一方面,说明民主推荐工作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干部群众的素质状况,为此必须要继续加强对《条例》内容进行大力宣传,增强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民主推荐干部,既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应认真负责地参加推荐工作。

(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应该也必须要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原则和必然要求。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选拔任用干部。认真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抓紧完善并落实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对选拔任用干部不按规定办事造成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要增强主动监督的意识,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把对执行《条例》情况监督的关口前移。

(三)规范初始提名工作。一是探索实行全委会委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主要用于提名乡镇和重要职能部门正职干部。岗位空缺时,先由组织部门综合单位民主推荐和干部日常考察结果,每个岗位提出两名以上参考人选名单;再由组织部门将拟任职务、任职条件和参考人选名单等基本情况,提交全委会委员,委员既可以根据组织部门提出的参考人选名单进行推荐,也可以署名另外推荐他人;最后,组织部部务会议根据单位民主推荐情况和全委会体委员民主提名情况,综合分析,提名考察对象,向常委会汇报考察方案,同时报告民主提名结果。全委会闭会期间任用和推荐干部时,也可视情况,由组织部门将征求意见表、拟任和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提名理由等材料,通过适当方式送达全委会委员,征求意见,这样,既使书记应有的用人建议权在确定

— —6参考人员名单的过程同步中得到体现,又受到全委会委员民主提名的合理制约,能够有效防止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把提名上的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

二是推行空岗预告制和空岗推荐提名制。将岗位出现空缺作为进入初始提名的前提条件,避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随意性,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除了班子换届外,所有个别提拔任职的一律实行空岗推荐提名制,没有出现空缺岗位不能进行推荐提名,更不能进入考察程序。推荐空缺岗位和推荐结果公示制度。对出现的空缺岗位在组织推荐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做到“三公开”,即公开推荐的时间、地点,公开推荐的职务、职数和任职条件,公开参加推荐的人员范围。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又可使参加推荐的人员有充足的考虑时间,在正式推荐时提出相对合理的人选,进一步提高推荐质量。推荐结束后,适时将汇总后的推荐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建立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新机制。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后,组织部门把本部门提出的目标人选、任命机关党组织提出的目标人选、上级分管领导署名推荐的目标人选和用人单位党组织提出的目标人选结合起来,进行归并,组织进行民主推荐。积极实行干部选拔任用二次推荐制度,促进民主和集中统一,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对一些重要岗位人选,可以综合全县科级干部大会推荐和单位内部推荐等层次的推荐结果,将推荐相对集中的人选与领导干部推荐的人选和组织部门推荐的人选共同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在党委全委会的范围内进行二次推荐,如果领导干部推荐的人选在二次推荐中得票较低或排名比较靠后,不能确定为差额考察对象。这样,既可以对第一次的推荐结果进行印证,又可使领导干部的推荐提名权得到有效规范。

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即在推荐提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追究首推提名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被推荐提名人选拔使用后,发现存在严重影响任职问题的;领导班子违反规定程序

— —7进行推荐的;明知干部人选不符合提拔任职条件和规定,以个人意愿强行通过推荐的;其他原因造成推荐不当,产生严重后果的。追究时应根据责任主体的责任大小、后果轻重、损失程度、主客观原因等,追究提名人的责任,凡构成违纪,需给予责任人党、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

(四)完善和充分行使组织部门的第一提名权职责。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有着在掌握干部资源信息、职位调配对应度等其他主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各级组织部门应该充分履行第一提名权的职责,也就是说,组织部门提出的人选要优先于其他任何一个主体所提出的人选进入民主推荐。当然,组织部门在考虑人选时,要进行空缺职位特点分析,要对人选能力、素质、个性特点与其他班子成员的互补性等情景比较,要在后备干部队伍中,必要时可以放到整个干部队伍或党政机关之外物色初步人选。人选提出后,作为第一位排序进入民主推荐目标人选。

