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教师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职业教教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职教教师关系到高等或中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更直接地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后期推动力。介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这项重大任务便落到职业院校特别是职教教师身上。

第一篇:职业教教师论文范文

小学体育先学后教教学法的实施

摘 要: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教学模式,主要遵循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焦点,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

心理素质以及身体技能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本文对小学体育先学后教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先学后教教学法;概念;实施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都是将老师作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师讲授知识重点,学生再看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练习,失去了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新课改的发展潮流了,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创新。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刚好符合这个教学原则,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一、先学后教的概念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其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与结构设计的结合,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老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方式,把传统的老师“灌输式”的讲课、学生被动性的听课变成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及解决问题呢?那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处理学生的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及积极探索之间的关系。先学后教、随即测试教学模式的过程如下: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先主动学习;其次,老师测试学生自学的效果,并从测试中找出学生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学生无法单独解决,所以,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的合作方式不仅有合作对象、合作方式,而且还有合作内容和合作目的。合作对象即老师和同学;合作方式即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进一步理解,老师最后讲评;合作内容即学生主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合作目的即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先学后教教学法的实施

1.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体育课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小学生的体育课会有很多的游戏活动,不管是游戏,还是体育赛事,都必须守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在宣布游戏规则时,需要告诉学生必须遵守规则,但可以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不要把思维限制在原有游戏中,需要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新游戏。以丢手绢为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让学生沿着逆时针跑,而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对方向不太敏感,所以老是会出现逆时针和顺时针混乱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怎样辨别方向,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创新。这样,不仅避免了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运动的能力。

2.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提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老师授课为中心,导致学生自己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太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无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也必然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在刚开始实施时会比较困难,因为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都适应之后,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便能够得到突显。先学后教教学法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地就会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而且越学越好,越学越轻松。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做到先学后教,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先学后教教学法要求老师相信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务必做到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这种先学的方式与之前的预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学生必须自己亲自参与的活动。老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得老师授课有重点、有方向,学生听课有兴趣、有理解。

3.展示教师的核心地位,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学结束后,老师就开始教的过程了,这也是教学的重心。这个过程的目标就是纠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犯的错误,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此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老师一般只需要讲重点和难点,大约占内容的20%左右,这样一来,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但不管哪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指引。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就像人在黑夜中行走,需要路灯指明方向;也像人走在陌生的路上,需要路标指明目的地。老师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路灯和路标。当然,老师需要从以往整个课堂都是自己在讲课的权威者,变成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开路人。

4.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促进学生将模仿与创新有机结合

很多老师对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学,不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模仿能力是很有限的、很表层的,要想充分掌握并深入理解是必须经过专门的指导、训练才能完成的。不经过指导、训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更不要谈创新。我们这里的创新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之后提出自己的新想法。

5.以学生为焦点,进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学生甲和学生乙的理解能力就不相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多关注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给他们指导动作要领的时候,还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攀比心理也很强,要避免学生之间由于动作不规范而被嘲笑的情况发生。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始终以学生为焦点,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老师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6.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基点,在先学后教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觉得哪些地方会出现问题,从而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和理解能力及兴趣爱好,导致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出现很大的障碍,而原因在于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想法。要想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采纳学生好的观点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以跳绳为例,本来要进行跳绳的训练,可是学生却喜欢掷沙包,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跳绳竖直放置,看同学谁扔得高,或者把跳绳放远一点,看谁扔得远。将跳绳和掷沙包结合起来,让同学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同时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享受学习的过程,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新课改下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现在还在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作为小学体育老师,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提高自己的知识,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新模式,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应明和.差异性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作者:沈勇

第二篇:职教教师职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职教教师关系到高等或中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更直接地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后期推动力。介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这项重大任务便落到职业院校特别是职教教师身上。目前,对于培养职教教师主要采取职后培养方式为主,试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探索职教教师职前培养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教教师;职前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目前的职教教师,普遍的提法是“双师型”教师。但笔者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及资料后发现:当前的“双师型”教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对于不同的职业院校评判“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同时,大多数院校侧重于职后教师的培养。笔者认为,职前教师的培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该是处于一个基本的地位,不能一味地侧重职后教师培养,若此只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末倒置,出现畸形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功利性教师的培养。

