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在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地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途径,以期为推动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自然地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地理学论文 篇1:

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探讨

摘 要:为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实现理解性掌握,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对工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成及逻辑顺序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基于院校及专业背景的、围绕主题而不拘于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文分析了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及特点和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及特点,以达到最优学习效果为目标,对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环境科学;课程优化

一、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及特点

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传统表述是由地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及其衍生圈层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强调其组成要素;而现在基于对圈层作用认识的深入,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表述一般为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强调圈层作用。高等学校一般将自然地理学作为基础课或先行课,为地理学相关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地理学的整体性及系统性思维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而学生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后续相关课程的认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深度。

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多而泛,涉及天文、地质、大气、水文、生物、地貌与土壤及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多个部分的内容,而每一部分对应的都是一门独立的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一般地理学专业都有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所以很少开设自然地理学。对于没有开设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地理学相关专业,自然地理学相当于把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压缩在一门课程中。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理工科各专业均不同程度压缩了一些传统课程的课时,以开设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这就使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出现不同程度的删减,由于结构及内容的不完整,无法系统体现知识体系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整体及综合观念的形成,无法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及特点

当前对环境方向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约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环境科学专业。该专业涉及自然、社会、管理等众多方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从事环境问题工作的人员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系统分析和管理能力。所以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在考虑学科特色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需求。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各种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认识地球表层环境,了解陆地、海洋、大气及其相互连接的水、养分和化学循环及能量流动,而这正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因此,自然地理学被认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先行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规律及发展前沿问题的阐述,目的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整体论、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提高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

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缩编模式,主要针对相关专业后续不再开设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另一种是针对后续仍开设具体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导论型课程模式,但多数仍以部门自然地理学内容简述为特征。目前,非地理学专业学生常用的教材主要有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和王建教授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前者偏重自然地理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丰富,逻辑合理,易于学生理解自然地理学的整体构架,是自然地理学的经典教材。但是应用性内容较少,对于非地理学专业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后者基于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情况,开篇对地球表层环境整体特征阐述清晰,基本理论及规律阐述偏少,强调应用性内容,呈现出符合非地理学专业需求的特征。但由于内容相对分散,逻辑不清晰,重点理论、规律阐述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最终的有效应用,也不利于地理学整体性认知方法的形成。

对环境专业学生而言,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与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些知识不可能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观念和系统观念。因此,在教学內容组织中必须以部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为核心。同时,强调部门自然地理学知识的联系,将圈层作用内容作为核心内容的扩展提升部分,结合实际问题。比如以案例形式进行讲授,使学生树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观念和综合观念。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自然地理学开设在先,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宏观环境意识。一般环境科学专业后续课程注重具体环境科学知识的教授和能力培养,不再有相关部门自然地理知识的讲解。因此,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可以综合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和王建教授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教材内容,分为固定讲授内容和可补充调整的讨论内容两部分。

固定内容主要为基本原理及规律,可参照伍光和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的知识体系组织前述“总体—部分—总体”逻辑体系的后两部分教学内容,阐述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及基本规律的学习,便于学生形成地理学的整体性和区域性认知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体系基础。而王建教授主编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对地球表层环境整体的阐述较为全面,体现了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因此内容体系中的第一部分总体内容的讲授可参照《现代自然地理学》。此外,在每一基本圈层或部门地理学知识及原理之后设计可补充调整的内容,主要以王建版教材内容中的应用性部分、前沿问题为主,并结合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现实应用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积极运用所学所想、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教学内容整体要逻辑关系严谨,在包含学生后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同时,兼顾知识的应用性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只有内容新颖、逻辑清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伍光和.从综合走向和谐——自然地理学教学的感悟[J].中国大学教育,2007(6):23-24.

[2]石辉,王晓昌,张承中,等.关于新办专业发展的思考——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8(6):41-45.

[3]汤杰,董明德,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育,2007(3):35-36.

[4]祝明霞,曹铭.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5(6).

