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近年来,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和社会功能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系统性、综合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自然地理学的教学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第一篇: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摘要]《自然地理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特点进行了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探索,初步探讨和构建了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课程 教学

《自然地理学》课程概况

《自然地理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学习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方法[1,2]。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的机制,提高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开展地理学研究的能力,为人类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为人类地球的安危进行科学探索[3]。本课程内容设计主要是以中学地理教育为基础,重点深入教授大学自然地理部分,着重强调在中学地理教育内容的提升,又与自然地理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自然地理教育层次区分。中学地理教育强调知识点及其基本概念,但大学自然地理学习不仅要使基本地理概念更透彻,而且强调其相关自然地理知识链和知识体系的形成,尤其是非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学习自然地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后学生学习水文水资源的兴趣和能力培养。

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教学探讨

《自然地理学》是学生接触和认识专业知识的起点,由于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强,同时知识点多,仅靠在课堂上单纯的知识传授是无法令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众多自然地理的概念和知识点,必须把学生带到现场结合理论知识亲自观察认知、现场教学,才能让学生较好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

1.理论教学

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注意知识点、知识链、知识系统的主体结构完整性、理论学习强调点-线-面-体系从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目标是为非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学习自然地理打下扎实的基本地学知识基础,希望达到使学生建立较清晰完整的自然地理知识框架,掌握地学工作方法与能力。

(1)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自然地理学涉及地球四大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内容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生物学、土壤学和生态环境学等,自然地理的各种图片、影音资料种类繁多,通过选择合适的实物图片、动画可以直观地描述出地质、地貌、生物、土壤等的基本特性,学生通过形象、直观、具体的图片对教学内容的形态特征有了感性的认识,使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为具象的有趣的自然接触,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迅速地接受相关知识。

(2)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没有列出的背景知识,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课程要点。同时穿插较多的课堂讨论,安排学生自学和课外阅读以及需要查找的知识和内容,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启发学生在调查中利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

(3)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延伸教学内涵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采用了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站,上网资料丰富,同时运用网络平台提供网上答疑、课程资料下载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教学资源上网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资源共享。

(4)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减少内容的重复性

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与自然地理学关联的课程有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等专业基础课群,,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取舍上,对交叉内容重点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掌握,减少与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5)教授与讲座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先后聘请气象学、水文学和地质学方面的专家进行相关领域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学的兴趣,感悟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的远大前景。

2.实践教学

自然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地理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掌握和理解的。通过野外实习,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实验课是课堂理论教学与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实验课的目的主要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基本工作方法。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岩石的鉴别和读图作图的方法;主要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特征;地形图、地质图读图与作图,土壤性质的测定等。实验课分小班进行实验教学,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的目的。实习地点在荆州和河北秦皇岛,实习内容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沉积岩、岩浆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地质地层关系的观察;地层剖面的野外实测;流水地貌、河流地质作用的观察和描述;水库的建立及其具备的地质条件;海岸地貌、河口沉积观察;土壤和自然植被的观察等。

(1)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对于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随意性大、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被检查和评估等缺点,这些也是开展自然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进度,使两者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系统,增加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联系。

(2)认知实习与探索研究实习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将书本与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理论与现实地理对象、地理现象紧密联系,学习调查、鉴别、分析、总结等地学工作方法,如室内岩矿鉴定、读图、制图;野外布线、测量、采样、记录和总结报告编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习效果,将野外实习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预习,要求学生在出野外之前首先阅读有关资料,对区域地质、地貌背景和将要观察的地理现象有初步了解。其次现场观察和讨论,在每一个野外地质观察点,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提出自己的认识,进行现场讨论。教师在必要时做启发性提示。最后总结,在对每个观察点地学现象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各种地学现象以及各个观察点之间的关系。

在野外实习方式的设计上强调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有充分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指导书和指导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计。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野外工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和热爱。学生反映,野外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能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对整个课程学习很有帮助。

结 语

自然地理学教学实践探讨是在针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认识的基础上的创新和探讨,经过初步实践,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了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来源:长江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武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达源主编.自然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6.

[3]王健,张茂恒,白世彪等.“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66-69.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湖北荆州

作者:卢碧林 毛治超 陈燕飞 张建美 高绣仿

第二篇:自然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近年来,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和社会功能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系统性、综合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自然地理学的教学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和思维,深化对地理问题的讲解,加强地貌学基础教育和培训,多手段、多过程、多尺度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索性欲望,强化决策和服务能力培养六个方面探讨了自然地理学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合格的自然地理学人才。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演化的一门科学[1]。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正在从单一走向综合、从格局走向格局与过程耦合、从小尺度走向多尺度、从自然走向自然人文耦合,研究方法逐渐走向综合性与定量化,呈现出微观过程机理与宏观格局相结合的局面[2],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和社会功能均发生了深刻和显著的变化。随着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和社会系统的不断整合,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专业基础。自然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集合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的新兴学科。

一、全面系统地介绍地理学学科体系和思维

在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中,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作能力。自然地理学是一个多门类的学科,其主干课程包括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区域规划学等。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动物及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格局与过程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3],是分析人与地球关键带效应的基础,因而在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阐述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机制,完整、系统、全面地介绍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和相关关系,用自然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理念推动地球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不断深化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及其实践,为中国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深化对地理问题的讲解