(五)加强日常监督,保证《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干部监督,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重点加强对“一把手”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充分利用组织系统“12380”监督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箱、聘请监督员、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渠道,广泛接受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级党委(党组)选拔任用干部情况进行检查,努力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不断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

篇6: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侯长安

2011年05月30日13:4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renshi.people.com.cn/GB/14774820.html)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干改规划》),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列为第一个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突破项目,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提名质量对选人用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当前提名工作还存在不少难点问题,在现实中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谈几点认识。

一、必须做到“提名有责”,从源头上防止不正之风渗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干部提名权是选人用人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有权必有责,失去监督、不负责任的权力容易被人滥用。《干改规划》要求“明确干部选拔任用主体,规范提名形式、提名程序,合理界定提名责任,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与监督,逐步形成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较好地把权力与责任、用权与监督统一起来,为防止不正之风渗入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基本的是要把握好以下四项要求:

(一)坚持民主提名,形成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荐才择才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民主荐才。扩大提名主体范围,不仅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可以推荐干部,干部群众也可以推荐,既可民主推荐,也可个人推荐,还可以自我推荐。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择才。不管是上级推荐、领导推荐,还是个人推荐、自我推荐,其结果都要经过“民主推荐”来筛选确认,凡是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的,提名一律无效。

(二)坚持“公开提名”,用“阳光”为干部提名“消毒”。提名工作信息公开,应包括提名岗位公开、提名主体公开、提名结果公开,以便于干部群众正确地行使民主推荐权力,加强对提名工作的监督。提名人选确定后,应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提名人。通过增强提名工作的透明度,防范暗箱操作,增强提名人的责任感。

(三)坚持“差额提名”,为选人用人实现好中选优搭建制度通道。差额才有竞争和比较,有竞争比较才有鉴别和择优。《干改规划》要求推行“三差额”(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探索“四差额”(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差额推荐直接关系差额提名,是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和差额票决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保证差额提名质量,选人用人才能做到好中选优。

(四)坚持“带责提名”,强化“谁提名谁负责”的意识。应探索“署名推荐”,从制度上体现提名工作“有人负责”的问题。应研究和明确各种提名责任,解决提名违规“如何究责”的问题,为干部群众监督干部提名工作提供依据和遵循。

二、必须做到“提名有据”,充分发挥干部提名环节对选人用人质量的把关作用

(一)全面实现干部提名功能应坚持“提名有责”与“提名有据”的有机统一。从主体、程序和责任入手防范干部提名违规,进而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十分重要。从干部提名所应承担的功能来看,我们不能仅限于此。干部选拔任用有两个价值取向:一是把真正优秀干部选准用好;二是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其中后一个价值取向是为前一个服务的。与此相适应,干部提名就要从源头上保证两个价值取向的有效实现,仅仅围绕实现防范不正之风来设计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不出事”、“干成事”两手抓、两不缺。在坚持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上,科学的用人依据更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也是严把用人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干部“提名依据”最根本的是要看干部的德才。当前,干部提名较常用的是以票数为依据,因为提名中有一个民主推荐环节,民主推荐结果是以票数的形式来反映的,但由于缺乏对干部的全面准确了解,加之情感利益因素渗入投票行为,票数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德才。有时候为了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也以学历和年龄作为提名依据,但是简单地以外在条件取人,会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干部挡在组织视野之外,挫伤一些精神状态好、年富力强中年干部的积极性。公开选拔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但这样做,使得一些不干事、会考试的“考试专业户”得到好处,挤压真正优秀干部的成长空间。我们认为,科学的干部提名依据应包括四个部分:

一是干部的业绩和贡献。说到底,我们是为事业而选拔任用干部的,事业标准应是干部提名的最大的实践标准。业绩和贡献是一个干部德与才的集中反映。事业心反映德,事业好反映才。这德、那德,真干事、不出事是最大的德;这才、那才,会干事、干成事是最大的才。还是要强调贡献立位,让干部干上来而不是混上来。

