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校企联合加强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2022-09-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 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增强学生的能力, 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育, 全面提高我区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试行) 》的通知, 要求全区各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 不断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 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在这一背景与形势下, 我们申报并实施了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1 师范院校校企联合加强实践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改革要求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为社会全方位输送合格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果说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 那么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就不能仅仅限于传统的“师范专业”。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对于师范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先天的劣势。一是师范院校长期从事教师教育,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成为理所当然, 在相当部分教师、学生中根深蒂固,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被动局面, 形成的氛围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师范院校长期以理论教学为重点, 社会接触和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学校, 与学校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处于相对隔离状态, 对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工作的需求不了解, 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三是由于师范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隔绝, 社会对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不甚了解, 进而产生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只会教书、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要求的误解, 给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也使非师范专业招生陷入了不利境地。四是师范院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 习惯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或一个课件的教学模式, 其“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 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并非易事, 靠师范院校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随着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也难以适应企业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的需要。五是由于建设的目标不同, 师范院校的实验设备与实践场地很难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结合的过程。因此, 加强校企合作, 对于师范院校强化应用型非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 师范院校校企联合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工作能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校企合作还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 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进步, 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更主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难题。[1]普通师范院校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一种尝试, 首先要明确双方联合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2.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是校企联合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

实践教学是真正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成为“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人才, 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目标的必经之路。不在实践教学中学真知、炼能力、修养品格, 就难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师范院校的领导、教师要充分认识校企联合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联系合作单位, 制定科学的方案组织实施, 大力发动, 积极主动投身实践教学中去。

当然, 企业也应转变观念, 借助校企合作, 依托高校的创新人才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料、畅通的网络资源、宽松的学术环境、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同国外科研、学术单位的密切交流,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 共同完成技术攻关和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发现, 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2.2 互利互惠是校企联合的基础和原则

市场经济的本职是“交相利”, 契约关系本身要求权利、义务对等, 遵循“互利互惠”原则, 既要有利于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又要兼顾实习所在企业的利益, 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新项目研发、人员素质培训提供专业实验室条件和技术扶持。根据这一契合点, 企业就不会把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当作一种负担, 不会觉得带实习生牵扯精力、麻烦事多, 更不会安排实习生打杂了事。高校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也要面向社会, 与企业生产相结合, 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2.3 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共同促进实践教学的依归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而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只有校企联合, 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围绕着学生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性环节,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才能构建一套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 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突出知识与素素培养一体化、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 我们校企联合培养应用人才的实践

我们自成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来, 在加强通识教育和理论教学的同时, 十分注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年多来, 我们在林市国家高新区的17个中小型计算机类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专业实习基地, 并与其中的桂林奥普计算机有限公司、桂林五星网络有限公司、桂林西川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桂林满天星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基地, 形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园, 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基础上, 给学生布置实践项目并提供技术指导, 全方位实施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实践技能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技能训练环节。

截止目前, 我院已有400多名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实习,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中的50多名学生为企事业单位完成了30多项应用系统软件、网络系统软件和网页的开发, 以实际行动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展。有150多名学生在创新基地中参加了由合作企业指导的项目实践, 学生无论是在项目需求的分析、项目的管理, 还是在计算机高级语言开发应用、项目的测试等方面的创造能力都显著提高。有400多名学生多次聆听了来自合作企业负责人、工程师主讲的学科专业讲座, 还有50位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就业。我们在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 还为企业主持的培训提供场地、设施和师资。

在2006级和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 我们注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的需求, 特地邀请了企业管理人员参与, 实施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特别加强了实验、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及管理, 多数主干课程的实验独立开课, 并在课程考试中要求原则上有实验和实践内容的考核。从2006级开始, 学生将修读基于Web的应用开发、《项目实践》和《职业素质教育》等系列课程, 享受更多实践教学带来的效应。除此之外, 我们的合作企业——桂林五星网络有限公司还向信息产业部争取了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的培训与组织资格, 计划通过校企联合组织学生参加,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加强校企合作, 强化实践教学对于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校企联合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 提高认识是前提, 互利共赢是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与实施是依归。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企联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洪.浅谈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 2006 (36) .

[2] 《民办高校校外实习实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民办高校率先创建校企合作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探析[J].吉林教育 (教科研版) , 2007 (1) .

上一篇:《建筑设备》课程教学之我见下一篇:色彩在艺术与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