地理问题是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对气候变化、人地关系、城市化、环境污染、生态系统、资源消耗、土地利用、服务与权衡等地理问题的讲解,使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知识的加工、转化和创造。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可以人地协调为核心,以地球关键带为纽带,以水体、土壤、大气、固体废弃物、生物等环境要素为主线,以多要素综合、多手段结合、多方法联合为途径,提高地理问题讲解的深度、宽度和广度,不断推动自然地理学教学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三、加强地貌学基础教育和培训

在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首先对自然地理学的基础学科进行归类、讲解。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形和景观特征、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化的科学,强调时间与空间演化过程,掌握地貌变化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开展环境保育、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4],地貌学在自然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自然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调以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貌学新生力量培养,加强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教育和训练,强化对地貌类型与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地质及其地貌学基础,完善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使学生从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了解地理学问题,减少对自然地理学认知的片面性。

四、多手段、多过程、多尺度知识的传授

自然地理学的典型特点是区域性、综合性和交叉性,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多手段、多过程、多尺度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相关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和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不同尺度解决地理问题并能够实现尺度转换。多手段包括文献集成、实验监测、影像解译、社会调查等,多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等,多尺度包括个体、种群、功能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等。通过该方法,教会学生精准观测、精确计算、精美制图,促进自然地理学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和模型化。

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索性欲望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以兴趣培养为主,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多要素综合、多观测方法结合、多过程联合、自然人文耦合等一系列特征并不斷走向集成、综合和深化,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逐步加深,发挥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由于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知识是无穷无尽、永无止境、源源不竭的,因而课堂教学只能起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作用,更多知识需要在课堂之外自学,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索性欲望尤为重要,能促进他们对自然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六、强化决策和服务能力培养

自然地理学在局地、区域和全球不同尺度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5],其决策功能正逐步凸显[6],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自然地理学专业技术人才,最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决策、服务和管理能力,例如,在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城市化与城市群效应、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自然地理学都能够为科学决策发挥作用。自然地理学教学的目标也要落实到社会服务和决策功能上来,增强学生对服务功能的协同权衡能力。因此,在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明确该学科的教学任务是输送本领真实、功底扎实、专业厚实的优秀人才,帮助他们提高工作决策、社会服务、功能权衡、要素协调及其综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社会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加工、整合、运用要求逐渐提高,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要以大纲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为要求,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综合有利的教学方法,持续改进、优化教学方法,大胆实践、坚持创新,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自然地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运龙.当代自然地理学态势[J].地理研究,2010,29(1):1-12.

[2]傅伯杰.新时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7.

[3]吕一河,傅微,李婷,等.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130-138.

[4]鹿化煜.试论地貌学的新进展和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8-15.

[5]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es,1997:109-137.

[6]程国栋,肖洪浪,傅伯杰,等.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与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29(4):431-437.

作者:喻阳华

第三篇: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途径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在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地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途径,以期为推动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自然地理学;建设思路;本科教学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保障体系和改革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将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筛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利用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必将极大地促进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探索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西北大学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学科交叉型强、知识结构配置合理、人员储备丰富的自然地理学教学队伍,并于2013年被列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我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分析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

一、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团队是团队的一种具体方向定位,是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群体,就其具体概念而言,目前尚无公认定论。刘宝存[2]等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将其引申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目标,为完成具体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马廷奇[3]等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方面将其定义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集合体”;以上两种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学团队要拥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相互承担相应责任的教师个体组成。

对于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其内涵在于自然地理学本身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专业自身的素质要求注重地域特色,强调多学科联合的理念基础。自然地理学以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研究来揭示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转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故对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教师团体而言,就需要拥有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人才个体的互补和整合。因此,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除了具有团队的目标性、成员的互补性等共性外,还应该包括团队成员的创新性、合作性以及团队发展的持续性等个性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团队成员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形成极具创新思维的团队,保证团队建设的持续性。自然地理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各领域教师通过关注专业间和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有利于发掘科研新思维和突破点,并通过建立多种学习平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多数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设施、实验器材等硬件建设上,而对教研室建设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最终造成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困境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赋予教学个体高限度的教学自主性,导致自然地理学在实际地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考评制度常以个人科研绩效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自然地理学教师管理中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上。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评制度下,严重削弱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热情,导致教师减少了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教师个体而言更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明显不足

教研室是开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要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集体探究或教学经验交流。然而受高校连续扩招政策的影响,各学科师资队伍本就紧张的状况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日渐繁重。教学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教研室日常的教学探究和交流活动很难正常开展。