二是干部的品质和作风。在有能力、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中,不可否认有的人在品质和作风上过不了关。事干得好,但在党风廉政建设、为人立德等方面出了问题,应一票否决。

三是干部的民意认可度。由于受知情度、认知水平的影响,基层干部和群众在“干部推优”方面难免存在局限性,但在干部监督上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票数高不一定说明干部优秀,我们不赞成将票数作为干部提名的根本甚至是唯一依据,却赞同将其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与其他依据共同发挥把关作用。

四是干部岗位适应度。优秀的干部具有共性,但对岗位需求来说,各个岗位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又具有特殊性。干部的个性特点和专长禀赋应是干部提名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在具体工作中,要将上述四个因素统筹考虑,不可割裂开来。

(三)干部“提名依据”要通过科学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和经常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来支撑。只有做到知人,才能实现善任。知人不深,必定用人不准。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领导干部顶多只能看到“1.5视力”范围内的干部,识人视野较为有限,很多领导视力不能及的优秀干部缺少甚至没有被提拔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而提名后的干部考察,由于时间短、指向性强等客观原因,往往难以将干部看清楚。因此,必须为领导识人配备一个“天文望远镜”,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和经常性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对大量的考核评价信息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信息的分析,使领导识人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

三、必须做到“提名有法”,促使干部提名工作科学、严密、高效运转

我们理解,提名有法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保证提名依据和提名责任落到实处,增强提名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干部提名要有科学的制度规程,凸显工作程序设计的合理性。通过两层含义的实现,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努力把最优秀的干部选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具体来讲,干部“提名有法”就是要按照精简管用的原则,把中央的有关要求程序化,形成可操作性的办法。我们认为,在实践中可探索干部提名“四步法”。

(一)坚持注重实绩,实行业绩优选法。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将综合考评结果作为提名依据。将此法作为干部提名的第一道程序,有利于树立“凭实干出实绩,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导向,把广大干部的注意力聚集到干事创业上来。同时,也让平常将主要心思放在处理关系上、一心一意谋选票的干部“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些干部即使有个别人“关心”也没用。

(二)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劣迹淘汰法。用“业绩筛”将事业心强、贡献突出的干部筛进来,再用“品德筛”将党风廉政上有问题、大节上有污点的干部筛出去。这样,留下来的则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用起来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有的同志可能认为,既然强调“以德为先”,那么就应当把劣迹淘汰法放在第一步。先进行劣迹淘汰,不是立足选优,工作量也太大。业绩优选后,再进行劣迹淘汰,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工作成本低,效果更好一些。

(三)坚持群众公认,实行民主选择法。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提名对象,是确保其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前提条件。现实中一些地方之所以民主推荐结果难被各方认同,主要是因为干部群众对考察对象了解不够,导致“凭感情、凭感觉、凭感谢”投票的“三感”票普遍存在,致使投票结果难以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在进行优选和淘汰后,坚持运用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引导民主推荐,让业绩好、品行好的干部得到公认,避免“绩票背离”,努力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过程成为宣传推介优秀干部、扩大他们在干部群众中影响的过程,使优秀干部有机会接受民主的挑选,不优秀的干部没有被选择的机会,这样的民主推荐才令人信服。

(四)坚持因事择人,实行人岗匹配法。选人是为了用人,不仅要“选优”,更要“用好”。从提名环节就应当考虑被提名人选与岗位的适应性。人岗匹配法,就是在考虑提名人选时,要看其气质特点与拟任的领导班子是否相融,看其专业特长能否满足拟任职岗位的工作需要,避免出现“乱点鸳鸯谱”、“拉郎配”等浪费人才资源的现象。