一、职教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相对于职后培养而言,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1)职前教师培养是全日制培养,处于一种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较之于职后教师培养,培训只是其忙碌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缩影。职后教师不仅面对着教学任务、学生管理、生活压力以及家庭琐事,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有且仅有的培训机会当中。(2)职前教师培养立足于长远目标发展,教师素养、教师人生观、教师价值观以及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在职前培养中逐渐形成及其形成过程不是其他阶段可以替代的。相对于职后培养的项目化培训,这些教师内在品质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一个对教师职业态度不端正的教师永远无法通过培训成为优秀的职教教师。(3)为反思型教师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如今,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将反思作为一种专家型教师的具体表现,在职前培养中形成反思的习惯将是对师范生培养的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职教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偏低

职教准教师(师范生)作为师范专业,其主要来源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优秀中职毕业生和专升本学生。优秀的生源是保证培养优秀教师的前提,但根据目前情况分析,职教师范生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笔者通过对某学校高三理科班毕业生的访谈发现,分数高的学生报的都是“热门”专业,如电子商务、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等。而当问及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时,他们表示不愿意报考并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专业。因此,在入学前对优秀生源质量已经大打折扣。而那些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及专升本学生,同样表现得不尽人意。正如有文所指出的那样:“……专升本的学生占在校生的一半以上……考试作弊,成绩不及格,不按期毕业,不能获得学位的人数却大大增加。” [1]

(二)硬件设备匮乏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培养培训设备不够齐全,职教师资培养也不例外。教学、培训设备对于普通教师培养尚不可缺,对于实践性要求更强的职教师资培养则更为重要。设备的质与量直接与教学知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密切相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备问题是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一大瓶颈。

(三)师范生对职教教师职业认可度低,教师教学投入不够

对职教教师职业的认可与投入涉及到职教准教师和技术师范院校教师的价值观问题。师范生对于职业教师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缺乏学习的动力。笔者通过对某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班学生的个案研究发现,其对所学专业完全不感兴趣,认为教育类等课程没什么用,甚至经常逃课。学生不愿意学,就会导致教师对课堂投入减少。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就会对教与学丧失热情,即使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会作相关准备,学生也会无心学习。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2]教育是一种相互的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四)职教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失衡

职教教师的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课程设置。可以说,有怎样的课程设置,就会培养出怎样的职教教师。目前,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置在结构上严重失衡。有研究表明,在职教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诸如理论课程和必修课程相对过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相对过剩,实践类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3]不仅课程结构不科学,具体的职业教育学科课程也存在着定位边缘化、内容普教化、知识学术化、教学抽象化及评价失真等问题。[4]总之,职教师资的培养受普通教师培养的影响根深蒂固。如何脱离普教教学模式,探索职教师资培养独立的课程理论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职教教师职前培养的建议

(一)拓宽生源路数,提高当前生源学历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普通高中毕业班有将近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职教教师培养这个专业。要从普通高中招录优质生源,需要适当地在普通中学做与职教教师培养专业相关的宣传工作,使普通高中生对职教教师这门职业有充分的认识,使职教教师培养专业在众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已经进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条件,使他們对职教师资专业有选择进或出的权利,以让更多热爱此专业的学生将来做职教教师。灵活的机制既能扩大生源的路数,也可筛选出更适合职教师资培养的优秀本科生。

而从优秀中职和专升本学生角度考虑,提升其学历将是提高生源质量的不二选择。目前,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招聘中可以看出,具有本科学历而无相关工作经验者很难进入课堂进行教学。这表明,本科学历层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职教教师需要具有更高层次的学历及水平。各职教教师培养单位逐渐加大了研究生层次职教教师培养,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职业技术教育学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5]也就是说,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校校联盟、校企协作共同发力