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JG021511)。

作者简介:王丽(1982— ),女,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湿地环境生态。

作者:王丽 张军 杜红霞

自然地理学论文 篇2: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途径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在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地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途径,以期为推动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自然地理学;建设思路;本科教学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创新机制、保障体系和改革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将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学团队建设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筛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利用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必将极大地促进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多种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系为对象,探索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结构与演化规律,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西北大学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学科交叉型强、知识结构配置合理、人员储备丰富的自然地理学教学队伍,并于2013年被列为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结合我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分析教学团队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

一、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团队是团队的一种具体方向定位,是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群体,就其具体概念而言,目前尚无公认定论。刘宝存[2]等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将其引申为“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目标,为完成具体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马廷奇[3]等从高校发展的任务需求方面将其定义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建立起来的为实现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集合体”;以上两种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学团队要拥有共同的目标,并由相互承担相应责任的教师个体组成。

对于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其内涵在于自然地理学本身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专业自身的素质要求注重地域特色,强调多学科联合的理念基础。自然地理学以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研究来揭示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转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故对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教师团体而言,就需要拥有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人才个体的互补和整合。因此,作为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除了具有团队的目标性、成员的互补性等共性外,还应该包括团队成员的创新性、合作性以及团队发展的持续性等个性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团队成员间要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工作,形成极具创新思维的团队,保证团队建设的持续性。自然地理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各领域教师通过关注专业间和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有利于发掘科研新思维和突破点,并通过建立多种学习平台,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多数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教学设施、实验器材等硬件建设上,而对教研室建设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最终造成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困境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赋予教学个体高限度的教学自主性,导致自然地理学在实际地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考评制度常以个人科研绩效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这就产生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自然地理学教师管理中其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上。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评制度下,严重削弱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热情,导致教师减少了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教师个体而言更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明显不足

教研室是开展自然地理学教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要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集体探究或教学经验交流。然而受高校连续扩招政策的影响,各学科师资队伍本就紧张的状况均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日渐繁重。教学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教研室日常的教学探究和交流活动很难正常开展。

(三)教学团队建设中教师缺乏合作精神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另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若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对团队缺乏社会认同感,就无法开展更深层次的协作。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偏少,相互信任和支持也相对较少,对于团队内部出现的矛盾很难正确解决,缺乏团队凝聚力。教学团队内部的鼓励不够,没有一个可以知识共享的氛围。成员在开会进行集体讨论时,保留自己的想法,无法集思广益,无法进行思想碰撞,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三、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自然地理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多要素的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决定了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其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当前,随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传统清晰的学科界限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的概念、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得到不同应用,科学在原来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融合的趋势,使得现代科学已然变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4]。因此,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研究内容也开始由原来分散的个体和单一的学科研究向以一定规模的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转变,亦即从“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这一发展方向的转变,使得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教师团体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团队这一组织的建立,为教师之间开展紧密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现行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需要。教研室作为高校目前最主要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本科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日渐加快,使得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在校学生人数也急剧飙升。这一变化给教学工作和教研室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带来很大冲击,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管理和培养、教学工作量安排等方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这种状况就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思考,开展必要的改革工作。

3.教师个体局限性的驱使。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本科自然地理学教学工作本身内容繁杂、任务繁重。然而众多教师很长时期内都依赖个人能力的发挥来开展各项教学任务,个体能力的大小和个人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事实上,随着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以及各项信息技术的引入,个人不可能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自然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知识和技术,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亟须借助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众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教学水平评估的促进下,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科与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工作[5]。而教学团队建设正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自然地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通过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来优化自然地理学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当前高校教研室在发挥实际效用中存在着沟通不畅、科研活动分散、“重科研轻教学”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学术水平。以教研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分析其硬件实力和人才状况,在有效利用教研室硬件设施的同时整合教学人员,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等相对合理、技能互补的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6]。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以此为依据,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合力优势,实现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深入发展,学科综合性不断加强,而学生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自然地理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过程,这就对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发展思想、科研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教师个人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地提升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加速建设。

四、构建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高校教学团队是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精于合作的教师梯队为主体,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任务为建设平台,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团队荣誉为己任的合作精神、分享决策权,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集合体,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教学组织的创新,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团队的构建应当在遵循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团队合作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能力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终实现本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