(三)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缺乏合作精神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另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若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对团队缺乏社会认同感,就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协作。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偏少,相互信任和支持也相对较少,对于团队内部出现的矛盾很难正确解决,缺乏团队凝聚力。教学团队内部的鼓励不够,没有一个可以知识共享的氛围。成员在开会进行集体讨论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无法集思广益,无法进行思想碰撞,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三、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地理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多要素的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其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当前,随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传统清晰的学科界限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的概念、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得到不同应用,科学在原来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使得现代科学已然变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4]。因此,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内容也开始由原来分散的个体和单一的学科研究向以一定规模的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转变,亦即从“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这一发展方向的转变,使得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教师团体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团队这一组织的建立,为教师之间开展紧密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现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需要。教研室作为高校目前最主要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日渐加快,使得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也急剧飙升。这一变化给教学工作和教研室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很大冲击,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管理和培养、教学工作量安排等方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这种状况就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开展必要的改革工作。

3.教师个体局限性的驱使。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本科自然地理学教学工作本身内容繁杂、任务繁重。然而众多教师很长时期内都依赖个人能力的发挥来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个体能力的大小和个人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事实上,随着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以及各项信息技术的引入,个人不可能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知识和技术,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亟须借助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众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教学水平评估的促进下,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科与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工作[5]。而教学团队建设正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来优化自然地理学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当前高校教研室在发挥实际效用中存在着沟通不畅、科研活动分散、“重科研轻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学术水平。以教研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分析其硬件实力和人才状况,在有效利用教研室硬件设施的同时整合教学人员,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等相对合理、技能互补的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6]。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以此为依据,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实现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深入发展,学科综合性不断加强,而学生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这就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思想、科研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教师个人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加速建设。

四、构建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高校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精于合作的教师梯队为主体,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任务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团队荣誉为己任的合作精神、分享决策权,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集合体,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学组织的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团队的构建应当在遵循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合作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能力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终实现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

(一)加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设理论认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因为目标总是通过人员具体去实现,所以人员的构成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7]。教学团队实质上是由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团队的现实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具体包括团队带头人的甄选、团队规模的确定、团队结构优化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维,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来担当,从而带领团队不断向前发展。此外,要严格控制团队规模,一个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成员人数应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追求最适宜的团队规模,以便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力争优化团队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对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优化组合,坚持发挥老教师“传、带、帮”的作用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凝聚一批优秀的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梯队。团队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应逐步建立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梯队,既可以保证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也为团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继学术力量的支撑。为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需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了不断提高团队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对在岗教师有计划地分批选送进一步深造。此外,还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考核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负责制、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价指导、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团队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先后有7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研修,使团队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二)创建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是对人才资源、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团队规范来加以协调。为达到规范约束和引导团队成员的行为取向、业绩目标,调控内外资源的目的,必须在组织纪律、资源配置、岗位责任、绩效标准、奖惩约定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团队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与监督机制。我们在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过程中,探索实行了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即团队组织应该分为双层架构:(1)课程群团队,即由自然地理学核心专业课程群构成总体的大团队,由团队带头人总体负责,主要负责团队的队伍建设、课程群总体教学模式设计、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辅助教学的实验室及校外基地的建设等;(2)核心课程团队,在大团队的基础上,下设包括生态类、资源类、水文类、环境类以及全球变化学等核心课程各自独立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由每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来负责和承担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研讨、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团队运行和管理则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划分:课程群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和课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由两层团队(课程群团队和核心课程团队)分别根据工作内容和范围组织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校外基地的联系以及征求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等由学院行政办公室及教学秘书承担。与此同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分别汇报一年的课程群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和课程建设的情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

(三)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撑,就不能增强学问,就不能培养创新人才[5]。科学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知识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与研究。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接触学科前沿,激发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实践及教学经验,我们倡导建设一种“宝塔型项目研发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将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的成果和学科领域问题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规定由“1个教师(科研人员)+几个研究生+多个本科生”构成宝塔型的项目研发小组,通过该模式,实现了“获得一个成果,造就数个人才,带动一批学生”的科研教学双丰收的目的。团队教师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并注重将科研经历融汇于课堂教学,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中。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专门为本课程群设计了学科研究教学板块,开设了《全球变化》、《现代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前沿问题》等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热点的课程,同时以邀请专家讲座、开设课程教学与学术论坛等形式提高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团队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团队成员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项目10余项,指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省级奖励2次。这种产、学、研的实践模式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所学技术也能不断更新。

(四)建设与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对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检验团队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等意义重大,是教学团队能否有序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时要把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共同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且更加注重团队整体的绩效而非单纯关注个人的职责及表现。如在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考虑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不是针对单个成员进行考核,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这样以团队绩效为依据来评价个体成员,有助于强化团队内部关系的融合性,调动教师协同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教师和团队教学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动态化革新,要从原来强调甄别、选拔、奖惩功能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向突出诊断、激励与调控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转变。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原有考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使之符合教学团队的实际发展情况,防止其过高或过低,导致考评结果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此外,可以考虑借助非本教学团队的人员进入考核层,例如考核主管部门可以抽调与该教学团队学科、专业、课程对口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考评机构,从学科、专业、课程等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避免在自我考评过程中出现对团队自身的问题认识不足或业绩评估过高等弊端,真正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起到促进团队工作始终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8.

[5]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6]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6.

[7]付永昌.合作文化视阈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08,(2):12-14.

作者:邱海军 李书恒 曹明明 刘康

上一篇:教育与教师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