篇7: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从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入手,把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对干部的考察、提拔、使用和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严格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实施监督的良好氛围和比较完备的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监督机制。但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工作效力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等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干部选拔过程及任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的监督方面,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根本上还存在监督缺失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一)思想认识滞后,观念陈旧。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和提上议事日程,思想观念还停留在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老框条里,认为考察任免干部是组织部门的职责,监督是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抓不抓问题不大,从而影响了监督的整体效能。

(二)监督不够到位,力度不够大。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使其在组织部门系统外以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具有神秘的一面,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程序和环节,例如民主推荐结果的使用、考察对象的确定等,是“保密的”。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操作,就是监督的真空。而知情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者,有铁的纪律要求,对相关情况往往讳莫如深,局外人则道听途说,议论纷纷,导致外界有一种“公认”:干部人选早就定了,推荐、考察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履行程序而已。为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部分人心中失去了严肃性,不愿监督和没必要监督成了大家的惯性认识。

(三)监督方法不够多,针对性不够强。近年来,虽然一些监督方式,如经济责任审计、任前公示、政绩公示、诫勉谈话、绩效考核等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工作,研究探讨得不够,手段不新,措施不多,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各种信息,从根本上扭转干部监督信息来源窄、途径少、管理分散、监督滞后的被动局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如何实行符合其特点的监督,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对双重管理干部的监督上,作为主管的上级领导机关来讲,平时接触比较少,对其工作情况,特别是生活圈、社交圈了解的比较少;而作为协管的组织部门来讲,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比较多,但缺少有效的制约措施。

(四)监督的内容与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目前建立的监督制度,有的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规定和措施相对滞后;有的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还有的对干部提出正面要求的多,具体实施细则少,与制度配套的相应的奖惩措施跟不上,以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执行效果难以进行评判。可见,现有的制度执行不力,已成为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不力的客观原因和关键所在。

(五)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县已建立起一整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较为完善的网络,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有人大、纪检监察、统战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又有干部群众、新闻舆论的监督;既有上级、同级的监督,又有下级的监督,党员干部已处在全方位的监督之中。这些监督,较为有效地防止了党政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和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目前这个监督网络中各监督主体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监督主体之间在工作上的联系和联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监督网络整体的发挥。

(六)监督的大环境、大气候还没有形成。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少数一些主要领导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够强,一提监督就认为“跟自己过不去”,是有意找毛病,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逃避监督。作为一般干部群众来讲,有的碍于情面,不愿监督;有的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知情较少或不知情,无法监督。尤其是单位的主要领导,集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权力太大了,群众不愿监督、更不敢监督。

(七)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贯彻党纪条规的严肃性不够。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完善补充,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己经比较健全,任期审计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均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一些不该有的“漏洞”。在党纪条规贯彻执行中,一支敢叫真、敢碰硬的执纪队伍还不强大,遇到权力、人情关系等干扰时,党纪条规常会偏离正常轨道,严肃性被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二、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根源

造成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监督缺失和不到位的原因有多方面,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究其根本,还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意识不强、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

(一)监督意识不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不够到位。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理解不够、政治责任感和自觉监督意识不强,认为监督是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导致监督意识有偏差;有个别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不够到位,班子成员之间、成员与“一把手”之间,构不成强有力的内部约束。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畅。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下”的机制还不健全,如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等,职能部门还没有形成高效联动的全程监督运行机制,有时监督没有到位。群众监督条件不完备,渠道不通畅,监督保障体系还不能有效保护群众监督的合法权益。

(三)协作不到位,监督合力发挥不充分。从干部管理监督的体系来看,有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主体力量,与各有关监督部门普遍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但在实际运做过程中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往往是单打独斗,信息成果不能共享。

(四)平时监督与任前监督不协调。对选拔任用的干部考察往往时间短、任务重而难以深入,组织部门平时掌握情况偏少,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对社交圈、生活圈了解不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约束力发挥。

(五)制度落实不够,监督氛围不浓。目前干部监督的制度规定措施已经不少,但缺乏后续措施。在调研中,有的同志甚至提出:制度不落实关键在党政一把手,“没人愿意往自己头上戴紧箍咒”!不利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

