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2-01

当前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但物流人才需求却呈现出显著的供需矛盾:一方面, 物流人才需求与物流专业人才供给逐年增长;另一方面, 物流专业毕业生却在职场中屡遭冷落。企业需求的年薪数十万元的岗位应聘者寥寥无几, 目前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人才却平均工资较低, 且多数人才未能从事本专业。

1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分为三层结构:第一, 物流规划人才, 主要包括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物流地理与信息规划、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系统规划等高级物流专业人才, 这类人才需要有坚实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第二, 物流管理人才, 主要包括物流系统统筹管理人才、第三 (四) 方物流企业决策层或企业物流部门主管、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管理人才等学习型人才, 这类人才需要熟悉物流企业运作流程, 能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管理素质;第三, 物流工程人才, 主要包括物流设备操作、维修与养护人员, 交通、运输规划人员, 信息、资金和物资处理人员, 以及具备一定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的一线工程人才。以上三个层次中, 以物流规划人才最为紧缺, 但其市场需求总量较小;以物流工程人才需求缺口最大, 无论从人才需求总量和职业能力来看, 都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而作为物流管理人才来说, 现阶段主要是以通过培训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 将传统的物流部门或政府机构中和国外专业人才转移过来, 这种方式很好, 既充分配置了劳动力资源, 又可以在企业自身发展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宜于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2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 物流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决定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而现阶段这两个问题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制约,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人才培养未能体现各类专门人才的特色

在高等教育中, 2 0 0 4年颁布的全国本、专科专业目录中, 物流管理专业并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国内的学历教育已没有设立独立的物流管理专业, 同时该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不再继续细分专业方向, 很难从专业名称中体现专门技术特色。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对该专业人才亦没有明确的细分或专业人才培养指导的具体方案。

2.2 物流人才综合素质缺乏规范化的培养途径

物流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或其他培训中, 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规范, 主要是因为行业发展处在起步阶段, 师资力量薄弱等历史原因。

2.3 市场需求与人才岗位适应能力错位

由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侧重基础知识与理论研究, 岗位实践与适应应用能力不足, 而专科教育刚刚发展起来, 社会认可和评价尚不充分, 造成市场需求不能满足, 本科学历毕业生就业评价不高的尴尬局面。

2.4 物流人才供给结构不合理

企业发展客观需要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 而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刚刚发展起来又更新很快的新行业, 加之长期以来的劳动力供给过剩, 在实践中企业大多选择吸纳再就业人员培训的方法快速解决暂时的人才缺口, 客观上造成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足, 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以上四个突出矛盾直接导致了物流人才需求过热。实际上, 物流专业应当是一个长线专业, 其目标应定位在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之上, 不能单一地依托管理技术, 还应海纳百川、博采众专业之所长。

3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如前所述,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处于四个矛盾困惑中, 人才预定较少, 就业形势不十分乐观。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还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入手。

3.1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 应率先确立物流管理专业为长线专业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基本操作层人才”为核心的定位, 以满足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市场需求为目标。

(1) 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结合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 强化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 有侧重地满足人才多样化地需求。加强职业岗位调查与研究, 准确满足物流行业需求。

(2)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既要突出学生专业特点, 又要保证学生具备至少一门专门技术。应以培养物流工程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为核心, 以满足基础操作层人才的需求。

(3) 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 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应当是能够持续发展的, 以实践为先导, 兼顾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保证毕业生能够在从业后具备持续的发展动力。

3.2 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职业素质培养, 学校与企业都是主体, 尤其是针对行业起步晚, 更新速度快的新兴专业更应如此。

(1) 加强相关职业技能素质培养, 深化职业资格证培训, 使学生切实掌握至少一项专门技能。如已实施的汽车驾驶、物流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 这些都体现了物流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技能。

(2) 加强课程归口管理, 保证物流管理专业开设课程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资源, 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 努力在就业市场上树立品牌效应。

(3)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力度, 创新性地开设一些特色课程, 以突出学生的特色技能, 努力建成知识性和创新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4) 积极与企业联合, 建立互惠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如设立企业奖学金, 增加合作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知识的讲座、课程和实训项目, 补充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训。

(5) 合理安排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继续深造和跨专业就业的机会, 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 通过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层次的特点, 是可以使物流专业毕业生取得长久竞争优势, 树立就业市场品牌效应的。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及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珍, 郑浩昊“.物流人才热”背后的反思.观察与思考, 2006 (4) .

[2] 阮文义.论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A].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 (1) .

上一篇:浅谈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体会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