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因素

2022-12-27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 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 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提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诸多, 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题。教学质量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 是这所学校在学生和社会中被认可的主要标准, 因此,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管理中重中之重的大问题, 很有研究者从管理创新的角度探讨, 而本文则从打牢基础的角度探讨, 也即对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科学合理地抓实备课环节, 进一步完善教学考评机制这样老生常谈的三项基础性因素进行分析。

一、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被各级各类学校所延用, 这种教学方法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产物, 也是对教学主题的本末倒置。当下,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拉下了马, 两种教学理念的转化体现了我国学校教育在教学理念上的进步, 亦更符合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讲求的是应当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把学生“听得懂、融得进、能理解、受教育”作为教学好坏的衡量标准, 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 使学生们成为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受益者, 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需要在以下两方面来加以完善。

1) 强化教师自我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达到的效果是不仅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烂记于心”, 而且还应当知晓与教学有关的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 就是应当是“博古通今、博闻强记”的学者形象, 就应当是“社会阅历丰富、思想念头通达”的智者化身, 成为“学生问不到”的高人, 成为让学生们“高山仰止”先生。

2)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 应当大胆探索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教学中的主动思维, 使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思绪与教师形成“共振”效应, 如此这般, 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就会从“让我学”到“我想学”乃至“我要学”的良性转变。

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姿态, 下大力气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那么还何愁我们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力的提高!

二、科学合理地抓实备课环节

提到教学中的备课环节, 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可能一直因为在以往的工作中做到了为心无愧, 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 由于我们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上还不尽科学, 比如说, 我们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讨论的“教学本位”的情况, 就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为此, 应在备课环节注意到两个方面。

1) 做好教师的自我备课。在此方面所需要强调的问题就是一个“细”字, 也就是要做到“考虑周全”与“准备充分”的问题, 所谓的“考虑周全”, 就是在全盘考量课本知识的同时, 还应当兼顾到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的问题, 也就是既要考虑对学生们可能就此所发出的疑问怎样回答的问题, 还应当以负责任的精神来让学生们掌握到这方面的知识。所谓“准备充分”, 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准备知识储备的同时, 还需要在辅助课件的使用、关键词语的使用等方面下一番功夫, 比如说, 是否需要教师亲自动手制作能够帮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件的问题, 需要使用实物课件还是媒体课件的问题;比如说, 需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开篇词能够达到“引发关注”的问题, 需要采用怎样的关联用语能够达到“引发兴趣”的问题, 等等这些细节性的东西, 都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环节中应当加以关注和积极解决的重要性问题。

2) 组织好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这方面需要考虑的是“有序”和“准确”之间的问题, 为此在此方面我们首先需要端正思想认识, 要在应当明确我们是在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打破师范院校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思想桎梏, 在系或院的基点上, 组成相应的教学科研组, 并在这样的组织中开展有序的集体备课, 使教师之间能在探讨式备课的活动中, 达到互相促进提高的收效。然后, 就是要解决在集体备课中需要考虑“准确”的问题, 这里所强调的准确不仅仅是不偏离的问题, 更需要强化的是“精准”的问题, 以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收获到精确教学所带来的成果。

在备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能够这样的考虑问题, 并采取具体行动来加以实施, 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更能为我们的学生树立起如何做好合格教师的榜样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考评机制

在强调加强教师能力水平建设和备课环节的同时, 还需要认真思考对有效考量机制的建设问题。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我们面对教师的考量机制, 应当是多元化思考的问题, 一个是应当把学生的认可程度作为一个考量的元素, 这样才会使教师能够认真对待“以学生为本位”这个严肃的问题;一个是需要把教师的互评作为考量的要素, 让教师之间来相互评价, 能够使教师们在相互对比中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一个是由领导给予每个教师相关的评价, 以形成上下有序的管控关系;一个是组织专家组开展定期考核, 以形成较为权威性质的评定。形成这种不同层次却又相互补充式的考量机制后, 还需要将相关的成绩与争先创优以及职称评定相挂钩, 使每一名教师都不能忽视每一个评价要素的存在, 就会形成教师的自觉提高自身能力、认知落实教学措施的良好风气。

四、结语

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学质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高等学校必须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1]师范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是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 必须从理论到实践地加强探索和实践。

摘要:提高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诸多, 很有研究者从管理创新的角度探讨, 而本文则从打牢基础的角度探讨, 也即对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科学合理地抓实备课环节, 进一步完善教学考评机制这样老生常谈的三项基础性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学质量,基础性因素,以学生为本,备课环节,考评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建英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 (03)

[1] 王勤.加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4 (03)

[2] 季楠.高等师范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唐山文学2015 (05)

上一篇:简议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下一篇:新时代教师学习型教师