三、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学习《四项监督制》和本次的专题调研,我局认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既要达到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又保证干部队伍肌体纯洁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从坚持标准和条件入手,强化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1、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的学习。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干部监督的有关文件规定,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监督的氛围。二是要始终坚持把反复学习,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作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并定期监督考核,紧密结合干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的要求,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三要以党校、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为主阵地,开办专题讲座,坚持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列入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和组工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门培训、开设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学习,强化学习培训。四要利用班子考核和干部考察的机会,向干部群众宣传干部监督的有关规定和知识。要通过强化宣传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党政领导干部主动监督、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

2、要始终不渝地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规定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坚持按标准选人、按程序和规定办事,选贤任能,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符合干部工作实际情况和活动规律,使干部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运转。要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抓职位变动监督,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重要部门和岗位定期交流轮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使领导干部在任职的全过程中都受到有效监督;要实行谈心谈话诫勉制度,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有轻微问题的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要实行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下发诫勉通知书,促其限期改正错误,克服缺点;要坚持干部监督联系通报制度,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

3、要以推进干部规范化为途径,加强程序的监督。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一方面要高标准要求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不折不扣地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规定的原则和条件,以严密程序、强化监督为根本,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树立全过程监督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严格按程序办事的观念,对干部选任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程序执行,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其公道正派,照章办事。另一方面要坚持凡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一律不考察,不研究,不呈报,真正做到履行程序环环紧扣,一步不缺,一步不错,使程序成为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以保证干部工作的正确方向,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坚持从完善监督体系入手,努力推进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规范化。

1、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和方法。干部工作如果没有规范和程序,制度就等于虚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要坚持把考核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考核工作实绩结合起来,不仅考察干部本人是否清正廉洁,还要考察其家属子女有无利用干部职权违法违纪问题。二要不仅了解干部在本单位的表现,也了解干部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不仅了解同事和上级的意见,也注意倾听少数知情人的意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考察,切实做到考察符合实际,集中体现公开的原则和群众公认的原则,能够准确反映干部的德才情况和工作实绩。

2、要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做到领导干部的任用都要有规范的推荐程序,从根本上杜绝一些领导干部口头推荐、临时动议和点名推荐的不良现象。二是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考察,每一个程序、每一项考察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每一个结论都必须签署考察责任人及考察组成员的姓名,以便实行责任核实和责任追究,做到环环有人把关、事事有人负责。三是对干部的任免,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切实做到个别酝酿、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不搞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四是要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对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的,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要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组织部门的监督,应突出自身特点,切实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建设,选准配强力量,要进一步细化组织部门干部监督职责分工的规定。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提高工作效率。要紧紧抓住信息运用这一关键环节,发挥信息网络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信息收集的途径主要是从来信来访、群众举报、干部考察、执纪执法部门提供和干部公示等渠道,因此在收集整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整理归纳综合。三是要把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转化为组织监督的优势。重点要根据干部的表现和工作需要,通过对干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干部职务的升降,实施对领导干部更有力、更有效的监督。

(三)从保障群众“四权”入手,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1、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制约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要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真正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提供标准和武器。二要大力构建群众实施有效监督的“平台”。要建立完善有利于实施民主监督的好制度好做法,完善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和民主测评等制度,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政绩公示、试用期制等,为群众监督经常化、全程化、制度化提供保障,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掌握党的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纪律,引导人们关心和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及其监督工作。三要把群众监督贯穿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有说法,凡是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作为考察对象,凡是多数党委成员不同意的,坚决不予任用,使群众感到他们说的话、提供的情况“管了用”,受到了重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对群众举报的情况一定要做认真分析,防止对干部的诬告陷害行为。