(一)加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设理论认为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因为目标总是通过人员具体去实现,所以人员的构成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7]。教学团队实质上是由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决定了团队的现实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具体包括团队带头人的甄选、团队规模的确定、团队结构优化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对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维,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来担当,从而带领团队不断向前发展。此外,要严格控制团队规模,一个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成员人数应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追求最适宜的团队规模,以便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力争优化团队结构,根据专业特点,对成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优化组合,坚持发挥老教师“传、带、帮”的作用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凝聚一批优秀的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梯队。团队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应逐步建立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梯队,既可以保证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也为团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继学术力量的支撑。为加快培养青年教师,需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了不断提高团队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对在岗教师有计划地分批选送进一步深造。此外,还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提高其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传、帮、带”的传统,建立了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考核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导师负责制、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组评价指导、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团队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先后有7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研修,使团队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二)创建高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是对人才资源、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团队规范来加以协调。为达到规范约束和引导团队成员的行为取向、业绩目标,调控内外资源的目的,必须在组织纪律、资源配置、岗位责任、绩效标准、奖惩约定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团队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与监督机制。我们在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过程中,探索实行了团队带头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即团队组织应该分为双层架构:(1)课程群团队,即由自然地理学核心专业课程群构成总体的大团队,由团队带头人总体负责,主要负责团队的队伍建设、课程群总体教学模式设计、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辅助教学的实验室及校外基地的建设等;(2)核心课程团队,在大团队的基础上,下设包括生态类、资源类、水文类、环境类以及全球变化学等核心课程各自独立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由每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来负责和承担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研讨、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团队运行和管理则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划分:课程群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和课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由两层团队(课程群团队和核心课程团队)分别根据工作内容和范围组织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校外基地的联系以及征求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等由学院行政办公室及教学秘书承担。与此同时,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分别汇报一年的课程群团队建设的工作情况和课程建设的情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团队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

(三)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学没有科研作支撑,就不能增强学问,就不能培养创新人才[5]。科学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知识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开阔知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与研究。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本科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接触学科前沿,激发了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创建实践及教学经验,我们倡导建设一种“宝塔型项目研发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将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的成果和学科领域问题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规定由“1个教师(科研人员)+几个研究生+多个本科生”构成宝塔型的项目研发小组,通过该模式,实现了“获得一个成果,造就数个人才,带动一批学生”的科研教学双丰收的目的。团队教师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并注重将科研经历融汇于课堂教学,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中。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专门为本课程群设计了学科研究教学板块,开设了《全球变化》、《现代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前沿问题》等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热点的课程,同时以邀请专家讲座、开设课程教学与学术论坛等形式提高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前沿性和国际性。团队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团队成员先后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项目10余项,指导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获得省级奖励2次。这种产、学、研的实践模式保证了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所学技术也能不断更新。

(四)建设与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对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检验团队建设成果、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等意义重大,是教学团队能否有序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时要把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共同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且更加注重团队整体的绩效而非单纯关注个人的职责及表现。如在教学质量方面,可以考虑只考核团队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不是针对单个成员进行考核,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统一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这样以团队绩效为依据来评价个体成员,有助于强化团队内部关系的融合性,调动教师协同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教师和团队教学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模式进行动态化革新,要从原来强调甄别、选拔、奖惩功能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向突出诊断、激励与调控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转变。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对原有考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使之符合教学团队的实际发展情况,防止其过高或过低,导致考评结果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此外,可以考虑借助非本教学团队的人员进入考核层,例如考核主管部门可以抽调与该教学团队学科、专业、课程对口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考评机构,从学科、专业、课程等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避免在自我考评过程中出现对团队自身的问题认识不足或业绩评估过高等弊端,真正做到考核的公平公正,起到促进团队工作始终向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秉维.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3]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4]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8.

[5]陈晓琳.基于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2-74.

[6]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6.

[7]付永昌.合作文化视阈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08,(2):12-14.