设备不全遏住了职教师资培养的良性发展要道。按照当今时代理念,要想打通要塞,唯一的途径便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合作的方式有两种:校校联盟与校企协作。合作并不是单方面的提供方便,而是双方同时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合作所获得的效益远远大于单方面付出的努力。笔者认为,校校联盟与校企协作是职教师资培养的“两条腿”,二者不仅不相冲突,反而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校校联盟就是在各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将各培养单位的经费融合,共同置办出一套或多套区域性的设备供各培养单位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各联合院校选派最好的教师进行设备的教学及日常维护,不同院校的学生可在区域内方便地往来学习,进行密切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实现设备共享,还可实现教师资源的最大化。同时,各培养单位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谋划可持续发展。

2.校企协作是个老调重弹的问题,而要在当今形势下与企业建立更深的联系,也绝非易事。在此,笔者还是提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案。企业的命脉无非是知名度与利益。从此目的出发,职教师资培养单位应积极“引进”企业优秀实践工作者对职教师范生进行教学示范,并适当作相关宣传,使该企业在本校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走出去”。企业具有生产一线的先进设备,当企业需要人才时,正是已经与企业优秀实践工作者建立起联系的职教准教师“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如此一来,不仅企业已相对廉价的社会劳动力补上了人员的空缺,同时,师范生也得到了最为全面的实践锻炼机会,双方互利共生,各取所得。

(三)提高社会认可度,改革体制创新

准教师对于职教教师职业的认可,归根结底,是社会对于职教教师认可。普通教师是人民教师,职教教师难道不是吗?前苏联职业教育界有一个共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是综合性的职业,他们应同时具备教育家、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三种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6]基于职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职业学校教师应是一种更为人尊重的职业,他们不是苦力,不是技工,不是工厂师傅,但他们又需要同时具备这些身份。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职业院校是大多数高考学生及家长“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在整个社会的认可度并不高。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其社会地位没有获得社会广泛认可,高职教育在整个社会中较低的地位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较低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7]而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师傅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和特权,是受人尊敬的人物。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德国公民羡慕的职业,并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经济报酬。[8]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首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要努力促成尊敬学术大师,同时,也要尊敬能工巧匠的风尚。只有职业院校站稳脚跟,职业教师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除了从大环境提高职教教师社会认可度,各培养单位也要积极进行体制改革,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各种灵活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各培養单位要尤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其综合素质,采用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其教学热情,为广大师范生树立起众多的学习榜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德的力量。

(四)课程设置科学化,课程知识建构化

针对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结构失衡,理论课与实践课存在偏差等问题,要把握好职教师资培养的专业课程及教育类课程等核心课程,同时,淡化相关的公共课及选修课课程。教育类课程不仅不能被纳入公共课程,还应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相关教学。要运用教育类知识来进行本专业教学,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前提保障,在此之上,再熟练掌握教育类知识并结合相关专业尝试进行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二者的融合,而不是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这就需要科学地规划每门课程的顺序、课时、学分设置、应用实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作为一门职业有其工作知识,而职教教师的工作知识要比普教教师的要来得更加繁杂。工作知识与学术知识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意义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被建构[9],只有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情境的情况下,知识建构才会发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10]在有意义的学习动机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清立.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7.

[3] 高忠明.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以S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科专业为例[J].职 教论坛,2011(21):44-46.

[4] 贺文瑾.论职教教师教育中教育学科课程的重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6-10.

[5] 张洪华.规格上移: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J].职教通讯,2015(31):32-35.

[6] 王珍.国内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00(4):40-44.

[7] 杨超,张桂春.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职教论坛,2011(27):4-7.

[8] 曾繁相.令人羡慕的德国职教教师[J].学术评论,2013(6):27-31.

[9]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10] 李玉山.对建构主义视域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09(7):16-18.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第三篇:技术学视野下提升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效能研究

摘 要:从技术学视野考察可以发现,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还存在培养主体方面抉择难题、时间安排方面的困境和专业对接度方面的错位等问题。面向未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要从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定位与转型、社会资源的广泛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职教教师培训则主要应从培训主体、具体安排以及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沟通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效能是个系统工程,应在顶层设计、体系框架、教育内容、实践安排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职教技师;培养培训体系;顶层设计;体系框架;教育内容;实践安排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规划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JB16025)