2、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要将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对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权力上,以保证用《四项监督制》规定来规范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行为。二要把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干部监督的重点。三要重点抓好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别是要加强对乡镇、县属各单位和部门“一把手”选人用人工作监督。重点要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做好巡视工作,通过有效监督,弱化、制约“一把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过于集中的权力。四要重视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注意发挥舆论监督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五要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拓宽识人、用人渠道,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避免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说了算或“暗箱操作”问题,使选拔任用干部全过程工作处于群众监督之下。

3、要从提高监督质量入手,提高监督工作的实效。一要在增强各个环节的公开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上有所创新。对一些不够明确、细致的方面做出规定,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着重在科学性、准确性上下功夫,缩小弹性,强化刚性约束。要注重其适用范围和操作程序上的严密性、合理性、规范性,避免形式的单一化、简单化;二是要注重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侧重于平时监督,对适用于量化的监督的事项,尽量分析评价,尽量扩大干部群众知情内容、范畴等;三是要注意处理监督领域的拓宽与监督内容扩展之间的关系,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善于引进、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四)从理顺监督体制入手,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扩大民主与党管干部的关系。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动摇,始终把握扩大民主的正确方向,以党委的提名权、考察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的落实来保证和促进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既不能将扩大民主绝对化,用群众意见去取代干部标准,取代组织结论;又要注重群众公论,尊重民意,让群众尽可能多地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防止把发扬民主当摆设、走过场。二是要正确处理依靠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关系。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必须立足群众、面向群众,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尊重民意,注重群众公论。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干部政策和《四项监督制》规定,让群众充分了解这项工作,并帮助广大群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三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的关系。一方面,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群众观念和民主意识,充分扩大民主,尊重民意,将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干部和群众的法规意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项监督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依法发扬和扩大民主,把民主意志体现于程序、法规之中,在严格依法办事中把握扩大民主的正确方向,将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工作中的民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篇8: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的思考

一、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工作流程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会根据干部任用工作任务和目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会引起不同的内容及流程。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相应的程序方面, 不同的干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同样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如此, 在实际处理和执行过程中也应按照程序来进行操作。第一, 对于所提名的职位名称及任职要求、任职条件进行发布和公告, 也就是说把提名的职位、要求、条件等信息告知相关人员, 建立空缺职位公告制度, 将一些空缺职位及相应的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及选拔流程进行公布, 让干部群众都拥有对空缺职位的知情权, 这可以有效确保干部提名选拔的公开性与公正性, 充分体现干部提名选拔工作的公平性。第二, 公布候选人员名单。根据后备干部的人员情况, 并结合这些储备干部人员的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及表现, 由群众民主选举、组织推荐、领导推荐等诸多方式来确定候选人员名单, 并将这些人员名单提交至相关组织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呈交至党委 (党组) 进行决策。第三, 充分开展民主推荐工作。组织部门应严格按照所规定的流程和内容, 将决策出来的候选人员名单提交至党委 (党组) 并开展下一步民主选举工作, 确保名单在提交过程当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第四, 考核对象的确定与告知。根据民主推荐所得出的最终结果, 将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共同对相关的考核对象进行考核、分析和研究, 并得出最终结论。若遇到换届的情况, 则应由党委 (党组) 来组织召开会议, 共同研讨出需要进行考察的对象名单, 并将最终结果告知相关人员;当仅仅针对个别人员进行提拔、升迁时, 则应由党委 (党组) 单独对考察对象进行考核、研究并进行最终确定。第五, 提名材料的保管与查询。所有与提名推荐相关的材料、文件、资料都应由该组织的人事部门进行收集、汇总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保存, 便于后期的查找。另外, 提名推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形成明确的记录, 并将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记录保存在一起, 以便为后期出现任何问题时提供可靠的原始证据。