作者:邱海军 李书恒 曹明明 刘康

自然地理学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新时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的出现,使高校必须以培养“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内容陈旧且应用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教师综合素质弱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对我国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深入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

一、 引言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要素过程、格局和规律以及人与地表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等内容,是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先导课程。新时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的出现,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加剧,以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都要求人们对自然环境有科学的认识,而这些要求迫使我国高校地理学各专业必须以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要实现这种目标,高校《自然地理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应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促进其与其他专业必修课程的融合,并有效提高《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内容陈旧且应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市面上高校《自然地理学》有多种版本,且每个版本都自成体系,但大部分内容均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这些理论几乎都没有体现新时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这些新技术,导致课程内容陈旧且应用性不强,没有体现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使学生对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兴趣缺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

高校《自然地理学》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野外实践教学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受我国高校传统思想和学校经费的限制,我国很多高校《自然地理学》的实践课程安排往往非常不合理。例如部分高校将本应该在野外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在室内进行,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提前讲授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操作,填写实训报告即可;即使有野外实践课程的安排,出于经费和安全的考虑,很多教师在野外实践现场也是随时监控,学生只需要写一份简单的实习报告即可,根本没有学生自我发现和思考的余地;有的高校甚至大大压缩《自然地理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将这门本应以实践课程为主的课程安排成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等等。因此,《自然地理学》课程中实践教学安排的不合理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该门课程的一大难题,也是这门课程深入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 教师综合素质弱

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般都有专业教师教授,但是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大课授课,且每学期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这些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差,他们对《自然地理学》新时期新技术知之甚少,因此,也不可能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在课程上传授给学生,时代的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出现脱节。

三、 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一) 合理整合教材内容

1. 因专业挑选不同教学内容

高校《自然地理学》内容繁多但是课时却有限,因此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虽是同一版本教材,但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从中挑选不同的教学内容進行讲授,而不是常年使用一套教材和一套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地貌这一章的讲解中可将冰川地貌、火山地貌等知识点大致介绍,重点讲解流水地貌和喀斯特地貌这些与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内容。

2. 适时补充学科前沿内容

在如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程对解决这些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在《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程的书本中,这些内容都是这门课程的延伸,是这门课程研究的前沿领域。作为高校教师,在《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程的讲授中应适时补充学科前沿的知识,及时将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融入本门课程的讲授中,提高这门课程与社会链接,做到与时俱进,而不是与社会脱节。

(二)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

1.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高校《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性要求学校对其进行师资和资金上的支持,尤其是野外实践教学。但是部分高校的现实是学校财政不足,导致实践课程部分无法进行。但是《自然地理学》的实践课程仍然要继续,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无法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打破思维,敢于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形式。例如有的高校教师将《自然地理学》的实践课程安排在暑假或寒假而不是学期内,利用暑假或寒假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家乡进行自然地理的调查,上至气象气候下至地理地貌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一方面提高他们自己《自然地理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和实操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豪感。

2.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高校《自然地理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课堂授课方法,传统课堂授课方式注重教师对整体知识结构的讲解,学生重在理解和内化,而实践课程教学则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实践方法的主动探索和自我认知。因此,对《自然地理学》实践课程高校教师只需说明实践教学课程的实习目的和任务,不需要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养

新时期,自然地理学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尤其是自然地理学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尤为显著,这些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为高校教师课堂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不仅要熟练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随时关注本课程的前沿领域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将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同时,高校要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多种途径的进修和提高机会,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提高教师实验实训能力。

四、 结束语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基石,在新时期,随着学科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其在完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需要一批熟悉掌握自然地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无法实现这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深入开展,尤其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践课程的安排方面,高校教师也应积极提高自己素养,适应新时期时代的要求,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自然地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美霞.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研究[N].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12):133-138.

[2]黄贵明.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与思考[J].地理教育,2015(8):55-56.

[3]李仁成,高崇辉,韦家善.浅谈如何提高城市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效果[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4):87-88.

[4]刘德深,刘辉利,游少鸿.地学背景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186-188.

作者简介:

薛幸丽,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作者:薛幸丽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