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初探

2022-09-10

所谓数学问题情境, 是指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排除这种障碍和困难, 进而获得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成功的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导思路, 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 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注重问题情境的发散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 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 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 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实验, 教具和多媒体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或由旧知识的探索、发现、拓展引出新问题, 或由有趣故事展开, 让学生身临其境, 实现和展开思维活动, 这样学生就亲自参与了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 激发学生去思考, 逐步引入佳境。如:在讲授"有理数乘法"时, 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2+2+2=2×3, 2×3就是3个2相加, 接着提出问题:2× (-3) 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3个2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 教师利用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思考, 逐步诱导。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 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 两次一共向东走2米, 即5+ (-3) =2, 那么, 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与欲望之后, 教师开始讲解有理数的乘法。

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 不自相矛盾, 当学生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 就会产生“认识不平衡”, 导致一种“紧张感”, 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紧张感得到消除, 就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情感体验, 从而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不仅如此, 还可以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 即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 扩展学生思路,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等问题的设计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其产生多向联想。

二、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 注重问题情境的直观性

“直观是认识的途径, 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 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 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由于同时能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 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感记忆, 就谈不上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所以, 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 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 愉悦学生的情绪,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 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化了的数学材料, 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是取之不尽的, 若能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 就会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如在初一上《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 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壁虎的难题: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 上方有一只蚊子, 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 应该走哪条路径?

此时, 学生各抒己见, 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 学习氛围变浓了。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那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 (如三棱柱、四棱锥、正方体……) 的展开图是什么呢?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 巧妙设疑, 让数学课贴近生活, 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

只有问题的设置坡度舒缓, 集"文路"、"教路"与"学路"于一体, 才能让学生产生愉悦感, 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 训练能力。

上一篇: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下一篇:浅议桥梁加固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