二、建立并完善初始提名工作的责任追溯制度

严格坚持“谁提名谁负责”的工作原则, 明确规定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责任人、主要负责所涉及的内容, 并制定一套充分、完整的追溯模式, 确保追溯渠道保持畅通, 至少要做到当出现问题时确保能够找到相关人员进行负责, 并能够查询到相关规章制度作为处理依据。一是要明确提名的主要责任人。严格按照署名推荐责任制度展开工作, 由党委集体推荐的主要责任人为初始提名责任人;由组织部门集体研究推荐的, 该组织中的党委负责人为初始提名责任人;由领导干部个人名义向党委推荐的, 该领导本人作为初始提名的主要责任人;在由主要领导授权而成立的组织部门当中, 一些以组织的部门名义进行推荐, 但并没有经过领导签名批准的, 其组织部长应作为初始提名的主要责任人。在民主推荐提名的情况下, 理所应当群众作为主要责任人, 但是由群众所引起的责任通常在追溯时较为困难, 一旦发生问题便难以具体地追溯到某个人身上, 因此可以在这之前提前召开会议, 在会议中由群众共同进行商讨, 最终确定一名主要责任人, 若提名人员得票率非常低但是依旧被作为考察对象而发生问题时, 在会议上所推荐的主要责任人应针对整个事情承担责任。二是要明确提名责任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例如, 在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必须将提名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到底, 并追溯到个人身上。提名人选在被提拔并使用之后, 经过调查而被发现提名之前曾经发生过情节较为严重的问题或失误, 应针对提名人责任人追究“荐人失察”的有关责任;若提名人选在提名之前并未查出曾经发生过问题, 但是在提名之后才发生问题, 推荐人也应承担一部分“荐人失察”的责任, 但并不需要承担全部责任;提名人在任用之后并不能按照原先规定来开展工作, 并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时, 推荐人同样也要承担一部分“荐人失察”的责任。三是要确定提名责任的追溯期限。对于一些在任用之前已经出现问题的干部, 不管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都必须将本次任用提名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追究到底, 并明确其性质, 即提名人责任人对于这个事件必须承担终身责任, 通过这种终身责任制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提名责任人对于提名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使提名责任人充分意识到提名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推荐提名人选时会更加慎重, 在全方位考虑之下才会做出决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一些被提拔的干部在任用之后才发生问题, 对于相关提名责任人也应追求其责任, 期责任期限大概在3~5年之间, 具体年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三、规范领导在干部任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中的行为

首先, 要进一步对动议过程中的权力使用行为进行规范, 明确规定动议前提, 并根据领导班子的建设需求和纲领及相关干部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动议内容进行汇报, 同时根据所汇报的内容提出相关围堵措施及改善建议, 并使动议相关内容得到进一步规范, 对动议调整涉及的数量进行限制, 并对每次动议调整干部的人员数量进行严格限定。其次, 建立推荐干部责任体系。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干部必须明确提供推荐资料, 并由相关组织进行民主推荐, 所推荐人员在排名靠前的情况下才可以纳入考核对象。另外, 必须规范讨论过程中的权利行使行为。按照党委 (党组) 讨论结果来决定干部任免事项, 并充分赋予班子成员的意见表达权利, 将个人的建议提出来。在最终的决定环节中, 应使用不记名投票方式来表决个人意见。为了充分体现选举工作的民主性、公正性、公平性, 党政主要领导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的观点不能在会议伊始提出和公布, 以有效确保会议所有成员在进行决策时不受外界干扰, 充分表明自身观点, 为动议工作提供有效建议, 与此同时, 还能确保动议的公正性。除此之外, 必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的用人责任制, 在目前的体制之下, 由于大部分主导权利都掌握在党政主要领导人员身上, 尤其是在用人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 党政主要领导人员具有充分的话语权, 并行使着高度的决策权, 是主要决策人员, 由此可见, 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相当有必要。

摘要:围绕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工作流程、建立并完善初始提名工作的责任追溯制度、规范领导在干部任用选拔初始提名工作中的行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

参考文献

[1]路伟.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M].山东大学, 2010 (9) .

上一篇:运动会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牛虻》读后感心得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