作者简介:陆俊杰,男,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类分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大发展时期,国家制定了大量相关的政策,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更是为职业教育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支撑。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职教师资的供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职业教育师资与普通教育师资有诸多不同,用技术学相关视角进行分析,可以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质量提升和层次提高提供新的出路。

一、技术学视野下职教教师培养概念界定与文献梳理

2013年9月,我国颁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制度要求。由于职业教育师资的特殊性,从技术学角度进行研究既是职业教育师资的特性所决定,也可突破由一般教育学视野进行分析的局限,为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践问题解决提供新角度。本研究即是從这一观点出发,充分契合职业教育师资的特点,以期有更多新的发现。

(一)核心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职教教师主要指在职业院校工作的正式在岗的专业课老师及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公共基础课教师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职业教育得以开展的核心保证,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得以进行的最重要保障条件。

本研究中的技术相关学科含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科技伦理等。从理论上讲,职业教育应该是技术学思想体现最为充分的教育类型。在这一点上,普通教育中的技术基础教育只是一种外围保障。职业院校的教育对于整个国民技术素养的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的培养培训体系既包括高等院校承担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也包括旨在提高职教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各级培训。因此,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二)相关研究概览

国内外学界关于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研究既包含理论的探讨,也包含对国内外具体实践的总结与概括。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三种主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1-2]的研究。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在不同国家及各国的不同发展时期均有所不同,大体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即“定向型”、“开放型”和“混合型”。(2)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实践综述。舒尔曼最早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师知识理论框架[3],其后科勒和米什拉对PCK进行完善,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框架。Lave & Wenger(莱夫和温格)首先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4]这些理论思想都对教师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实践上看,美国和英国实行的是开放型教师教育模式[5],澳大利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师资培养、师资培训和师资管理制度,法国教师教育模式属于混合型模式,芬兰职教教师培养也经历了由分散到统一的路程,日本教师教育采用混合型模式。(3)国内关于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实践综述。理论研究者指出,建构职教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实践导向和理论模型导向两大路径。职业技术师范的研究及其实践的研究方面,既有对其合理性和功绩的研究,也相继形成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双证书、一体化”模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三三四”模式、同济大学的“同济模式”等实践模式。[6]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办学中也出现了师资、培养目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其他学者还相继提出了多元共生的职教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自由职业者”模式等。

我国在职教教师资格、标准、条件等方面也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与探索,从主体上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者均进行了相关思考与实践,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职教教师类型覆盖面上看,对包括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师等方面都有涉及;从职业教育层次上看,对中职和高职教师相关要求均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长期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标准(试行)从表面上解决了我国职教教师标准长期缺失问题,但教育部财政部斥资1.5亿进行的职教师资培养标准相关研究却表明仍然有大量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探讨。职教教师资格等相关文件中对技术相关方面要求不明或不高也造成了我国职教教师标准历史欠账的累积。[7]现代科学技术呈现更加活跃、突飞猛进的新态势,有可能导致一次新的世界经济浪潮的来临,作为对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角色的教师的研究不能无视新的技术生态。

二、技术学视野下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素质高、技能好、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大多数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还存在一定问题,亟需进行研究,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

(一)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现状及主要成绩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既包括大量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包括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队伍。[8]仅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来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数量和水平均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培养主体方面,我国曾经专门设立职业技术师资院校,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虽然随着时代发展,一些院校对办学方向上有一定转型,但原来的职业技术师资院校依然大多保持了职业教师培养特色。加之一些综合院校也积极投入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来,职业教师师资整体供给呈现上升趋势。

培养培训体系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既有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系列,也有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共同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培养培训方式方面,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既有专业院校的专门化培养,也有院校帮扶、出国培养培训等多种途径,使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拥有了多种渠道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其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专业培养培训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较大拓展,针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培训越来越多样和深入,参训教师不仅可以学习本专业门类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专业学习。这对于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发展是一种重要保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国职业教师培养培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既实现了数量上的跃升,也实现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一支数量庞大、技能较高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正在沿着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种形式调研,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种问题有的源自制度设计本身的潜在缺陷,有的来自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1.培养主体方面的优劣并存。虽然我国职教师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院校进行定向培养,但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上具有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从入学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劣势是单独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办学实力、专业视野方面有一定局限,影响了职业教育师资的全面化发展。

