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数学教学

2022-09-11

1 构建合理模式的基础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随着学习内容的合理调整, 高中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 立足学生实际,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学会学习, 取得了教学方面的很大突破。

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周岁之间, 在这个年龄阶段, 他们的认识过程以及各种心理准备已较接近成人的水平, 但其智力活动仍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还不确定。立足高中学生这一特征, 对我们把握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所谓的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 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说白了, 就是解决“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问题。长期以来,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 (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统治着我们的高中课堂。它以教师为中心, 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 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 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 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 认为应该对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进行扬弃, 保留其有利成分, 去除糟粕, 引入“学生主体教学观”, 构建合理的教学新模式。

而构建的教学模式是否合理, 还要考虑教材因素。经过一个阶段的改革, 今天的高中数学新教材, 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一是承上启下, 注重基础。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与前面学段的衔接, 许多地方都是前面学段所学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提高。二是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知识应用。三是改进呈现方式, 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教材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说起, 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 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 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新教材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结论, 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加深认识。四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注意培养思维能力。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中蕴涵着许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最后是体现科学进步, 关注数学文化。数学教材力求能够成为反映科学进步, 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 既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 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

2 以合理模式促进教学

经过这几年实践与探索, 笔者根据高中生思维和新教材的特点, 结合自己原有的教改成功经验, 生成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取得良好效果, 有力促进了教学。

2.1 新课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能积极主动,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 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这样, 教师通过展示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 (以现实生活的问题、学生身边的问题为主, 同时和书上的知识性问题相结合) 展开教学。学生通过研讨、交流、归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形成共识、小结提高。而后再提出新的问题, 再进行研讨解决, 以此螺旋式上升。学生就是在“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的, 这种教学方式大部分应用于新课引入和新知识的介绍。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 做游戏, 直观演示, 对话表演, 操作实验, 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 然后让学生观察, 操作, 猜测, 交流, 质疑, 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过程中, 假设本校所在的城市现有人口总数为80万人, 如果年自然增长率为1.2%, 问学生, 如何才能找一种方法, 可以简便地知道该城市人口总数与年份的关系, 可以随时知道某年后改城会有多少人口。此问题一出,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然后在引导学生, 如何理解“年自然增长率”的词义, 指出:城市现有人口、年份、增长率, 城市变化后的人口数等关键量。其次, 再引导学生从特殊的1年、2年入手, 不断演绎, 抽象归纳, 寻找规律;最后, 引导学生设定函数关系X、Y, 探讨X年的城市总人口问题, 即Y=100 (1+1.2%) X。

2.2 复习课教学模式——“趣味解题教学”在复习时, 由于解题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

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 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 保持解题的“好胃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将一道道好数学题, 演绎成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 通过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来引导学生享受复习解题的成功喜悦。当“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 学生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学习热情被成功激发出来了。

复习难免要布置习题, 并加以有效讲评, 使学生真正巩固提高。笔者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规律:一是照顾一般, 突出重点。在讲评试题时, 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 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 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习题, 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 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 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 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二是贵在方法, 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渗透科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习题的评讲过程,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 不在于方法的罗列, 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三是分类化归, 集中讲评。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 要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 要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 也要集中评讲, 以达到最佳效果。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 立足高中学生思维实际和新版教材特点, 探索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新模式, 取得良好效果。本文论述了新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实际操作。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思维,教材特点,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向体仁.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内江科技, 2005 (5) .

[2]  王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 》数学1简介[J].中学数学杂志 (高中版) , 2007 (3) .

[3]  漆秀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浅议[J].青海教育, 2006 (6) .

[4]  刘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3) .

[5]  王汝广.论高中数学的学法教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

上一篇:淮阴区袁集乡实施“小麦机械匀播技术”项目阶段成效下一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振荡压实技术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