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合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2023-01-09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与教师都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在当前教育界提得很多, 成为当前比较时兴的名词。这种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灌输式教学中那种死气沉沉的现场效果, 带来了教育方式上的变革。但是, 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 由于理解的角度和深度的不同, 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似是而非, 影响了教学效果。

1 互动式教学法的起源及其理论依据

互动式教学法诞生于1918年的哈佛大学, 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模式被运用的。在教学实践中, 这种方法得到了不断发展, 曾被誉为该校的法宝。上世纪80年代初, 互动式教学法引进我国, 但并没有被普遍推广。近几年, 互动式教学法才开始在较大范围内实行。

互动式教学法从更深层次讲, 属于对“探究式科学教学”的研究范畴, 所谓“探究式科学教学”可以解释为“利用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内容的教学,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过程之探究特征”, 也被称为“关于探究之探究, ” (inquiry into inquiry) 。探究式教学法的起源于杜威 (Dewey) 、布鲁纳 (Bruner) 和施瓦布等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贡献。但是, 在施瓦布所著《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一书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Plato) 却被追溯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前, 柏拉图创办了贵族学校。学生按照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的不同, 被分为两个班并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对于那些将来可能从事一般性工作的学生, 学校教给他们的是一堆被视为绝对真理的知识或教条;对于这些教条知识, 这个班的学生必须以十分虔诚的态度无条件地接受, 不能提出任何质疑。相反地, 对于那些将来可能成为统治阶层接班人的学生, 学校教给他们的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些知识或教条, 在这里却被当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提供给学生;学校要求这些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保持独立、清醒的头脑, 对这些知识或教条的合理性、全面性等方面持批判的态度, 既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知识或教条进行补充、完善。这个班上使用的教学方法可算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探究式教学”的雏形, 而前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的则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2 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灌输式教学在各个国家实行至今, 已经充分显示了其内在的优势, 总体来看, 主要有三个特点。

2.1 调节接受模式, 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

人脑在长时间以相同的方式接受信息, 容易产生疲劳和惰性。这就是往往开始20~30分钟, 学生精力比较集中;一旦人脑在随后的信息中找不到能刺激思维、产生联想、对比、推理、回忆等模式, 就容易发生接收系统的怠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溜号、走神。而互动式教学, 使听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时, 还要输出信息, 这就强迫思维终端进行大量的联想、对比、推理、回忆等等模式的切换, 从而刺激大脑, 促进对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因此, 我们常讲, 能问出问题说明听懂了, 独立思考了。

2.2 提供表达平台, 使教师了解学生思考状况

在灌输模式下, 教师处于固定的信息输出端, 对于学生的接受状况并不了解, 只能通过课后的作业进行检查。而在互动模式下, 不但可以当场了解学生的思路、观点, 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授的信息的理解程度, 而这种了解对于教师把握教授进度、内容深度以及说明方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增加双方交流, 得以相互学习启发

互动本身还是交流平台, 在学生发表观点时, 对于教师同时也是一种启发, 有时, 还能从学生表述中所带来的信息进行收集, 甚至有的时候, 学生的观点能对老师的观点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本身也是很正常的, 人类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源于怀疑、启发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 教师对学生观点所做的点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因而也更容易启发学生。

3 互动式教学法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尽管互动式教学法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仍然暴露出一些现象, 基本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设计不当

在问题的设计上, 设置过于高深、过于简单、问题陈旧、缺乏悬念等, 都引不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设置时机和频率上, 过于集中和密集等等, 引起学生的反感。

3.2 追求形式

将互动式教学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提问, 有的还采用课下由几个学生单独准备, 课上由这几名学生充分发言,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与思考。

3.3 强启强发

出现冷场, 则采用拿着花名册叫名的方法, 或者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迫使学生参与互动。

3.4 启而不发

设置了问题, 却没有继续去引导大家抒发自己的见解, 成了自问自答。

3.5 喧宾夺主

互动场面异常激烈, 教师却控制不了, 又难以说服学生们各自的见解, 成了真正的观众。

4 互动式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应该说, 要做好一个完整、科学的互动式教学法的设计, 没有固定的方法, 但是, 从程序角度而言, 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4.1 充分准备

互动式教学法离不开充分的准备, 在这个环节, 设计者要根据传授内容,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以扩充思维广度;找出知识体系中前沿的或者有争议的问题设置提问;了解学生的经历、学历、知识构成, 以设置合适的问题难度;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设置适宜的互动方法。

4.2 捕捉信息

互动式交流首先要善于捕捉授课对象所表露出的各种信息。例如通过眼神进行交流。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对学科的兴趣大小、对观点的认同与否, 精力是否集中, 对问题是否感兴趣等等。例如, 对于眼神发亮的学生, 往往表示他有独到的见解, 请这样的学生发言, 则效果一般会比点名要更有针对性, 也更有效果。

4.3 诱导式启发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参与问题, 要注意积极诱导, 暗示学生参与问题对个人成长的好处,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引导中消除学生对于答错问题、陌生问题等的顾虑, 逐环扣进,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切忌点名叫号或是提前安排, 从实际上影响教学效果。

4.4 留有回味

对于学生的应及时予以点评, 点评最好放到几个学生都发言结束再做总体评价, 以防对前一名评价高或低引起后发言学生的顾虑。评价除了要肯定参与行为的意义之外, 还要将问题的思考引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向, 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 以扩大互动教学的时空。

4.5 持续反馈

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会谈、单独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方法的适应度, 听取学生对于互动方式的合理化建议, 以改进互动设计, 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改进, 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 因而也被成人教育所广泛采用, 但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偏移了方向, 因此, 关键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灌输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淑芬.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6.

[2] 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隧道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下一篇:水利水电施工进度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