2.时间安排方面的困境。时间安排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确定整体时长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确定时间分配问题。这既有宏观设计上的问题,也影响具有的操作细节。国家相继提出职业教育师资有一年企业工作实践经历,职业教育师资每年需到企业实践一个月到一个月等要求。但是,对于不同专业而言,这样的整体时长有时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尤其是对于一些近年来兴起的专业,专业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往往落后于现实,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时间分配方面,一个矛盾问题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往往是最需要提升专业技能的。但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这部分教师又是最为缺乏的,往往一个专业核心课教师要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教育教学任务极为繁重,经常没有时间接受时长较长的专业化培养培训,出现一个专业去培训,整体专业课课程整体后移等情况,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安排。

3.专业对接度方面的错位。技术素养提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教师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判断力、理解力和处置力,必须结合具体专业进行针对性设计。但是,在培养培训实践中,专业课教师参加培养培训往往接受的是专业化的技能操作培养培训,真正服务于技术素养的课程和教育内容非常缺乏,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专业技能提升是必要的,也是最需解决的短板问题。但是,对于教师职业而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对其专业培养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设计、教材选用以及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在这一点上,不少培养培训机构的安排并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当然,上述只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问题中的若干部分,在具体的细节安排中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注意,如培养培训模式、培养培训考核机制等。

总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有许多现实问题有待解决。尽管有些问题是由时代变化引起的,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也是包括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在内的整个教师队伍提升中的共性问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而言,尽快提升技术素养却是更为紧迫的,需要更好的制度設计。

三、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提升的技术学维度分析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技术学维度分析,就是用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文化学等学科门类的基本原理,主要从技术伦理、技术异化与批判、技术知识传播等视角进行分析。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技术学分析,需要对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的技术观念、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学生观和角色定位等进行研究,并力图对职教教师标准做出具有技术相关学科特色的分析与建构。运用技术相关学科理论可以为找寻职教教师技术素养培养培训提供具有深度和创新性的视野。

(一)职教教师技术观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观即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对技术持何种观点。这里包含如何看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如何看待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以何种态度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技术教学中。

职业教育教师具有科学的技术观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只有科学技术观,才能更好地看待技术发展,对技术动态保持敏感,对技术发展方向持辩证观点。(2)拥有科学的技术观,可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例如,恰当处理技术教育中知识和技能的切入顺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3)职业教育教师只有具有科学的技术观,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到技术创新实践中,并保持科学的态度。

职业教育教师必须知晓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技术的相对性,并对科技史上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有清晰的认知。另外,对技术也要持辩证观点,对技术的危害和技术异化保持足够敏感,并对其危害性有充分的认知。更好地把握整体意义上的技术发展和单向技术发展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技术使用中正确使用和不良使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职教教师教育教学观分析

在技术学观点看来,技术成长具有特定的规律,技术中的学徒制教育非常重要,也较为有效。技术教育中明言知识可以被教授,但是隐性知识则主要应通过领悟来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职业教育,如何看待职业教育中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技术教育教学,均是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教学观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教育教学观不仅是教材编写、选用的指导思想层面的指针,也是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实践指向。因此,职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职业教育教师既需要认知职业教育中知识传授的重要性,确保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也需要认知到职业教育中的隐性知识学习必须经由学生主动建构来完成,高度重视学徒制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三)职教教师学生观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学生观即职业教育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如何看待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的最直接参考依据。在这一点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持否定态度。这里的一个矛盾问题是,在看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同时,不少教师又期望通过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

技术学的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将学生视为技术知识的掌握者,也视为技术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开发者,更多地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主动建构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在这方面,必须对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进行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职业教育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再评价,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新的设计和安排。

(四)职教教师角色定位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的角度定位即职业教育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学生观和其角色定位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

职业教育教师只有具有对其角色进行科学定位,才能更好地处理教育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处理进行知识传授,如何进行技术技能培养,教育教学具体设计应该按照何种原则和标准展开,等等。

在技术学看来,从技术掌握和技术发展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并不一定具有天然优先性。因此,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以平等研究者的角色进入教育中。而且,对于技术批判思维、技术伦理意识培育方面,只有结合具体的技术实践才能更好的展开。在这一点上,单个的職业教育教师甚至无法与多个体的职业院校学生整体相比,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技术体验。

四、技术学视野下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提升路径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许多成熟的做法需要坚持,有些还需要进行更多拓展和推广。本研究从技术学视野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进行分析,更多的侧重于职业教育教师技术素养的提升。

(一)技术学视野下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改革方向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即相对独立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设置及系统安排。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面,我国既有专门化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实践,也有非定向化的安排。在实践中,职业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引进时,也大多并不局限于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选用毕业生。在一些特定专业领域,甚至不少院校还将目标设定在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上。因此,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进行反思具有时代意义,也是现实的需要。

当然,随着职业教育日益普遍化和平民化,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也会走出一条逐渐开放化的路子。从技术学视角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进行反思需要从以下角度展开:(1)从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专门化的培养是不是技术成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2)技术素养的提升(如技术伦理、技术批判)是不是专门化的职业技术培养机构所能承担的。(3)从技术学的视角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如何达到更好的技术熏陶效果。

从技术发展规律和技术成长规律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方面,主要要从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定位与转型、社会资源的广泛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院校虽然表面上看减少了职业教育教师供给,但也应从技术发展的当代特点的进行尝试理解。专门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构的社会资源整合更具有迫切性,需要认真考虑和安排。

(二)技术学视野下职教教师培训体系改革方向分析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也是一个综合性体系的概念,既包括国家层面的培训体系设计,也包括省市地等基层层面的体系设计,甚至也应包括社会层面提供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服务供给。

调研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质量有待提高、形式有待多样化、规范化需要加强等问题。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日益开放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因此,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作用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学分析表明,职教教师培训提升和改革方面,主要应从培训主体、具体安排以及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沟通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培训主体上,应在依托现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丰富培训主体,提升培训的竞争性。根据调研情况,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安排上应该更为灵活,与职业教育教师实际情况相契合。另外,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实现专兼无缝沟通,对于专业课教师技术素养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提升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效能的政策建议

提升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效能是个系统工程,应在顶层设计、体系框架、教育内容、实践安排等方面着手。

(一)顶层设计:加强技术学底色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顶层设计中应加强技术学底色,既要在指导思想上充分考虑到技术批判、技术创新和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也要在基地选取、规划设计上考虑到技术素养提升的长期性和多元性,使职业教育教师有更多途径,以多种形式实现技术素养的提升。使专业课教师在提升实战性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更为宽阔的技术学底蕴。

(二)体系框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结

在体系框架的安排上,应通过丰富培养培训模式,使职业教育教师有更多时间,以更为灵活的形式接触技术前沿,以更为真切的方式理解技术异化,从而实现技术学素养提升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结。

(三)教育内容:加强技术学基本素养教育

无论是专门化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还是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后和在职培养培训,均应将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科技伦理等内容列入其中。可以以专门化的课程形式出现,也可以知识模块等形式切入,使职业教育教师具有初步的技术学素养,为其以后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更多体验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践安排:增强技术学观察力培育

培育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学观察力,就是要使职业教育教师具有运用技术学基本原理对技术实训、技术指导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这是与具体的技术操作指导和技术观察相对应的一种能力。对于职业教育教师而言,这种能力的培育与技术操作能力一样重要,甚至对教师角色而言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晓蕊. 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建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82-186.

[2] 李大寨.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 徐万晓. 舒尔曼学科教學知识视角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78-80.

[4] 李利. 实践共同体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基于教育实习的叙事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014(1):92-96,80.

[5] 刘光然,郭桂英,张召霞. 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109-113.

[6] 杨静. 职教“双证书”一体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构建[J]. 天津电大学报,2015(1):48-51.

[7] 聂伟进. 基于三种理念下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问题分析[J]. 职教论坛,2014(19):23-27.

[8] 龙俊. 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6(4):70,73.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作者:陆俊杰

上一篇:初级工程师论文范文下一篇: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